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和材料(688503)

搜索文档
聚和材料股价涨5.01%,华夏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5.04万股浮盈赚取14.6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8 06:37
股价表现 - 聚和材料9月8日股价上涨5.01%至60.95元/股 成交额6.89亿元 换手率6.51% 总市值147.52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 成立于2015年8月24日 于2022年12月9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新型电子浆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收入构成中光伏导电银浆及其他占比99.83% 废料及其他销售占比0.17% [1] 基金持仓情况 - 华夏清洁能源龙头混合发起式A(018918)二季度减持2.04万股 当前持有5.04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3.71% 为第九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14.68万元 最新规模3988.06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16.01% 近一年收益21.13% 成立以来收益30.46% [2] - 基金经理杨宇累计任职时间3年360天 管理基金总规模85.16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33.18% 最差回报-0.77% [2]
聚和材料(688503):铜浆业务稳步推进,积极布局非光伏浆料业务
中银国际· 2025-09-08 05:2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聚和材料维持"增持"评级 原评级亦为"增持" [1][3] - 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公司光伏导电浆料出货保持稳健 2025年上半年销量超930吨 市场份额稳定 [3][8] - 持续推动光伏铜浆产业化 针对不同技术路线和客户诉求定制开发 预计25Q3推出第二代产品 [3][8] - 积极布局非光伏浆料业务 构建第二成长曲线 覆盖射频器件、片式元器件、PDLC等多维度电子浆料产品 [3][8] 股价表现 - 绝对收益表现:今年至今25.1% 1个月15.7% 3个月71.2% 12个月88.3% [2] - 相对上证综指表现:今年至今9.6% 1个月10.6% 3个月59.6% 12个月53.1% [2] 公司基本信息 - 发行股数242.03百万股 流通股180.66百万股 [3] - 总市值13,190.83百万元人民币 [3] - 3个月日均交易额393.84百万元人民币 [3] - 主要股东刘海东持股11.20% [3]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至1.67/2.04/2.63元 原2025-2026年预测为2.94/4.03元 [5][7] - 下调幅度:2025年下调43.15% 2026年下调49.36% [7] - 对应市盈率32.7/26.7/20.7倍 [5]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64.35亿元 同比减少4.87% [8][9] - 归母净利润1.81亿元 同比减少39.58% [8][9] - 扣非归母净利润1.56亿元 同比减少52.66% [8] - 2025Q2归母净利润0.91亿元 同比减少59.22% 环比增长1.51% [8] - 毛利率6.89% 同比下降4.01个百分点 净利率2.74% 同比下降1.67个百分点 [9] 业务发展情况 - 2025Q2导电浆料出货接近490吨 出货量环比增长 [8] - 受益于导电浆料下游电池开工率提升和市场份额提升 [8] - 全面掌握铜浆产品材料配方、设备匹配、工艺参数的Know-how [8] 长期财务预测 - 主营收入预测:2025年14,192百万元(+13.6%) 2026年14,940百万元(+5.3%) 2027年15,755百万元(+5.5%) [7] - 归母净利润预测:2025年403百万元(-3.5%) 2026年493百万元(+22.4%) 2027年638百万元(+29.2%) [7] - EBITDA预测:2025年504百万元 2026年603百万元 2027年685百万元 [7]
聚和材料(688503) - 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9-05 10:17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6月,公司营业收入643,539.4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87%[18] - 2025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65.7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9.58%[18] - 2025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626.7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2.66%[18] - 2025年1 - 6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09,812.85万元,上年同期为 - 52,636.19万元[18] - 2025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75,447.12万元,较上年度末增加2.37%;总资产946,246.16万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8.64%[18] - 2025年1 - 6月,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75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40.00%;稀释每股收益0.75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40.00%[19] - 2025年1 - 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65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52.9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82%,较上年同期减少2.30个百分点[19] - 2025年1 - 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30%,较上年同期减少3.46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5.34%,较上年同期减少0.71个百分点[19] 用户数据 - 无 未来展望 - 光伏导电浆料需适配下游技术迭代,若技术研发不适配或进度不同步等会影响公司竞争力和营收[6] - 