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微公司(688012)
icon
搜索文档
筑稳业绩基本面 科创板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实力持续跃升
证券日报网· 2025-09-04 12:43
科创板集成电路行业整体表现 - 科创板集成电路上市公司达120家,占A股该行业公司总数六成,形成覆盖制造、设计、封测全环节的最完备产业链 [1] - 120家集成电路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营收1600.43亿元同比增长24%,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62%,第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环比增速达17%和72% [1] - 产业链呈现全链条增长态势,主要受AI算力需求大幅拉升、自主可控推进、下游市场需求回暖及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驱动 [1] AI算力芯片公司业绩爆发 - 中科寒武纪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倍,第二季度营收17.69亿元、归母净利润6.83亿元,连续三个季度盈利 [2] - 海光信息上半年营收54.64亿元同比增长45%,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1% [2] - 澜起科技上半年营收26.33亿元同比增长58%,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95%,受AI产业对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高性能运力芯片需求推动 [2] 消费类芯片复苏态势 - 泰凌微电子上半年营收5.03亿元同比增长37.72%,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274.58%,综合毛利率达50.61% [3] - 思特威上半年营收37.86亿元同比增长54.11%,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164.93%,在智能手机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延续爆发式增长 [3] - 恒玄科技上半年营收19.38亿元同比增长26.58%,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106.45%,综合毛利率提升6.1个百分点 [3] 晶圆制造环节增长 - 科创板4家晶圆代工企业上半年合计营收490.59亿元同比增长21.80%,净利润25.37亿元同比增长55.89%,产能利用率接近或达到满产水平 [4] - 中芯国际上半年营收323.48亿元同比增长23.14%,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增长39.76%,毛利率21.9%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 [4] - 合肥晶合集成上半年营收51.98亿元同比增长18.21%,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77.61%,实现连续四个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 [4] 并购整合与产能扩张 - 华虹公司计划收购上海华力微电子,预计新增3.8万片/月的65/55nm、40nm产能,增强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 [5][6] - 芯联集成完成对芯联越州少数股权收购,实现产能有效整合,增强在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市场服务能力,上半年新能源车业务增长带动第二季度首次单季度净利润转正 [6] 设备与材料领域高景气度 - 中微公司刻蚀设备销售额约37.81亿元同比增长40.12%,高端产品新增付运量显著提升 [7] - 中科飞测上半年营收7.02亿元同比上升51.39%,明场纳米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已小批量出货到多家国内头部客户 [7] - 安集微电子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43.17%和60.53%,4家科创板封测材料企业营收15.88亿元同比增长53.68%,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63.81% [7]
