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能源(600905)

搜索文档
公用环保2025年9月投资策略:中国碳市场建设持续推进,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国信证券· 2025-09-01 11:24
核心观点 - 全国碳市场建设持续推进,目标到2027年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1][14] - "十五五"规划重点关注节能降碳、新能源消纳机制、跨区域电力平衡、能源安全保供和电力市场建设等方向[2][16] - 投资策略聚焦公用事业和环保板块,推荐新能源产业链及综合能源管理相关标的[3][21] 市场表现 - 8月沪深300指数上涨10.33%,公用事业指数上涨2.53%,环保指数上涨5.28%,相对收益率分别为-7.81%和-5.06%[1][13] - 申万一级行业中公用事业及环保涨幅排名第25和第21[1][13] - 子板块表现分化:环保板块上涨5.28%,火电上涨4.69%,水电下跌1.17%,新能源发电上涨2.26%,水务下跌0.24%,燃气上涨4.50%[1][13] 政策动态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明确2027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目标[1][14] - 《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及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三方面举措[1][15] - 国家发改委各司局2025年研究课题聚焦"十五五"能源电力发展方向,包括节能降碳目标及新能源消纳机制等[16][18] 行业数据 电力供需 - 1-7月规上工业发电量547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月单月发电量9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46][47] - 7月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70亿千瓦时(+20.2%),第二产业5936亿千瓦时(+4.7%),第三产业2081亿千瓦时(+10.7%)[59] - 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7亿千瓦,同比增长18.2%,太阳能装机11.1亿千瓦(+50.8%),风电装机5.7亿千瓦(+22.1%)[76] 碳市场交易 - 全国碳市场8月29日收盘价较上周下跌1.42%,本周总成交量603.75万吨,总成交额4.10亿元[98] - 2025年1月1日至8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6539.79万吨,成交额47.94亿元[98] - 欧盟碳排放配额(EUA)期货8月25-29日成交1.19万吨CO2e,结算均价71.57欧元/吨[100] 能源投资 - 1-7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635亿元,同比增长5.9%;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88] - 华能集团新能源装机突破1.12亿千瓦,低碳清洁能源占比超54%,较"十三五"末提升18个百分点[117] 重点公司推荐 公用事业 - 火电板块推荐华电国际(总市值615亿元,2025E PE 8.5x)和上海电力(总市值431亿元,2025E PE 14.0x)[3][7] - 新能源发电推荐龙源电力(总市值1394亿元)、三峡能源(总市值1215亿元)及区域海上风电企业[3][7] - 核电运营推荐中国核电(总市值1833亿元,2025E PE 17.8x)和中国广核(总市值1939亿元)[3][7] - 水电推荐长江电力(总市值6873亿元,2025E PE 19.9x),燃气推荐华润燃气和九丰能源[3][7] 环保 - 环保板块推荐光大环境(港股)、中山公用(总市值153亿元,2025E PE 10.9x)等类公用事业标的[3][7] - 科学仪器国产替代推荐聚光科技(总市值93亿元,2025E PE 34.6x)[3][7] - 废弃油脂资源化推荐山高环能(总市值33亿元,2025E PE 36.8x),生物质发电推荐长青集团[3][7] 专题研究 - "十五五"期间新能源发展逻辑转向市场化,机制由"保障性收购+市场交易"变为"机制电量+市场交易"[20] - 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累计装机达14.1亿千瓦,同比增长33.9%,占总装机容量的42%,超越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19] - 为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5%的目标,风光装机需至少达25亿千瓦,年新增装机需维持2亿千瓦以上[19]
三峡能源(600905):业绩短期承压,规模扩张趋势延续
华泰证券· 2025-09-01 09:2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4.83元人民币[1] - 当前股价4.25元人民币 较目标价存在13.6%上行空间[2] - 市值达1215亿元人民币 为A股新能源运营龙头[2]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营收147.36亿元(yoy-2.2%) 归母净利38.15亿元(yoy-5.5%)[6] - Q2单季营收71.07亿元(yoy-0.8% qoq-6.8%) 归母净利13.68亿元(yoy-15% qoq-44%)[6] - 下调2025-27年归母净利预测至64.9/81.6/94.5亿元 三年CAGR为16%[9] - 2025-27年EPS预测为0.23/0.29/0.33元[5] 装机规模与行业地位 - 并网装机达49.94GW 半年新增2.18GW[7] - 海风/陆风/光伏装机分别为7.15/15.82/25.91GW[7] - 海上风电市占率16.2% 保持国内龙头地位[7] - 在建装机13.82GW 其中风电5.33GW/光伏4.78GW/抽蓄3.60GW[7] - 1H25新增核准4.01GW 预计2025年新增风电4.5GW/光伏6.4GW[7] 发电运营数据 - 1H25发电量393亿度(yoy+8.9%) 其中风电251亿度(yoy+8.7%) 光伏139亿度(yoy+10.3%)[8] - 风电利用小时1146小时(yoy-7.8%) 光伏597小时(yoy-14%)[8] - 平均上网电价386元/MWh(yoy-10%) 风电410元/MWh(yoy-10%) 光伏328元/MWh(yoy-12%)[8] - 度电净利93元/MWh(yoy-36%) 风电122元/MWh(yoy-25%) 光伏42元/MWh(yoy-63%)[8]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年营收预测11.5%至312.39亿元[18] - 下调2025年毛利率4.1个百分点至48.75%[18] - 下调风电利用小时预测5.96%至2228小时[18] - 下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5.31%至642万千瓦[18] 估值与同业比较 - 2025年预测PE为18.71倍 PEG为1.20倍[20] - 可比公司2025年PE中值13.63倍 PEG中值1.32倍[20] - 2025年预测ROE为7.23% 2027年提升至9.11%[5] - 股息率预计从2025年1.68%升至2027年2.44%[5]
