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和材料(688503)

搜索文档
聚和材料(688503) - 上海市广发律师事务所关于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5-20 11:00
会议信息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5年5月20日14时30分召开[4]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14日[5] 股东出席情况 - 出席股东大会股东及代表83人,代表68821859股,占比29.9007%[6] - 现场会议股东及代表7人,代表53928808股,占比23.4302%[6] - 网络投票股东及代表76人,代表14893051股,占比6.4705%[6]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同意68508077股,占比99.5440%[8] - 《关于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同意68508077股,占比99.5440%[9] - 《关于2024年度独立董事履职情况报告的议案》同意68508077股,占比99.5440%[10] - 《关于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议案》同意68508077股,占比99.5440%[11]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中小投资者同意14579269股,占比97.8930%[13] - 《关于公司监事2024年度薪酬确认的议案》同意68508077股,占比99.5440%,反对313782股,占比0.4560%[16] - 《关于取消公司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同意67863238股,占比98.6070%,反对953202股,占比1.3850%,弃权5419股,占比0.0080%[17] - 《关于修订公司部分内部管理制度的议案》同意67863238股,占比98.6070%,反对953202股,占比1.3850%,弃权5419股,占比0.0080%[18] - 某议案非关联股东表决同意14579269股,占比97.8930%,反对313782股,占比2.1070%[15] - 某议案中小投资者表决同意14579269股,占比97.8930%,反对313782股,占比2.1070%[15] 会议合规情况 - 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等程序符合规定,相关资格、表决合法有效[20]
聚和材料(688503)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5-20 11:00
会议信息 - 股东大会于2025年5月20日在常州市新北区浏阳河路66号公司会议室召开[2] - 出席会议股东和代理人83人,所持表决权68,821,859,占比29.9007%[2] - 公司在任董事9人出席8人,监事5人出席5人,董秘出席[4] 议案表决 - 2024年度多项报告及预案等多数议案同意票数比例达99.5440%[5][6] - 董事2024年度薪酬确认及2025年度薪酬方案同意票数14,579,269,比例97.8930%[6] - 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同意票数67,863,238,比例98.6070%[8] - 修订部分内部管理制度同意票数67,863,238,比例98.6070%[9] 议案类型 - 议案9为特别决议议案,其余为普通决议议案[10] - 议案6、7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10] - 议案7、8涉及回避表决[10]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贵金属材料行业全景分析:随着我国工业发展迅速,贵金属材料需求持续增长,市场空间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4 01:30
行业定义与分类 - 贵金属包括金(Au)、银(Ag)、铂(Pt)、钯(Pd)、钌(Ru)、铑(Rh)、铱(Ir)、锇(Os)八个元素 其中铂族金属涵盖铂、钯、钌、铑、铱、锇 [1][2] - 贵金属材料分为纯贵金属材料及贵金属与其他元素组成的复合材料 包括贵金属催化剂、贵金属浆料、贵金属电接触材料等 [2]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贵金属矿产储量约7.5万吨 其中银矿占比95% 铂族金属储量仅占0.11% [4] - 2023年金属铂总需求量69.5吨(同比增长4.35%) 供应量103.9吨 金属钯供应量31.4吨 消费量85.5吨 呈现供不应求局面 [6] - 2024年国内原料黄金产量377.242吨(同比增长0.56%) 黄金消费量985.31吨(同比减少9.58%) [8] - 2024年中国稀贵金属产业市场规模17634.97亿元 较2023年增加1027.94亿元 预计2025年达18733.71亿元 [10]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矿产勘探、开采及冶炼环节 提供八类贵金属原材料 [12] - 中游为贵金属材料加工 包括与其他元素复合形成功能性材料 [12] - 下游应用覆盖汽车尾气净化器、光伏电池、半导体芯片、新能源装备等 终端领域涉及汽车工业、电子信息、航天军工等 [12] - 贵金属废料可回收提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12] 市场竞争格局 - 市场参与者包括跨国企业、国内龙头企业及中小型制造企业 跨国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占据主要份额 [14] - 国内龙头企业通过研发投入推动国产替代 主要企业包括贵研铂业、有研新材、聚和材料、帝科股份等14家上市公司 [14][16] 代表企业经营情况 - 贵研铂业2024年上半年贵金属特种功能材料营收50.24亿元 信息功能材料营收2.07亿元 前驱体材料营收20.03亿元 工业催化剂材料营收0.48亿元 机动车催化净化器营收10.29亿元 [17] - 有研新材2023年总营收108.22亿元 其中铂族业务营收58.88亿元(占比54.4%)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67.59亿元 [19] 行业发展趋势 - 贵金属作为避险资产需求保持旺盛 工业领域应用随新能源、高科技产业发展持续拓展 [22]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包括税收优惠与技术研发支持 [22] - 企业研发投入增加推动国产替代加速 非贵金属替代材料探索同步推进 [22]
