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IPO

搜索文档
Labubu新品开售秒罄,全球粉丝疯抢,泡泡玛特又卖爆了!
美股IPO· 2025-08-29 13:03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迷你版LABUBU系列全球多地秒速售罄 线上渠道销售额表现强劲 二级市场溢价显著 印证Labubu IP对业绩的核心驱动作用 [1][2][4][10][16][19] 产品销售表现 - 迷你版LABUBU于周四晚22点正式开售 京东淘宝等平台官方店铺仅10秒全部售罄 官方小程序一度卡顿 [2] - 周五上午10点美国日本韩国等主要海外市场开启预售 数分钟内宣告售罄 [2] - 开售前超58万消费者在天猫将产品加入购物车 [8] - 开售前十分钟泡泡玛特天猫直播间观看人次超237万 开售后迅速攀升至386万 [8] - 淘宝直播页面显示该系列产品已售出超30万件 [8] - 以单只79元售价计算 仅天猫渠道销售额已超2370万元 [1][9] 二级市场反应 - 二手市场出现代抢服务 一套14只代抢价格高达2699元 较1106元官方原价翻倍以上 [11] - 潮玩交易平台整套产品成交均价达1920.77元 最高成交价2580元 [13] - 隐藏款"爱心"概率低至1:168 二级市场最低挂价679.7元 出现1188元和1100元成交记录 较79元原价溢价超13倍 [1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 同比增长204.4%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 同比激增362.8% 半年营收超去年全年130亿元总额 [17] - THE MONSTERS系列(含LABUBU)上半年营收48.1亿元 同比猛增668.0% 占总营收比重34.7% [17] - 毛利率提升至70.3% 创历史纪录 超越LVMH集团67.0%水平 逼近爱马仕 [18] 管理层预期 - 创始人兼CEO王宁表示"感觉今年300亿营收也很轻松" 较年初200亿元目标显著上调 [1][4][18] - 王宁在H1财报电话会中特别看好迷你版LABUBU 预测其将成为"超级畅销的爆款产品" [15] - Labubu系列占营收比重高达35% 新品售罄为300亿营收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1][19] 市场情绪 - 泡泡玛特股价周五震荡 截至发稿跌0.18% 显示市场对热销消息的复杂消化情绪 [3] - 分析师认为新系列受欢迎程度证明消费者对Labubu热情依旧强劲 [4]
华为上半年营收4270亿元,同比增长3.94%,净利润同比下降32%
美股IPO· 2025-08-29 13:0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270亿元 同比增长3.94% [1][3] - 净利润371亿元 同比下降32% [1][3] - 营业成本2243亿元 同比增加191亿元 [4] - 研发费用969.5亿元 同比增长9.05% [4] 经营质量 - 资产抵押质押及查封情况未超过上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50% [1][5] - 不存在可能对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对外担保 [6] - 报告期内无重大会计政策变更及合并报表范围变化 [5] 战略调整 - 华为云通过软硬协同架构创新加大AI产业和算力资源投入 [6] - 组织优化被分析视为对非核心业务的战略性放弃 [6] - 投资收益由1412万元增至14.3亿元 主要来自金融资产收益变动 [4]
暴涨20.27%!SnowFlake为什么真牛?NRR连降13个季度后首度回升,转型“AI数据平台”,企业客户“没数据则无AI”
美股IPO· 2025-08-29 03:30
核心观点 - 公司净收入留存率在连续13个季度下滑后首次环比增长 从124%升至125% 标志其向AI数据平台转型初见成效 [1][3][5] - 公司产品收入增长显著加速 同比增长率从26%加快至32% 新客户增长率稳定维持在18% [3][5] - 公司被市场重新定位为综合性AI数据平台 而不仅是数据仓库 这为其带来更大扩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6][7] - 公司自由现金流表现强劲 被视作大型股软件中增长最快的自由现金流复合者 预计2026财年两年复合年增长率达31% [8] - 公司估值存在溢价 基于2026财年预期自由现金流的58倍市盈率 目标价被上调至280美元 [8] 财务表现 - 净收入留存率13个季度以来首次录得环比增长 从124%微升至125% [1][3][5] - 产品收入增长从26%加速至32% [3][5] - 新客户增长率稳定维持在18% [5] - 自由现金流表现强劲 预计到2026财年的两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1% [8] 客户与市场 - 第二季度50%的新客户获取受到AI影响 [1][5] - 约有6100名客户(占客户群的50%)每周使用公司的AI服务 [5] - 核心分析业务依然是公司增长的坚实引擎 NRR走强主要得益于核心数据分析业务中稳固的客户扩展交易 [5] - 公司市场竞争地位和长期增长潜力正在被重估 [3] 战略转型与定位 - 公司战略定位精准契合企业痛点 即没有统一高质量的数据就无法有效发展AI能力 [3] - 市场对公司的看法正在改变 不再将其仅仅视为一个数据仓库 而是看作能处理分析、数据科学、协作和AI等多种工作负载的综合性数据平台 [6] - 客户最初可能因其核心分析能力而选择公司 但计划在未来增加其他工作负载 这为公司带来了更大的客户扩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6] - 公司正在向成为大型企业中真正的数据平台迈进 [7] 增长前景与估值 - 公司有望受益于快速增长的可触达市场 [3] - 基于2026财年预期自由现金流的58倍市盈率 目标价被上调至280美元 [8] - 考虑到增长的持久性和在AI软件市场的牵引力 这一估值溢价并非不合理 [8] - 公司仍是数据转型主题的最佳投资标的 这一主题预计将成为2026年及以后的最高优先级预算计划之一 [9]
