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发展

搜索文档
国资委最新发声:要带头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
经济观察报· 2025-09-28 07:48
(原标题:国资委最新发声:要带头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 张玉卓指出,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定期沟通交流机制,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企 业提出的意见建议,积极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精准助企纾困促发展。 张玉卓强调,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注重提升"五个价值",更好助力稳就业、稳企 业、稳市场、稳预期。要着力抓好稳健经营,锚定"一增一稳四提升"目标不放松,优化经营策略,注重 向内挖潜,全力降本增效,提升经营效益。要着力优化投资结构,聚焦产业链强基补短、基础设施建 设、能源资源保障等重点领域,做好项目对接和要素支撑,聚焦数字化绿色化升级和本质安全提升,加 快推进设备更新改造,持续加强投向管控,动态优化投资布局,以高质量投资引领高价值增长。 要带头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坚定走差异化发展和品牌竞争路线,强化行业自律,引导行业健康、良 性、可持续发展,构建竞合并存、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要着力加强风险防范,进一步健全常态化风险 监测预警机制,加强重点业务风险处置,坚决守住风险防控底线。 9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主持召开部分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了解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面临的困难挑战,聚 ...
国务院国资委:要带头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坚定走差异化发展和品牌竞争路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09:45
中国华电、中国移动(600941)、中航集团、中国建筑、中煤集团、保利集团等6家中央企业负责同志 介绍了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建议。张玉卓对企业关切的问题逐一 回应。他指出,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定期沟通交流机制,高度重视、认真研究 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积极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精准助企纾困促发展。 张玉卓强调,要着力抓好稳健经营,锚定"一增一稳四提升"目标不放松,优化经营策略,注重向内挖 潜,全力降本增效,提升经营效益。要着力优化投资结构,聚焦产业链强基补短、基础设施建设、能源 资源保障等重点领域,做好项目对接和要素支撑,聚焦数字化绿色化升级和本质安全提升,加快推进设 备更新改造,持续加强投向管控,动态优化投资布局,以高质量投资引领高价值增长。要带头坚决抵 制"内卷式"竞争,坚定走差异化发展和品牌竞争路线,强化行业自律,引导行业健康、良性、可持续发 展,构建竞合并存、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要着力加强风险防范,进一步健全常态化风险监测预警机 制,加强重点业务风险处置,坚决守住风险防控底线。 人民财讯9月26日电,9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主持召开部分 ...
坚守驾控本色 莲花跑车的破局之道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6 07:52
转自:新华财经 近日,莲花跑车(Lotus)旗下新款EMEYA与ELETRE正式上市。在"冰箱彩电大沙发"盛行的时代,莲花依然坚持将"操控性能"作为产品核心,走出一条差 异化的发展路径。莲花科技营销中国及中东亚太区总裁钦培吉表示,尽管近期市场对舒适化配置需求显著,部分性能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中面临挑战,但莲花 始终坚信驾驶乐趣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一部莲花车,半部操控史。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下,莲花要守住豪华品牌定位,坚持做高端驾控细分市场。" "窄"赛道,"宽"积累 在大部分品牌都在扩大产品序列、试图成为"六边形战士"的当下,莲花跑车选择主动将赛道收"窄",专注于"驾驭"这一核心领域。此举背后是莲花 以"窄"博"宽"的市场策略——在行业极度"内卷"的当下,与其自降身价内卷,或许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才能赢得最稳固的生存空间。 在品牌定位上,作为与保时捷、宾利、劳斯莱斯等并列的豪华跑车品牌,保持高端调性是莲花的天然使命,底盘调校是莲花的立身之本。钦培吉在采访中表 示,莲花跑车的"空气动力学、底盘调校与轻量化设计"是其难以超越的三大优势,这正来源于其多年深厚的"慢"积累。77年来,莲花专注于汽车操控技术提 升,在历史 ...