业绩透视之沪企领航|筑稳业绩基本面 科创板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实力持续跃升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4 12:38
科创板集成电路行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行业整体表现 - 科创板120家集成电路公司上半年合计营收1600.43亿元同比增长24% 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62% [1] - 第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环比增速分别达17%和72% 呈现全链条增长态势 [1] - 行业覆盖制造、设计、封测全环节 占A股集成电路公司总数六成 [1] AI算力芯片领域 - 寒武纪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倍 第二季度营收17.69亿元净利润6.83亿元 连续三个季度盈利 [2] - 海光信息上半年营收54.64亿元同比增长45% 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1% [2] - 澜起科技上半年营收26.33亿元同比增长58% 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95% [2] - 甬矽电子上半年营收增长23.37% 净利润增长150.45% [2] 消费电子芯片领域 - 泰凌微电子上半年营收5.03亿元同比增长37.72% 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274.58% 毛利率50.61% [3] - 思特威营收37.86亿元同比增长54.11% 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164.93% [3] - 恒玄科技营收19.38亿元同比增长26.58% 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106.45% 毛利率提升6.1个百分点 [3] 晶圆制造领域 - 4家晶圆代工企业合计营收490.59亿元同比增长21.80% 净利润25.37亿元同比增长55.89% [4] - 中芯国际营收323.48亿元同比增长23.14% 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增长39.76% 毛利率21.9%提升8个百分点 [4] - 合肥晶合营收51.98亿元同比增长18.21% 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77.61% [4] 设备材料领域 - 中微公司刻蚀设备销售额37.81亿元同比增长40.12% [7] - 中科飞测营收7.02亿元同比上升51.39% [7] - 安集微电子营收增长43.17% 净利润增长60.53% [7] - 4家封测材料企业营收15.88亿元同比增长53.68% 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63.81% [7] 产业整合动态 - 华虹公司计划收购上海华力微电子 预计新增3.8万片/月65/55nm、40nm产能 [5][6] - 芯联集成完成对芯联越州少数股权收购 实现产能整合 [6] - 新能源车业务带动芯联集成第二季度首次实现单季度净利润转正 [6]
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下跌5.84%,21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0:36
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9月4日收盘 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下跌5.84% 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多只个股大幅下跌 包括通富微电跌停(-10.01%) 赛微电子(-11.57%) 华虹公司(-10.96%) 泰凌微(-9.44%)等[1][2][3]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乳业板块表现最佳 上涨2.95% 免税店板块上涨2.57% 预制菜板块上涨2.36%[2] - 科技类概念普遍下跌 共封装光学(CPO)下跌5.74% 光刻机下跌5.37% 中国AI 50下跌5.11% F5G概念下跌4.87%[2] - 半导体相关概念集体走弱 存储芯片下跌4.61% 中芯国际概念下跌4.40% 汽车芯片下跌4.24% 先进封装下跌4.09%[2] 资金流向分析 - 国家大基金持股概念板块单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出65.28亿元[2] - 板块内45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21只个股净流出超亿元[2] - 北方华创主力资金净流出6.88亿元居首 通富微电净流出6.09亿元 长电科技净流出4.98亿元 长川科技净流出4.91亿元[2] 个股资金流出详情 - 中微公司主力资金净流出3.94亿元 换手率3.15%[2] - 瑞芯微净流出3.70亿元 换手率4.45%[2] - 景嘉微净流出2.43亿元 换手率6.22%[2] - 华虹公司净流出2.24亿元 换手率10.62%[2] - 士兰微净流出2.22亿元 换手率4.97%[2]
