Workflow
思瑞浦(688536)
icon
搜索文档
反倾销调查引爆模拟芯片板块
第一财经· 2025-09-15 14:56
市场表现与事件驱动 - 9月15日A股模拟芯片概念股强势上涨 圣邦股份和上海贝岭涨停 思瑞浦收涨9.68% 纳芯微收涨10.79% [1] - 股价上涨直接催化剂为商务部13日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1] - 市场解读认为反倾销调查可能对美国巨头德州仪器和亚德诺在中国市场销售形成壁垒 为本土厂商腾出替代空间 [1] 公司回应与经营状况 - 圣邦股份证券部表示反倾销调查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技术研发没有直接影响 强调各产品线下游需求温和复苏 上半年营业收入18.18亿元同比增长15.37% 归母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12.42% [2] - 上海贝岭证券部预计反倾销调查可能提升国产模拟芯片国内市场份额 公司产品主要覆盖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且以国内销售为主 [2] - 思瑞浦表示全面覆盖反倾销调查涉及产品 认为此举有望遏制不正当竞争并提供更公平市场环境 [2] 行业竞争格局与技术差异 - 中国模拟芯片产业与海外巨头存在显著差距 德州仪器产品超过10万种 圣邦股份有5900多款产品 上海贝岭累计4559款可售产品 思瑞浦量产产品超3000款 [3] - 模拟芯片单颗价值低但种类繁多 高端产品依赖深厚工艺技术积累和稀缺顶尖人才 海外龙头采用IDM模式而国内厂商多为Fabless模式 [4] - 汽车和工业领域对产品可靠性要求严苛 认证周期漫长 国产芯片需在性能功耗稳定性上完全超越进口产品才能实现大规模替代 [4] 市场规模与国产化空间 - 中国为全球最大模拟芯片单一市场 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840亿美元 中国市场规模突破3500亿元人民币 [5] - 2024年中国模拟芯片需求量35.4亿颗 其中国产11.8亿颗 进口23.6亿颗 美国进口量15.9亿颗占比67.5% [5] - 以单颗1.6元计算 潜在反倾销产品金额约25.1亿元 国产市场规模19.4亿元有望大幅扩容 [5] 行业发展趋势与财务表现 - 国产模拟芯片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但利润空间受中低端产品低价竞争压缩 高端产品仍待关键技术突破 [6] - 2025年上半年A股模拟芯片板块营业收入245.02亿元同比增长13.16% 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增长280.46% [6] - 板块毛利率35.34% 净利率1.91%呈现温和恢复趋势 二季度末存货166.33亿元反映企业备货增长 [6]
对美反倾销调查,国产模拟芯片板块大涨
虎嗅· 2025-09-15 13:37
反倾销调查事件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调查自2025年9月13日开始 预计2026年9月13日前结束 [1][5] - 调查申请由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于7月23日提交 指控美国生产商对华出口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 申请调查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41% [2][4] - 调查涉及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 包括成品芯片及可生产相同功能芯片的晶圆、晶粒 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及工业系统 [9][10][13] 市场反应与影响 - A股模拟芯片板块大涨 圣邦股份、上海贝岭收盘涨停 纳芯微、思瑞浦收盘涨幅分别为10.79%、9.68% 赛微微电、艾为电子、希荻微收涨7.12%、4.91%、4.64% [1] - 美股模拟芯片板块盘前集体走低 德州仪器、亚德诺盘前跌超2% 安森美跌超1% [4] - 业内人士认为纳芯微和思瑞浦作为国内汽车和工业业务头部公司 产品与调查重合度较高 预计事件利好两家公司 [11] 行业格局与数据 - 被调查美国生产商包括德州仪器、亚德诺、博通、安森美 [3] - 申请调查产品进口数量持续大幅上升 2022年至2024年合计进口数量分别为11.59亿颗、12.99亿颗和15.90亿颗 [4] - 2024年中国占全球模拟芯片市场35% 德州仪器2024年来自中国收入约30亿美元(同比减少9% 占比19%) 亚德诺2024财年来自中国收入约21亿美元(同比减少5% 占比23%) [15][16] - 国产模拟芯片自给率仍相对偏低 第一梯队以德州仪器、亚德诺等欧美企业为主 [17] 行业协会支持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支持调查 称需要公平环境 鼓励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 [6] -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强烈反对美国不公正限制措施 支持中国政府维护企业权益 [6]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支持商务部措施 呼吁开放公平的国际市场环境 加强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 [7] 产业竞争分析 - 2023年初德州仪器在中国市场降价 集中于工业、汽车领域 对国内中小厂商造成最大冲击 [19][20] - 德州仪器等厂商在高端数模混合芯片、带数字处理模块的模拟产品及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方面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技术壁垒 [20] - 国内厂商未来发展核心是提升技术能力 新兴应用和需求迭代为国产模拟芯片在高端市场提供发展前景 [20][21]
