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酒(600809)

搜索文档
和君王明夫:世界酒业王者是怎样炼成的?
搜狐财经· 2025-09-01 10:19
全球与中国酒企对比分析 - 世界十大酒企累计营收约2100亿美元,中国十大酒企累计营收约620亿美元,相当于前者的30% [17] - 世界酒业前十以啤酒巨头主导,百威英博、喜力等啤酒企业占7席,营收规模碾压烈酒公司;烈酒领域呈现帝亚吉欧与保乐力加"双雄"格局 [14] - 中国酒业前十以白酒企业为主,占7席,白酒企业营收总和是啤酒企业的3倍以上;啤酒领域形成华润、青岛和燕京三寡头格局 [14] - 中国酒企国际化程度低,茅台海外营收占比仅4%,其他酒企海外市场份额可忽略不计 [14] 头部企业规模与市值对比 - 百威英博营收593.8亿美元,为世界第一;茅台营收212.1亿美元,相当于百威英博的36% [7][11][17] - 中国烈酒双雄(茅台和五粮液)营收与世界烈酒双雄(帝亚吉欧和保乐力加)大体相当 [17] - 中国啤酒三寡头(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合计营收约为百威英博的20% [17] - 茅台和五粮液合计市值超过世界十大酒企市值总和;中国烈酒双雄市值与世界烈酒双雄对比为3:1 [17] - 百威英博营收为茅台的2.5倍,但市值仅为茅台的60%,反映中国酒企获得更高资本市场溢价 [18] 世界酒王成长路径分析 - 百威英博通过"收购+整合+管理提效"三步曲实现全球扩张:先整合巴西市场(Brahma与Antarctica合并),再拓展南美、欧洲及北美,最终通过收购AB公司成为全球巨头 [22][24][26] - 帝亚吉欧通过并购驱动规模扩张(如收购施格兰旗下品牌)、战略聚焦(剥离非酒类业务)、高端化及全球化布局,成为烈酒领域领导者 [42][43][47] - 保乐力加依靠"蛇吞象"式并购(如收购联合多美)实现跨越式发展,采用"轻触式"整合模式,注重品牌自主性与高端化策略 [54][55][61] - 管理咨询与流程优化(如法尔科尼目标分解与流程管理方法)在百威英博降本增效中发挥核心作用 [22][34][38] 中国酒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 行业当前面临需求萎缩、消费降级、库存增加等挑战,但加速淘汰低效产能后,有望进入"剩者为王"的理性竞争阶段 [68][69] - 中国崛起与民族复兴背景下,酒企需具备全球化雄心、产业思维及投行打法,未来25年(2025-2050)可能诞生世界酒王 [69][70] - 投资机会存在于潜在成长型企业(如会稽山通过产品创新逆势增长、今世缘区域垄断优势显著),长期陪跑策略可捕获行业红利 [73][74][76] 企业战略与市场布局 - 百威英博在中国通过收购地方品牌(如哈尔滨啤酒、雪津啤酒)实现区域渗透,形成高端(百威、科罗娜)、大众(哈尔滨)及区域防御(双鹿)品牌矩阵 [29][30][31] - 帝亚吉欧与保乐力加均将高端化、新兴市场(如印度、中国)及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增长战略 [47][50][57] - 葡萄酒行业因产业结构碎片化难以诞生巨头,未进入全球前十榜单 [18]
从“高速度”迈向“高质量高韧性”山西汾酒半年报稳健增长中的战略定力
新浪财经· 2025-09-01 09:04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39.64亿元同比增长5.35% 利润总额114.37亿元 归母净利润85.05亿元同比增长1.13% [1][2] - 扣非净利润85.16亿元 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凸显 [2] - 管理费用降至6.14亿元 研发费用7517.92万元同比增长36.43% [3] 产品结构优势 - 汾酒系列产品收入233.91亿元同比增长5.75% 占总营收98% [2] - 坚持"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产品矩阵策略 形成高中低全线覆盖的护城河 [2] - 清香型龙头地位巩固 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1][2] 渠道与全国化战略 - 省外市场收入151.43亿元同比增长6.15% 增速高于省内市场(87.32亿元/4.04%) [4] - 全国化2.0战略推进"山西-环山西-长江以南"涟漪式外扩 经销商数量省内减少至628家 省外增加至4029家 [4] - 通过200万个付费终端直供体系保障渠道利润 激发终端推销热情 [4] 行业地位与竞争力 - 成为白酒行业中少数保持正增长的上市企业 彰显抗风险能力和战略定力 [1] - 从区域品牌成功转型为全国性品牌 行业第三地位巩固 [4] - 在行业"总量收缩、分化加剧"的深度调整期中展现逆势韧性 [1][4] 战略发展方向 - 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高韧性"发展模式 主动降速稳价稳渠道 [3][4] - 通过结构优化替代规模冲刺 为未来蓄能 [3] - 全国化与国际化联动探索新增长极 [4]
