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平安(601318)
icon
搜索文档
这一波牛市,券商赚1097亿
投中网· 2025-09-05 02:03
券商行业业绩表现 - 券商板块49家上市公司合计净利润1097亿元 较去年中报684亿元增长60%以上 除华创云信外全部实现增长 [5][6] - 国联民生净利润增长率达1154% 华西证券增长1246% 国盛金控增长370% 多家券商净利润增速超过100% [7] - 券商板块营业总收入2653亿元 较去年2469亿元增长7% 中信证券以330亿元营收位居第一 国泰海通238亿元第二 [7][8] - 营收增速前三为国联民生269% 天风证券69% 长江证券65% 但13家券商营收出现下滑 [9] 券商人事与薪酬结构 - 49家上市券商董事长中11位超过60岁 29位超过55岁 即将迎来退休潮 [10] - 7位董事长年薪超过200万元 17位年薪超过100万元 最高薪酬达283万元 [10][11] - 太平洋证券董事长年龄71岁 华林证券62岁 华创云信62岁 广发证券61岁 [11] 券商业务分化情况 - 经纪业务面临佣金下降压力 融资融券息费竞争加剧 新客户获取困难 [12] - 研究所业务因买方管理费和佣金下降而收缩 多家券商停发研究报告 [12] - 自营和资管业务在牛市中表现突出 投行业务因赴港上市潮支撑业务量 香港地区金融机构扩招 [14][15] 银行业绩与分红 - 上市银行营业总收入2.92万亿元 较去年2.89万亿元增长1% 六大行全部实现增长但12家银行营收下滑 [18][19] - 上市银行净利润1.115万亿元 较去年1.106万亿元增长0.8% 六大行中仅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增长 9家银行净利润下滑 [19] - 六大行中期现金分红总额2046.57亿元 工商银行派发503.96亿元 建设银行486.05亿元 农业银行418.23亿元 [22] 银行人事与薪酬 - 上市银行董事长10位年龄不低于60岁 2位低于50岁 年龄集中在55岁左右 [20] - 18位董事长年薪超过100万元 民生银行董事长年薪334.6万元 宁波银行275万元 青岛银行250万元 [20][21] 中小银行整合趋势 - 2025年以来210家中小银行因解散或合并获批注销 数量超过2024年全年197家 [25] - 银行网点加速关闭 2025年上半年退出3961个网点 2024年全年退出3536个网点 [26] - 银行业内预测银行数量将从4600家降至3000家 广东顺德农商银行和广州银行主动撤回IPO申请 [27][30][31] 保险行业业绩 - 5家上市险企营业总收入1.33万亿元 较去年1.27万亿元增长4.7% 较2023年1.18万亿元增长12.7% [34][35] - 5家上市险企净利润2040亿元 较去年1951亿元增长4.5% 较2023年1735亿元增长17.6% [36][37] - 新华保险净利润增长33.5% 中国人保增长17.8% 中国太保增长11.4% 中国平安净利润下降7% [37] 保险行业分红与人事 - 4家险企中期分红合计293.36亿元 较去年269.64亿元增长8.8% 中国平安派发172.02亿元 [40] - 保险公司董事长年龄偏大 平安董事长69岁 太保和人保董事长均超过60岁 平安董事长年薪610万元 [37]
中国平安(601318):新业务CSM表现较好 上半年侧重OCI股票配置
新浪财经· 2025-09-05 00: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至500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8%至680亿元,归母营运利润(OPAT)同比增长3.7%至777亿元 [1] - 归母净资产较年初增长1.7%至9440亿元,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同比改善0.3个百分点至3.1%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和OPAT同比分别增长8.2%和4.9%,较第一季度改善 [2] 分部业务表现 - 寿险、财险、银行、资管和金融赋能板块OPAT增速分别为2.5%、1.0%、-3.9%、110%和179%,占比分别为67.5%、12.9%、18.5%、3.5%和1.0% [2] - 资管业务归母净利润增加14.3亿元,主因财务费用减少29.4亿元 [2] - 科技业务归母净亏损26亿元,主要受好医生并表一次性损失34.14亿元影响 [2] 寿险业务 - 新业务价值(NBV)同比增长39.8%,主要由银保渠道贡献,银保期缴新单增长149%,新业务价值率达28.6% [1][2] - 个险渠道代理人活动率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至49.9%,增长动力来自"金越"和"御享天年"产品 [2] - 保险合同服务边际(CSM)余额同比增长6.2%,年末有望实现正增长 [2] 财险业务 - 综合成本率(COR)改善2.6个百分点至95.2%,其中车险COR从98.1%降至95.5% [1][2] - 保证保险实现承保盈利,趋势与同业一致 [2] 投资业务 - 总投资收益表现平平,寿险投资收益率未达年化4%假设,财险投资收益下降30.2% [2] - 资产配置中债券仓位从16.9%降至15.2%,二级权益资产占比提升2.6个百分点至12.6% [2] - OCI股票持仓增加1611亿元,占股票比重65%,较年初提升5.2个百分点 [2] 公司行动与股东回报 - 中期每股分红同比增长2.2%至0.95元 [1] - 注销1.03亿股A股(占总股本0.56%),预计提升每股指标 [1] - 6月末可动用资金656亿元 [1]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6/1480/1732亿元,同比增速3.2%/13.3%/17.0% [3] - 2025-2027年每股内含价值预计为85.1/91.1/97.8元,对应PEV估值0.68/0.63/0.59倍 [3]
