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加盟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森马服饰副总经理黄剑忠离职 上半年净利润下降超40%
犀牛财经· 2025-09-22 09:10
公司高管变动 - 副总经理黄剑忠因到法定退休年龄辞去职务 离任申请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2] - 离任后公司返聘其担任顾问 目前持有公司1万股股份 将按监管规定管理股份变动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创建于2002年 主营休闲服饰和儿童服饰产品 [2] - 旗下拥有森马品牌成人休闲服饰和巴拉巴拉品牌儿童服饰两大主要品牌 [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1.49亿元 同比增长3.26% [2] - 上半年净利润3.25亿元 同比减少41.17% [2] - 休闲服饰收入17.23亿元 同比减少4.98% [2] - 儿童服饰收入43.13亿元 同比增长5.97% [2] 销售渠道结构 - 销售模式以加盟为主 直营和联营为辅 [2] - 加盟模式上半年营收23.34亿元 同比减少2.80% [3] - 加盟模式增长乏力可能拖累整体业绩增速 [3] 门店网络变化 - 上半年加盟门店7194家 净减少66家 [2] - 直营门店999家 净增加19家 [2] - 联营门店43家 净减少42家 [2] - 加盟模式仍是线下渠道主要收入来源 [3]
两年关店上万家,加盟模式大败退,这个行业的苦日子刚刚开始?
36氪· 2025-09-18 02:30
行业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四家卤味上市企业合计营收65.07亿元,同比下滑11.25%,净利润合计4.65亿元,同比下滑20.78% [2] - 绝味食品营收下滑15.57%至28.20亿元,净利润缩水40.71%至1.75亿元,紫燕食品营收缩水11.46%,净利润几近腰斩至1.05亿元 [2][3] - 周黑鸭净利润同比增长228%至1.08亿元,煌上煌净利润增长26.9%至0.77亿元,但增长主要因2023年业绩基数较低,周黑鸭净利润仍仅为2021年同期2.3亿元的一半水平 [3] 企业历史业绩轨迹 - 绝味食品2021年净利润达9.81亿元创历史新高,2022-2023年净利润降至2.33亿元和3.44亿元,但营收持续增长至2023年72.61亿元顶峰,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3.84%至62.57亿元 [4] - 周黑鸭与煌上煌在2021年达到近五年业绩峰值后营收持续下滑,净利润波动明显,2024年出现集体性大幅下滑 [6] - 绝味食品加盟商批发收入2024年同比下滑15%至45.99亿元,加盟商管理收入从2023年8304.98万元降至6122.02万元,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20.28% [9][10] 门店规模变化 - 绝味食品在营门店数量从2023年底15950家降至2024年9月10725家,净减少5225家 [10] - 周黑鸭门店数量从2023年3816家降至2024年6月2864家,其中加盟店减少934家 [10] - 煌上煌门店从2023年4497家降至2024年上半年2898家,紫燕食品门店从2024年6月6308家降至最新5315家 [12] - 四家上市企业2023年以来累计减少门店超8700家,全行业闭店总数超万家 [13] 行业困境核心原因 - 消费者价值感不足导致购买意愿下降,产品被贴上"价格刺客"标签,休闲卤味作为可选消费品类面临激烈替代竞争 [6][8] - 同质化竞争与新兴渠道分流加剧行业压力,频繁促销未能扭转高价认知反而侵蚀利润 [6][8] - 依赖加盟扩张的旧增长模式失效,门店规模收缩与单店营收下滑形成负向循环 [9][10][12] 企业战略调整 - 绝味食品推出"绝味Plus"新店型拓展休闲餐饮业态,投资策略转向谨慎 [14] - 周黑鸭启动品牌升级与散称产品回归,关闭低效门店聚焦高势能渠道,跨界拓展椰子水、复合调味料及方便速食 [14] - 煌上煌通过收购进入冻干食品赛道,推行品类多元化布局 [14] - 行业需进行渠道、产品与组织的深层重构以应对市场竞争与消费意愿走低 [14]
蜜雪冰城:万店狂奔下的甜蜜与隐忧
观察者网· 2025-09-05 11:46