晶晨股份拟收购芯迈微半导体 博瑞医药BGM0504片获批在成人超重/肥胖患者中开展临床试验
新浪财经· 2025-09-15 13:09
科创板公司动态 - 晶晨股份拟以3.16亿元现金收购芯迈微半导体100%股权 旨在构建"蜂窝通信+光通信+Wi-Fi"多维通信技术栈与泛AIoT解决方案 [3][4] - 博瑞医药GLP-1和GIP受体双重激动剂BGM0504片获临床试验批准 全球尚无同类靶点口服剂型上市 其注射液已处于国内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4] - 普冉股份筹划现金收购珠海诺亚长天存储技术公司控股权 间接控股香港半导体企业SHM 标的专注高性能2D NAND及衍生存储器产品 [1][4] - 龙芯中科研发首款GPGPU芯片9A1000 计划三季度内交付流片 图形性能对标RX550并具备几十T算力 后续规划9A2000/3000系列 [5] - 东芯股份存储产品价格逐步回升 SLC NAND二季度起需求回升 NOR Flash随行就市 DRAM因DDR4涨价带动小幅上涨 车规产品已在多款车型量产 [15] 股东减持与股份变动 - 经纬恒润持股5%以上股东兼董事曹旭明拟减持不超过100万股 占总股本0.8336% [6] - 杭可科技实际控制人曹骥拟通过询价转让1811.02万股 占总股本3% 转让价格不低于前20日均价70% [7] - 灿芯股份股东海通创新投等拟询价转让124万股 占总股本1.03% 价格不低于前20日均价70% [8] - 德林海董事孙阳拟减持不超过50.56万股 占总股本0.4474% [9][10] - 思瑞浦董事长等承诺未来6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份 [10] 股份回购计划 - 新点软件董事长提议3000万-5000万元回购股份 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11] - 灿瑞科技拟2000万-4000万元回购股份 价格不超过52.46元/股 资金来源含专项贷款 [11] - 晶科能源询价转让价格确定为4.90元/股 4亿股获22家机构全额认购 [12] 业务进展与数据 - 天奈科技1-8月固态/半固态客户碳纳米管浆料出货1500吨 其中单壁相关产品占比70% [13] - 赛微微电声明生产经营正常 无未披露重大事项 近期股价涨幅偏离值超30% [14] 融资事件 - 芯视界微电子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国新基金领投 主营ToF传感芯片 后续2年融资预测概率94.69% [16] - 华龛生物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多家产业基金联合投资 专注3D细胞规模化扩增解决方案 后续2年融资预测概率33.22% [16] - 海德氢能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蔚来资本等投资 老股东持续加码 资金用于全球化市场拓展与新产品开发 [17] 政策与区域发展 - 上海印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行动方案 重点发展高端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八大领域 [1] - 河南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方案 加快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及智算中心建设 推进算力资源协同 [1] - 湖南上线首个低空经济互联网平台"新翼飞" 提供无人机航拍、物流等场景的网约式服务 [2] - 东莞出台低空经济支持措施 对通用机场按实际投资10%补贴最高500万元 起降设施按类型补贴10万-200万元 [2] 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实施进一步调查 涉及此前收购迈络思股权案限制性条件违规 [3]
思瑞浦(688536.SH):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自愿承诺不减持公司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9-15 11:49
公司股东持股承诺 - 公司董事长ZHIXU ZHOU 董事副总经理FENG YING 董事总经理吴建刚及持股5%以上股东苏州金樱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共同出具不减持承诺函 [1] - 承诺期限为2025年9月16日起未来6个月至2026年3月15日止 期间不以任何方式转让或减持所持公司股份 [1] - 承诺范围包含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派送股票红利 配股 增发等事项产生的股份 [1] 股东信心与公司价值 - 股东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内在价值认可作出不减持承诺 [1] - 持股5%以上重要股东主动延长锁定期体现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1]
300661暴涨“20cm”,反倾销调查引爆模拟芯片
第一财经· 2025-09-15 11:22