公司在泰国建设600吨银浆产能,2024年4月24日,部分美国本土光伏制造商申请对东南亚四国光伏电池及组件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该地区电池产能有停工停产风险[1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243人,其中本科及以上研发人员159名,包括55名硕士、7名博士[22] - BC电池金属化成套解决方案预计总投资8000万元,本期投入2529.18万元,累计投入2529.18万元,电池转化效率提升0.2%+,协助客户整体单耗降低33 - 40%[29] - BC绝缘胶开发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本期投入560.10万元,累计投入560.10万元,多款产品在头部客户测试通过[29] - HJT用银包铜粉研发及产业化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本期投入673.61万元,累计投入673.61万元,实验室技术路线已打通[29] - LECO电极栅线一体化解决方案开发预计总投资8000万元,本期投入2750.51万元,累计投入2750.51万元,实现光电转换效率提升0.02%,单耗持续降低10 - 20%[30] - 低温烧结铜端浆开发预计总投资700万元,本期投入238.38万元,累计投入534.70万元,已完成内部配方开发,在客户端中试[30] - N型电池用高温烧结导电银浆的配方优化与大规模制备高稳定性工艺开发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本期投入47.90万元,累计投入47.90万元,生产效率显著提升[30] - N型光伏电池技术专用高导电商球形银粉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2000万元,本期投入31.45万元,累计投入31.45万元,高活性球形银粉已进入量产阶段[31] - 低温浆PDLC料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500万元,本期投入219.28万元,累计投入219.28万元,已完成部分客户浆料导入,低温短时新需求完成配方定型[31] - 超细线印刷TOPCon正面细栅浆料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7000万元,本期投入2491.37万元,累计投入2491.37万元,实现主流客户高目数6 - 7um线宽网版量产应用[31] - 低固含降本解决方案项目预计总投资17000万元,本期投入10833.32万元,累计投入10833.32万元,90%固含背细浆料量产,89.0 - 89.5%固含背细产品储备[32] - 低银耗下高可靠性TOPcon无机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4000万元,本期投入8836.78万元,累计投入8836.78万元,相关技术进入第一梯队,可靠性衰减指标合格[32] - 高性能N + 发射极导电浆料开发项目背面金属化方案单耗降低20%,预计总投资300万元,本期投入5.74万元,累计投入5.74万元[32] - 硅异质结太阳电池银基复合导电浆料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2000万元,本期投入308.90万元,累计投入1590.68万元,实现10μm网版开口设计,浆料银含低至30%[33] - 片式电阻超低钌系电阻TCR膏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800万元,本期投入511.80万元,累计投入511.80万元,已完成低中高阻共八个阻值段配方开发[33] - 全钝化接触薄晶硅电池高效导电银浆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500万元,本期投入86.24万元,累计投入1084.72万元,多晶硅接触电阻率≤1.5mΩ•cm²[33] - 高性能N + 发射极导电浆料开发项目目标单耗下降20%,实现<10um线宽印刷[32] - 少银化高效低温导电浆料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4,000.00,本期投入1,168.47,累计投入1,168.47,完成含12%银包铜细栅产品开发[34] - 先进电池工艺高可靠性导电浆料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0,本期投入7.61,累计投入7.61,TBC电池金属化浆料性能进入第一梯队[34] - 一种高表面活性微纳球形银粉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00,本期投入1,306.14,累计投入1,306.14,处于实验室小样开发阶段[34] - 低温烧结银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200.00,本期投入111.74,累计投入111.74,烧结银在目标客户可行性验证OK[35] - 新型电子半导体接合材料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0,本期投入9.58,累计投入260.46,在目标客户处完成产品验证[3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无 其他新策略 - 2025年1月6日公司审议通过募投项目延期议案,将两个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长[37] 财务数据补充 - 2025年6月末,公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应收款项融资余额合计49.2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76.49%,其中应收账款28.81亿元、应收款项融资5.25亿元,应收票据15.17亿元[11]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为34365.27万元,上年同期为40947.27万元,变化幅度为 - 16.07%[27] - 研发投入合计本期为34365.27万元,上年同期为40947.27万元,变化幅度为 - 16.07%[27]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5.34%,上年同期为6.05%,减少0.71个百分点[27] - 公司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76,000.00,本期投入金额为34,365.27,累计投入金额为37,192.74[35] 股权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相关人员直接持股总数为33,677,815股,年度内股份增减变动量为0[39][4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相关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形[41]
9月5日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入12.9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05 10:09
