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观察报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业“反内卷”进行时:贷款利率、存款定价、房贷“返点”全规范……
经济观察报· 2025-08-15 11:34
银行业"内卷"现象分析 - 银行业"内卷"本质是存量市场竞争下的系统性失灵 部分机构将自主定价权异化为价格战工具 贷款端出现"地板价" 存款端通过非市场化手段变相抬高成本 形成贷款利率下行快、存款成本降不动的非对称失衡[1][7] - 业务高度同质化是深层原因 传统业务依赖症严重 利差收入占比过高 中间业务发展滞后 中小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产品设计存在"复制粘贴"现象[10] - 价格战在多个业务领域表现明显 消费贷年利率降至"2"字头 推出专属利率优惠券、积分礼品等营销手段 房贷业务存在返佣乱象和"返点"行为[8][9] "反内卷"政策实施情况 - 多家银行和行业协会开始推行"反内卷"工作 要求贷款利率不能低于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下限 存款产品年化利率不能超过上限 叫停房贷"返点"行为[2][3][9] - 工商银行、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宁波市银行业协会等相继发声整治内卷式竞争 按照"1+3+N"制度体系推进综合整治[7][9] - 政策对央国企客群业务影响较大 这类企业信用好、融资渠道多 银行间价格竞争激烈 利率被压得很低[6] 业务转型方向 - 转向民营企业客户开发 特别是代表"新质生产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 开启绿色审批通道 提高审批效率[2] - 投行业务向企业早期阶段覆盖 与投资机构合作 依靠专业研判能力和资金优势助力企业成长[12] - 拓展支付结算业务 增加存款沉淀 提高结算类存款占比 同时围绕企业核心高管和员工需求提供个人服务[13] 差异化发展路径 - 大型银行应依托资本与科技优势 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型 发力财富管理、投行服务等中间业务[14] - 中型银行可聚焦特色化经营 深耕区域经济或特定赛道 打造行业金融专家品牌[14] - 小型银行需坚守本地定位 服务小微、"三农"客户 借助外部科技平台提升数字化能力[14] 员工工作现状 - "反内卷"主要规范产品价格和利率 不涉及员工层面 工作量和绩效考核没有变化 仍需完成各项任务指标[16] - 零售条线员工加班频繁 消费贷业务压力大 三季度需冲业绩 国有银行柜员岗需天天报业绩 资源需自行开拓[16][17]
《戏台》:不疯魔,活人的活法
经济观察报· 2025-08-15 07:40
核心观点 - 《戏台》通过后台视角展现乱世中戏班生存智慧,将"戏比天大"的传统精神转化为"活命要紧"的务实哲学 [2][3][4] - 影片提出当代职场生存法则:在规则漂移的环境中保持专业底线,通过"各显其能"完成目标而非追求完美 [7][9] - 对比《霸王别姬》的献祭美学与《人·鬼·情》的镜像隐喻,该片开创"活人片"类型,聚焦可复制的现实应对策略 [5][7][9] 叙事结构 - 主线围绕军阀强令外行顶替名角的荒诞事件,展现戏班"托拖护"三重应急机制(托词争时间/拖戏偷气口/护锣点节奏)[3] - 采用"前台-后台"双空间叙事,后台道具细节精确到行头箱分类标记(生一/净二)与铜锁麻绳等专业元素 [2] - 人物弧光通过三次危机呈现:洪大帅枪杀地头蛇(武力威胁)、强改剧本(艺术妥协)、炮火袭台(终极考验)[3][4] 市场定位 - 票房逆袭反映当代观众对"职场可复制动作"的需求,与《年会不能停》《热辣滚烫》形成"务实励志"产品矩阵 [9] - 喜剧表现力存在缺陷:三段式结构不完整(缺补刀环节)、性别笑料陈旧(六姨太线年轻观众流失率显著)[8] - 差异化竞争优势在于十年舞台剧打磨的文本密度,锣点节奏精准度达职业级标准 [8] 行业映射 - 反映影视行业创作转向:从第五代导演的宏大叙事(《霸王别姬》疯魔美学)到新生代"活人片"实用主义 [5][7] - 后台专业细节(鼓师板眼/童伶撕腿)构成行业壁垒,体现传统戏曲工业化管理经验 [2] - 与同期作品形成类型互补:《周处除三害》提供爆破式爽感,本片专注日常生存智慧 [9]
光伏组件再现缺货涨价
经济观察报· 2025-08-15 03:32