三峡能源(600905):用小时数、电价下降影响利润,新能源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国信证券· 2025-09-01 08:29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2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7.36亿元同比下降2.19% 归母净利润38.15亿元同比下降5.48% 扣非归母净利润32.00亿元同比下降20.74% [1][8]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1.07亿元同比下降0.79% 归母净利润13.68亿元同比下降15.41% 扣非归母净利润11.16亿元同比下降31.02% [1][8] - 业绩下降主因: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下降 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上升导致综合平均电价下降 折旧及运营成本增加 [1][8] - 扣非净利润大幅下降因处置水电资产产生投资收益4.66亿元推高非经常性收益 [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47.06% 同比下降8.62个百分点 [17] - 财务费用率13.96% 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4.91% 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 [17] - 净利率28.30% 同比下降3.78个百分点 [17] - ROE为4.30% 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18] - 经营性净现金流82.47亿元 同比增长1.62% [18] 装机容量与发电量 - 累计投运装机容量4993.66万千瓦 其中风电2297.02万千瓦 光伏2590.55万千瓦 [2][24]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并网装机218.07万千瓦 其中风电53.81万千瓦 太阳能发电164.26万千瓦 [2][24] - 在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1381.78万千瓦 待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2696.49万千瓦 [2][24] - 2025年上半年累计发电量393.1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85% 其中风电发电量250.61亿千瓦时 光伏发电量139.11亿千瓦时 [13] - 风电平均利用小时1146小时 同比减少97小时 光伏平均利用小时597小时 同比减少96小时 [1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4/72.3/77.4亿元 同比增长10.2%/7.4%/7.1% [3][25]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24/0.25/0.27元 [3][25]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18.1/16.8/15.7倍 [3][2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4.83/350.63/384.25亿元 同比增长9.3%/7.9%/9.6% [4] 战略发展 - 聚焦"沙戈荒大基地"和"海上风电大基地"两大战略重点 [2][24] - 推进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业务 发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光热、氢能等新兴业务 [2][24] - 积极应对新能源全面入市 做优增量项目 挖潜存量效益 [2][24]
公用事业行业跟踪周报:9月江苏电价不及预期,关注新能源对火电发电量的挤占影响-20250901
东吴证券· 2025-09-01 08:04
行业投资评级 - 公用事业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江苏电力集中交易加权均价319.48元/兆瓦时 低于市场预期[4] - 新能源装机高速增长对火电发电量形成挤占效应[1][4] - 绿电国补欠款问题有望解决 资产质量见底回升[4] - 光伏、充电桩资产有望通过RWA和电力现货交易实现价值重估[4] - 水电板块呈现量价齐升趋势 核电成长确定性增强[4] 电力板块跟踪总结 用电量情况 - 2025H1全社会用电量4.84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7%[4][15] - 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7% 第二产业增长2.4% 第三产业增长7.1% 居民用电增长4.1%[4][15] - 用电量增速较2025M1-5的3.4%提升0.3个百分点[15] 发电量情况 - 2025H1累计发电量4.54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0.8%[4][23] - 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3.1% 水电下降2.9%[4][23] - 核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1.3% 风电增长10.6% 光伏增长20.0%[4][23] 电价情况 - 2025年8月电网代购电价算术均价388元/MWh 同比下降2% 环比上升1.3%[4][41] - 江苏2025年8月电网代购电价为427.4元/兆瓦时[45] 火电板块 - 动力煤秦皇岛5500卡平仓价690元/吨 周环比下降14元/吨 