核心观点 - 蜜雪冰城凭借低价策略和加盟模式实现规模与财务的断层式领先 成为现制茶饮市场龙头 但面临单店盈利下滑 市场饱和及食品安全等挑战 [1][2][7][10][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48.7亿元 同比增长39.3% 毛利47.1亿元 同比增长38.3% 净利润27.2亿元 同比增长44.1% 日均净赚约1500万元 [2] - 营收规模显著领先同业 第二名霸王茶姬收入67.25亿元 仅为蜜雪冰城的45% 古茗净利润16.25亿元 约为蜜雪冰城的60% [3] 门店规模与分布 - 全球门店数达53014家 较去年同期新增9796家 日均新开27家 门店数量超过古茗 霸王茶姬 茶百道 沪上阿姨和奈雪的茶五家总和 [2][3] - 国内门店高度集中下沉市场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27804家 占比57.6% 一线城市门店仅2356家 占比4.9% [7] 商业模式 - 收入97%来自向加盟商销售商品和设备 本质为供应链公司 而非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茶饮品牌 [4][5] - 加盟商需支付一次性费用(审核费500元 加盟费7000-11000元 装修费5-10万元 设备费8万元 首次订货费6万元)和周期性费用(年管理费4800元 培训费) [5][6] 竞争与挑战 - 下沉市场门店趋于饱和 内部竞争加剧导致单店营收普遍下滑 早期加盟店年净利润可达50万元 近年新店可能降至一半 [7][10] - 拓展一二线城市面临高租金与低价模式矛盾 以及霸王茶姬 喜茶降价和咖啡品牌跨界竞争 [7] - 食品安全风险因规模大 价格低 管理链条长而放大 2025年多次因食安问题上热搜 [11] 增长策略 - 海外市场已进入12个国家 包括哈萨克斯坦和马来西亚 尝试复制国内模式 [2][9] - 通过子品牌幸运咖切入咖啡赛道 采用相同低价策略 但目前仍处于投入期 [9][11] 品牌与营销 - 通过魔性主题曲 IP人格化运营和社交媒体事件营销实现低成本品牌效应最大化 [1][8] - 长期挑战在于将流量转化为品牌忠诚度 而非短暂的话题热度 [9]
新茶饮企业上半年冷热不均:蜜雪赚了26.9亿,奈雪仍处关店调整期
第一财经· 2025-08-30 12:49
行业业绩表现 - 蜜雪集团营收148.75亿元和归母净利润26.93亿元均位列行业第一 净利润同比增长42.9% [3][4] - 霸王茶姬营收67.25亿元排名行业第二 但净利润同比下降38.5% [3][4] - 古茗净利润同比增长121.51%为行业最高增速 营收56.63亿元 [3][4] - 茶百道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4.3% 净利润3.26亿元增长37.5% [3][4] - 沪上阿姨营收18.18亿元增长9.7% 净利润2.03亿元增长20.9% [3][4] - 奈雪的茶营收21.78亿元同比下降14.4% 亏损1.17亿元但亏损同比收窄73.1% [3][4] 市场下沉战略 - 蜜雪冰城57.6%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一线城市门店仅占4.9% 全球门店超5.3万家 [6] - 古茗52%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一线城市门店占比3% [6] - 茶百道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45% 一线城市占比9.3% [6] - 沪上阿姨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51% 一线城市占比7.6% [6] - 低线城市具有人力成本 水电费用及租赁开支优势 有利于保持产品价格稳定和利润空间 [7] - 奈雪的茶策略差异大 1638家门店中483家位于一线城市 仅132家位于其他城市 [7] 商业模式分析 - 蜜雪冰城加盟店占比约99% 达52996家 [8] - 茶饮企业主要收入来源为向加盟商销售原材料 设备及提供加盟管理服务 [8] - 轻资产化运营保障利润率 本质是"to B"供应链生意 [8] - 门店规模决定营收天花板 蜜雪冰城超5万家门店形成规模效应和议价能力 [9] - 奈雪的茶直营门店1321家占比最高 加盟店仅317家 [9] - 直营模式面临商业租金压力 资产较重经营难度较大 [9] 外卖补贴影响 - 霸王茶姬不参与短期折扣活动 单店月均GMV40.435万元 同店GMV同比下降23% [10] - 蜜雪冰城通过补贴推动国内门店日均营业额显著提升 但店员工作量增加影响体验 [10] - 奈雪的茶外卖订单收入占比从40.6%提升至48.1% [10]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现制饮品市场规模从2018年5989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7791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5.4% [11] - 预计2023-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7.2% 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11039亿美元 [11] - 新茶饮门店分布密集 资本投资热度下滑 行业红利期结束 [11]