湖南裕能已投产磷酸盐正极材料产能为85.8万吨
鑫椤锂电· 2025-09-23 07:56
产能布局 - 截至2025年6月末磷酸盐正极材料已投产产能达85.8万吨 [1] - 西班牙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正推进环评审批 [1] - 马来西亚年产9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处于前期准备阶段 [1]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磷酸盐正极材料行业在动力和储能双轮驱动下出货量保持高增速 [1] - 行业面临竞争加剧、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产能结构性过剩挑战 [1] 产品与技术 - CN-5系列及YN-9系列新产品销量实现进一步增长 [1] - 新产品满足下游客户对快充、大容量、长循环及高安全电池的应用需求 [1] 上游资源整合 - 公司正推进磷矿开采项目 [1] - 磷矿达产后预计对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1]
浙商基金十五载:亏损再现 破局待解
北京商报· 2025-09-04 14: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050.83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2024年同期净利润23.57万元)[1][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07.52万元 同比下滑28.5%(2024年同期9656.64万元)[2] - 历史净利润波动显著:2018年中至2020年末多次亏损(单期最高亏损2134.75万元) 2022年末达峰值4535.41万元[2][3] 管理规模 - 2025年二季度末管理总规模379.84亿元 同比减少27.24%[5] - 非货币基金规模273.17亿元 同比下滑22.01%[5] - 权益类基金规模52.78亿元 较2023年二季度末(107.7亿元)缩水51% 债券类基金规模220.14亿元 同期下滑29%[6] 产品业绩 - 主动权益类基金近三年62.5%产品(15/24只)跑输同类平均收益率[6] - 1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成立至今收益率为负 最高亏损达36.73%(浙商智选先锋C份额)[7] - 债券基金近三年64.3%产品(18/28只)跑输同类平均[7] 经营压力 - 管理费收入连续下滑:2023年上半年1.54亿元→2024年上半年0.91亿元→2025年上半年0.69亿元[6] - 年内2只基金因规模不足清盘(浙商惠丰定开债、浙商智配瑞享FOF)[5] - 当前有2只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清盘线[5] 公司治理 - 成立至今累计更换5任总经理 2017年后已变更3次[3] - 股东结构为民生人寿持股50% 浙商证券与养生堂各持股25%[8] - 同业排名落后:管理规模在2010年同期成立的4家机构中垫底(东证资管1798.43亿元、西部利得1158.25亿元)[8] 发展挑战 - 面临渠道能力不足与获客成本压力[4][8] - 投研能力与品牌影响力存在短板[4][9] - 需通过ESG、量化增强等差异化产品布局突破同质化竞争[9]
浙商基金十五载:亏损再现,破局待解
北京商报· 2025-09-04 14: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亏损1050.83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 而2024年同期净利润为23.57万元 [1][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07.52万元 同比下滑28.5% 2024年同期为9656.64万元 [3] - 公司净利润曾在2018-2020年期间连续亏损 半年度亏损额在931.85万元至2134.75万元之间 [3] - 2021-2022年净利润快速拉升 2022年末达到峰值4535.41万元 [4] - 2025年上半年管理费收入0.69亿元 较2023年同期的1.54亿元下滑55.2% [7] 管理规模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整体管理规模379.84亿元 同比减少27.24% [6] - 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273.17亿元 同比减少22.01% [6] - 权益类基金规模52.78亿元 较2023年二季度末的107.7亿元缩水51% [6] - 债券基金规模220.14亿元 较2023年二季度末的309.91亿元下降29% [6] - 公司规模在2010年同期成立的基金公司中排名末位 同期东证资管管理规模1798.43亿元 [8] 产品业绩 - 2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62.5%产品近三年收益率跑输同类平均 [7] - 1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成立至今收益率为负 主要成立于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 [7] - 浙商智选先锋一年持有期A/C份额自2021年8月成立以来分别亏损35.69%和36.73% [7] - 28只债券基金中64.3%产品近三年收益率跑输同类平均 [7] - 年内2只基金因规模不足清盘 另有2只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 [6] 公司治理 - 公司成立以来经历5任总经理 2017年后更换3任总经理 [4][5] - 现任总经理刘岩于2024年11月就任 [5] - 股东结构为民生人寿保险持股50% 浙商证券和养生堂各持股25% [8] 发展挑战 - 公司面临规模与渠道不及头部机构的问题 [5] - 获客成本与成本管控能力影响发展前景 [5] - 投研能力与品牌影响力存在不足 [5] - 频繁高管变动导致战略缺乏连续性 [5] - 需通过差异化产品布局和投研能力建设实现突围 [9][10]
告别“内卷”,差异化竞争格局渐成,哪些光伏企业能卡位成功?
搜狐财经· 2025-09-04 05:57