美联储主席大热人选沃勒:支持9月降息25基点,未来三到六个月继续降
美股IPO· 2025-08-29 03:30
美联储官员政策立场 - 美联储理事沃勒支持在9月货币政策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 [1][3] - 沃勒预计未来三到六个月内将进一步降息 降息步伐取决于后续经济数据 [3][4] - 沃勒认为当前无需大幅降息 但若8月非农就业报告显示经济显著疲软且通胀受控 立场可能转变 [1][3] 劳动力市场状况 - 7月非农就业人口仅增加7.3万人 远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11万人 [5] - 前两个月新增就业人口合计下修25.8万人 引发就业市场担忧 [5] - 沃勒指出劳动力市场风险持续累积 强调就业下行风险增加 [3][5] 通胀与政策考量 - 美国潜在通胀率已接近美联储2%的长期目标 基于市场的长期通胀预期指标稳固 [3] - 沃勒主张忽略关税对通胀的影响 认为关税影响将是暂时的 [5] - 美联储此前维持利率不变 主要担忧特朗普政府关税加剧通胀压力 [5] 货币政策分歧 - 7月FOMC会议上沃勒与美联储金融监管副主席鲍曼均投反对票 主张当时降息25个基点 [6] - 这是1993年以来首次出现多名美联储理事对利率决议持异议 [6] - 反对意见凸显美联储决策者在关税对经济和通胀影响问题上共识破裂 [6]
短期承压,但高盛相信“英伟达在2026年有巨大上涨空间”,给出三大理由
美股IPO· 2025-08-29 03:30
新一代产品平台进展 - 下一代平台Rubin预计2026年中期实现量产 全部六款芯片已进入试产阶段 [1][4] - Rubin平台相比Blackwell将在工作负载性能、效率和成本效益方面实现巨大提升 [4] - Rubin将在2026年成为GPU出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启新一轮产品驱动增长周期 [5] 客户结构多元化趋势 - 大型云服务商目前合计占数据中心收入的50% 其他客户群体持续崛起 [6] - 主权客户收入预计2025年超过200亿美元 较2024年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6] - 客户基础持续拓宽 摆脱对少数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的过度依赖 [6] 2026年增长驱动因素 - 超大规模云服务商支出增加和非传统客户需求形成双轮驱动格局 [8] - 全球各国建设自主AI基础设施需求开辟全新增量市场 [6] - 传统优势与新兴机遇共同推动2026年爆发式增长 [1][8] 财务业绩与市场预期 - 第二季度财报及第三季度业绩指引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2] - 高盛将2026年每股收益预估值设定在高于华尔街共识约10%的水平 [3]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预见到2026年巨大的上行机会 [3][8] 中国市场动态 - Blackwell产品出口许可证仍在与美国政府沟通中 H20产品禁令已解除 [9] - 预计第三季度H20产品在中国市场出货量可达20亿至50亿美元 [9] - 中国市场潜在复苏将为2026年增长带来额外动力 [9] 短期市场表现 - 股价短期内可能面临适度下行压力 源于此前普遍高涨的市场预期 [2] - 地缘政治挑战和生产爬坡压力存在 但长期增长逻辑依然强劲 [10]
华尔街前瞻阿里巴巴财报:外卖价格战施压利润,云业务与AI成亮点
美股IPO· 2025-08-29 00:59
分析师预计阿里Q2总营收将同比增长5%,云业务料实现超20%增长,而受淘宝闪购500亿补贴计划影响,阿里整体利润将显著承压。云业务与AI的增长 势头、外卖价格战对利润的冲击、新业务整合效果、AIDC能否如期扭亏为盈,将是关注重点。 据FactSet调查的分析师预测,阿里二季度营收将同比增长5%至2552亿元人民币(约355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EPS)预计同比下降6%至2.16 美元。 截至本周三收盘,阿里美股已较3月的高点回落约17%,经历阿里股价回调后,投资者正密切关注其云计算与人工智能(AI)业务的进展能否成为新的 催化剂。阿里云业务与AI增长势头、闪购外卖价格战对利润的冲击,以及新业务整合效果将是几大看点。 尽管阿里二季度整体的增长料将温和,但云业务可能实现20%以上的同比增长,将成为最大亮点。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能否如期扭亏为盈,以 及公司在AI基础设施上承诺的530亿美元投资进展,也是观察重点。 宏观经济和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价格战,是当前阿里的主要压力源。为应对激烈竞争而投入的巨额补贴正在短期内侵蚀阿里的利润。多家券商预测显 示,受淘宝闪购500亿补贴计划影响,阿里整体利润将显著承压。 ...