光伏组件市场供需变化 - 一线光伏组件企业对外报价从6月底的0.66元/W上涨至0.7元/W 缺货现象明显 尤其集中在710W大版型组件 [1][2] - 通威股份和天合光能710W型号组件含税报价均为0.685元/W 天合光能交货周期约一周 [2] - 715W/720W型号组件现货紧缺 部分企业排产交期已排至8月中下旬 [3]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多晶硅原料价格从7月初的3.6万元/吨涨至4.8万元/吨 带动组件生产成本从0.626元/W升至0.679元/W [4] - 当前涨价主因是上游原料成本上升及部分型号产能不足 与上半年因抢装潮导致的供需失衡不同 [2] - 组件企业主动减产 7月排产52.4GW较6月53GW略有下降 8月排产预计保持稳定 [3] 终端需求结构分化 - 央国企因项目进度刚性需求持续提货 分布式开发商对价格敏感度较低 [5] - 部分终端企业已接受调价 但仍有组件企业因高价订单不畅转向低价出货 [5] - 5月抢装潮期间组件装机量达92.92GW 同比激增388% 环比增长105.5% 当时现货紧缺程度高于当前 [3] 企业动态 - 隆基绿能表示将根据订单灵活调节产能 以降低库存和存货跌价风险 [3] - 经销商反映当前市场付款后需等待排产 与抢装潮时期"付款无货"的极端情况存在差异 [3]
透视算力概念股半年报“成绩单”
经济观察报· 2025-08-15 03:24
算力产业链投资逻辑转变 - 投资逻辑从对AI芯片本身的追捧转向对特定细分环节的挖掘[1][9] - 光模块、HBM、内存接口等细分赛道成为利润最先兑现的环节[10] - 产业链关注点从芯片转向服务器整机代工等环节[9] 产业链表现分化 - 光模块厂商新易盛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7.68%~385.47%[2][6] - 中际旭创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64%~86.57%[2][6] - 国产芯片与服务器厂商增速相对平缓,海光信息净利润同比增长40.78%[2][12] - 中科曙光净利润增幅为29.89%[2] ODM模式崛起 - 2024年Q4全球服务器市场ODM Direct模式收入同比增长155.5%[4] - ODM模式占据47.3%市场份额[4] - 主要客户为亚马逊、谷歌、微软等北美云服务提供商[5] 北美巨头资本开支 - 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四家公司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合计上调至超过3400亿美元[5] - 投资重点为应对云和人工智能产品的强劲需求[5] - Meta表示即便增加算力投入仍难以满足需求[5] 光模块行业表现 - 华工科技联接业务(含光模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4%达37.44亿元[6] - 400G、800G光模块实现规模交付[6] - AI服务器是当前服务器市场最主要增长支撑[6] 数据中心相关企业 - 锐捷网络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0.11%~231.64%[7] - 星网锐捷同期归母净利润增长43.81%~91.75%[7] - 增长源于数据中心交换机产品订单加速交付[7] 内存接口芯片 - 澜起科技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6.33亿元同比增长58.17%[7] - 归母净利润11亿元至12亿元同比增长85.5%至102.36%[7] - DDR5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出货量显著增长[7] HBM市场格局 - 英伟达消耗HBM市场六成以上份额[8] - SK海力士占据领先地位,美光通过HBM3e策略成功追赶[8] - 2025年HBM价格预计上涨5%~10%[8] 服务器代工企业 - 工业富联上半年营业收入3607.60亿元同比增长35.58%[9] - 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1%[9] - 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过60%[9] 国产算力发展 - 中国AI服务器市场外购芯片份额从63%降至41.5%[12] - 海光信息上半年营收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12] - 研发投入17.1亿元同比增长24.68%[13] 半导体产能预测 - 预计2030年中国大陆在全球半导体成熟制程产能占比达48%[14] - 中国12寸晶圆产能年复合增长率预计18.8%[14] 算力应用落地 - 中国移动上半年资本开支584亿元AI是投资核心[14] - AI相关收入目前仅为"几十亿元数量级"[14] - 从通用大模型到专用工具需要大量场景适配工作[15]