中国太保获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增持610.42万股
格隆汇· 2025-09-05 00:10
股权变动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29日以每股均价35.8132港元增持中国太保H股610.42万股[1] - 此次增持涉及资金约2.19亿港元[1] - 增持后持股数量达到198,174,400股,持股比例从6.92%上升至7.14%[1] 股东持股情况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中国太保H股198,174,400股[2] - 持股比例达到7.14%[2] - 该持股变动记录于联交所2025年8月29日权益披露资料[2]
科技重塑金融模式 中国平安总经理谢永林详解保险巨头变化与定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9-04 22:06
产品转型策略 - 公司围绕"转分红、拓年金、强医疗"策略升级保险产品体系 2025年上半年分红险占个险新单比例提升至40% [1][2] - 预定利率调整后财富养老类产品全面转向分红型 保障类产品逐步增加分红型供给 并对分红险佣金实施资源倾斜 [2] - 低利率环境下分红险"保底+浮动"机制有助于优化负债成本并降低利差损风险 [2] 渠道发展布局 - 推动代理人渠道高质量转型 通过"做优-增优-育优"体系提升新人留存率和队伍质态 [3] - 银保渠道潜力巨大 计划扩充网点数量/优化产品/提高产能 目前国内银保渠道发展空间远未饱和 [3] - 公司强调渠道转型需与产品转型同步推进 执行"谁快谁得益 谁慢谁淘汰"机制 [2] AI战略实施 - AI关键词在2025年中期报告出现67次 较2024年同期的15次增长346% [4] - 自研垂直领域大模型达67个 2025年上半年新增14个 大模型调用次数达8.18亿次 应用场景超650个 [6] - 积累超3.2万亿文本语料/31万小时语音语料/75亿图片语料 支撑金融与医养领域大模型建设 [6] 综合金融生态 - 通过"一个客户/多个账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模式构建金融超市体系 [5] - 金融服务深度融入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场景 通过场景化服务获取客户行为数据 [5] - AI模型应用于信用评估/量化交易/保险定价/理赔反欺诈等核心业务环节 [6] 投资配置动向 - 股票及权益型基金配置比例从2024年底9.9%升至2025年上半年12.6% 增加2.7个百分点 [7] - 投资策略兼顾高分红价值股与新质生产力成长股 重点关注经营可靠/股息率高/分红可持续标的 [7][8] - 通过"资本+能力"模式布局新能源/AI/生物制药等领域 与头部投资机构合作管理资产 [8] 客户规模数据 - 个人客户数截至2025年6月末达2.47亿 [6] - 保险资金管理规模达6.2万亿元 [7]
中国平安副总经理付欣:深耕“综合金融+医疗养老” 中国平安更“值”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9-04 19:12
核心观点 - 公司战略布局进入收获期 个人客户数达2.47亿创历史新高 [2] - 公司股价上涨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及经济基本面趋稳带来的戴维斯双击 [2] - 保险行业价值被低估 未来支撑因素包括低估值倍数和寿险黄金发展期 [3] - 公司独特优势体现在综合金融协同、医疗养老与科技赋能 估值处于长周期修复过程 [4] - 公司构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护城河 30-45岁高价值客户占比约50% [5] - 医疗养老生态圈贡献寿险新业务价值近七成 [5] - 科技赋能提升运营效率与客户体验 个人客户数较2024年末增长1.8% [6] - 客均合同数2.94个 较2024年末增长0.7% [6] - 上半年归母营运利润777.32亿元 同比增长3.7% [2] - 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近40% 综合投资收益增长24.5% [7] - 投资资产规模达6.2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8.2% [7] - 分红险占个险新单比例提升至40%左右 [7] - 公司将适度提升权益配置比例 关注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机会 [7] 战略布局 - 