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601601)

搜索文档
陕西金融监管局同意太平洋产险西咸新区支公司变更营业场所
金投网· 2025-09-24 03:20
公司运营动态 -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西咸新区支公司获准变更营业场所至陕西省西安市沣东新城三桥新街630号搜宝中心2号楼11203-2-2、11104-0号 [1] - 公司需按规定办理变更及许可证换领事宜 [1]
中国太保产险以客户为中心 筑牢保险服务根基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4 02:52
核心观点 - 公司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 通过产品与服务双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服务实体经济与民生需求 [1][3][4][5][6] 产品侧创新 - 科技金融领域服务科技企业数量达7.5万家 同比增长24% 科技保险保费上半年同比增长6.3% 深度服务集成电路与航天领域 [3] - 绿色金融推出超37款首创产品 绿色保险保费上半年同比增长13.03% 占比超30% 为536万辆新能源车提供保障 占车险保费19.8% [4] - 普惠金融服务超20万家企业 累计保障额度超亿元 新市民保险产品参保人次突破1.1亿 覆盖31省份450地市 [5] - 数字金融运用AI遥感平台与网络安全风险量化模型 推动农业保险现代化与网络安全精准定价 [6] 服务侧升级 - 省心服务通过线上化运营实现最快6分钟理赔 云门店日均服务约8000人次 在线服务占比30% 人伤理赔实现全诊疗周期线上直通 [7] - 放心服务打造透明理赔体系 截至2025年8月新增用户446万余人 月活用户59万人次 日均案件查询超5万次 [8] - 安心服务建立风险减量体系 2025年服务客户8万家 预警保单18.5万份 执行临前走访任务4144个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9] 战略成果 - 生态农业与清洁能源领域分别提供风险保障超8000亿元和18万亿元 签约全国首创CCER损失保险项目 [4] - 普惠金融为小微企业提供10万亿元保障 覆盖13.9万户个体工商户 推出行业首发"小微保"计划 [5] - 车险透明理赔实现维修过程可视化 年底扩展至"十城百店"运营规模 [8]
平均赔付率45%,你买的短期健康险真的赔到了吗?
经济观察报· 2025-09-24 02:30
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现状 - 2025年上半年行业综合赔付率中位数为42.12% 剔除极端值后平均值为45% [1][3] - 60%以上赔付率公司仅占19.1% 44家公司赔付率处于0%-40%区间 [6] - 赔付率负值公司包括爱心人寿(-958.4%)、瑞泰人寿等11家 超高赔付率公司包括华海财险、比亚迪财险等9家 [7] 头部保险公司表现差异 - 中国人寿、人保健康、太保产险等公司赔付率超50% 平安健康、众安保险(30.7%)、泰康在线(11.93%)低于40% [11] - 头部公司医疗险保费超100亿元 但线上获客成本高企挤压赔付空间 [9][13] - 业务结构影响赔付率 百万医疗险与补充医疗险存在显著差异 [14] 行业合理赔付率标准 - 保险从业者认为50%-70%为理想区间 当前水平低20个百分点 [4][17] - 基本医保保障力度为商业健康险6.8倍 2023年商业健康险赔付金额3600亿元 [15] - 三级医院次均住院费用12031.3元(2024年1-11月) 同比下降6.6% [16] 赔付率偏低成因分析 - 万元免赔额设计导致实际赔付门槛高 案例显示5000元自付费用无法获赔 [2] - 新保业务占比高拉低赔付率 互联网渠道客户留存率低影响短期赔付表现 [13] - 线上流量费用与渠道成本压缩赔付空间 数字营销获客成本高昂 [13] 行业改进方向与探索 - 上海试点医保个人账户购买团体健康险 推动医保商保同步结算 [20] - 扩大保障范围至亚健康群体 增加创新药械覆盖 [18] - 通过数字化运营与流程优化提升服务效率 非单纯依赖健康管理干预 [19]
2025上海百强企业榜单发布:总营收再超10万亿元 新兴产业引领增长新格局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18:04