一位百果园重庆加盟商口述:虽艰难但挣钱
经济观察报· 2025-08-14 12:35
百果园经营状况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亏损3.86亿元 同比降幅达206.7% 全年营业收入102.73亿元 同比下降9.8% [2] - 连锁门店数量从2023年6093家减少至2024年5127家 净关闭966家 降幅15.9% [2] - 加盟店为主要经营模式 共4039家 占总门店数78.8% [2] 加盟商运营模式 - 加盟店分为甲类(自担装修费)和乙类(公司承担装修费) 租金和人工费用均由加盟商承担 [4] - 公司统一指导水果陈列、价格及供货 禁止外部采购 实施距离保护政策防止区域内过度竞争 [5] - 总投资费用23万元 包括加盟费5万元 设备费6万元 装修费6万元起 商品预付款3万元 保证金3万元 [8] 会员体系与资金策略 - 会员充值策略为充300送12元 充500送25元 充1000送60元 累计超1086万人充值成功 [9] - 2024年总会员数同比增长8.1%至9074万 但付费会员减少27.1%至约85万 [9] 加盟商实际经营案例 - 重庆加盟商邓弘涛经营20平米乙类店铺三年 虽环境艰难但仍保持盈利 未透露具体利润 [1][4] - 深圳某加盟商吐槽净利润率低于3% 回本周期不确定 经营压力大 [8] 公司战略与市场反应 - 董事长余惠勇强调加盟商为核心战略 称要与加盟商形成"命运共同体" [10] - 争议言论发酵后股价表现平稳 截至8月14日收盘价1.74港元/股 总市值约27亿港元 [10]
存取逾5万不查资金来源用途 反洗钱如何“动态平衡”
经济观察报· 2025-08-14 11:41
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规则调整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删除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时需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的规定 [2] - 相比2022年发布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不再强制要求对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进行身份核实和资金来源用途登记 [2][9] - 银行内部仍保持对大额现金存取的反洗钱工作要求,但新规实施后将不再强制要求柜台人员了解资金来源用途 [3][4][13] 反洗钱强化举措 - 新增三项针对性反洗钱强化举措:高危场景禁止简化尽职调查、紧盯特定敏感人群、严控高风险地域关联 [6] - 金融机构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及时获取高风险国家或地区名单,并对来自这些地区的客户或交易采取强化尽职调查措施 [6] - 银行内部加强培训,要求跨境业务部门员工全面了解FATF最新发布的高风险国家地区名单及洗钱风险识别方法 [7][18] 反洗钱与个人隐私保护 - 2022年《管理办法》实施期间,银行对大额现金存取的资金来源用途询问引发用户反感,认为侵犯个人隐私 [10][11] - 2025年初实施的新《反洗钱法》确立了"风险为本"原则,要求根据客户特征和风险状况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一刀切" [12] - 立法机构在修订过程中增加了对个人隐私保护的规定,确保反洗钱措施与洗钱风险相适应 [12] 与国际标准接轨 - 2019年FATF发布的评估报告指出中国反洗钱工作需要提升的要点,包括处罚力度不足、受益所有权信息透明度不足等 [17] - 金融机构正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更全面的可疑交易识别机制,加强对高风险国家地区业务的审查 [18] - 中国将迎来FATF第五轮互评估,业界建议借此契机推动反洗钱工作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 [19] 监管趋势变化 - 中国反洗钱监管将趋于精细化,从"客户身份识别"调整为"客户尽职调查",强调持续调查要求 [14] - 监管将更注重提升受益所有人透明度,增强经营主体及行为真实性与规范性管理 [14] - 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将趋于动态平衡,兼顾个人隐私保护与反洗钱管理水准提升 [7]