同比下降17.76%[4][46] - 2025H1火电新增装机2578万千瓦 同比增长41.3%[4][49] - 2024年火电利用小时数4400小时 同比下降76小时[49] 水电板块 - 三峡水库水位162.19米 处于正常水平[4][55] - 三峡入库流量16800立方米/秒 同比上升35.48% 出库流量17400立方米/秒 同比上升47.46%[4][55] - 2025H1水电新增装机393万千瓦 同比下降21.2%[57] 核电板块 - 2024年核准11台核电机组 2019-2024年累计核准46台[67] - 2025H1核电累计装机0.61亿千瓦 同比增长4.9%[69] - 2024年核电利用小时数7683小时 同比上升13小时[69] 新能源发电 - 2025H1风电累计装机5.7亿千瓦 同比增长23% 光伏累计装机11亿千瓦 同比增长54%[74] - 风电新增装机5139万千瓦 同比增长99% 光伏新增装机21221万千瓦 同比增长107%[4][74] - 2024年风电利用小时数2127小时 同比下降107小时 光伏利用小时数1211小时 同比持平[74] 投资建议 - 推荐长江电力在高股息资产中的配置价值[4] - 绿电板块关注龙源电力H、中闽能源、三峡能源、龙净环保[4] - 光伏和充电桩资产关注南网能源、协鑫能科、朗新集团、霍普股份[4] - 火电板块推荐京津冀地区投资机会 关注建投能源、京能电力、大唐发电[4] - 核电板块重点推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 关注中广核电力H[4]
上海电力涨停,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红盘震荡,海上风电等领域仍具投资吸引力
新浪财经· 2025-09-01 06:49
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盘中震荡 成分股上海电力领涨9.99% 大唐发电上涨2.87% 国电电力上涨2.71% 中材科技领跌4.61% 中国广核下跌1.82% 太阳能下跌1.49% [2] - 央企现代能源ETF上涨0.17% 报1.15元 近1周累计上涨0.70% [2] - 央企现代能源ETF近2年净值上涨19.80%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10.03% 最长连涨月数7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23.43% 涨跌月数比15/10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3.08% 年盈利百分比100.00% 历史持有2年盈利概率100.00% [4]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8.58% 近半年最大回撤7.04% 相对基准回撤0.28% 回撤后修复天数71天 为可比基金中修复最快 [4] 行业投资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项目投资总额约1.4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32.2% [3] - 风电和光伏投资额5604亿元 占行业份额40.8% 同比下降44.4% 其中风电投资3654亿元 光伏投资1950亿元 [3] - 下一代电池技术和智能电网等前沿领域保持较高投资热度 [3] 水电板块表现 - 水电板块展现盈利韧性 成本优化支撑业绩增长 [3]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水电发电量同比略有下降 龙头企业通过优化融资结构及压降财务费用实现利润增长 [3] - 长江电力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9% 利率下行背景下融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3] 产品结构与特征 - 央企现代能源ETF管理费率0.50% 托管费率0.10% 为可比基金中最低 [4] - ETF紧密跟踪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 该指数选取50只国资委下属现代能源产业上市公司证券 [4]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8.28% 包括长江电力、国电南瑞、中国核电、中国铝业、三峡能源、中国电建、中国稀土、国电电力、云铝股份、中国石油 [5]
三峡能源(600905):利用小时数、电价下降影响利润,新能源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国信证券· 2025-09-01 05:26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2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7.36亿元同比下降2.19% 归母净利润38.15亿元同比下降5.48% 扣非归母净利润32.00亿元同比下降20.74% [1][8] - 业绩下滑主因包括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下降 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上升导致综合平均电价下降 以及折旧运营成本增加 [1][8]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1.07亿元同比下降0.79% 归母净利润13.68亿元同比下降15.41% 扣非归母净利润11.16亿元同比下降31.02% [1][8] - 扣非净利润降幅较大主要因处置水电资产产生投资收益同比增加4.66亿元 [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47.06% 同比下降8.62个百分点 净利率28.30% 同比下降3.78个百分点 [17] - 财务费用率13.96% 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4.91% 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 [17] - 净资产收益率4.30% 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18] - 经营性净现金流82.47亿元 同比增长1.62% 投资性净现金流流出116.44亿元 融资性净现金流15.89亿元同比下降76.83% [18] 发电业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总发电量393.1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85% 其中风电发电量250.