新茶饮企业上半年冷热不均:蜜雪赚了26.9亿 奈雪仍处关店调整期
第一财经· 2025-08-30 08:51
核心观点 - 蜜雪集团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居行业第一 霸王茶姬营收排名第二 古茗归母净利润位列第二 [1] - 古茗净利润同比增长121.51% 增速领先行业 奈雪的茶为上半年唯一亏损上市茶饮企业 但亏损同比收窄73.1% [1][2] - 行业整体向低线城市扩张 加盟模式为主流 外卖平台补贴政策对企业业绩产生分化影响 [3][4][6][9] 财务表现 - 蜜雪集团营收148.75亿元(同比增长39.3%) 归母净利润26.93亿元(同比增长42.9%) [2] - 霸王茶姬营收67.25亿元(同比增长21.6%) 归母净利润7.48亿元(同比下降38.5%) [2] - 古茗营收56.63亿元(同比增长41.2%) 归母净利润16.25亿元(同比增长121.5%) [2] - 茶百道营收24.99亿元(同比增长4.3%) 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37.5%) [2] - 沪上阿姨营收18.18亿元(同比增长9.7%) 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20.9%) [2] - 奈雪的茶营收21.78亿元(同比下降14.4%) 归母净利润亏损1.17亿元(亏损同比收窄73.1%) [2] 低线城市战略 - 蜜雪冰城57.6%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总计超2.8万家) 一线城市门店仅占4.9% [3] - 古茗52%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一线城市门店占比3% [3] - 茶百道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45% 一线城市占比9.3% [4] - 沪上阿姨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51% 一线城市占比7.6% [4] - 低线城市具备人力成本 水电费用及租赁开支优势 利于维持产品低价并形成盈利良性循环 [4] 门店运营模式 - 蜜雪冰城加盟店占比99%(总计52,996家) 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商销售原材料设备及提供服务 [6] - 奈雪的茶直营门店占比80.6%(1321家) 加盟店仅317家 [8] - 轻资产加盟模式提升规模效应与议价能力 蜜雪冰城超5万家门店形成供应链优势 [6][7] - 奈雪的茶关闭部分经营不善门店 计划通过调整店型优化成本结构 [5] 外卖补贴影响 - 霸王茶姬因未参与折扣活动 同店GMV同比下降23% 单店月均GMV为40.435万元 [9] - 蜜雪冰城通过补贴推动国内门店日均营业额提升 但导致店员工作量激增及消费者体验下降 [9] - 奈雪的茶外卖订单收入占比从40.6%提升至48.1% [9] 行业前景 - 全球现制饮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7791亿美元增至2028年11039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7.2% [10] - 行业门店分布过于密集 资本投资热度下滑 尾部及独立奶茶店面临淘汰压力 [11]
新茶饮企业上半年冷热不均:蜜雪赚了26.9亿,奈雪仍处关店调整期
第一财经· 2025-08-30 08:38
核心观点 - 新茶饮行业呈现分化态势 蜜雪冰城营收和净利润规模领先 古茗净利润增速最快 奈雪的茶是唯一亏损但亏损收窄[1] - 低线城市成为新茶饮企业重要市场 蜜雪冰城57.6%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古茗占比52%[3] - 加盟模式是行业主流盈利方式 蜜雪冰城加盟店占比约99% 企业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商销售原料和设备[5] - 外卖平台补贴活动对企业业绩产生差异化影响 霸王茶姬因不参与补贴导致同店GMV下降23% 蜜雪冰城借机提升门店营业额[8] - 全球现制饮品市场持续增长 预计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达7.2% 但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尾部品牌退出[9][10] 财务表现 - 蜜雪冰城营收148.7亿元同比增长39.3% 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42.9% 