远洋求生
经济观察报· 2025-08-14 11:41
核心观点 - 公司预计年内完成保交楼任务,境外债重组方案已生效,境内债重组是最后一道难关,完成后将轻装上阵按新战略方向重生[1][2] - 公司2023年下半年确定"轻重结合"发展策略,2025年将轻资产业务提升为主业之一[2][7] - 公司通过资产处置和债务重组大幅降低负债,预计境内外债重组后可减少有息负债约410亿元,较2024年底减少近一半[13][14] 债务重组进展 - 8月初公布境内债重组框架方案,包含现金回购、股票经济收益权、资产抵债和长期留债四种选项,覆盖境内存续公司债及银行间定向债务融资工具[2] - 现金回购方案:以不超过8亿元现金按债券剩余面值20%价格购回不超过40亿元待偿债券本金[4] - 股票经济收益权方案:每100元剩余面值债券可获得208股公司股票的收益权[4] - 资产抵债方案:住宅项目每100元受偿30元,商业项目每100元受偿100元信托份额[4] - 长期留债方案:展期10年,利率调至1%,从2031年起每半年兑付一次本金[5] - 2025年3月境外债重组方案获持有人投票通过,预计削减约40亿美元债务[2][14] 业务转型 - 轻资产业务2025年成为主业之一,排名进入代建行业前10[10] - 代建和代运营业务为重点发展方向,2023年拓展十几个项目,2024年拓展多方渠道[8][9] - 轻资产业务管理架构与重资产完全融合,采用精简高效的管理模式[10] - 在不同城市采取差异化策略,如青岛全面转向轻资产,北京仍以重资产为主[11] 资产处置与负债情况 - 2022-2025年累计出售成都远洋太古里50%股权、北京远洋锐中心21%股权等资产,总成交金额超百亿元[13] - 截至2024年底有息负债960亿元,其中三分之二为短期负债[14] - 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接近100%,完成债务重组后负债率将大幅下降[14] 未来发展 - 保交楼完成度96%,预计2025年完成[14] - 轻资产领域涉及商业地产、写字楼、物业服务等多元化业态,具备资源优势[14][15] - 背靠中国人寿和大家保险获得资金、信用支持及不良资产处置资源对接[14]
那些曾被赋予光环的明星基金经理,跑赢大盘了吗?
经济观察报· 2025-08-14 11:41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年内呈现震荡上行牛市行情 上证指数年内涨幅9.90% 深证成指上涨10.91% 创业板指涨幅16.57% [2] - 万德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收益率达19.67% 近一年收益率高达38% 显著跑赢大盘指数 [2] - 近20位主动权益类明星基金经理在管规模超200亿元 投资风格涵盖成长/价值/均衡/主题等多种类型 [3] 医药与成长风格表现 - 葛兰管理的3只医疗主题基金合计规模399.08亿元 中欧医疗健康/中欧医疗创新/中欧明睿新起点年内收益率分别为26.60%/67.85%/1.88% [5] - 中欧医疗创新因重仓港股创新药板块 近一年回报率达87.93% 显著优于非港股配置产品 [5] - 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规模186.66亿元 年内回报32.11% 重仓PCB/光模块/互联网/新能源/医药等行业 [5] - 傅鹏博二季度调整持仓 增加医药板块配置 涉及创新药和AI医学子行业 [6] 均衡风格分化表现 - 谢治宇管理3只产品总规模392.66亿元 兴全合润/兴全合谊/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年内收益率分别为12.84%/27.54%/37.65% [8] - 谢治宇采用跨行业均衡配置策略 持仓覆盖化工/家电/食品饮料/医药/电子/计算机/金融/科技等领域 [8] - 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规模235.44亿元 年内收益率9.29% 消费股拖累业绩 白酒股因行业调整显著回调 [9] 消费风格面临压力 - 刘彦春6只消费主题基金总规模364.30亿元 年内收益率仅0.13%-2.43% 白酒指数年内下跌10.11% [11] - 萧楠管理的易方达消费行业年内收益-3.45% 主因重仓传统白酒股 而配置港股新兴消费的易方达消费精选收益率达15.97% [12] - 张坤两只产品总规模388.44亿元 易方达蓝筹精选/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年内收益率分别为9.51%/12.52% [13] - 胡昕炜3只消费主题基金表现分化 汇添富消费升级因配置港股新兴消费年内收益率达26.21% [13] 行业趋势观察 - 创新药和成长板块成为年内最强赛道 医药主题基金普遍获得超额收益 [5][6] - 消费板块整体低迷 食品饮料行业指数下跌7.83% 传统消费股面临需求疲软和竞争加剧压力 [11][12] - 市场呈现极端分化特征 行业Beta收益贡献显著超过基金经理Alpha选股能力 [13]