聚和材料跌3.71% 2022年上市超募18.9亿国投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5-09 08:26
公司股价表现 - 聚和材料5月9日收盘价32 95元,跌幅3 71%,总市值79 75亿元 [1] - 公司股票处于破发状态,发行价为110元/股 [1] 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2月9日在科创板上市,公开发行2800万股 [1] - 募集资金总额30 8亿元,净额29 2亿元,比原计划多募资18 93亿元 [1] - 原计划募资10 27亿元用于年产3000吨导电银浆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技术中心升级及补充流动资金 [1] 发行费用 - 发行费用总额1 6亿元,其中安信证券获得承销保荐费用1 2亿元 [1] - 安信证券子公司获配84万股战略配售股份,占比3%,金额9240万元,限售期24个月 [2] 分红及转增情况 - 2022年度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 538元,每股转增0 48股,总股本增至1 66亿股 [2] - 2023年度调整后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 13104元,每10股转增4 8股 [3] - 2023年度实际参与分配股本1 59亿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1 8亿元 [3]
聚和材料(688503) -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5-08 09:31
业绩总结 - 2024年12月末,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应收款项融资余额合计38.26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30.64%[13] - 202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1.77元/股,较2023年下降3.28%;稀释每股收益1.76元/股,较2023年下降3.30%[20] - 2024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1.72元/股,较2023年增加5.52%[20] - 2024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86%,较2023年减少0.46个百分点;扣非后为8.59%,较2023年增加0.25个百分点[20] - 2024年营业收入124.88亿元,较2023年增加21.35%[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8亿元,较2023年下降5.45%[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6亿元,较2023年增加2.52%[2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6.44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5.60%;总资产79.76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6.41%[21] 研发情况 - 2024年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74%,较2023年增加0.50个百分点[20] - 2024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84,188.02万元,较2023年变化幅度31.01%[30] - 2024年度研发投入合计84,188.02万元,较2023年变化幅度31.0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研发人员265人,本科及以上179名,含55名硕士、7名博士[25] - 硅基薄膜钝化接触材料与低成本金属化制备技术预计总投资1300万元,本期投入1281.778252万元[32] - 全钝化接触薄晶硅电池高效导电银浆开发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本期投入998.485201万元[32] - 电池TOPCon p+发射极激光辅助烧结高效银浆技术预计总投资2800万元,本期投入2742.025216万元[32] - TOPCon电池氧化铝钝化超薄n+poly预计总投资7500万元,本期投入7266.733973万元[32] - 低固含高效接触导电银浆技术单耗下降20%-30%[33] - 国产高目数合金网版超细线印刷浆料实现量产,涉及金额1.15亿[33] - 全钝化背接触晶硅太阳电池成套银浆技术接近第一梯队,涉及金额9500万[33] - 硅异质结太阳电池低体电阻率超细线印刷浆料开发,涉及金额3000万[33] - 高效晶硅电池低固含细线印刷主栅银浆开发,82%固含产品成功量产,涉及金额3300万[33] - 高性能低成本单晶无机体系技术及工程化应用项目投入3.5亿[34] - 端电极浆料完成客户小试,涉及金额1200万[34] - 