中微公司发布六大半导体设备新产品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09:52
新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六款半导体设备新产品 覆盖等离子体刻蚀 原子层沉积及外延等关键工艺 [1] - 新产品包括极高深宽比刻蚀设备Primo UD-RIE和金属刻蚀设备Primo Menova 分别针对不同刻蚀领域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2] - 12英寸原子层沉积产品Preforma Uniflash金属栅系列涵盖TiN TiAI及TaN三大产品 满足先进逻辑与存储器件金属栅应用需求 [3] - 全球首款双腔减压外延设备PRIMIO Epita RP采用独特双腔设计 反应腔体积全球最小且可配置多至6个反应腔 [3] 技术优势与创新 - Primo UD-RIE基于成熟架构升级 配备六个单反应台反应腔 通过更低频率更大功率射频偏压提供更高离子轰击能量 [2] - Primo Menova专注于金属刻蚀 擅长金属Al线Al块刻蚀 适用于功率半导体 存储器件及先进逻辑芯片制造 [2] - PRIMIO Epita RP搭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双腔设计 多层独立控制气体分区及可调节温场温控设计 确保优秀流场与温场均匀性 [3] - 新设备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与化学品消耗 同时实现高生产效率 具备卓越工艺适应性和兼容性 [3] 研发投入与效率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4.92亿元 同比增长53.70%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约30.07% [1] - 研发投入水平远高于科创板上市公司10%到15%的平均水平 [1] - 在研项目涵盖六大类超二十款新设备 研发速度实现跨越式提升 开发周期从3-5年缩短至2年或更短 [1] 市场应用与客户进展 - 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应用于国际一线客户65纳米到5纳米及其他先进集成电路加工制造生产线 以及先进存储和先进封装生产线 [4] - CCP和ICP刻蚀机可覆盖国内95%以上刻蚀应用需求 [4] - 截至2025年6月底 累计超6800台反应台在国内外155条生产线实现量产和大规模重复性销售 [4] - Primo Menova首台机已于2025年6月付运客户认证 PRIMIO Epita RP已于2024年8月付运客户进行成熟制程和先进制程验证 [2][3]
半导体行业2025年半年报业绩综述:AI、国产替代双轮驱动,板块Q2业绩同比高增
东莞证券· 2025-09-04 09: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2] 报告核心观点 - AI、国产替代双轮驱动,板块Q2业绩同比高增[2] - 半导体行业2025年上半年处于上行周期,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盈利能力提升[3] - 细分板块中设备、数字芯片、模拟芯片、封测和制造均实现增长,材料板块利润承压[3] - 展望下半年,AI需求旺盛,国产替代深化,龙头企业竞争力增强[4] 半导体行业整体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86.09亿元,同比+15.54%[3] - 归母净利润241.59亿元,同比+32.41%[3] - 25Q2营收1700.23亿元,同比+15.17%,环比+14.43%[3] - 25Q2归母净利润148.25亿元,同比+30.91%,环比+58.82%[3] - 25H1销售毛利率26.74%,同比+1.98个百分点;净利率7.37%,同比+1.55个百分点[3] - 25Q2销售毛利率27.12%,同比+1.69个百分点;净利率8.33%,同比+1.22个百分点[3] - 存货周转天数173.78天,同比+8.29天,环比-6.56天[3] - 2025年1-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3429.1亿美元,同比+19.21%[21] - 