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9% 太阳能发电量139.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5% [13] - 风电平均利用小时1146小时 同比减少97小时 光伏平均利用小时597小时 同比减少96小时 [13] - 2025年第二季度总发电量195.3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24% [17] 装机容量发展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并网装机218.07万千瓦 其中风电53.81万千瓦 太阳能164.26万千瓦 [2][24] - 新增核准/备案项目容量400.56万千瓦 在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1381.78万千瓦 [2][24] - 截至2025年6月累计投运装机容量4993.66万千瓦 其中风电2297.02万千瓦 光伏2590.55万千瓦 [2][24] - 待建新能源项目计划装机容量2696.49万千瓦 其中风电1143.13万千瓦 太阳能1543.36万千瓦 储能10万千瓦 [2][2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4亿元/72.3亿元/77.4亿元 同比增长10.2%/7.4%/7.1% [3][25] - 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0.24元/0.25元/0.27元 对应市盈率18.1X/16.8X/15.7X [3][2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324.83亿元/350.63亿元/384.25亿元 同比增长9.3%/7.9%/9.6% [4] 战略重点 - 围绕"沙戈荒大基地"和"海上风电大基地"两大战略重点推进项目建设 [2][24] - 统筹发展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业务 推动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光热、氢能等新兴业务 [2][24]
公用事业第35周:首份中央文件开启碳市场建设新征程,城市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华福证券· 2025-08-31 06:51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7] 核心观点 - 碳市场领域首份中央文件《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发布 标志着碳市场建设进入新征程 提出扩大覆盖范围、完善配额管理、丰富交易产品、扩展交易主体等举措 着力构建更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体系[3][17][18]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6.81亿吨 成交额467.84亿元 2024年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096家 配额清缴完成率接近100%[3][18]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6.03万吨 成交额2.08亿元[3][18] - 《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 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水务、固废治理行业迎新机遇 包括垃圾焚烧发电供热应用、工业废污水治理、资源再生行业发展等[4][20][21] - 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有望推动城市供水顺价 保障供水企业盈利能力 加快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 城市垃圾分类深化保障餐厨垃圾处理企业来料供应[4][21] 行情回顾 - 8月25日-8月29日 电力板块下跌0.40% 环保板块下跌1.47% 燃气板块下跌1.65% 水务板块下跌2.15% 沪深300指数上升2.71%[2][11] - 电力板块涨幅前三:云南能投33.84%、兆新股份33.61%、恒盛能源17.96% 跌幅前三:世茂能源-21.86%、涪陵电力-17.02%、华光环能-16.09%[12][16] - 环保板块涨幅前三:德创环保46.32%、飞马国际16.50%、惠城环保8.49% 跌幅前三:仕净科技-15.68%、超越科技-10.38%、雪浪环境-9.84%[12][16] - 燃气板块涨幅前三:中泰股份5.76%、美能能源1.70%、新奥股份0.80% 跌幅前三:ST升达-9.51%、陕天然气-7.27%、洪通燃气-5.70%[12][16] - 水务板块涨幅前三:中持股份16.40%、上海洗霸11.40%、中晟高科7.73% 跌幅前三:海天股份-9.94%、力源科技-8.80%、华骐环保-8.77%[12][16] 碳市场建设 - 目标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17] - 目标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建成诚信透明、方法统一、参与广泛、与国际接轨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17] - 2023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造林碳汇、海上风电等6个方法学 完成首批948万吨核证自愿减排量登记[18] - 碳市场通过碳价信号引导资源向低碳领域配置 预计将拉动绿色投资显著增长 绿色产业迎来发展机遇[3][18] 城市高质量发展 - 推动垃圾焚烧发电供热等绿能在工业场景应用 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实现有效降碳[4][21] - 持续深化工业废污水治理 相关水治理企业有望受益[4][21] - 推动资源再生行业发展 特别是建筑垃圾及装修垃圾行业 实现建筑材料再生利用推广[4][21] - 建立工业园区集中供能体系 推动废水、余热、固废协同处置全覆盖[20][21] - 实施工业能效、水效提升行动 推广绿色低碳先进工艺技术装备[20][21] 电力行业动态 -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7亿千瓦 同比增长18.2% 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1亿千瓦 同比增长50.8% 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 