盘后暴跌超11%!业绩和指引“未超预期”,“ASIC巨头”迈威尔科技未达“AI高预期”,股价再度重挫
美股IPO· 2025-08-29 00:59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20.1亿美元创纪录 同比增长58%但仅符合预期 [1][3] - 调整后每股收益0.67美元与分析师预期持平 [1][3] - 第三季度营收指引中值20.6亿美元 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1.1亿美元 [1][3] - 盘后股价大跌11.28% 年内累计下跌超30% [1][3] 业务战略 - 完成汽车以太网业务剥离 使公司更灵活进行股票回购并加大技术平台投入 [4] - 战略重点转向数据中心领域以把握AI机遇 数据中心部门贡献总收入的四分之三 [4] - 非数据中心终端市场从第三季度起合并为一个终端市场报告 [4] - 定制芯片业务增长呈非线性特征 预计第三季度表现平平但第四季度大幅走强 [1][5] 产品与技术 - 定制AI设计活动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3] - 拥有18个多代XPU和出口附加插槽设计成果 [5] - 新增超过50个潜在机会 生命周期潜在收入估计达750亿美元 [5] - XPU attach指与定制芯片配合使用的协处理器和互连等非处理器组件 [6] 市场观点 - AI概念股因过高期望导致估值被拉升 容错空间收窄 [7][8] - 公司仍是参与AI热潮的有吸引力标的 因ASIC芯片和网络云基础设施机遇 [8] - 光学解决方案业务比ASIC业务更持久且利润率更高 [9] - 预计ASIC业务收入将稳步增长 可通过XPU attach项目与客户共同成长 [9]
集中度风险隐现?英伟达前两大神秘客户贡献了Q2收入的39%
美股IPO· 2025-08-29 00:59
客户集中度分析 - 英伟达两大直接客户(客户A和客户B)合计贡献总营收39% 其中客户A占23% 客户B占16% [1][6] - 两大客户营收占比同比显著上升 去年同期合计占比25%(客户A14% 客户B11%) [1][6] - 客户集中度提升引发投资者对过度依赖少数大型客户的担忧 [1][6] 客户身份与结构 - 客户A和客户B身份未披露 可能非云服务提供商 [2] - 客户分类为直接客户(如原始设计制造商/分销商)和间接客户(如云服务商/企业) [3][4] - 另有两个间接客户各自贡献超10%营收 主要通过客户A和B采购 [4] 需求多元化趋势 - AI系统需求保持强劲且来源日趋多元化 [7] - 需求来自云服务商、企业AI采购、AI专业公司及外国政府 [8] - 公司预计"国家主权AI"项目今年将贡献200亿美元营收 [9] 市场前景与规模 - AI基础设施市场规模预计达3-4万亿美元(截至2030年) [8] - 在500亿美元AI数据中心中 英伟达产品占比约70%成本 [8] - 前四大云服务商资本支出两年内翻倍 达6000亿美元 [8]
盘前大跌4%!理想汽车Q2营收同比下降4.5%,净利润同比基本持平,三季度指引远逊预期
美股IPO· 2025-08-28 10:45
核心观点 - 公司第二季度财务表现呈现收入同比下降但环比增长 盈利能力保持韧性 经营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6.7% [3][4][8] - 第三季度业绩指引显著低于市场预期 车辆交付量和收入预计同比下滑37.8%-41.1%和38.8%-42.1% [1][3][6] - 现金流状况恶化 自由现金流为负38亿元 同比亏损扩大超过一倍 [7] - 公司正通过新产品推出和品牌升级应对市场挑战 包括理想i8交付和理想i9即将上市 [9] - 财报公布后股价下跌超过4% 反映市场对短期业绩压力的担忧 [1][10] 第二季度财务表现 - 总收入302亿元 同比下降4.5% 但环比增长16.7% [3][4] - 净利润11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环比大幅增长69.6% [3][4] - 车辆交付量111,074辆 同比微增2.3% [4] - 整体毛利率20.1% 较去年同期19.5%提升0.6个百分点 车辆毛利率19.4% 高于去年同期18.7% [5][8] - 经营利润8.27亿元 同比大增76.7% 环比激增204.4% [5][8] - 经营利润率2.7% 较去年同期1.5%提升1.2个百分点 [5] 第三季度业绩指引 - 预计车辆交付量90,000-95,000辆 同比降幅37.8%-41.1% 远低于去年同期152,800辆 [1][3][6] - 预计收入总额248-262亿元 同比锐减38.8%-42.1% [1][3][6] - 