低温烧结铜端浆开发在客户端中试,涉及金额500万[34] - 新型光伏定位胶开发完成大部分客户测试和量产,涉及金额1600万[34] - 车载LTCC低收缩高导电率内电极银浆开发项目预算1800万美元,已投入1773.797246万美元[35] - 片式电阻K值段钌系金属粉料和浆料开发项目预算700万美元,已投入648.818984万美元[35] - 车载反光镜电极点胶银浆开发项目预算550万美元,已投入532.360532万美元,两家龙头客户测试通过并小批量采购[36] - N型光伏电池技术专用高导电球形银粉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算850万美元,已投入797.727916万美元,基本完成小试配方开发[37] - 电池用高性能HJT片状银粉开发及产业化项目预算4800万美元,已投入4688.315239万美元,完成月产10吨以上量产能力打造[37] - 新型电子半导体接合材料开发项目预算500万美元,已投入205.703012万美元,在目标客户处完成产品验证[37] - 各项目合计预算8.74亿美元,已投入8.4188015918亿美元[38] 募投项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总额为292,013.26万元,本年度投入85,864.60万元,已累计投入247,942.10万元[40]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9,896.25万元,占比3.39%[40] - 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导电银浆建设项目(一期)截至期末投入进度为65.16%,本年度实现效益50,009.42万元[40] - 常州工程技术中心升级建设项目截至期末投入进度为95.02%[40] - 补充流动资金截至期末投入进度为99.82%[40] - 江苏德力聚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截至期末投入进度为34.33%,预计2025年6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41] - 专用电子功能材料工厂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截至期末投入进度为59.26%,预计2025年6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41] - 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截至期末投入进度为99.98%[41] - 超募资金回购股份截至期末投入进度为100%[41] - 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9,509.81万元[41] - 江苏德力聚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新增用地40,000平方米,新增总建筑面积22,322平方米,购置设备397台/套,年产电子银粉3,000吨[42] - 专用电子功能材料工厂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新增总建筑面积19,958平方米,购置设备222台/套,年产专用电子功能材料从5,000吨调整为300吨[42][43] 资金管理与股份变动 - 2022 - 2024年分别可用不超250,000.00万元、150,000.00万元、50,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使用募集资金购买未到期理财产品余额为41,300.00万元[43] - 2024年使用56,700.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比例29.95%[43] - 2024年回购股份计划使用超募资金不超15,000万元,资金总额15,000 - 30,000万元[43][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回购股份5,416,410股,占股本比例2.2379%,支付资金净额15,001.6087万元[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控股股东等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无质押、冻结情形[45] - 刘海东等部分人员年度内直接持股增加[46] - 公司年初直接持股总数为24235281股,年末为35868215股,年度内增加11632934股[46] 其他 - 国投证券负责聚和材料2024年度上市后持续督导工作[2] - 2024年度聚和材料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生违法违规等需特殊处理事项[3][5][6] - 公司主要产品光伏导电浆料需随下游技术迭代调整配方[7] - TOPCon、HJT等N型高效电池已取代单晶PERC电池成市场主流[7] - 公司光伏导电浆料产品线覆盖主流电池技术路线,加快产品升级[26] - 公司积累众多优质客户,包括通威太阳能、晶科能源等行业龙头[27] - 公司为下游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商提供全方位跟踪服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28][29] - 东方日升等客户处于不同合作阶段[35] - 公司与有机研究院合作开发的自制树脂UV26A在客户端已验证通过,另一款自制树脂即将中试[35] - 钌系粉料按中试批次稳定生产,完成中阻段三个规格基础配方开发,在两家客户进行样品验证[35]