上海百强企业总体表现 - 2024年上海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10.03万亿元 连续三年超10万亿元[3] - 净利润总额6655.7亿元 同比增长24.84%[3] - 资产总额突破49万亿元 入围门槛提升至107.3亿元[3] 行业分化特征 - 电商 海洋运输 集成电路制造 智能终端制造等行业营收或净利润增长幅度较高[3] - 拼多多 中远海运 中国太保等龙头企业贡献显著[3] - 黑色冶金 传统汽车制造等行业业绩出现下滑[3] 新兴产业百强表现 - 新兴产业百强营业收入达2.2万亿元 首次突破2万亿元[4] - 净利润1953.7亿元 同比增长72.47%[4] - 营收超100亿元企业35家 超千亿元企业4家 资产超1000亿元企业9家[5] 信息技术产业引领增长 - 信息技术产业47家企业合计营收1.5万亿元 增长率19.14%[5] - 净利润1918.4亿元 增长率达88.25%[5] - 成为拉动新兴产业百强整体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5] 细分领域差异化发展 - 集成电路制造企业营收上升超20% 研发强度不减[5] - 智能终端产品制造企业营收增长率达25.72% 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5] - 海工装备公司转型后业绩回升 2024年营收802.6亿元 增长率11.13%[5] 民营百强企业突破 - 民营百强营业收入首次突破3万亿元 达3.3万亿元 同比增长9.26%[5] - 净利润2245.5亿元 增幅达69.50%[5] - 净利润增长额前10名企业合计净利润1684.1亿元 增幅高达169.56%[6] 民营经济增长动力 - 新兴产业企业成为净利润增长主力军[6] - 零售电商头部企业推动整体利润规模扩大[6] - 民营经济为上海注入新的活力[6] 先导产业重点企业 - 集成电路领域的中芯国际 生物医药领域的上海医药等企业上榜[3] - 机器人 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企业涌现[3] - 体现上海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成效[3]
【长江策略戴清团队】9月W3港股资金:南向流入互联网,外资加码硬件设备——“重估牛”系列之港股资金面
新浪财经· 2025-09-23 17:28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5日至19日恒生指数上涨0.59%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5.09% [3] - 香港工业等行业领涨 主要受海外流动性增加和互联网企业与央企合作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影响 [3] - 恒指波幅指数在2025年9月处于3年来低位波动区间 [10] 南向资金流动 - 9月5日至18日净流入550.84亿港元 主要集中于可选消费零售(259.66亿港元) 非银金融(91.69亿港元) 医药生物(40.14亿港元) 汽车与零配件(37.55亿港元) 有色金属(21.99亿港元) [3] - 2025年1月20日至9月18日累计净流入9142.09亿港元 前五大行业为可选消费零售(1913.68亿港元) 银行(1435.97亿港元) 非银金融(1059.94亿港元) 医药生物(1056.75亿港元) 汽车与零配件(779.65亿港元) [4] - 期间主要流出电信服务 硬件设备 建材Ⅱ等行业 [4] 外资机构资金动向 - 9月5日至18日外资中介机构净流出294.95亿港元 重点流入硬件设备(83.73亿港元) 消费者服务(48.63亿港元) 食品饮料(33.16亿港元) 耐用消费品(19.75亿港元) 传媒(19亿港元) [4] - 2025年1月20日至9月18日外资累计净流出1003.69亿港元 但加仓汽车与零配件(4557.06亿港元) 软件服务(574.03亿港元) 硬件设备(343.25亿港元) 日常消费零售(179.34亿港元) 传媒(98.12亿港元) [5] - 外资主要减持银行(-1596.65亿港元) 可选消费零售(-1553.58亿港元) 电信服务(-1461.13亿港元) [5] 个股资金聚焦 - 南向资金持仓占比最高个股为中国电信(71.9%) 绿色动力环保(69.1%) 中国神华(68.0%) [31] - 南向资金流入金额前列为阿里巴巴-W(257.6亿港元) 比亚迪股份(30.4亿港元) 中国太保(24.7亿港元) [31] - 外资机构持仓占比集中於友邦保险(94.4%) 康师傅控股(93.5%) 统一企业中国(90.4%) [37] - 外资流入金额较高个股为珍酒李渡(61.4亿港元) 直胜中国(54.9亿港元) 小米集团-W(48.5亿港元) [37] 市场流动性环境 - 美联储9月降息25bp 符合市场预期 推动海外资金流动性改善 [3] - 2025年9月美元兑港元汇率回落 银行体系总结余保持稳定 [13] - 南向资金近30日净流入呈上升趋势 [11]
2025凤凰之星最具品牌影响力上市公司:中国铁建、中国太保、白云山、以岭药业、康师傅、海尔智家
凤凰网财经· 2025-09-23 14:01