市场表现与事件驱动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2] - 反倾销调查增强投资者对国产模拟芯片公司未来市场份额提升信心 圣邦股份和上海贝岭携手涨停 思瑞浦收涨9.68% 纳芯微收涨10.79%[2] - 市场普遍解读此举可能对德州仪器和亚德诺等美国巨头在中国市场销售施加壁垒 为本土模拟芯片厂商腾出替代空间[2] 公司回应与经营状况 - 圣邦股份表示反倾销调查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技术研发没有直接影响 各产品线下游领域需求总体温和复苏[3] - 圣邦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18亿元 同比增加15.37% 实现归母净利润2亿元 同比增加12.42%[3] - 上海贝岭预计反倾销调查可能提升国产模拟芯片国内市场份额 产品主要覆盖信号链和电源管理并面向国内销售[3] - 思瑞浦表示相关产品都有全面覆盖 反倾销调查有望遏制不正当竞争 为国产芯片提供更公平市场环境[3]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模拟芯片产业整体与海外巨头仍有较大差距 主要体现在规模 技术积累和高端产品上[4] - 德州仪器作为全球模拟芯片龙头 产品超过10万种 在信号链和电源管理领域拥有绝对领先地位[4] - 圣邦股份有5900多款产品 上海贝岭累计拥有4559款可供销售产品 上半年推出539款新产品 思瑞浦已量产产品数量超过3000款[5] - 海外模拟芯片龙头普遍采用IDM模式 集设计 制造 封测于一体 而圣邦股份 纳芯微 上海贝岭等国产厂商均采用Fabless模式[5] 技术特点与挑战 - 模拟芯片单颗价值低但种类繁多 更注重性能提升 带宽升级 成本降低和工艺进步 高端产品需要深厚工艺技术积累和顶尖人才[5] - 汽车和工业领域客户对产品可靠性 一致性和寿命要求严苛 认证周期漫长 国产芯片必须在性能 功耗 稳定性上完全达到甚至超越进口产品[5] - 国内高端产品仍然欠缺 关键技术和工艺仍待突破 汽车和工业领域产品认证周期漫长且复杂限制了国产模拟芯片发展壮大[7] 市场规模与供需状况 - 2025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达840亿美元 其中中国市场规模突破3500亿元人民币[6] - 2024年中国模拟芯片需求量35.4亿颗 自主产量11.8亿颗 进口量23.6亿颗 自美国进口量达15.9亿颗 占总进口比例67.5%[6] - 以单颗模拟芯片1.6元计算 潜在反倾销产品金额约25.1亿元 中国原自主生产模拟芯片市场规模为19.4亿元[6] - 国产模拟芯片仅占国内需求1/3 仍具备较大提升空间[6] 行业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模拟芯片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45.02亿元 同比增长13.16% 实现归母净利润5.03亿元 同比增长280.46%[7] - 模拟芯片板块毛利率35.34% 净利率1.91% 呈现温和恢复趋势[7]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模拟芯片板块存货166.33亿元 呈上升趋势 反映需求复苏之际企业备货增长[7]
反倾销落地,国产模拟芯片迎转机
钛媒体APP· 2025-09-15 11:21
商务部反倾销及反歧视调查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1][2][17] - 申请调查产品自美进口量2022至2024年累计增长37% 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 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 [2][17] - 涉及美国生产商包括德州仪器、ADI、博通、安森美 申请调查产品对华出口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 [17] - 商务部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相关规定 [1][4] 全球及中国半导体市场表现 - 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 同比增长18.9% 其中模拟芯片增长4% [4] - A股半导体行业上半年营业收入3212亿元 归母净利润245亿元 同比增长约30% [4] - 模拟芯片行业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约4倍 34家企业中6成第二季度盈利同比上涨 [4] 国内模拟芯片企业财务表现 - 多家企业营收同比增长超30% 包括希荻微(102.73%)、思瑞浦(87.33%)、纳芯微(79.49%)、杰华特(58.2%)、芯朋微(40.32%)、美芯晟(36.83%)、赛微微电(31%) [6] - 部分企业净利润大幅增长 美芯晟同比增长131.25% 芯朋微同比增长106.02% 艾为电子同比增长71.09% [6] - 思瑞浦归母净利润6569万元同比扭亏 电源管理产品销售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246.11% [8] - 晶丰明源归母净利润1576万元同比扭亏 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业务收入同比上升约40% [8][12] 企业营收增长驱动因素 - 希荻微营收增长主因消费电子市场回暖带动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需求上升 [7] - 纳芯微营收增长受汽车电子需求稳健增长及泛能源领域复苏推动 [7] - 杰华特营收增长动力来自电源芯片(同比增长49.8%)和信号链芯片(同比增长651.97%) [7] - 芯朋微营收增长得益于新产品门类增长和新市场拓展 非AC-DC品类营收提升73% 工业市场营收提升57% [7] 行业盈利能力提升 - 模拟芯片行业销售毛利率中位数从一季度34.72%提升至二季度35.05% [11] - 头部企业毛利率超50% 包括赛微微电和圣邦股份 [11] - 多家企业毛利率同比提升 美芯晟毛利率同比增长11.91% 芯海科技从33.37%升至35.59% 艾为电子上升8.03个百分点至36.12% [11][12] - 纳芯微毛利率连续两个季度回升 从2024年Q4的31.53%提升至2025年Q2的35.97% [13] 库存管理效率改善 - 2025年第二季度存货周转天数中位数177天 超过2022年同期水平 [16] - 多家企业库存周转天数大幅缩减 杰华特缩减101.5天 希荻微缩减128.11天 思瑞浦缩减137.8天 赛微微电缩减356天 [16] 行业并购整合动态 - 必易微拟以2.95亿元收购上海兴感半导体100%股权 拓展传感器芯片业务 [18] - 晶丰明源拟以32.83亿元收购易冲科技100%股权 加强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能力 [18] - 杰华特联合斥资4.18亿元购买新港海岸66.25%股权 布局时钟芯片和高速接口芯片 [19]