食品饮料行业周报:半年报季如期收官,新老消费可圈可点-20250901
华鑫证券· 2025-09-01 08:56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食品饮料&商社行业"推荐"投资评级 [9][74] 核心观点 - 白酒板块二季度业绩出清,Q3动销边际回暖,配置性价比显现 [6][72] - 大众品龙头韧性凸显,调味品、速冻及休闲食品渠道变革红利延续 [7][72] - 新消费板块需求高景气,茶饮及连锁餐饮业绩稳步释放 [7][9][73] - 饮料板块旺季临近,零售渠道变革催生新消费机会 [9][74] - 生育政策及原奶周期反转预期催化乳制品需求 [9][74] 行业表现与数据 - 食品饮料(申万)近12个月涨幅13.1%,落后沪深300指数35.4% [3] - 白酒行业2024年产量414.50万吨,同比下降7.72% [34] - 白酒行业2024年营收7964亿元,同比增长5.30% [34] - 1-6月白酒行业销售收入3304.2亿元 [5][20] - 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4年2595亿增至2024年6871亿,10年CAGR 10.23% [36][37] - 休闲食品市场规模从2016年0.82万亿增至2022年1.2万亿,6年CAGR 6% [49][52] - 能量饮料市场规模从2019年786亿增至2024年1116亿,4年CAGR 7.28% [51][53] - 预制菜市场规模2019-2024年CAGR 23%,预计2026年达7490亿元 [56][57] 细分板块表现 - 休闲食品(申万)涨幅70.42%,饮料乳品(申万)涨幅41.81% [24] - 白酒Ⅱ(申万)涨幅20.89%,调味发酵品Ⅱ(申万)涨幅18.33% [24] - 零食(申万)涨幅55.85%,软饮料(申万)涨幅44.73% [27] 重点公司动态 - 贵州茅台:茅台1935酒(高端)开启预售 [5][20] - 今世缘:2万吨车间将全面投产 [5][19] - 舍得酒业:Q2 T68销售增幅较大,省外收入同比增长5% [20][61] - 盐津铺子:H1辣卤零食营收13.20亿元(+47%),魔芋制品增155% [66] - 海天味业:Q2毛利率同增4pct至40.21%,净利率24.80% [68][69] - 安井食品:Q2速冻菜肴营收15.80亿元(+26%),小龙虾业务恢复增长 [67] 投资建议标的 - 白酒龙头: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 [6][72][75] - 弹性白酒标的:酒鬼酒、舍得酒业、水井坊、今世缘 [6][72] - 大众品重点:西麦食品、有友食品、东鹏饮料、锅圈 [9][73] - 新消费标的:沪上阿姨、茶百道、霸王茶姬、小菜园、绿茶集团 [9][73][74] - 乳制品标的:伊利股份、蒙牛乳业、优然牧业、现代牧业 [9][74]
山西汾酒(600809):收入稳健,全国化持续拓展
国元证券· 2025-09-01 08: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8月29日市值2465亿元对应25/26/27年PE分别为21/19/18倍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239.64亿元 同比+5.35% 归母净利85.05亿元 同比+1.13% [2]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74.41亿元 同比+0.45% 归母净利18.57亿元 同比-13.50% [2] - 上半年汾酒产品收入233.91亿元 同比+5.75% 其他酒类收入4.84亿元 同比-10.55% [3] - 第二季度汾酒产品收入71.79亿元 同比+0.56% 其他酒类收入2.16亿元 同比-3.54% [3] 区域市场表现 - 上半年省内收入87.32亿元 同比+4.04% 省外收入151.43亿元 