同比增长22.1%[29] - 1-7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806小时 比上年同期降低188小时[29] - 1-7月全国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3.59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2%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1.2%[29] - 绿电交易电量181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2.1%[29] - 华能陇东能源基地C1区块547兆瓦新能源项目投运 中国华能新能源装机突破1.12亿千瓦 低碳清洁能源占比超54%[25] - 中国广核电力拟收购中广核惠州核电82%股权等多笔核电资产[29] 环保行业动态 - 无锡市发布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 提出改造老旧供水管网及二次供水设施 更新燃气管网 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39] - 山东省印发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回填试点方案 推动固废资源化利用[42] - 湖北省美丽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到2027年建成6个美丽城市 城市生态功能不断增强[42] 投资建议 - 火电板块推荐江苏国信 谨慎推荐申能股份、浙能电力 建议关注福能股份、华电国际[4] - 核电板块谨慎推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4] - 绿电板块建议关注三峡能源、江苏新能 谨慎建议关注龙源电力、浙江新能、中绿电[4] - 水电板块推荐长江电力 谨慎推荐华能水电、黔源电力 建议关注国投电力、川投能源、浙富控股[4] - 环保板块推荐永兴股份、雪迪龙 建议关注华光环能、中国天楹、复洁环保[4]
三峡能源6月30日股东户数53.18万户,较上期减少3%
证券之星· 2025-08-30 10:06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53.18万户 较3月31日减少1.65万户 减幅3.0% [1] - 户均持股数量由5.22万股增至5.38万股 户均持股市值达22.93万元 [1] - 2025年3月31日至6月30日期间股东户数减少1.65万户 减幅3.0% [1] 行业对比情况 - 电力行业平均股东户数为10.9万户 公司股东户数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电力行业A股上市公司户均持股市值为29.0万元 公司22.93万元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3月31日至6月30日区间股价涨幅为0.71% [1][2] - 同期主力资金净流出1.03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2.64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3.67亿元 [2] 历史数据趋势 - 2024年9月30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股东户数持续下降 从59.53万户减少至54.82万户 [2] - 户均持股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从2024年9月30日的4.81万股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38万股 [2]
三峡能源取得一种网络安全综合管控设备专利,提高了散热效率
金融界· 2025-08-30 08:02
公司专利动态 - 公司于2024年09月申请网络安全综合管控设备专利 授权公告号CN 223274394 U 专利涉及调温组件结构设计 通过散热件和液压杆联动机制提升散热效率并便于拆卸清理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85年 注册资本286.25亿元人民币 总部位于北京市 主营业务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2] - 公司对外投资企业522家 参与招投标4739次 累计专利842项 获得行政许可9项 [2]
三峡能源: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8:22
权益变动基本情况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方向为比例增加 权益变动前合计持股比例为52.89% 权益变动后合计持股比例为53.00% [1] - 本次权益变动不违反已作出的承诺、意向、计划 且不触发强制要约收购义务 [1] 增持计划及实施情况 - 控股股东三峡集团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 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且不高于人民币30亿元 [1] - 截至公告日 三峡集团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89,945,851股 占总股本比例约0.3146% 累计增持金额386,176,928.99元 [1] - 三峡集团直接持股数量由813,873.1161万股增至815,443.1151万股 持股比例由28.44%升至28.52% [1][2] 一致行动人持股情况 - 长江三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保持600,000万股不变 持股比例由20.97%微升至20.99% [1][2] - 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数量保持99,800万股不变 持股比例维持3.49% [1][2] - 总股本由28,618,630,794股变为28,587,650,142股 导致持股比例被动上升 [2] 增持资金及方式 - 增持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 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 [1] - 增持时间区间为2025年7月7日至公告披露日 [1] 后续安排 - 控股股东将继续实施增持计划 公司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 本次变动未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