科创板资金流向概况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445.30亿元,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入12.95亿元 [1] - 科创板275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11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 [1] - 科创板562只个股上涨,其中7只涨停,23只下跌 [1] 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 - 澜起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4.30亿元,居首位,涨幅5.41% [1][2] - 博瑞医药主力资金净流入3.06亿元,涨幅9.50% [1][2] - 天岳先进主力资金净流入2.18亿元,涨幅20.00% [1][2] - 8只科创板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亿元 [1] 主力资金净流出个股 - 东芯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3.11亿元,跌幅0.04% [1][16] - 赛诺医疗主力资金净流出2.19亿元,跌幅7.25% [1][16] - 海光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出1.29亿元,涨幅3.53% [1][16] 连续资金流向个股 - 寒武纪连续13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2] - 天能股份、聚和材料均连续6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2] - 华特气体连续15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 [2] - 清越科技、杭州柯林均连续11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 [2] 个股涨跌及换手率表现 - 誉辰智能、厦钨新能等7只个股涨停 [1] - 杭可科技涨幅19.99%,换手率7.95% [3] - 杰华特涨幅12.29%,换手率15.13% [2] - 利元亨涨幅20.00%,换手率15.95% [2]
聚和材料(688503)2025年中报点评:银浆出货保持行业领先 积极布局新产品
新浪财经· 2025-09-04 06:3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4.35亿元,同比下降4.87%,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下降39.58% [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6.89%,同比下降4.01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2.81%,同比下降1.61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4.41亿元,同比下降9.72%,环比增长14.94%,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下降59.22%,环比增长1.51% [1]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为7.38%,同比下降5.5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05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2.64%,同比下降3.2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5个百分点 [1] 业务运营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光伏银浆出货量超过930吨,其中N型银浆出货占比达96% [2] - 2025年第二季度银浆出货量接近490吨,环比增长11%,受益于下游光伏电池环节开工率提升,市场份额稳定提升 [2] - 公司产品线覆盖市场上几乎所有电池技术路线,2025年上半年BC及HJT等新型浆料单月出货量突破2吨 [2] - 铜浆产品已实现小批量出货,性能表现优异,产业化重点工作在于量产设备开发和终端市场教育 [2] - 公司配合开发链式烧结炉、加热平台、激光烧结三种设备工艺,预计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推出第二代铜浆产品 [2] 战略布局 - 公司积极向上游延伸产业链,布局金属粉体及无机粉体产能,以保障原材料稳定供给并助力降本 [3] - 依托对光伏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度理解,公司提前布局胶黏剂系列产品,为客户提供全套功能性材料解决方案 [2] - 围绕浆料技术平台,公司精准切入新能源与电子行业交叉领域的功能材料市场 [2] 市场地位与前景 - 公司市占率领先,浆料龙头地位稳固,新产品有望驱动技术迭代 [4] - 考虑行业竞争因素,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0亿元、5.27亿元、6.42亿元 [4] - 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33倍、26倍、21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6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65.30元 [4]
聚和材料在无锡新设半导体子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06:12
公司动态 - 聚和材料全资控股新成立的无锡聚光半导体有限公司 [1] - 新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 [1] 业务布局 - 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及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 [1]
聚和材料(688503):银浆出货保持行业领先,积极布局新产品
华创证券· 2025-09-04 05:36