指引上限262亿元较市场普遍预期411.5亿元低超过36% [6]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30亿元 去年同期为4.3亿元 [7] - 自由现金流为负38亿元 较去年同期负19亿元亏损扩大超过一倍 较上季度负25亿元进一步恶化 [7] - 现金及等价物等总额1,069亿元(约149亿美元) 提供财务缓冲 [7] 运营与战略举措 - 7月发布高压纯电平台家庭六座SUV理想i8 售价33.98万元 8月已开启交付 [9] - 进行品牌升级 旨在为更多不同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 [9] - 计划9月上市理想i6 以扩大产品矩阵和提升高端纯电市场地位 [9] 市场反应 - 财报公布后股价跌超4% [1][10] - 盘前交易显示股价下跌4.03%至21.69美元 [11] - 总市值229亿美元 市盈率TTM 21.16 [11]
华尔街评英伟达财报:忽略中国市场“噪音”,基本面依然强劲,看好Blackwell和Rubin的巨大增长潜力
美股IPO· 2025-08-28 10:45
核心观点 - 英伟达在AI基础设施建设中地位稳固 长期增长前景明确 投资者应聚焦公司核心增长逻辑而非短期不确定性[1][3] - 第二季度财报超预期 第三季度指引乐观 增长完全排除中国市场贡献 凸显全球其他市场需求强劲[3][6] - Blackwell产品线满负荷生产 每周生产约1000个机架 年化收入能力约390亿美元[3][7] - 下一代Rubin产品按计划2026年中期推出 为未来增长提供强劲动力[4][8] - 网络业务Spectrum-X产品线年化营收达100亿美元 较此前80亿美元显著增长[4][7] - 公司维持80%以上AI基础设施市场份额 拥有45%以上自由现金流利润率[4] - 估值仅为盈利增长率的1倍左右 远低于科技同行的2倍以上水平[4][12]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467亿美元 环比增长6% 同比增长56% 超出市场预期462亿美元[6] -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411亿美元 环比增长5% 同比增长56%[6] - 游戏业务营收43亿美元 环比增长14% 同比增长49% 超出预期39亿美元11%[6] - 每股收益1.05美元 环比增长30% 同比增长54% 超出预期1.01美元4%[6] - 毛利率72.7%超出预期 调整后毛利率72.3%与预期一致[6] - 第三季度营收指引540亿美元 环比增长16% 同比增长54% 超出市场预期535亿美元[6] - 毛利率指引73.5% 超出美银预期73.0%[6] 产品进展 - Blackwell Ultra平台满产运行 每周生产约1000台机架 按每台300万美元售价计算 13周内可实现约390亿美元销售额[7] - 第二季度Blackwell收入环比增长17% 需求异常强劲[7] - 约28亿美元的Blackwell销售意味着约90万台设备 较上季度70万台有所增长[7] - Blackwell预计2025年占GPU出货量61%份额 2026年提升至87%[7] - 网络业务收入达到73亿美元 环比增长46% 同比增长98%[7] - Rubin产品按计划2026年中期推出 构成平台的六款芯片已开始试产[8] - Rubin相比Blackwell在工作负载性能、效率和成本效益方面有提升[8] 市场与客户 - 中国在数据中心营收中占比降至个位数百分比 第二季度没有向中国出货任何H20产品[10] - H20产品第三季度可能实现20-50亿美元营收 可提升毛利率200-300个基点[11] - 非中国地区2026财年预期销售额约2000亿美元增长将抵消不确定性阻力[11] - 主权客户预计2025年贡献超过200亿美元收入 同比增长超过一倍[8] - 新加坡占比22% 但99%以上数据中心计算营收实际来自美国客户[11] 估值与预期 - 市盈率增长比仅为0.9倍 非英伟达科技七巨头平均值为3.9倍[12] - 当前股价181.60美元下 估值仅为26.5倍2027财年非GAAP每股收益[12] - 预期到本十年末AI基础设施支出将达到3-4万亿美元[13] - 基于40%以上AI加速器总可寻址市场前景 英伟达加速器市场份额约为60%[13] - 美银证券将目标价从220美元上调至235美元[14] - 摩根士丹利将目标价从206美元上调至210美元[14] - 花旗银行将目标价从190美元上调至210美元[14] - 高盛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200美元不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