评选活动概况 - 凤凰卫视和凤凰网发起"2025凤凰之星上市公司评选"颁奖典礼于9月23日在广州举行 由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指导支持 设置九大奖项覆盖创新 回报 责任 成长 品牌 全球化等关键领域 [1] - 九大奖项包括最佳创新上市公司 最佳股东回报上市公司 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 最佳雇主奖 最具成长潜力上市公司 最具品牌影响力上市公司 最佳全球商业贡献上市公司 最佳出海全球化年度案例 最佳IPO公司 全部奖项已公布 [1] 最具品牌影响力上市公司奖项标准 - 奖项衡量企业市场渗透力与文化感召力 表彰中国品牌全球影响力 融合品牌认知度 美誉度 国际市场渗透率等指标 [1] - 特别关注IP运营 文化输出 跨文化传播等创新维度 突破传统销量导向 通过大数据分析社交媒体情感连接强度与用户忠诚度 [1] - 中国铁建 中国太保 白云山 以岭药业 康师傅 海尔智家六家企业凭借品牌建设卓越表现获奖 [1] 中国铁建品牌影响力表现 - 公司是全球最具实力 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 业务涵盖工程承包 规划设计咨询 投资运营 房地产开发 工业制造 物资物流 绿色环保 产业金融及其他新兴产业 [5] - 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 2008年在上海 香港两地上市 连续19年入选世界500强 打造中国高铁 中国基建等国家名片 [5] - 自主研制大盾构 千吨架桥机连续入选国之重器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新质生产力 [5] - 在绿色转型领域构建零碳建筑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具备光储直柔 智慧能源管控 气凝胶保温涂料粉体 气象跟踪自控天窗等技术 获得国家专利300余项 [6] 康师傅品牌影响力表现 - 作为扎根中国三十余载的国民品牌 从红烧牛肉面发展到方便食品 饮品双擎驱动产业版图 应用航天专利守护食品安全 开辟健康型无糖茶饮新赛道 [8] - 积极践行环境责任 推出行业首款无标签PET瓶包装 建设环境友好蔬菜基地 带动4000万农户协同发展 [9] - 通过全球化布局与百事 星巴克等国际企业战略合作 推动中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 [9] 中国太保品牌影响力表现 - 公司作为上海 香港 伦敦三地上市保险公司 为1.8亿客户提供专业全方位保障 品牌价值稳步增长 [11] - 连续多年位列全球保险品牌价值百强前五 构建多维度协同品业生态圈 [11] - 通过护航进博会 服贸会等国际重大展会 与中国女排 上海马拉松等优质体育资源合作 提升品牌在国际赛事和高端平台上影响力 [11] - "太保蓝" "太保红" "太保绿"责任图谱将公益行动与品牌形象深度融合 形成品牌影响力与业务发展相互促进良性循环 [11] 白云山品牌影响力表现 -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 拥有13家中华老字号企业 其中11家已逾百年历史 以王老吉 白云山 陈李济 采善堂等老字号为载体传承创新 [13] - 2025年以317.90亿元品牌价值位列中国医药健康领域榜首 注重创新驱动发展 布局200多项在研项目覆盖疫苗类生物药 抗体类生物药 化学药创新药及中药新药等领域 [13] - 建成国内中药行业唯一工程技术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推动名优产品出海 为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提供实践案例 [13] 海尔智家品牌影响力表现 - 成功实现从家电龙头到智慧生活引领者跨越 旗下覆盖海尔 卡萨帝 GE Appliances等多元品牌矩阵 在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等多国市场实现份额领先 [15] - 产品进入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 服务超10亿用户 国内家庭用户突破3亿 海外智慧家庭生态平台注册用户超2000万 [15] - 智慧家庭发明专利数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 通过高端品牌 场景品牌与生态品牌三级战略推动从产品输出到生态模式输出转型 [15] - 将ESG理念融入公司治理 MSCI ESG评级位居行业前列 通过节能产品研发与绿色制造实践支持全球低碳转型 [16] 以岭药业品牌影响力表现 - 公司围绕心脑血管 呼吸系统 内分泌等重大疾病领域研发17个创新专利中药 其中11个品种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17] - 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自然·医学》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为中医药科学价值提供全球化语言 [17] - 创新中药进入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销售 在美国 加拿大 欧盟等多地获得上市许可 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跨越 [17]