苏超不可复制,但可借鉴
经济观察报· 2025-08-14 11:41
江苏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的成功因素 - 经济实力均衡:江苏13个地级市全部跻身全国GDP百强,7个城市曾征战中超和中甲,为城市足球对抗提供动力 [1][3] - 硬件设施优越:江苏"十三太保"均拥有奥体中心,南京奥体中心保持中超最高观战人数纪录,昆山建成江苏首个专业足球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32平方米全国第一 [4] - 交通网络发达:13座城市间直线距离约300公里,"一小时都市圈"便于业余球员兼顾训练、工作和休息,球迷可便捷观赛 [4] - 文化多元竞争:吴文化、楚汉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催生"楚汉争霸""南哥之争"等热梗,增强赛事话题性 [5] 苏超模式的借鉴与推广 - 文旅体融合:苏超带动机票、酒店、门票等旅游商品预订量快速增长,构造"足球+城市IP+文旅消费"复合场景 [5] - 高效管理体系:采用"中央厨房"式治理,南京奥体中心单场60396名球迷半小时内安全疏散,展现精细化运营能力 [6] - 社会效益显著:激发地方文化、创新球迷文化、推动全民健身,扬州主场球衣、文创等衍生消费表现突出 [5][6] 其他地区仿效案例 - 赣超成效突出:第五轮五场比赛吸引91476名观众,赣州vs抚州焦点战单场40582人创江西纪录,场均上座超1.3万 [2] - 地方特色赛事:武汉将举办"汉超",湖南计划2025年省足球联赛,河北等地推动"苏超式"赛事与文旅融合 [2][6]
港股上新205亿“疫苗新秀” 创始人首谈为何不卷
经济观察报· 2025-08-13 12:57
公司上市表现 - 中慧生物-B于8月11日在港交所上市 首日股价上涨158% 为2025年以来港股首日涨幅最高新股 [2] - 截至8月13日收盘市值达205亿港元 在18家国产疫苗上市公司中排名第5 [2] - 港股上市进程仅耗时10个月 创合作中介机构经手项目最快纪录 [1][2] 创始人背景与团队建设 - 创始人安有才毕业于工业工程专业 非生物科班背景 2010年43岁时跨界进入疫苗领域 [5][6] - 2015年南下江苏泰州创立中慧生物 吸引四大生物制品研究所老科学家加入研发团队 [7] - 2022年引进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陈则与赛诺菲巴斯德前副首席科学家熊野林强化研发实力 [7] 核心产品与市场定位 - 唯一上市产品四价流感亚单位疫苗2023年5月获批 2024年销售额2.59亿元 [10] - 该疫苗定价319元/针 为国内市场最高价 在行业降价潮中坚持不降价策略 [10] - 作为国内唯一四价流感亚单位疫苗 采用亚单位技术路线 需5支裂解疫苗蛋白量经复杂提纯工艺制成1支 [11] 研发管线布局 - 共有11款疫苗管线 其中10款处于研发阶段 [10] - 产品分为三类:传统疫苗升级换代(含人二倍体狂犬病疫苗) 进口替代(带状疱疹/肺炎球菌疫苗) 全球领先型(mRNA技术平台猴痘/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 [12] - 人二倍体狂犬病疫苗采用人二倍体细胞技术 避免动物源DNA残留 不良反应较少 [12] 国际化战略与产能规划 - 港股上市是布局海外重要节点 目标成为国际化创新疫苗企业 [3] - 与中国沃森生物达成战略合作 由后者代理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销售 [11] - 流感疫苗产能计划从200万支提升至1000-1500万支 [11] - 猴痘疫苗正在申请美国FDA临时试验批件 预计明年开展海外授权合作 [12] 资金状况与医保准入 - IPO募资净额约3.83亿港元 有效缓解资金压力 [4] - 2025年一季度末账面现金余额仅1.15亿元 一年内需偿还银行借款约4亿元 [4] - 流感疫苗于8月12日进入国家医保局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名单 若纳入将开创中国医保常规报销疫苗先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