同比+6.15% [3] - 第二季度省内收入26.49亿元 同比-5.29% 省外收入47.46亿元 同比+3.95% [3] - 全国化全面推进 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实现高增长 [3] 渠道结构变化 - 上半年代理渠道收入225.19亿元 同比+7.17% 团购电商直销收入13.56亿元 同比-17.63% [4] - 第二季度代理渠道收入68.96亿元 同比+0.26% 团购电商直销收入4.99亿元 同比+3.00% [4] - 经销商数量持续精简 截至上半年末省内经销商763家(较上季度-54家) 省外经销商3231家(较上季度-413家) [4] 盈利能力分析 - 上半年毛利率76.65% 同比-0.04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35.49% 同比-1.48个百分点 [5] - 第二季度毛利率71.88% 同比-3.21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24.96% 同比-4.03个百分点 [5] - 上半年销售费用率9.94% 同比+1.15个百分点 主要因广告及业务宣传费增加 [5] - 上半年税金及附加占比16.35% 同比+0.94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占比22.25% 同比+2.56个百分点 [5] 财务预测数据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120.28亿元 同比-1.76% 2026年128.99亿元 同比+7.25% 2027年140.84亿元 同比+9.18% [6][8]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65.24亿元 同比+1.42% 2026年388.94亿元 同比+6.49% 2027年415.74亿元 同比+6.89% [8] - 预计2025年毛利率76.13% 2026年76.26% 2027年76.43% [13] - 预计2025年ROE29.02% 2026年26.69% 2027年25.16% [13] 估值指标 - 基于8月29日市值2465亿元 对应2025年PE 20.49倍 2026年19.11倍 2027年17.50倍 [6][13] - 同期P/B倍数分别为5.95倍/5.10倍/4.40倍 [13] - EV/EBITDA倍数分别为14.66倍/13.64倍/12.50倍 [13]
从“高速度”迈向“高质量高韧性” 山西汾酒半年报稳健增长中的战略定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08:00
核心观点 - 山西汾酒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实现逆势增长 营收239.64亿元同比增长5.35% 净利润85.05亿元同比增长1.13% 成为行业少数保持正增长的企业 [1][2] - 公司通过高端产品发力、全国化战略推进和精细化运营 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战略定力 清香型赛道成为行业复苏关键增量 [1][5][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39.64亿元同比增长5.35% 净利润85.05亿元同比增长1.13% 扣非净利润85.16亿元同比增长1.27% [2] - 利润总额114.37亿元 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突出 在行业整体承压环境下实现微增难能可贵 [1][2] - 管理费用降至6.14亿元 费用结构优化 研发费用7517.92万元同比增长36.43% 强化品质升级和技术积累 [3] 产品策略 - 汾酒系列产品销售收入233.91亿元同比增长5.75% 占总营收98% 延续稳健增长态势 [2] - 坚持"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策略 高端青花系列表现亮眼 高/中/低全线覆盖的产品矩阵形成重要护城河 [2] - 通过结构优化替代规模冲动 主动降速稳价稳渠道 实现从求速到求质的转型 [3] 市场布局 - 全国化2.0战略成效显著 省内收入87.32亿元同比增长4.04% 省外收入151.43亿元同比增长6.15% 增速高于省内 [5] - 经销商体系持续优化 省内经销商553户 省外经销商2613户 成功从区域品牌转型全国性品牌 [5] - 通过"200万个付费终端"直供体系保障渠道利润 激发终端推销热情 实现可持续扩张 [5] 战略定位 - 行业面临"总量收缩、分化加剧"的深度调整 多数企业营收出现两位数下降 [1] - 公司以清香型龙头姿态为市场注入信心 通过系统化能力支撑新发展格局 [1] - 全国化与国际化联动探索新增长极 巩固行业第三地位并争取更大份额 [5][6]
