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常青科技(603125)
icon
搜索文档
常青科技(603125)8月2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96.02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5 10:43
股价及交易表现 - 2025年8月25日收盘价18.29元人民币,单日上涨0.44% [1] - 换手率6.27%,成交量6.34万手,成交金额1.16亿元人民币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96.02万元人民币,占成交额9.43%,其中超大单净流出932.27万元人民币(占比8.02%),大单净流出163.75万元人民币(占比1.41%)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814.94万元人民币,占成交额7.01%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281.09万元人民币,占成交额2.42%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 [1] - 归属净利润3538.29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3.80% [1] - 扣非净利润3317.08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5.19%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10.012,速动比率9.191 [1] - 资产负债率7.77%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江苏常青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成立于镇江市 [1] - 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 - 法定代表人孙秋新,注册资本40483.6375万元人民币,实缴资本27919.75万元人民币 [1] 企业经营活动 - 对外投资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89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3条,专利信息109条,行政许可60个 [2]
常青科技(603125) - 关于使用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的公告
2025-08-21 08:00
理财额度与资金 - 公司拟用不超5亿闲置自有资金现金管理,12个月可滚动计算[2][6] - 本次现金管理投资总额8000万元[3] 产品信息 - 2025年5月19日起息产品,预计年化1.3%/2.05%/2.15%,期限90天,实际收益41万元[3] - 2025年8月21日起息产品,预计年化1.0%/1.65%/1.75%,期限90天[5] 其他要点 - 2025年4月11日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现金管理议案[2][6] - 产品为保证本金低风险结构性存款,有多重风险[2][3][5][7] - 理财不影响主营业务,可提高资金效率为股东谋回报[8]
常青科技获融资买入0.38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0.90亿元
金融界· 2025-08-19 00:14
融资交易情况 - 8月18日融资买入额0.38亿元 位列两市第791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0.40亿元 净卖出128.71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0.28亿元(14日)、0.23亿元(15日)、0.38亿元(18日) [1] 融券交易情况 - 当日融券卖出0.00万股 [1] - 当日净卖出0.00万股 [1]
研选 | 光大研究每周重点报告20250809-20250815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16 00:03
常青科技投资价值分析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亿元、1.55亿元、2.01亿元,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5] -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工艺和产品壁垒稳固,具备明确的产能规划 [5] - 随着市场开拓和新增产能爬坡,公司经营体量和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5] 行业与市场前景 - 国产替代趋势为技术驱动型企业提供发展机遇,公司技术筑基符合这一方向 [5] - 产能扩张是驱动公司量效双升的关键因素,未来增长具备可持续性 [5]
常青科技:公司不生产光引发剂,只是提供某些光引发剂的生产原料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0:11
公司业务澄清 - 公司不生产光引发剂 仅提供某些光引发剂的生产原料 [2] - 公司主要生产高分子特种单体及专用助剂 [2] - 采用以销定产模式 产能计划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2] 产品与客户情况 - 产品品类较多且应用领域广泛 [2] - 客户群体数量较大 [2] - 个别产品及客户订单情况未达信息披露标准 [2] 信息披露原则 - 后续若涉及应披露事项将通过法定渠道公开 [2]
常青科技(603125.SH):不生产光引发剂,只是提供某些光引发剂的生产原料
格隆汇· 2025-08-14 08:36
业务澄清 - 公司不生产光引发剂 仅提供某些光引发剂的生产原料[1] - 主要产品为高分子特种单体及专用助剂[1] 生产模式 - 采用以销定产模式 产能计划与市场需求相匹配[1] 订单情况 - 产品品类较多且应用领域广泛 客户群体数量较大[1] - 个别产品及客户订单情况未达信息披露标准[1] - 涉及应披露事项时将通过法定渠道公开[1]