思瑞浦(688536) -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自愿承诺不减持公司股份的公告
2025-09-15 11:18
公司信息 - 思瑞浦证券代码为688536,转债代码为118500[1] 股份承诺 - 董事长等承诺2025年9月16日至2026年3月15日不减持股份[2] 股东持股 - ZHIXU ZHOU持股9458648股,占比6.97%[3] - FENG YING持股8621459股,占比6.36%[3] - 苏州金樱持股8241572股,占比6.08%[3] - 吴建刚持股18426股,占比0.01%[3]
思瑞浦(688536) - 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5-09-15 11:18
减持情况 - 减持前FENG YING先生持股9,161,459股,占总股本6.75%[3] - 2025年8月16日披露拟减持不超540,000股,占比不超0.4%[4] - 2025年9月6日至12月5日为减持期间[4] 实施结果 - 截至2025年9月15日累计减持540,000股,占比0.4%,计划完毕[4]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价格162.22 - 173.66元/股[7] - 减持总金额90,652,601.74元[7] 减持后情况 - 减持后FENG YING先生持股8,621,459股,比例6.36%[7] - 实际减持与计划、承诺一致[8]
思瑞浦:董事、副总经理FENG YING在本次减持计划实施期间累计减持54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1:16
公司股权变动 - 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FENG YING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540,000股 占公司总股本0.4% [1] - 本次减持计划已于9月15日实施完毕 [1] 公司财务数据 - 公司当前市值为221亿元 [2] - 2024年度营业收入构成中集成电路行业占比99.96% 其他业务占比0.04% [1] 行业分类 - 公司主营业务属于集成电路行业 收入占比接近100% [1]
300661暴涨“20cm”,反倾销调查引爆模拟芯片
第一财经· 2025-09-15 11:10
反倾销调查事件影响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3] - 反倾销调查增强投资者对国产模拟芯片公司未来市场份额提升信心 圣邦股份和上海贝岭股价涨停 思瑞浦收涨9.68% 纳芯微收涨10.79%[3] - 思瑞浦表示反倾销调查有望遏制不正当竞争 为国产芯片提供更公平市场环境 并有助于相关产品加速国产替代[5] 上市公司回应与经营状况 - 圣邦股份表示反倾销调查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技术研发没有影响 公司各产品线下游领域需求总体温和复苏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18亿元同比增长15.37% 归母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12.42%[5] - 上海贝岭预计反倾销调查可能提升国产模拟芯片国内市场份额 公司产品主要覆盖信号链和电源管理 主要面向国内销售[5] - 模拟芯片板块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5.02亿元同比增长13.16% 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增长280.46% 毛利率35.34% 净利率1.91%[10] 国内外产业对比 - 德州仪器作为全球模拟芯片龙头产品超过10万种 在信号链和电源管理领域拥有绝对领先地位[6] - 圣邦股份有5900多款产品 上海贝岭累计拥有4559款可供销售产品 上半年推出539款新产品 思瑞浦已量产产品数量超过3000款[6] - 海外模拟芯片龙头普遍采用IDM模式集设计制造封测于一体 国产模拟芯片厂商均采用Fabless模式专供研发和销售[7] 市场需求与国产化空间 - 2025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达840亿美元 中国市场规模突破3500亿元人民币[9] - 2024年中国模拟芯片需求量35.4亿颗 自主产量11.8亿颗 进口量23.6亿颗 其中自美国进口量达15.9亿颗占总进口比例67.5%[9] - 以单颗模拟芯片1.6元计算潜在反倾销产品金额约25.1亿元 中国原自主生产模拟芯片市场规模为19.4亿元[9] 行业技术特点与发展挑战 - 模拟芯片单颗价值低但种类极其繁多且不可或缺 更注重性能提升带宽升级成本降低工艺进步 高端产品需要深厚工艺技术积累和顶尖人才[7] - 汽车和工业领域客户对产品可靠性一致性和寿命要求严苛 认证周期漫长 国产芯片必须在性能功耗稳定性上完全达到甚至超越进口产品[7] - 国内玩家多数集中在中低端产品竞争 部分产品环节出现低价竞争 高端产品仍然欠缺关键技术及工艺仍待突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