规模居行业首位[1][2] - 古茗营收56.6亿元同比增长41.2% 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121.5% 增速领先行业[1][2] - 霸王茶姬营收67.2亿元同比增长21.6% 但净利润7.5亿元同比下降38.5%[1][2] - 茶百道营收25.0亿元同比增长4.3% 净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37.5%[1][2] - 沪上阿姨营收18.2亿元同比增长9.7% 净利润2.0亿元同比增长20.9%[1][2] - 奈雪的茶营收21.8亿元同比下降14.4% 亏损1.2亿元但亏损同比收窄73.1%[1][2] 市场布局 - 蜜雪冰城全球门店超5.3万家 其中中国内地4.8万家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57.6% 一线城市仅占4.9%[3] - 古茗52%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一线城市门店占比3%[3] - 茶百道一线城市门店占比9.3% 三线及以下占比45%[4] - 沪上阿姨一线城市门店占比7.6% 三线及以下占比51%[4] - 奈雪的茶1638家门店中 一线城市483家 二线城市255家 其他城市132家[4] 商业模式 - 加盟模式为主 蜜雪冰城加盟店52996家占比约99%[5] - 茶饮企业主要收入来源为向加盟商销售原材料、设备及提供加盟管理服务[5] - 轻资产化运营保障利润率 本质是to B的供应链生意[5] - 门店规模决定营收天花板 蜜雪冰城超5万家门店形成规模效应和议价能力[6] - 奈雪的茶直营门店1321家占比最高 加盟店仅317家[7] 行业趋势 - 低线城市具有人力成本、租金等优势 利于保持产品价格稳定和利润空间[4] - 新茶饮在低线城市成为社交必备品 咖啡渗透率仍较低[4] - 行业竞争加剧 门店分布密集 资本投资热度下滑[10] - 全球现制饮品市场规模从2018年5989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7791亿美元 复合增长率5.4%[9] - 预计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将达7.2% 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11039亿美元[9][10] 外卖影响 - 霸王茶姬因不参与折扣活动 大中华区单店月均GMV40.4万元 同店GMV同比下降23%[8] - 蜜雪冰城通过补贴活动推动国内门店日均营业额显著提升[8] - 奈雪的茶外卖订单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40.6%提升至48.1%[8]
沪上阿姨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9.7%
北京商报· 2025-08-27 13:11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8.18亿元同比增长9.7% [1] - 同期毛利为5.72亿元同比增长10.4% [1] - 期内利润和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均为2.03亿元同比增长20.9% [1] - 期内经调整利润为2.44亿元同比增长14.0% [1] - 基本每股盈利为1.97元同比增长19.4% [1] 门店网络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门店总数达9436家包括24家直营店和9412家加盟店 [1] - 门店网络覆盖中国全部四个直辖市五个自治区及22个省份的300多个城市 [1] - 地理范围北至黑龙江省漠河南至海南省三亚 [1] - 共有5706名加盟商开设9412家门店 [2] 业务模式 - 业务核心为与加盟商合作加盟商负责租赁门店日常运营及员工聘请 [2] - 通过高度标准化数字化门店管理系统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包括选址规划开店支持数字化经营支援监督培训等 [2] - 基于消费洞察和全国供应链管理提供优质多样化产品以提升门店盈利能力 [2] - 全面的加盟商支持平台和下沉市场成功往绩支持门店网络可持续扩展 [2]
火锅生意不好做!海底捞也要靠外卖和“副业”创收