聚和材料(688503)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5-08 09:30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88亿元,同比上升21.35%[14]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8亿元,同比下降5.45%[14]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6亿元,同比增长2.52%[14] - 2024年末总资产79.76亿元,较期初增长6.41%[14] - 2024年年末负债总额33.34亿元,同比增长29.42%[44] - 2024年拟派发现金红利1.00亿元,现金分红和回购金额合计6.20亿元,占净利润比例148.31%[52]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及回购注销总额2.80亿元[55]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6.52%[55] 未来展望 - 2025年公司董事会将督促各项战略规划和经营计划执行[27] - 2025年公司董事会将提升公司规范运营和治理水平[28] - 2025年公司董事会将做好信息披露工作[28] - 2025年公司将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巩固和提升技术研发及创新能力[29] 其他新策略 - 公司拟取消监事会,其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63] - 公司拟修订《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章程》部分条款[64] - 公司拟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多项内部管理制度[67]
A股“掌门”薪酬曝光:13名董事长年薪超千万,药企霸榜前三甲
第一财经· 2025-05-08 04:12
董事长薪酬总体分布 - 2024年A股4231家上市公司董事长薪酬合计57.89亿元,13位年薪超1000万元[1] - 薪酬呈橄榄型分布,100-200万元区间最集中达1402人占比33%(每3位有1位在此区间)[1][4] - 100万元以上与以下董事长人数基本持平(2093人vs2138人)[6] 高薪董事长行业特征 - 千万级董事长主要来自医药生物(药明康德4180万/迈瑞医疗2493.9万/百济神州2019.38万)、电子、家用电器等行业[1][2] - 医药行业包揽前三名,体现"高研发投入-高回报"特性[3] - 传媒行业董事长平均年薪178万元居首,电子行业175万元次之[11][12] 薪酬变动趋势 - 千万级董事长数量持续减少:2022年27人→2023年16人→2024年13人[4] - 可比样本中37%董事长降薪,58%涨薪[8] - 典型降薪案例:隆基绿能董事长薪酬降92%至89.55万,梅花生物董事长降84%至201万[9][10] 行业分化现象 - 传媒行业薪酬增长显著:三七互娱董事长年薪涨62%至1380万,高管团队同步大幅加薪[11] - 证券业(非银金融)和房地产业降薪明显:万科原董事长郁亮年薪降至33.6万[13] - 医药生物/美容护理行业平均年薪173万元,建筑装饰/环保等行业不足100万元[12]
聚和材料(688503):银浆盈利稳定,铜浆稳步推进
长江证券· 2025-05-07 11: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聚和材料2024年实现收入124.88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4.18亿元,同比下降5%;2024Q4实现收入26.61亿元,同比下降8%;归母净利 -0.03亿元。2025Q1实现收入29.94亿元,同比增长1%;归母净利0.9亿元,同比增长18% [2][4] - 2024年公司光伏导电浆料出货量2024吨,保持行业领先,N型光伏导电浆料出货量1576吨,占比77.87% [10]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8.42亿元,占收入比例6.74%,各技术路线均有成果,首创铜浆产品并小规模出货 [10] - 2024年公司各项减值计提充分,后续有望轻装上阵 [10] - 展望后续,公司铜浆稳步推进,银浆加工费保持稳定,非光伏有望逐步贡献盈利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2488|13112|17046|20455| |营业成本(百万元)|11401|11912|15564|18715| |毛利(百万元)|1086|1200|1482|1740| |营业利润(百万元)|483|678|826|988| |利润总额(百万元)|481|678|826|988| |净利润(百万元)|410|610|744|889|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418|610|744|889| |EPS(元)|1.77|2.52|3.07|3.67|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895|317|764|406|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296|-65|-10|-10|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059|-78|-78|-78|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132|174|676|318| |每股收益(元)|1.77|2.52|3.07|3.67|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3.70|1.31|3.16|1.68| |市盈率|25.02|12.69|10.40|8.70| |市净率|2.31|1.54|1.34|1.16| |EV/EBITDA|18.62|12.55|9.63|8.04| |总资产收益率|5.2%|7.3%|7.9%|8.6%| |净资产收益率|9.0%|12.2%|12.9%|13.4%| |净利率|3.3%|4.7%|4.4%|4.3%| |资产负债率|41.8%|40.2%|39.0%|36.0%| |总资产周转率|1.61|1.60|1.91|2.06| [17]
泉果基金调研聚和材料
新浪财经· 2025-05-07 06:45
