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说芯语

搜索文档
突发!美国对TCL、联想、一加等中国企业启动337调查
是说芯语· 2025-08-07 08:44
337调查启动 -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于8月4日投票决定对"特定移动蜂窝通信设备"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456)[1] - 中国一加、联想、TCL等多家企业及其海外关联公司,以及芬兰HMD Global等企业被列为列名被告[1] - 调查源于韩国Pantech Corporation于2025年7月3日向ITC提交的申诉,主张相关产品侵犯其4项美国注册专利(专利号分别为9.548.839、11.659.503、11.051.344、12.267.876)[3] 涉案企业范围 - 列名被告包括中国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一加)及其美国子公司、联想集团及其美国子公司、摩托罗拉移动(联想旗下)、TCL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芬兰HMD Global及其美国子公司[3] - 另一项针对特定智能电视的337调查申请由美国Cerence Operating Company提出,涉及日本Sony Group Corporation、美国Sony Corporation of America、TCL多家关联公司等[6] 调查程序与影响 -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在立案后45天内确定调查结束期限[7] - 若认定侵权成立,ITC发布的救济令将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于60日后具备终局效力,可能对相关企业的美国市场业务造成直接影响[8] 行业背景与趋势 - 近年来联想、大疆、立讯精密、TCL、海信、一加等企业都曾被美企提起337调查申请[8] - 发起337调查已成为老牌科技巨头同中国制造竞争的常用手段,涉及家具、健身器材、汽车零部件、药物、计算机及化工产品等多个领域[8] -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领域的"空心化企业"(如诺基亚、摩托罗拉、北电网络等)为谋取专利收费而发起337调查,成为行业显著特征[8] 应对策略分析 - 统计数据显示应诉不一定输,甚至赢面更大[9] - 滥用知识产权虽可能短期获利,但长期面临巨大法律风险,可能远超胜算5%的337投诉[9]
余凯的狗屎运
是说芯语· 2025-08-07 00:49
地平线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余凯2015年离开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创立地平线,专注于自主开发人工智能芯片 [5] - 2019年推出首款国产车规级AI芯片实现中国零突破,后续每年迭代产品,2024年推出算力达560TOPS的征程6系列芯片 [5] - 10年累计交付超770万套智驾方案(2024年单年交付290万套),在中国OEM ADAS市场占有率超40% [5] 关键合作与战略转折 - 2018年与长安汽车的合作及2019年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相遇被视作公司重要发展契机 [5] - 李想建议公司all in智能驾驶领域,该战略在数年后显著影响公司发展轨迹 [11] - 汽车行业合作伙伴覆盖大多数主流厂商,形成广泛产业联盟 [5] 创始人特质与管理哲学 - 创始人具备跨学术界、产业界和资本界的资源整合能力,被评价为"有社会智慧的学者" [5][7] - 强调"在离悬崖50米的地方跳舞"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主张"在没有人的地方竞争" [14] - 推崇商业第一性原理,注重理解客户真实需求和痛点 [15] 技术产品发展 - 芯片产品实现从零到行业领先的突破,单片算力提升至560TOPS [5] -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已渗透至中国40%的国产ADAS系统,平均每10辆配备ADAS的智能车中4辆采用地平线方案 [5] 行业地位与影响 - 地平线成为中国汽车智能驾驶芯片领域市场份额第一的企业 [5] - 通过持续产品迭代和技术创新,确立在AI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 [5][14]
三星 “改主意”了!