白酒板块午盘微涨贵州茅台1467.39元/股收盘
新浪财经· 2025-09-01 07:35
市场表现 - 沪指早盘3862.65点上涨0.12% [1] - 白酒板块整体上涨0.39% [1] - 13只白酒股出现下跌 [1] 个股表现 - 贵州茅台收盘价1467.39元/股下跌0.85% [1] - 五粮液收盘价127.71元/股下跌1.41% [1] - 山西汾酒收盘价198.50元/股下跌1.74% [1] - 泸州老窖收盘价134.90元/股 [1] 行业基本面 - 白酒行业基本面环比企稳 [1] - 8月以来动销端表现环比降幅收窄 [1] - 升学宴、亲朋聚饮等大众宴席场景修复较快 [1] - 300元以下大众价位白酒产品有所修复 [1]
白酒板块午盘微涨 贵州茅台1467.39元/股收盘
北京商报· 2025-09-01 06:19
市场表现 - 沪指早盘3862.65点上涨0.12% [1] - 白酒板块整体上涨0.39% [1] - 13只白酒股出现下跌 [1] 个股股价变动 - 贵州茅台收盘价1467.39元/股下跌0.85% [1] - 五粮液收盘价127.71元/股下跌1.41% [1] - 山西汾酒收盘价198.50元/股下跌1.74% [1] - 泸州老窖收盘价134.90元/股下跌1.67% [1] - 洋河股份收盘价73.61元/股下跌0.41% [1] 行业基本面分析 - 白酒行业基本面环比企稳 [1] - 8月以来动销端表现环比降幅收窄 [1] - 升学宴、亲朋聚饮等大众宴席场景修复较快 [1] - 300元以下大众价位白酒产品有所修复 [1] - 政商务消费仍然承压但预计随政策限制边际收窄将稳步恢复 [1] - 部分渠道和终端经销商因前期需求快速下滑而回款出货更谨慎 [1] - 中秋旺季临近期待需求修复带动行业动销改善 [1]
汾酒2025上半年营收239亿:稳步增长、穿越周期
经济观察网· 2025-09-01 03:36
行业整体态势 - 白酒行业呈现总量收缩和分化加剧的深度调整态势 行业发展承压显著 当前周期检验酒企内功和基本盘稳固性 [1][3] - 多数白酒上市公司营收同比下降 部分企业降幅达两位数 行业整体表现疲软 [3] - 头部酒企以长期健康发展为主 基本面筑底企稳 叠加促销费政策托底 行业逐步进入良性修复阶段 [1] 山西汾酒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9.64亿元 同比增长5.35% 净利润85.05亿元 同比增长1.13% 成为上市酒企中少数保持正增长的企业 [1][3] - 从过去高速增长的"加速度"模式转向稳健式增长 在行业负增长环境中微增已属难得 [3][4] 产品战略与结构 - 产品策略坚持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 汾酒系列产品销售收入233.91亿元 占总营收98% 增幅5.75% [6] - 高端青花系列在600元以上价格带实现15%以上增速 打破清香无高端认知 成为利润核心引擎 [6] - 老白汾与巴拿马等次高端产品实现20%左右增长 玻汾以平民价位和高品质稳消费基本盘 [6] - 研发费用达7517.92万元 同比增长显著 为提升酒体品质和高端化升级奠定基础 [6][9] 市场与渠道布局 - 山西省内市场收入87.32亿元 同比增长4.04% 省外市场收入151.43亿元 同比增长6.15% 增速高于省内 成功从区域品牌转型为全国性品牌 [7] - 通过200万个付费终端直供体系保障渠道利润 激发经销商热情 在西安 长三角 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实现高增长 [9] - 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700多场推广活动 落地海外体验中心和文化酒家 扩大国际空白市场 [10] 核心竞争力与战略定位 - 增长依靠系统化能力支撑 包括产品端与渠道端长期构建的核心竞争力 [5] - 主动降速稳价稳渠道 用结构优化替代规模冲动 提供从求速到求质的转型范式 [4][10] - 清香品类与酱香浓香形成三分天下行业地位 为未来业绩超预期奠定制度与文化基础 [10] - 品牌高端化战略 全国化网络和清香品类独特优势支撑公司穿越周期实现长期价值增长 [11]