泉果基金调研聚和材料核心要点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88亿元,同比增长2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8亿元,同比下滑5.45%,扣非归母净利润4.06亿元,同比增长2.52%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94亿元,同比增长1.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965.33万元,同比增长18.2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858.69万元,同比增长5.90% [1] - 2024年度光伏导电浆料销量超2024吨,市场份额保持稳定 [1] - 2024年N型产品占比达78%,2025年第一季度N型占比已超过95% [1]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8.42亿元,占营收比重达6.74% [1] - 2024年境外营收占比约7% [1] - 截止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为90亿元,所有者权益49亿元,资产负债率46% [1] - 2024年公司计提减值损失1.4亿元,2025年一季度几乎不再计提资产及信用损失 [1] - 截止2024年底,公司累计回购股份1,18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4.90%,支付资金总额5.2亿元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34元,预计派发金额1亿元 [1] 新产品与新业务突破 - TOPCon领域实现量产TOPCon电池密栅窄线宽背面细栅银浆,通过材料体系创新,实现量产89%细栅和83%主栅浆料量产 [1] - HJT领域20%及其以下银含低成本浆料实现大批量量产,完成0BB技术的超低银含45%主栅开发及量产 [1] - X-BC领域完成P区和N区的钢板印刷高效银浆量产 [1] - 无银化领域首创推出可用于光伏电池的铜浆产品,已在多个头部客户内部进行测试并实现小规模出货 [1] - 钙钛矿领域完成单结钙钛矿超低温固化的背电极浆料开发 [1] - 拟投资12亿元在常州建设"高端光伏电子材料基地项目" [1] - 拟投资3亿元在常州建设"专用电子功能材料工厂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 - 子公司德朗聚开发出新一代光伏组件封装定位胶、绝缘胶及电池保护胶等系列产品 [1] - 子公司匠聚在高端电子浆料领域打破海外企业垄断 [1] 问答环节重点 - 铜浆产品在多轮可靠性测试中性能表现优异,多家客户DH500湿热、DH1000紫外、DH2000热循环及TC焊接拉力等系列测试中,同步实现小批量试产与订单交付 [2] - 公司最新综合市占率约30%,个别产品如TOPCon背细、BC P-Poly等导电浆料市占率已超40% [2] - 2024年光伏导电浆料出货量约2024吨,N型占比约78%;2024年第四季度出货量接近410吨,N型占比约95%;2025年一季度出货量超440吨,N型占比约96% [3] - 2024年境外营业收入约9亿元人民币,占营收比例约7% [3] - X-BC电池 P-Poly区浆料产品市占率超过80% [3]
聚和材料(688503):Q1业绩有所修复 浆料龙头加快产品迭代+新技术导入
新浪财经· 2025-05-01 02:3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4Q4业绩环比下滑,25Q1业绩同环比改善,产品迭代升级,新技术加速导入,下修公司业绩但维持“买入”评级 [1][3] 业绩情况 2024年年报 - 2024年实现营收124.88亿,同比+21.4%,归母净利润4.18亿,同比-5.4%,毛利率8.7%,同比-1.1pct [1] - 24Q4实现营收26.61亿,同比-7.9%,环比-13.1%,归母净利润-0.03亿,同比-340.6%,环比-102.5%,毛利率7.9%,同比+1.2pct,环比+3.3pct [1] 2025年一季报 - 2025Q1实现营收29.94亿,同比+1.4%,环比+12.5%,归母净利润0.90亿,同比+18.2%,环比+3012.0%,毛利率6.3%,同比-1.9pct,环比-1.5pct [1] 业绩变动原因 - 24Q4业绩环比下滑主要系出货下滑(Q4银浆出货约411吨,环比-9%),以及存在信用+资产减值1.1亿 [1] - 25Q1业绩同环比改善,主要系银浆加工费保持稳定,出货环增所致,25Q1银浆出货440吨,环比+7%,单吨利润预计在20万元+ [1] 收入拆分 光伏导电浆料业务 - 2024年实现收入123.2亿元,同比+21%;实现出货2024吨,同比+1%,收入增速高于出货增速主要系银粉价格在24年上涨明显,对应单位价格6087元/kG;实现毛利率8.6%,同比-1.1pct [2] 其他电子专用浆料业务 - 2024年实现收入0.7亿元,同比+170%,毛利率22.3%,同比+6.7pct [2] 产品与技术 新产品导入 - 子公司德朗聚针对新型光伏组件开发出封装定位胶,已在相关客户实现规模化量产,并在多家光伏龙头企业中快速推进;同时成功推出新型绝缘胶产品,助力BC组件产业化进程 [3] 首创光伏铜浆产品 - 公司实现“种子层+铜浆”技术突破攻克铜高温氧化抑制难题,纯铜浆料的电池效率表现与银浆对照组基本持平,已对接主流一体化组件客户及配套设备厂商,铜浆产品已实现小批量出货 [3]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考虑下游终端需求变化影响银浆出货节奏等情况,下修公司业绩,预计公司25 - 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6.0/6.9亿元(前预测值25 - 26年7.0/8.4亿元),同比+18%/+22%/+15%,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6/13/11倍,维持“买入”评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