搜狐财经· 2025-08-27 10:03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07.03亿元,净利润17.54亿元,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核心指标同比下滑[1] - 餐厅总数1363家,上半年净关闭5家(新开25家自营店+3家加盟店,关停33家)[1] - 自营餐厅整体翻台率3.8次/天,同店翻台率3.8次/天,接待顾客总数近1.9亿人次[13] - 人均消费从97.4元增至97.9元[13] 多品牌战略进展 - 旗下14个餐饮品牌共126家餐厅,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同比增长227%[2][3] - 子品牌收入占总收入比例2.9%[4] - 焰请烤肉铺子门店70家,占子品牌总门店数一半以上,上半年新开46家[5] - 2025年新孵化4个品牌:嗨妮牛肉麻辣烫(已关闭)、拾㧚耍烘焙、举高高自助小火锅、捞宝街[7][8][9] - 部分子品牌处于探索阶段,如苗师兄经历多次模式迭代[9] - 下半年将聚焦优化现有品牌单店模型及完成重点孵化品牌原型店打造[10] 加盟业务拓展 - 加盟餐厅数量41家,同比净增40家,上半年新开加盟店仅3家(主要为直营转加盟)[13] - 加盟业务收入9084.9万元,较去年同期189.9万元增长约47倍,占总收入0.4%[13] - 计划将加盟模式推广至子品牌发展[11] 外卖业务增长 - 外卖收入9.27亿元,较去年同期5.81亿元增长59.6%[14] - 外卖收入占总收入比例4.5%,为第二大收入来源[14][16] - 下饭火锅菜外卖贡献超55%的外卖收入[14] - 正在测试外卖新品类(如拌饭专营店)及自制饮料[17] - 未来计划打造"外卖超级厨房"和"卫星店"新模式,并整合第三方平台与会员体系[17] 门店体验创新 - 推出"不一样的海底捞"计划,开设超50家鲜切主题店(牛肉/海鲜/鸡肉/脆鲩鱼工坊)[18] - 改造近30家夜宵场景主题店,推出亲子互动及宠物友好等主题店型[18]
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营收207.03亿元,外卖业务收入增长近六成
经济网· 2025-08-26 09:2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03亿元,净利润17.55亿元,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 [1] - 自营餐厅整体翻台率为3.8次/天,同店翻台率保持3.8次/天,接待顾客总数近1.9亿人次 [1] 餐厅运营动态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经营1363家餐厅,上半年新开自营餐厅25家及加盟餐厅3家 [1] - 持续落实"啄木鸟计划",主动关停经营不达预期及增长潜力不足的门店 [1] - 加盟模式采用"老店+新店"组合形式,已初步验证规模化布局可行性 [2] 业务多元化进展 - 外卖业务收入增长近60%,其中"下饭火锅菜"贡献超55%外卖收入 [2] - 测试海底捞拌饭、自制饮料等新外卖品类,计划打造外卖超级厨房及卫星店模式 [2] - 多品牌战略下运营14个餐饮品牌共126家餐厅,"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且同比增长227.0% [2] - "焰请烤肉铺子"新开46家门店,总门店数达70家 [2] 会员体系与战略布局 - 会员人数突破2亿,通过异业合作延伸权益至旅游、交通出行领域 [3] - 持续打击不合规会员权益使用行为,维护体系公平性 [3] - 策略性寻求收购优质资产以丰富餐饮业务形态和顾客基础 [3]
森马服饰(002563):费用刚性导致短期业绩承压预计下半年起会逐步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8-24 00:33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9% 但盈利同比下降46% 相比一季度盈利降幅进一步扩大[1] - 盈利下降主因期间费用刚性(销售费用同比上升21%)及资产减值增加[1] - 上半年巴拉品牌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97% 森马品牌同比下降4.98%[1] - 巴拉品牌收入占总收入70% 在童装渠道净关店78家背景下仍实现增长[1] 业务结构 - 加盟模式占收入38% 上半年加盟收入同比下降2.8%[2] - 加盟净关店66家 直营净开店19家 反映加盟商新开店意愿不强[2] - 童装业务景气度优于成人服饰 体现童装第一品牌消费韧性[1] 未来展望 - 预计下半年期间费用对业绩压力将逐步缓解[1] - 2024年9月推出新股权激励计划 设定较高行权条件[1] - 2025年费用投放规划相对积极 但后续将逐步控制费用[1] - 若消费复苏 加盟模式可能放大零售景气度 带来更好经营弹性[2] - 调整盈利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2元、0.42元、0.52元(原预测0.46元、0.53元、0.61元)[2] - 给予2025年18倍PE估值 对应目标价5.76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