中国太保积极应对第18号台风“桦加沙”
新华财经· 2025-09-23 09:42
台风应对措施 - 公司启动一体化防灾应灾工作 产寿联动 总分协同 全力迎战超强台风"桦加沙" [1] - 灾害风险预警提醒覆盖641.8万车主 专属救援资源在台风登陆前24小时部署至指定区域 [1] - 组建一体化防灾应灾服务团队 建立全流程风险减量服务通道 全员严阵以待 [1] 客户服务与风险减量 - 为692家企业和在建工程提供临灾走访服务 前置协助客户排查隐患和防范措施 [1] - 开通"台风灾害绿色授权通道" 指导涉灾车险客户拍照留存证据并撤离危险区域 [3] - 实行理赔服务单证简化 对静态水淹 被砸车辆案件免现场查勘 免事故证明 免驾驶证 免行驶证 [3] 区域专项应对行动 - 在广东深入茂名市电白区果园 帮助农户抢收果实 加固果树 疏通沟渠 [1] - 在海南调度查勘车25台 无人机30架 筛查重点区域客户和风险标的 发布预警信息 [3] - 在福建开展重点企业临前走访33家 向福建 广东 海南等重点区域发送风险提示超1000份 [4] 农业保险保障 - 在厦门针对大棚蔬菜 政策性养殖 水果种植等易受灾品种 开展全面建档走访 [4] - 在广西通过遥感监测和大数据分析 向8万余户投保农户发送台风预警信息和防范措施 [4] - 组织农险查勘团队深入乡村低洼地区 协助农户清淤疏浚和加固排水系统 降低内涝概率 [4]
“大城养老 守护记忆”——中国太保助力推动认知症防治“上海经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09:25
公司业务进展 - 太保家园上海静安国际康养社区和郑州国际颐养社区同日开业 标志着公司在养老运营服务供给能力和品牌化、专业化、连锁化运营体系持续升级[1] - 公司已在全国13个城市落地15个太保家园项目 其中12个社区投入运营 形成"颐养、乐养、康养"三位一体养老产品体系[9] - 颐养和康养板块常住长者居民超过2500人 乐养型养老服务短住体验自2021年以来累计超28万间夜 今年前8个月已达7万间夜[9] - 太保家园北京社区和三亚社区将于2025年内正式开业运营 上海地区实现"一城三园"模式[10] 认知症照护体系 - 公司推出"乐忆家"认知症照护子品牌 借鉴国际主流照护模式并结合本土实际 倡导以人为中心的照护理念[5] - 上海静安社区和郑州社区均设有"乐忆家"认知症照护专区 为不同阶段认知症长者提供全周期照护方案[5] - 采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服药依从性、跌倒发生率、感染控制、家属满意度等数据指标推动照护服务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7] 医养结合模式 - 上海静安社区落实静安区"五床联动"医养结合服务项目 与市北医院、临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服务协议 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医疗协作体系[6] - 郑州社区构建涵盖河南省、市、区各级医疗机构的四级诊疗系统 配合自建照护体系为居民提供健康保障[7] - 上海静安社区以"全人管理"为理念 由内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从预防到治疗全程护航长者健康[6] 环境设计创新 - 公司在多个项目中引入认知症友好型环境设计理念 利用建筑空间作为非药物干预的重要载体[3] - 认知症照护专区采用暖色调墙面、地面导引标识、记忆角怀旧物件、个性化记忆盒子等设计 帮助长者识别方向并激发情感共鸣[4] - 环境重构实践表明科学的空间设计能有效减少认知症长者的焦虑、游走与攻击行为 增强安全感与归属感[4] 市场影响与成果 - 太保家园累计接待保险客户和社会客户参观77万人次 对推动高净值客户增长产生积极作用[10] - 公司探索的"保险+养老"模式将金融保障转化为可感知的品质生活 破解"养老规划难、服务落地难"行业痛点[10] - 上海自2018年起构建分层分类认知障碍照护支持体系 率先实现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街镇全覆盖[2] 行业背景数据 -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5》显示我国现存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近1700万例 患病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