政策支持与行业整合 - 2025年政策密集出台 禁止硅料和组件低于现金成本销售 遏制自杀式降价[3] - 中央财经委员会和工信部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优化供给侧结构[3] - 政策通过规范竞争和鼓励整合 加速低效产能出清 形成头部引领和技术驱动新格局[3] 价格与盈利修复 - 2025年第二季度光伏产业链价格从上游到下游有序回升 供需关系和竞争秩序同步改善[4] - 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4.79万元/吨 最高涨幅达3.37% 此前连续8周上涨[4] - 行业库存从高位回落 低价销售行为减少 基本面有望改善和盈利修复[1][4] 技术创新与差异化发展 - 技术创新是光伏企业走出同质化竞争的根本路径 具备差异化优势的厂商有望业绩反转[1][4] - 头部企业转向差异化发展 东南网架拓展农光互补项目 预计2026年竣工并网发电[6] - 光伏+储能/农业/制氢等融合模式成熟 行业在技术创新与理性发展双轮驱动下走向高质量[7] 装机与发电量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并网2.12亿千瓦 同比增长54.1%[7]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光伏装机容量约11亿千瓦 发电量559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2.9%[7] - 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达94% 行业基本面向好[7] 资本市场表现 - 光伏设备板块近两个交易日连续大涨 通润装备实现2连板涨停[7] - 2025年4月上旬以来板块指数累计上涨37.26% 市场风险偏好回升[5][7]
券商亮眼中报映照一流投行建设路径
证券日报· 2025-09-03 16:21
行业格局 - 证券业形成头部券商强基提质和中小券商特色突围的发展格局 [1] - 政策导向与市场规律同频共振推动行业向功能性深化转型 [1] - 分类指导和精准施策的监管思路避免同质化内卷并搭建多元化发展框架 [1] 政策驱动 - 新"国九条"明确2035年一流投资银行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的长期目标 [1] - 监管部门通过并购重组引导头部券商做优做强并推动资源向综合服务能力强的机构集中 [1] - 分类评价新规优化考核指标为中小券商差异化发展打开政策空间 [1] 经营表现 - 150家券商总资产首次突破1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2] - 行业净利润超1100亿元且同比增幅超40% [2] - 前五大券商在总资产 净资产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合计占比分别达到34% 30% 27%和41% [2] 并购重组 - 并购重组成为券商冲刺一流投行的核心抓手并进入资源深度整合新阶段 [3]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后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协同效应 [3] - 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并购后实现净利润同比增幅突破1000%的跨越式增长 [3] 中小券商发展 - 8家中小券商在代理销售金融产品 财务顾问和并购重组顾问等细分业务中跻身行业前十 [4] - 区域型券商深耕本地产业带形成接地气的区域竞争优势 [4] - 专业型券商通过深耕产业投研能力在IPO承销等业务建立专业壁垒 [4] 行业展望 - 头部券商以并购重组为引擎向综合化国际化的一流投行迈进 [4] - 中小券商以特色业务为支点打造专而精的细分领域标杆 [4] - 分层竞争和协同发展格局为证券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4]
零售上市公司探寻数字化转型路径
证券日报· 2025-08-25 16:15
行业整体表现 - A股零售行业31家上市公司发布中报 其中15家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1] - 步步高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57.71%至2.01亿元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45%至21.29亿元 [1] 业绩提升策略 - 超市业态通过关闭低效门店、调改潜力门店及开展自有品牌战略实现经营业绩改善 [1] - 零售企业采用"一店一策"推动门店调改 将传统百货升级为"主题+场景"沉浸式社交空间 [2] - 深化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 实现从流量争夺到留量经营的转变 [2] 数字化转型 - 数字化技术优化供应链 库存周转天数和生鲜损耗率明显改善 [3] - 通过多维表格整合客流量、库存、销售等核心数据 生成实时运营看板提升跨区域协同效率 [3] - 数字化转型是中长期发展方向 可增强精细化运营能力和供应链体系效率 [3] 差异化竞争策略 - 通过自有品牌和创新消费场景展开差异化发展 避免同质化竞争 [3] - 发掘零售空间的社交、休闲和文化体验优势 增强用户黏性和复购率 [3] - 借助资本力量通过并购补强新零售和线上平台等薄弱环节 [3] 行业转型方向 - 零售行业核心是回归商业本质 聚焦好商品、好体验、好效率 [1] - 发展思维从存量博弈转向价值创造 [1] - 以门店调改为抓手、数字化改造为支撑、消费场景创新为突破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4]
“中国电影新力量”再聚长春,碰撞思想、分享洞见
央视网· 2025-08-24 06:19
行业活动与政策导向 - 第八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在吉林长春举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电影艺术家的重要回信精神 [1] - 论坛以"从生活中来 到观众中去——电影和观众在一起"为主题 聚焦现实题材创作 动画创新及观众变化等议题 [2] - 中宣部电影局强调电影需记录社会发展 反映人性复杂 传承文化精髓 是提供深度思考与情感升华的重要载体 [1] - 提出电影行业需抓住出好作品的中心环节 坚信好电影能够重新赢得观众 [1] 电影创作与技术创新 - 《哪吒2》特效镜头数量从1318个增至1948个 参与制作公司达138家 人员超4000人 较《哪吒1》的1600人规模显著扩大 [5] - 通过标准化模板 技术开源和极速反馈机制实现跨31个城市团队协同 推动中国动画工业化发展 [5][6] - 《南京照相馆》采用微观切片与平民视角叙事 依托真实历史事件进行时间线浓缩 以陌生化视角增强观众代入感 [3][4] - 强调历史题材需将记忆转化为建设性现实力量 通过具象化影像抵御历史虚无主义 [4] 市场表现与观众需求 - 2025年满意度调查显示《南京照相馆》88.5分 《哪吒之魔童闹海》87.3分 《罗小黑战记2》87.1分 《浪浪山小妖怪》86.9分暂列年度前四 [8] - 高满意度作品数量从2015年1部增至2025年8月的5部 体现行业创作质量持续提升 [9] - Z世代成为观影主力 要求与创作者真诚对话 拒绝居高临下教育或虚伪讨好 [7] - 移动互联网时代观众通过二创 评论参与作品共创 主体性空前增强 [7] 新片发布与产业生态 - 论坛发布34部新片片单包括《营救飞虎》《志愿军:浴血和平》《生还》《蛟龙行动》等 即将登陆市场 [9] - 动画视效产业形成以中小公司和工作室为主的生态 通过《哪吒2》等技术开源项目促进行业成长 [6] - 展览展示120年来不同时代电影人青春年华创作的代表作品 突出新生力量的接续传承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