常青科技换手率26.87%,沪股通龙虎榜上买入2256.47万元,卖出1756.18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12:2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公司股价单日上涨7.58%,换手率达26.87%,成交额5.08亿元,振幅10.51% [1]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入7943.86万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入5371.96万元,大单净流入2571.90万元 [3] - 近5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9357.78万元 [3] 龙虎榜交易明细 - 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1.59亿元,净买入1775.62万元,其中买入额8816.34万元,卖出额7040.72万元 [2] - 沪股通位列第二大买入及卖出席位,买入2256.47万元,卖出1756.18万元,净买入500.29万元 [2][3] - 东方财富证券拉萨东环路第一营业部为最大买入方,买入4290.02万元;中信证券上海分公司为最大卖出方,卖出3088.37万元 [3] 历史龙虎榜表现 - 近半年累计5次登龙虎榜,上榜次日股价平均下跌4.57%,上榜后5日平均下跌9.25% [3] 财务业绩表现 - 一季度营业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1.39%;净利润3538.29万元,同比下降23.80% [3] 行业ETF关联数据 - 数字经济ETF(560800)近五日上涨2.61%,市盈率62.21倍,估值分位84.86% [5][6][7] - ETF最新份额9.1亿份,减少12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511.5万元 [6]
江苏常青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泰州高分子新材料生产基地(一期)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12 20:32
项目概况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常青树泰州在泰州市高港区投资建设高分子新材料生产基地(一期),总投资额约30亿元 [1] -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年产能偏苯三酸酐系列产品8万吨、苯二酚系列产品8万吨以及其他小众高分子新材料约8万吨,总规划产能约24万吨 [3] - 项目建设周期预计2年,地址位于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大健康产业园 [3] 项目进展 - 泰州项目(一期)已通过泰州市应急管理局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相关能评、安评、环评等前置审批手续已完备 [2] - 项目各装置将根据出图进度陆续进入开工建设阶段,公司将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2] 项目影响 - 项目投资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及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有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夯实产业链优势并优化产品结构 [4] - 项目建设不会影响公司现有业务正常开展,预计对2025年度经营成果影响较小,但对长远发展有积极作用 [4] 财务与实施风险 - 项目投资金额约30亿元,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25.56亿元)和净资产(23.32亿元),可能导致现金流减少或负债增加 [5] - 项目建设周期较长(2年),可能受行业变化、资金筹集、施工管理等因素影响,存在延期或变更风险 [6] 市场与技术风险 - 项目建成后可能面临政策环境、行业竞争、技术变革等市场不确定性,影响预期效益 [7][8] - 技术路线虽经论证,但仍存在新技术应用不完善导致运行不稳定的风险,可能对运营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8]
常青科技: 《关于泰州高分子新材料生产基地(一期)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2 16:14
项目概述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常青树泰州在泰州市高港区投资建设高分子新材料生产基地(一期) 总投资额约30亿元[2] -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年产能偏苯三酸酐系列产品8万吨、苯二酚系列产品8万吨及其他小众高分子新材料约8万吨 总规划产能约24万吨[3] - 项目建设周期预计2年 地址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大健康产业园[3] 审批进展 - 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已通过泰州市应急管理局审查 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条件[3] - 能评、安评、环评等前置审批手续已完备 项目进入开工建设阶段[3] 财务与战略影响 - 项目投资资金将分批投入 不影响公司现有业务正常开展[3] - 预计对2025年度经营成果影响较小 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公司战略发展规划[3] - 公司将通过统筹资金管理控制财务风险 项目投资可能导致现金流量净额减少或负债增加 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为25.56亿元[4] 产能与技术规划 - 项目聚焦高分子新材料领域 产品包括偏苯三酸酐及苯二酚系列[3] - 技术路线经过多方论证 但仍存在新技术应用不稳定或未达预期运行指标的风险[5] 建设与运营风险 - 建设周期较长(2年) 可能受资金筹集、施工管理、设备采购等因素影响导致延期[4] - 运营阶段可能面临政策环境、行业竞争、技术变革及市场供需变化等不确定性[4]
常青科技(603125) - 《关于泰州高分子新材料生产基地(一期)的进展公告》
2025-08-12 08:15
项目概况 - 2024年5月31日通过泰州高分子新材料生产基地(一期)建设议案,总投资约30亿[2] - 项目建设地址为泰州,规划总产能约24万吨,建设周期预计2年[4] 财务状况 - 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25.56亿、净资产23.32亿,投资或增财务风险[7] 项目风险 - 项目建设受行业等因素影响,有延期等风险[7] - 建成运营受政策等影响,有达不到预期效益风险[7] - 技术路线因新技术应用不完善,有建成后运行风险[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