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进入收获期 [2] - 科技作为战略底座赋能全价值链 [6] - 坚持资产与负债匹配、账户与策略匹配原则 [7] - 寿险产品策略聚焦"转分红、拓年金、强医疗"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营运利润777.32亿元 同比增长3.7% [2] - 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近40% [7] - 综合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4.5% [7] - 投资资产规模6.2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8.2% [7] 客户经营 - 个人客户数近2.47亿创历史新高 [2] - 30-45岁客户占比约50% 为高成长性价值客户 [5] - 客均持有合同2.94个 较2024年末增长0.7% [6] - 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客户贡献新业务价值近70% [5] 行业展望 - 保险行业价值被低估 寿险刚进入黄金发展期 [3] - 低利率环境下权益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7] - 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蕴含大量投资机遇 [7] - 保险股发光时刻正在到来但尚未充分体现 [2] 竞争优势 - 综合金融协同效应形成独特优势 [4] - 医疗养老生态圈构建差异化护城河 [5] - 科技赋能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 [6] - 分红险策略优势显现 个险新单占比达40% [7]
中国平安总经理谢永林详解保险巨头变化与定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9-04 18:58
产品转型策略 - 公司围绕"转分红、拓年金、强医疗"策略持续升级保险产品体系 [1][2] - 财富养老类产品全面转向分红型 保障类产品逐步增加分红型供给 [2] - 分红险佣金获得资源倾斜 考核权重提升 2025年上半年分红险占个险新单比例已达四成左右 [2] 渠道发展布局 - 推动代理人渠道、银保渠道、社区金融服务等多渠道协同发展 [2] - 深化代理人高质量转型 提升优质新人留存水平 [3] - 银保渠道潜力巨大 公司将扩充网点数量、优化产品、提高产能 [3] AI战略实施 - 全面推行AI in all策略 2025年中期报告AI提及次数从2024年的15次增至67次 [3] - 积累超3.2万亿高质量文本语料、31万小时标注语音语料、75亿图片语料 [5] - 拥有自研垂域大模型67个 2025年上半年新增14个 大模型调用次数达8.18亿次 应用场景超650个 [6] 客户规模与数据基础 - 截至2025年6月末个人客户数近2.47亿 [5] - 通过场景服务积累海量数据 为AI模型提供训练基础 [6] 投资配置策略 - 股票和权益型基金配置比例从2024年底的9.9%增至2025年上半年末的12.6% 提升2.7个百分点 [7] - 投资策略重点关注高分红价值股和新质生产力成长股 [7] - 通过"资本+能力"模式开展新质生产力投资 覆盖新能源、AI、生物制药等领域 [8] 综合金融优势 - 构建"一个客户、多个账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金融超市服务体系 [4] - 综合金融模式成为核心竞争优势 金融服务融入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场景 [4]
汇丰晋信港股通精选股票:2025年上半年利润1209.02万元 净值增长率23.73%
搜狐财经· 2025-09-04 17:49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基金利润1209.02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802元 [2] - 上半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23.73% [2]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8.34%,同类排名23/110;近半年增长率为37.30%,同类排名7/110;近一年增长率为85.25%,同类排名10/110;近三年增长率为33.30%,同类排名10/80 [6]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0.4035,同类排名11/78 [25]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41.59%,同类排名23/77;2024年一季度单季度最大回撤为19.04% [27] 基金规模与持仓结构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基金规模为6125.9万元 [2][31] - 