国内半导体销售额965.0亿美元,同比+10.01%[21] 细分板块业绩情况 半导体设备 - 25H1营收389.23亿元,同比+30.86%[3] - 25H1归母净利润63.06亿元,同比+18.84%[3] - 25Q2营收210.38亿元,同比+28.80%,环比+17.62%[3] - 25Q2归母净利润37.41亿元,同比+15.46%,环比+45.87%[3] - 25H1销售毛利率41.79%,同比-2.50个百分点;净利率16.00%,同比-1.66个百分点[32] - 25Q2销售毛利率41.93%,同比-3.14个百分点;净利率17.68%,同比-2.15个百分点[32] 半导体材料 - 25H1营收224.16亿元,同比+11.73%[3] - 25H1归母净利润14.37亿元,同比+8.81%[3] - 25Q2营收117.62亿元,同比+12.20%,环比+10.40%[3] - 25Q2归母净利润7.14亿元,同比-9.58%,环比-1.33%[3] - 25H1销售毛利率20.69%,同比+2.22个百分点;净利率5.68%,同比+1.08个百分点[43] - 25Q2销售毛利率20.48%,同比+1.44个百分点;净利率5.52%,同比-0.06个百分点[43] 数字芯片 - 25H1营收871.29亿元,同比+24.72%[3] - 25H1归母净利润90.50亿元,同比+35.52%[3] - 25Q2营收491.63亿元,同比+28.68%,环比+29.49%[3] - 25Q2归母净利润57.94亿元,同比+45.30%,环比+77.94%[3] - 25H1销售毛利率32.84%,同比-1.66个百分点;净利率10.77%,同比+0.96个百分点[60] - 25Q2销售毛利率32.96%,同比-2.08个百分点;净利率12.16%,同比+1.17个百分点[60] 模拟芯片 - 25H1营收245.02亿元,同比+13.16%[3] - 25H1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280.46%[3] - 25Q2营收135.82亿元,同比+17.66%,环比+24.38%[3] - 25Q2归母净利润4.20亿元,同比+70.90%,环比+408.87%[3] - 25H1销售毛利率35.34%,同比-0.51个百分点;净利率1.91%,同比+1.31个百分点[75] - 25Q2销售毛利率35.36%,同比-0.69个百分点;净利率2.91%,同比+0.79个百分点[75] 半导体封测 - 25H1营收458.64亿元,同比+18.73%[3] - 25H1归母净利润15.42亿元,同比+3.50%[3] - 25Q2营收239.67亿元,同比+14.28%,环比+9.46%[3] - 25Q2归母净利润11.11亿元,同比+1.81%,环比+157.85%[3] - 25H1销售毛利率14.67%,同比+0.23个百分点;净利率3.47%,同比-0.47个百分点[85] - 25Q2销售毛利率15.98%,同比+0.17个百分点;净利率4.88%,同比-0.46个百分点[87] 集成电路制造 - 25H1营收551.29亿元,同比+19.37%[3] - 25H1归母净利润28.14亿元,同比+44.65%[3] - 25Q2营收278.57亿元,同比+16.14%,环比+2.14%[3] - 25Q2归母净利润14.22亿元,同比+9.33%,环比+2.12%[3] - 25H1销售毛利率21.00%,同比+5.11个百分点;净利率4.05%,同比+3.06个百分点[101] - 25Q2销售毛利率20.16%,同比+4.16个百分点;净利率2.68%,同比-0.33个百分点[101] - 全球前十晶圆代工厂25Q2合计营收417.18亿美元,环比+14.6%[102] - 中芯国际25Q2营收22.09亿美元,华虹集团25Q2营收10.61亿美元[102] 投资建议 - 维持超配评级,关注AI和国产替代主线[108] - 建议关注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存储芯片、模拟芯片、先进封装与测试、SoC&CIS、算力芯片和晶圆代工等领域龙头企业[109]
刚刚,最强指数,跌超7%!
中国基金报· 2025-09-04 06:53
市场表现 - 9月4日A股主要指数持续下探 科创50指数单日下跌94.43点 跌幅达7.23%[1][2][3] - 科创50指数成交额达832.70亿元 成交量14.08亿股 盘中最低触及1211.02点[3] - 指数成份股中34只上涨 3只平盘 552只下跌 下跌个股占比超过94%[3] 重点个股表现 - 寒武纪-U股价下跌215.9元 跌幅15.37% 位列成份股跌幅首位[2][4] - 海光信息下跌24.43元 跌幅12.53% 拓荆科技下跌18.85元 跌幅10.11%[4] - 中微公司下跌20元 跌幅9.43% 金山办公下跌23.15元 跌幅7.37%[4] 指数估值指标 - 科创50指数市盈率为153.0倍 市净率为5.35倍[3] - 指数近20日累计下跌14.54% 年初至今累计下跌22.56%[3] - 指数当日开盘1301.98点 最高1304.05点 最低1211.02点[3]
刚刚,最强指数,跌超7%!