中国太保股价连续8天下跌累计跌幅8.73%,汇安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1.21万股,浮亏损失4.0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7:36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3日股价下跌0.11%至34.81元/股 成交额12.79亿元 换手率0.54% 总市值3348.84亿元 [1] - 连续8天累计下跌8.73%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综合性保险服务 通过太保寿险和太保产险提供人寿及财产保险 [1] - 收入构成:财产保险50.17% 人寿及健康保险47.56% 其他及抵销1.35% 资产管理0.92% [1] 基金持仓情况 - 汇安价值蓝筹混合A持有1.21万股 占基金净值2.89% 为第三大重仓股 [2] - 当日浮亏484元 8日累计浮亏4.03万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基金规模1416.37万元 今年以来亏损0.51% 同类排名8027/8172 [2] - 近一年收益10.34% 同类排名6828/7995 成立以来亏损29.24%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蒋毅累计任职184天 管理规模3553.44万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30.63% 最差回报2.73% [3]
中国太保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9-23 07:12
服务农业 - 承保水稻、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 覆盖全国超1200个产粮大县 为3100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3210亿元 五年累计赔款1.45亿元 [1] - 实现300余种农作物保险全覆盖 包括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果盘子、肉案子等品类 [1] - 创新农险产品包括制种保险、高标准农田保险、耕地地力指数保险等 [1] 服务农村 - 落地生态碳汇保险项目 品类覆盖森林、草原、湿地、茶树等 [2] - 创新农村基础设施保险产品 包括农村公路巨灾损失保险、农田水利保险、水质无忧综合保险、农村光伏财产保险等 [2] - 在云南西双版纳开发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 赔偿金额超5亿元 受益农户近30万户 [2] 服务农民 - 形成粮食、生猪、蔬菜、特色作物等农产品收入保险体系 [6] - 探索"保险+信贷""保险+期货"等收入保险模式创新 [6] - 在山东烟台构建覆盖苹果产业全链条、全周期、全维度保险保障体系 配套农技服务、价格指导、收入兜底、保单增信等服务 [6] 科技赋能 - "慧眼·智远"作物长势监测平台建立600个AI遥感常态化监测任务 覆盖超20个省 监测总面积2000万亩 [9] - 在浙江嘉兴通过平台实现小麦赤霉病防治 减少经济损失2310万元 [9] - "捷辨"AI+生物识别技术平台实现养殖标的快速清点识别 准确率高 [9] - "渔智云"渔业保险平台在七地试点 提供水质监测、疫病预警等增值服务 [9] 研究赋能 - 太安农业保险研究院连续11年举办农业风险管理研讨会 [10] - 累计开展百余项高水平研究 完成多篇重量级研究报告 [10] - 连续举办"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会 累计近55万人线上参与 [10] 精准服务 - 在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中提供保额达2.2亿元的一揽子综合风险保障服务 [11] - 向甘肃渭源、湖南永顺等地区捐赠2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和产业扶持 [11] - 创新推出"振兴五保"综合风险保障计划 [12] - 发布"太享购"公益助农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