基金持有人共计1450户,合计持有6459.93万份;管理人员工持有112.35万份占比1.74%,个人投资者占比100% [35]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90.75%,同类平均为88.09%;2022年上半年末最高仓位92.22%,2019年上半年末最低仓位38.57% [29] - 最近半年换手率约106.27%,持续低于同类均值 [38] - 十大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中国生物制药、泡泡玛特、阿里巴巴-W、招商银行、中国平安、吉利汽车、长飞光纤光缆、香港交易所、时代电气 [41] 估值水平分析 - 持股加权市盈率(TTM)9.81倍,同类均值28.84倍;加权市净率(LF)1.11倍,同类均值2.19倍;加权市销率(TTM)1.14倍,同类均值1.95倍 [10] - 三项估值指标均显著低于同类平均水平 [10] 成长性指标 - 持有股票加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TTM)0.13%,加权净利润同比增长率(TTM)0.16%,加权年化净资产收益率0.11% [18] 市场环境与投资策略 - 预计2025年下半年港股市场面临外部不确定性包括各国关税谈判结果、半导体行业条款及中东地缘冲突对能源价格的影响 [2] - 互联网厂商在外卖与实时零售领域竞争加剧可能影响企业盈利表现 [2] - 美国降息方向确定有望对海外新兴市场估值和资金流入产生正面影响 [2] - 资金持续回流成长板块,互联网、医药板块估值回升反映投资者对业绩增长和基本面改善的认可 [3]
华源晨会精粹20250904-20250904
华源证券· 2025-09-04 14:03
核心观点 - 中国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NBV同比增长39.8% 财险综合成本率COR改善2.6个百分点至95.2% 投资端OCI权益配置贡献显著[2][8] - 泽璟制药营收同比增长56.07%至3.76亿元 重磅产品吉卡昔替尼获批上市 多款双抗/三抗药物中美双报具备出海潜力[2][13][14] - 中国核电营收同比增长9.43%但净利润下滑3.66% 新能源板块利润同比减少5亿元 在建及核准机组19台保障长期成长[3][18][20] - 海泰新光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8.58% 泰国产能落地降低关税影响 医用内窥镜业务收入增长17.72%[3][5][22][23] - 江河集团海外订单同比增长61% 幕墙海外订单大增139% 高分红比例达51.82%[6][30][32] - 申通快递Q2单票收入下降2.6%至1.97元 反内卷政策推动行业提价 年底产能预计提升至9000万单/日[6][37][38][39] 财务表现 - 中国平安H1营收5001亿元(同比+1.0%) 归母净利润680亿元(-8.8%) 归母营运利润OPAT 777亿元(+3.7%)[2][8] - 泽璟制药H1营收3.76亿元(同比+56.07%) 归母净利润-0.73亿元 研发费用1.97亿元(+8.47%)[2][13] - 中国核电H1营收409.73亿元(同比+9.43%) 归母净利润56.7亿元(-3.66%) Q2净利润25.3亿元(-10.4%)[3][18] - 海泰新光H1营收2.66亿元(同比+20.50%) 归母净利润0.74亿元(+5.52%) 扣非净利润0.72亿元(+12.07%)[3][22] - 江河集团H1营收93.39亿元(同比-5.86%) 归母净利润3.28亿元(+1.69%) Q2净利润1.84亿元(+30.39%)[6][30] - 申通快递H1营收250.2亿元(同比+16.02%) 归母净利润4.53亿元(+3.73%) Q2净利润2.17亿元(-11.94%)[6][37] 业务进展 - 中国平安寿险CSM余额较年初微增 银保渠道NBV增长169% 车险COR从98.1%降至95.5%[8][9] - 泽璟制药重组人凝血酶纳入医保放量 吉卡昔替尼获CSCO指南推荐 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推进上市评审[2][14] - 中国核电H1发电量998.6亿千瓦时(同比+12%) 新能源发电量219.2亿千瓦时(+35.8%) 但新能源毛利率下降13.1个百分点[18][19] - 海泰新光美国客户启动下一代内窥镜合作 泰国完成生产线建设 光学业务收入增长34.62%[5][22][23] - 江河集团产品销售订单超去年全年 BIPV产品获国际认证 海外订单占比达38%[6][31][32] - 申通快递Q2完成件量65.40亿件(同比+15.96%) 市场份额12.9% 资本开支8.84亿元(+29.2%)[6][37][38] 产品与研发 - 泽璟制药ZG005(PD-1/TIGIT双抗)宫颈癌ORR达40.9% ZG006(CD3/DLL3三抗)获FDA孤儿药认定 ZGGS15为全球首款LAG-3/TIGIT双抗[2][15] - 联影医疗全球首创双宽体双源CT进入创新审查 光子计数能谱CT获批上市 MR收入19.68亿元(同比+16.81%)[26][27][28] - 海泰新光毛利率提升1.75个百分点至65.84% 医疗器件毛利率达69.68% 经营性现金流增长25.87%[5][23] 投资与产能 - 中国平安增持OCI股票1611亿元 占比提升至65% 综合投资收益率改善0.3个百分点至3.1%[8][10] - 中国核电首次派发中期分红4.1亿元 占净利润7.27% 装机容量22GW机组将于十五五期间投产[18][20] - 申通快递在建工程7.27亿元(同比+248.8%) 数智化建设降低单票成本0.01元[38][39] 市场与订单 - 江河集团累计中标137亿元(同比+6.29%) 幕墙与光伏订单91亿元(+9.84%) 在手订单357亿元[6][32] - 申通快递单票成本降至1.89元(-1%) 单票费用0.05元(-12.1%) 行业反内卷推动多地价格上涨[38][39]