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目标价65.30元 [2] 核心观点 - 银浆出货保持行业领先 N型银浆出货占比96% 2025年上半年光伏银浆出货超930吨 其中Q2出货接近490吨环比增长11% [8] - 积极布局新产品 BC及HJT等新型浆料单月出货量突破2吨 铜浆产品实现小批量出货 预计25Q3推出第二代铜浆产品 [8] - 向上延伸产业链布局 保障原材料稳定供给并助力降本 [8] - 公司市占率领先 浆料龙头地位稳固 新产品有望驱动技术迭代 [8]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64.35亿元同比-4.87% 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39.58% 毛利率6.89%同比-4.01pct 归母净利率2.81%同比-1.61pct [8] - 2025Q2营收34.41亿元同比-9.72%环比+14.94% 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59.22%环比+1.51% 毛利率7.38%同比-5.58pct环比+1.05pct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0/5.27/6.42亿元 同比增速-1.9%/28.4%/21.9% 每股盈利1.69/2.18/2.65元 [4][8] - 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33/26/21倍 目标价基于2026年30倍PE [8] 业务进展 - 产品线覆盖所有电池技术路线 技术平台实力突出 [8] - 依托光伏技术趋势提前布局胶黏剂系列产品 提供全套功能性材料解决方案 [8] - 精准切入新能源与电子行业交叉领域的功能材料市场 [8] 市场表现 - 总市值136.02亿元 流通市值101.53亿元 每股净资产19.64元 [5] - 12个月内最高价70.95元 最低价24.44元 [5]
聚和材料股价跌5.55%,国泰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94.29万股浮亏损失1230.1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3:31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4日股价下跌5.55%至53.08元/股 成交额3.43亿元 换手率3.45% 总市值128.47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 2015年8月24日成立 2022年12月9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新型电子浆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光伏导电银浆及其他业务占比99.83% 废料及其他销售占比0.17% [1] 机构持股情况 - 国泰估值优势混合(LOF)A基金二季度增持91.18万股 持有394.29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2.18% [2] - 该基金持有聚和材料占基金净值比例7.69% 为第四大重仓股 [3] - 9月4日该基金持仓浮亏约1230.18万元 [2][3] 相关基金表现 - 国泰估值优势混合(LOF)A基金规模10.83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51.57% 近一年收益82.14% 成立以来收益287.56% [2] - 基金经理王兆祥累计任职时间3年77天 管理资产总规模21.23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26.36% 最差回报13.65% [2]
BC电池概念上涨0.39% 7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09:18
BC电池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9月3日收盘 BC电池概念板块上涨0.39% 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二位 板块内21只个股上涨[1] - 芬太尼概念以0.65%涨幅位居第一 青蒿素概念以0.17%涨幅位列第三[2]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正业科技下跌5.82% 微导纳米下跌4.43% 赛伍技术下跌3.26%[1] 个股涨跌情况 - 鹿山新材涨停 同享科技上涨9.90% 聚和材料上涨6.04% 华宝新能上涨4.79%[1] - 涨幅前五个股还包括晶澳科技上涨2.12% 天合光能上涨2.06%[3][4] - 资金流入比率最高为聚和材料14.08% *ST云网8.92% 晶澳科技8.91%[3] 主力资金流向 - 板块整体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21亿元 19只个股获净流入 7只个股净流入超5000万元[2] - 隆基绿能主力资金净流入2.24亿元居首 通威股份净流入1.71亿元 聚和材料净流入1.10亿元 晶澳科技净流入1.01亿元[2][3] - 海目星主力资金净流入7509.14万元 捷佳伟创净流入7051.90万元 天合光能净流入5297.92万元[3][4] 资金流出个股 - 先导智能主力资金净流出2.90亿元 爱旭股份净流出9645.04万元 微导纳米净流出4301.24万元[5] - 横店东磁净流出4944.12万元 罗博特科净流出5674.02万元 华宝新能净流出3001.37万元[5] - 鹿山新材尽管涨停 但主力资金净流出2889.88万元 净流出比率达11.47%[5]
聚和材料(688503):市占率稳中有升 新技术全面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8-31 06:36
财务表现 - 25H1营收64.4亿元同比下降4.9% 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下降39.6% 毛利率6.9%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2.8%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 [1] - 25Q2营收34.4亿元同比降9.7%环比增14.9% 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降59.2%环比增1.5% 毛利率7.4%同比降5.6个百分点环比升1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2.6%同比降3.2个百分点环比降0.4个百分点 [1] - 25H1期间费用2.4亿元同比下降17.9% 费用率3.7%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其中Q2期间费用1.3亿元同比降25.2%环比升12.3% 费用率3.7%同比降0.8个百分点环比降0.1个百分点 [2] 运营数据 - 25H1银浆出货约930吨同比下降20% N型产品占比96% 25Q2出货490吨同比降20%环比增11% N型占比达97% [1] - Q2单公斤毛利约518元环比增88元 单吨净利约15-20万元保持稳定 Q2计提资产减值与信用减值约0.4亿元 [1] - 25H1经营性净现金流-11亿元同比下降108.6% 其中Q2经营性现金流-9.8亿元同比降229.6%环比降724.9% [2] 技术进展 - BC浆料出货突破 P区浆料下游客户市占率超50% N区实现突破 铜浆在头部客户测试并小规模出货 [2] - HJT银包铜浆料20%及以下银含低成本浆料实现大批量量产 25H2将推出二代设备 [2] - 新技术全面布局 贱金属化持续推进 [2] 资本与存货 - 25H1资本开支1.4亿元同比上升64.4% 其中Q2资本开支0.5亿元同比降9%环比降42.5% [2] - 25H1末存货9.7亿元较年初增加4.6% [2] 展望与预测 - 预计全年出货2000吨以上 份额保持稳定 25H2随光伏反内卷推进盈利或有望修复 [1] - 下调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2/5.9/7.9亿元 同比增长0.6%/40%/3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