中国基金报· 2025-09-04 06:47
A股市场表现 - 9月4日A股主要指数全线下跌,上证指数收报3734.20点,下跌79.36点,跌幅2.08% [2][3] - 深证成指收报11978.81点,下跌493.1点,跌幅3.95%;创业板指收报2744.03点,下跌155.34点,跌幅5.36% [3] - 万得全A指数收报5872.68点,下跌188.01点,跌幅3.10%;中证1000指数收报6942.32点,下跌264.56点,跌幅3.67% [3] 科创板表现 - 科创50指数大幅下跌7.28%,收报1211.33点,下跌95.15点 [3] - 科创50指数成交额832.70亿元,市盈率153.0倍,市净率5.35倍 [4] - 指数当日开盘1301.98点,最高1304.05点,最低1211.02点 [4] 成分股表现 - 寒武纪-U跌幅15.37%,收报1189.02元,下跌215.9元 [6] - 海光信息跌幅12.53%,收报170.55元,下跌24.43元;拓荆科技跌幅10.11%,收报167.65元,下跌18.85元 [6] - 中微公司跌幅9.43%,收报192.00元,下跌20.00元;百利天恒跌幅7.22%,收报380.40元,下跌29.60元 [6] 市场交易情况 - 全市场上涨家数1110家,平盘133家,下跌家数4182家 [3] - 科创50指数成分股中34家上涨,3家平盘,552家下跌 [4] - 指数近20日涨幅14.54%,今年以来涨幅22.56% [4]
芯片概念股午后持续调整,多只科创芯片相关ETF跌超7%
搜狐财经· 2025-09-04 06:38
芯片概念股市场表现 - 寒武纪-U股价下跌超过13% [1] - 海光信息股价下跌超过11% [1] - 澜起科技股价下跌超过8% [1] - 中微公司股价下跌超过7% [1] - 沪硅产业股价下跌超过7% [1] 科创芯片ETF表现 - 科创芯片50ETF现价1.308元 下跌0.117元 跌幅8.21% [2] - 科创芯片ETF南方现价2.175元 下跌0.192元 跌幅8.11% [2] - 科创芯片ETF现价1.941元 下跌0.167元 跌幅7.92% [2] - 科创芯片ETF基金现价1.901元 下跌0.157元 跌幅7.63% [2] - 科创芯片ETF国泰现价1.252元 下跌0.102元 跌幅7.53% [2] - 科创芯片ETF指数现价1.260元 下跌0.100元 跌幅7.35% [2] - 科创芯片ETF博时现价2.037元 下跌0.158元 跌幅7.20% [2] - 科创芯片ETF富国现价1.378元 下跌0.101元 跌幅6.83% [2] 半导体行业展望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7008.74亿美元 增速11.2% [2] - 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成为市场主要增长驱动因素 [2] - AI端侧应用加速渗透 NPU凭借低功耗特性成为边缘设备理想选择 [2] - 无线连接技术迭代推动物联网发展 [2] - 行业并购整合浪潮兴起 覆盖材料、设备、EDA、封装等领域 [2] - 企业通过横向并购扩大规模 纵向并购完善产业链 [2]
中微公司发布六款半导体设备新产品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06:12
产品发布 - 中微公司推出六款半导体设备新产品 覆盖等离子体刻蚀 原子层沉积及外延等关键工艺 [1] - 12英寸原子层沉积产品Preforma Uniflash金属栅系列成为薄膜沉积领域亮点 [1] - 金属栅系列涵盖三大产品 满足先进逻辑与先进存储器件在金属栅应用需求 [1] 行业活动 - 新品在第十三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展CSEAC2025上宣布 [1]
科创50指数跌超6%,寒武纪跌超13%领跌
格隆汇APP· 2025-09-04 05:48
科创50指数表现 - 科创50指数午后跌幅超过6% [1] 个股表现 - 寒武纪-U下跌13.99% 总市值5055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83.64% [3] - 海光信息下跌11.17% 总市值4026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15.77% [3] - 澜起科技下跌8.33% 总市值1181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52.63% [3] - 拓荆科技下跌8.08% 总市值480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11.77% [3] - 中微公司下跌7.97% 总市值1222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3.31% [3] - 沪硅产业下跌7.63% 总市值552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6.75% [3] - 盛美上海下跌6.60% 总市值621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41.48% [3] - 百利天恒下跌6.10% 总市值1544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100.80% [3] - 龙芯中科下跌5.81% 总市值505亿元 年初至今跌幅4.73% [3] - 恒玄科技下跌5.80% 总市值413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5.95% [3] - 金山办公下跌5.66% 总市值1372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3.79% [3] - 联影医疗下跌5.57% 总市值1158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11.26% [3] 半导体行业表现 - 半导体相关公司普遍大幅下跌 包括寒武纪海光信息澜起科技拓荆科技中微公司等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