重仓宁德时代、贵州茅台……162家公募基金上半年盈利超6360亿元
金融时报· 2025-09-04 13:34
公募基金整体盈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合计盈利6361.72亿元 [1] - 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整体利润均接近1700亿元 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 [1] - 债券基金利润超900亿元 同比下降超50% [1] - 货币市场基金利润超900亿元 同比下降超20% [1] - 155家基金管理人利润为正 占总数162家的95.7% [1] 基金管理人盈利排名 - 易方达基金以584.01亿元利润位居榜首 [1] - 华夏基金以572.66亿元利润排名第二 [1] - 富国基金和广发基金利润分别为358.53亿元和353.18亿元 [1] - 博时基金、南方基金、华安基金、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利润均超过200亿元 [1] 基金管理规模 - 华夏基金管理产品数量最多达813只 [1] - 广发基金和南方基金管理产品数量分别为770只和751只 [1] - 易方达基金和富国基金管理产品数量均超过700只 [1] 股票持仓集中度 - 宁德时代为基金持仓市值首位达1492.22亿元 [2] - 贵州茅台和招商银行持仓市值分别为1295.83亿元和803.66亿元 [2] - 中国平安、紫金矿业、美的集团持仓市值均超600亿元 [2] 行业配置偏好 - 电子行业持仓占比最高达16.41% [2] - 医药生物行业持仓占比9.79% [2] - 电力设备行业持仓占比8.23% [2] 管理规模与发行情况 -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6月底达34.39万亿元 7月底突破35万亿元大关 [2] - 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内发行规模859.59亿元 较去年同期540亿元提升近60% [2] 资金流向与市场展望 - 上半年公募基金增仓A股约1460亿元 [3] - 主动权益基金和ETF预计进一步提升A股配置 [3] - 公募基金发行量边际提升 预计下半年发行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3]
中国平安(601318):保险Ⅲ寿险NBVM延续增长 财险COR显著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9-04 12: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80.47亿元,同比下降8.8% [1] - 归母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 [1]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NBV)达223.35亿元,同比增长39.8% [1]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 寿险及健康险归母营运利润524.35亿元,同比增长2.5% [1] - 新单保费同比下降7.2%,但标准保费口径新业务价值率(NBVM)同比提升9.0个百分点至30.5% [1] - 个险渠道NBV同比增长17.0%,人均NBV同比增长21.6% [1] - 银保渠道NBV达59.72亿元,同比增长168.6%,银保及其他渠道贡献寿险NBV的33.9% [1] 财产保险业务 - 财产保险服务收入1656.61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车险增长3.8%,非车险下降0.6% [2] - 综合成本率(COR)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至95.2%,车险综合成本率下降2.6个百分点至95.5% [2] - 新能源车险实现当期承保盈利 [2] 投资业务 - 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6.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2% [2] - 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2] - 非年化净投资收益率1.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2] 业绩驱动因素 - 寿险NBV增长主要得益于预定利率下调、报行合一实施和产品结构优化 [1] - 财产险承保盈利改善源于车险报行合一深化和保证保险扭亏为盈 [2] - 投资收益率提升受益于均衡资产配置战略和高股息权益资产前瞻布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