中国白酒 -25 年总结 - 超高端产品保持韧性;通过控制运营费用实现利润率稳定-China Spirits_ 2Q25 Wrap_ Super premium maintained resilience; Margin stability on opex control
2025-09-01 03:21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中国白酒行业 覆盖多家中国白酒上市公司 包括贵州茅台 五粮液 泸州老窖 山西汾酒 洋河股份 今世缘 珍酒李渡 水井坊 酒鬼酒和古井贡酒[1][8][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整体业绩表现与产品定位 *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普遍低于预期 主要受反铺张浪费政策影响[1] * 超高端品牌展现出相对韧性 贵州茅台和五粮液销售额符合预期 泸州老窖表现好于担忧(2Q25销售额/净利润同比下降8%/11% 高于高盛预期的-17%/-23%)[1] * 次高端品牌中 山西汾酒通过低端产品帮助实现销售额持平 而其他次高端同行优先考虑渠道健康并进行广泛调整 导致洋河/今世缘/珍酒李渡/水井坊/酒鬼酒/古井贡酒出现重大不及预期或显著的收入/净利润下降(2Q25销售额/净利润同比下降14%/12% 低于高盛预期的0%/-2%)[1] * 贵州茅台在覆盖公司中销售额增长最强劲 2Q25同比增长9% 五粮液和山西汾酒持平 泸州老窖温和下降8% 其他公司下降14%至57%[8] * 产品组合方面 贵州茅台/五粮液的高端系列表现优于其中低端系列 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的营收韧性可能得益于其多元化的产品组合 尤其是在中低端价格段的强势地位(如玻汾/头曲)[8] * 古井贡酒利用其市场份额获取能力 在低端产品(黄鹤楼1H25增长7%)帮助下 驱动年份原浆系列(1H25增长2%)实现更具韧性的表现[8] * 量价方面 更高端品牌普遍呈现销量更具韧性而平均售价下降(例如在1H25 五粮液白酒销量增长12.7%/平均售价下降7.2% 泸州老窖中高端白酒销量增长13%/平均售价下降14% 古井贡酒年份原浆销量增长11%/平均售价下降9%)[8] 2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尽管营收疲软且混合平均售价下降 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 多数公司2Q25毛利率同比收缩(除珍酒李渡因自产比率提高)但普遍在1个百分点以内 尤其是洋河/今世缘/古井贡酒 可能是因为严格的渠道促销抵消了产品结构变化[9] * 毛利率疲软并非 inherently negative 因其可能反映了其大众产品支持营收韧性的强度(即玻汾支持山西汾酒的营收韧性)[9] * 多数公司在面临经营杠杆不利的情况下仍审慎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率上升不超过2个百分点[10] * 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的销售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1.2/1.9个百分点 凸显了强大品牌或主导本土市场地位支持下缩减支出的灵活性[10] * 因此 多数公司的净利润变化并未显著落后于营收下降[10] * 相比之下 全国性运营商经历了更大幅度的费用率飙升 可能反映了较弱的渠道能力和较高的费用/补贴 例如面临类似销售额下降的珍酒李渡/洋河[10] 3 现金流与渠道健康 * 多数次高端品牌面临不断加大的现金流压力(例如 山西汾酒/洋河/今世缘/珍酒李渡出现大量经营现金流流出)而超高端品牌维持流入[11] * 2季度末客户预收款余额好坏参半 可能由于整个第二季度持续停货 尽管预收款进度放缓 但除古井贡酒/酒鬼酒(下降-36%/-47%)外 多数公司未出现客户预收款同比大幅暴跌 部分原因是需求疲弱下为支持批发价格而进行的发货控制/暂停(水井坊/舍得在7月 泸州老窖在4月 五粮液/山西汾酒在1季度)[12] * 例如 洋河/泸州老窖的客户预收款余额同比+49%/+51% 好于担忧 而五粮液凭借专业销售公司的帮助维持了有韧性的客户预收款增长 贵州茅台的下降则表明其减少了严格的预收款要求以支持渠道信心[14] 4 政策影响与市场展望 * 进入7-8月 观察到政策影响正常化的迹象 如几家管理层(舍得/劲酒)所指 这可能反映了受影响的消费群体中(约占餐饮零售总额的10%)私人消费场景的影响逐渐消退[2] * 在估值方面 