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掩膜版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国内材料巨头入主掩模版,空白掩模有望国产化(附投资逻辑)
材料汇· 2025-09-26 13:03
文章核心观点 - 聚和材料以3.5亿人民币收购SKE空白掩模业务,进军半导体核心材料领域,提升国产化能力 [2][13] - 空白掩模是光刻工艺关键材料,目前国产化率极低,市场由日韩企业垄断 [2][4] - 国内半导体材料市场空间达135亿美元,掩模版占比12%,空白掩模细分市场约14-15亿人民币 [7][9][11] - 收购标的SKE专注于DUV高端空白掩模产品,已通过多家掩模厂验证,覆盖韩国、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市场 [16] - 聚和材料计划通过技术吸收、产能扩张和客户拓展实现国产化与全球化布局 [14] 空白掩模产品与市场 - 空白掩模是光掩模版的原材料,用于半导体光刻工艺,直接影响下游制品优品率 [3] - 全球空白掩模市场被日韩企业垄断,日本Hoya、雷越和韩国S&S Tech、SKC为主要参与者 [4] - 2024年中国光掩模版市场空间约72亿人民币,空白掩模细分市场约14-15亿人民币 [9][11] - 空白掩模在掩模版成本结构中占比60%,掩模版毛利率约40% [11] 半导体材料市场空间 - 2024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约675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20%达135亿美元 [7] - 晶圆制造材料占半导体材料的63.6%,光掩模版在晶圆制造材料中占比12% [7][9] - 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规模从2019年87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11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6.95% [53] 收购细节与战略规划 - 聚和材料出资680亿韩元(约3.5亿人民币)收购SKE空白掩模业务,包含土地、厂房、专利等资产 [13] - 收购后公司将通过激励措施绑定韩国核心技术人员,并计划在中国大陆扩大产能 [14] - SKE产品覆盖DUV-ArF和DUV-KrF光刻节点,适用于130nm-65nm制程工艺 [16][17] - 聚和材料资金储备充裕,2025年上半年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约20亿元 [17] 掩模版行业技术格局 - 半导体掩模版中晶圆厂/IDM厂自供占比65%,第三方厂商以日本Toppan(31%)、美国Photronic(29%)、日本DNP(23%)为主 [4] - 掩模版制造需光刻、显影、蚀刻等复杂工艺,130nm以下制程需电子束光刻技术 [28][50] - 关键参数包括最小线宽(≤0.5μm)、CD精度(≤0.02μm)和套刻精度,直接影响产品良率 [31] - 国产掩模版企业目前集中于350-130nm成熟制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87][89] 国产化进展与挑战 - 中国半导体光掩模版国产化率约10%,高端产品国产化率仅3% [89] - 掩模版核心原材料石英基板和光学膜国产化率低(石英5%,光学膜0%),依赖日本、韩国进口 [39] - 美国出口限制将250nm及以下制程掩模版纳入清单,推动国产替代加速 [66] - 国内企业如路维光电、清溢光电已实现180nm制程量产,并规划向28nm先进制程突破 [87][116]
路维转债盘中上涨2.62%报146.371元/张,成交额6067.71万元,转股溢价率34.79%
金融界· 2025-07-25 07:08
路维转债市场表现 - 7月25日盘中上涨2.62%报146.371元/张,成交额6067.71万元,转股溢价率34.79% [1] - 信用级别为"AA-",债券期限6年,票面利率逐年递增从0.2%至2.0% [1] - 转股开始日为2025年12月17日,转股价32.7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专注于掩膜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平板显示、半导体、触控和电路板等行业 [2] - 是国内唯一一家G2.5-G11全世代产线的本土掩膜版生产企业 [2] - 形成"以屏带芯"的发展格局,产品可全面配套不同世代面板产线 [2] 财务表现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2.601亿元,同比增长47.09% [2] - 归属净利润4915.01万元,同比增长19.66% [2] - 扣非净利润4483.41万元,同比增长19.9% [2] 股东结构 - 十大股东持股合计占比57.53%,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合计占比35.6% [2] - 股东人数8257户,人均流通股1.401万股,人均持股金额46.14万元 [2]
转债市场周报:期转债供给或明显收缩-20250713
国信证券· 2025-07-13 15: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权益市场放量上涨,债市有所调整,转债个券多数收涨,中证转债指数全周+0.76% [1][9] - 后续一段时间转债供给或明显收缩,供需矛盾加剧格局有望为转债平价估值提供支撑,配置上建议关注平衡型或偏股型转债,对回撤高要求可考虑降仓 [2][17] - 市场或开始定价二季度业绩,建议关注消费、科技等领域,以及产能加速出清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对美出口占比高的个券需谨慎 [3][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走势 - 股市:上周权益市场放量上涨,房地产、钢铁等板块表现较好,银行板块情绪回落,申万一级行业多数收涨,房地产、钢铁涨幅居前,煤炭、银行表现靠后 [1][8][9] - 债市:上周债市有所调整,特朗普对等关税生效日和谈判截止日期延后、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位、地产相关政策传言等压制债市情绪,周五10年期国债利率收于1.67%,较前周上行2.2bp [1][9] - 转债市场:上周转债个券多数收涨,中证转债指数全周+0.76%,价格中位数+0.95%,算术平均平价全周+2.07%,全市场转股溢价率与上周相比-1.29%,非银金融、煤炭等行业表现居前,社会服务、银行等表现靠后,总成交额3405.76亿元,日均成交额681.15亿元,较前周有所提升 [1][9][12] 观点及策略 - 短期转债供给或明显收缩,跟涨势能减弱,估值进一步压缩,后续新发规模有限,存量个券退市加快 [2][17] - 建议关注正股高波强势能迅速消耗溢价率的平衡型转债,或高价低溢价且短期内不赎回的偏股型品种,对回撤高要求可考虑降仓 [2][17] - 关注二季度业绩相关机会,包括消费、科技等领域,以及产能加速出清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对美出口占比高的个券需谨慎 [3][18] 估值一览 - 偏股型转债中不同平价区间的平均转股溢价率处于不同分位值,偏债型转债中平价在70元以下的转债平均YTM为-1.04%,位于2010年以来/2021年以来的4%/0%分位值 [19] - 全部转债的平均隐含波动率为33.92%,位于2010年以来/2021年以来的64%/45%分位值,转债隐含波动率与正股长期实际波动率差额为-13.38%,位于2010年以来/2021年以来的27%/32%分位值 [19] 一级市场跟踪 - 上周广核转债公告发行,路维、华辰转债上市,未来一周锡振、甬矽转债上市 [27][30] - 截至7月11日,待发可转债共计75只,合计规模1163.2亿,其中已被同意注册的2只,规模合计21.1亿;已获上市委通过的3只,规模合计26.2亿 [32] - 上周交易所受理卡倍亿、瑞可达2家,股东大会通过瑞泰科技、上声电子2家,无新增交易所同意注册、上市委通过、董事会预案的企业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