近期观察到市场情绪转向落后股票 因投资者对白酒板块采取“最坏时期已过”的立场 认为市场正在展望2025年之后的业绩 并采取更前瞻的立场 关注渠道健康 定位品牌以便在政策刺激到来时复苏(在高盛的反弹情景中 对2027年预期每股收益应用重新评级的正常化倍数 意味着相对其12个月目标价有约6%至76%的潜在上行空间)[2] * 尽管如此 对近期市场情绪的过度反应仍持谨慎态度 预计第三季度将进一步暂停发货以减轻渠道影响 同时注意到7-8月各品牌几乎没有预收款 因经销商/品牌方在渠道备货意愿上仍持谨慎态度[2] * 第三季度的关键是中秋和国庆旺季期间的消费复苏和批发价格趋势 但仍预计宴席消费将受到重大影响 导致8月白酒零售额下降约30% 旺季零售额可能下降15%~20%(对比基数因2024年中秋较晚而更容易)[7] 其他重要内容 * 泸州老窖(中性评级)2Q25销售额/净利润同比下降8%/11% 均高于高盛预期的-17%/-23% 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3% 营业利润率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主要因毛利率下降(-1.0个百分点)以及销售税及附加增加(+3.7个百分点)尽管销售费用节省(销售费用率下降1.2个百分点)较低的净财务收入主要导致其净利润增长慢于营业利润 客户预收款在2Q25保持强劲增长 同比+51% 按产品 1H25中高端白酒销售额下降-1%(销量增长13% 平均售价下降-14%)低端白酒销售额下降17%(销量下降-7% 平均售价下降-10%)前五大客户销售贡献在1H25增至72.5% 上升5.19个百分点[16] * 古井贡酒(卖出评级)2Q25销售额/净利润同比下降14%/12% 均低于高盛预期的0%/-2% 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2% 营业利润率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由相对有韧性的毛利率(-0.3个百分点)和好于预期的销售费用节省(销售费用率下降1.9个百分点)驱动 同时部分被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所抵消 客户预收款在2Q25显著下降 同比-36% 较1Q25的-20%恶化 按产品 1H25更高端的年份原浆销售额同比增长2%(销量/平均售价增长11%/下降9%)古井贡酒销售额同比下降4%(销量增长9%/平均售价下降13%)黄鹤楼及其他低端白酒销售额同比增长7%(销量增长12%/平均售价下降5%)[16] * 报告包含各覆盖公司的估值方法及关键风险摘要[18]
机构:切入低估值消费与周期板块,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上周累计“吸金”近1亿元,中秋&国庆旺销窗口期成重要观察拐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02:53
市场表现 - 9月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上涨0.66% 溢折率0.16% 盘中溢价交易明显[1] - 成分股中粮糖业涨幅超8% 洽洽食品/会稽山/巴比食品/酒鬼酒涨幅均超4%[1] - 该ETF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资金9830万元 近10个交易日有9日实现资金净流入[1] 产品结构 - 食品饮料ETF天弘紧密跟踪中证食品饮料指数 选取饮料/包装食品与肉类行业上市公司[1]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贵州茅台/伊利股份/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海天味业等大市值龙头[1] - 产品配套场外联接基金(A类001631 C类001632)[1] 行业分析 - 白酒企业2025Q2业绩加速出清 市场情绪边际向好 中期行业景气改善预期增强[2] - 7月下旬起消费场景环比改善 中秋及国庆旺销窗口期将成为动销重要观察节点[2] - 增量消费政策有望推动传统消费品类迎来基本面拐点与政策催化双重利好[2] 板块配置 - TMT板块拥挤度接近预警线 消费/周期等低热度板块配置性价比提升[2] - 市场资金偏好转向攻守兼备 重点关注餐饮供应链/乳业等修复回升机会[2] - 长期策略建议切入低估值消费与周期板块 包括大消费/有色/新能源等领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