是说芯语· 2025-08-06 23:31
三星电子战略调整 - 公司将DDR4 DRAM芯片生产周期延长至2026年12月,取代原计划2025年底停产安排 [1] - 调整主因是高带宽内存(HBM)进展不及预期,HBM3E产品未通过英伟达认证导致市场份额被SK海力士和美光挤压 [1] - 利用已折旧的1z纳米制程产线继续生产DDR4以保持高利润率,HBM3E晶圆投片量将从每月7-8万片降至3-4万片 [3] DDR4市场供需变化 - DDR4 16Gb芯片现货价格2025年6月达12美元,同比涨幅超100%,价格反超同容量DDR5产品 [1] - 高盛预测2026年HBM价格或因产能过剩下跌10%,DDR4因供应缺口维持高价 [3] - 三星复产将使DDR4现货价格涨幅从2025Q3的40%-45%收窄至Q4的10%-15%,但合约价保持高位 [6] 竞争对手动态 - SK海力士计划2025年底HBM月产能达15万片,并提前量产HBM4以巩固技术优势 [3] - 美光加速HBM3E量产,预计2025年下半年其HBM市场份额接近整体DRAM市占率水平 [3] - 台系厂商南亚科技8Gb DDR4满产,华邦电子8Gb DDR4下半年放量并计划2026年导入16纳米制程 [5] 中国大陆厂商布局 - 长鑫存储Fab1工厂以DDR4生产为主,Fab2全面转向DDR5,DDR4产能2025年预计扩产60% [5] 中长期市场展望 - 2026年DDR4价格中枢较2025年上涨20%-30%,HBM市场进入价格战阶段 [6] - 2027年后DDR6商用将加速DDR5普及,但DDR4在工业、汽车等长尾市场存续至2030年 [6] - HBM技术门槛高且市场集中,DDR4逆势涨价显示成熟制程在新兴需求替代传统市场前仍具战略价值 [6]
突发!2 华人在美被捕,涉嫌走私 GPU ......
是说芯语· 2025-08-06 23:31
事件概述 - 两名中国公民耿川和杨世薇因涉嫌非法向某国出口价值数千万美元的AI芯片在加州被捕 [1] - 涉案公司ALX Solutions成立于2022年 总部位于埃尔蒙特 在美国实施对某国技术出口管制后成立 [3] 非法出口行为 - 2022年10月至2025年7月期间 通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货运代理公司非法出口先进芯片 [3] - 2024年1月收到某国公司100万美元付款 付款来源异常 [3] - 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从Super Micro Computer购买200多块英伟达H100芯片 谎称客户在新加坡和日本 [4] - 在一张28453855美元的发票上虚报客户在新加坡 但标注地址不存在该公司 [4] - 除H100外 还非法运送PNY GE Force RTX 4090显卡 [4] 涉案芯片 - 主要涉及英伟达H100 AI芯片 [1][4] - 同时涉及PNY GE Force RTX 4090显卡 [4] 司法进展 - 两名被告在洛杉矶美国地方法院出庭 [5] - 耿川以25万美元保释金获释 [6] - 杨世薇因签证逾期滞留 将接受拘留听证会 [7]
突发!华为再诉传音
是说芯语· 2025-08-06 09:01
华为起诉传音控股专利侵权 - 华为向德国欧洲统一专利法院慕尼黑分庭起诉传音控股及其关联公司 指控其侵犯华为一项名为"偏移解码装置 偏移编码装置 图像滤波装置"的欧洲专利 [1] - 这是华为第二次状告传音控股侵权 此前曾因主题壁纸侵权索赔2000万元 双方于2020年6月达成和解 [1] - 传音控股在非洲市场排名第一 但近年来在拓展新市场时专利问题成其关键挑战 [1] 公司回应情况 - 记者分别联系了华为和传音控股方面了解情况 但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应 [1] 信息来源 - 新闻来源为每日经济新闻 [2] - 内容由是说芯语转载 [4]
300亿!芯片独角兽重启IPO!
是说芯语· 2025-08-06 05:22
IPO进程重启 - 公司于2025年8月5日重启科创板上市辅导,由中信建投担任保荐机构,距离首次IPO折戟已过去两年多[1] - 公司曾于2022年6月首次提交科创板IPO申请,拟募资60亿元用于显示触控、OLED等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但因业绩波动和监管问询于2023年3月主动撤回申请[9] - 2023年7月因IPO违规(涉及对第一大经销商收入核查不到位、呆滞料内控不足等)被证监会处罚[9]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8年9月3日,注册资本43.106.5156万元,法定代表人张晋芳,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6] - 控股股东张晋芳通过直接持股、间接持股以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39.97%的股权[6] - 行业分类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6]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产品矩阵覆盖面板显示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LED显示驱动芯片及控制芯片,技术路线涵盖LCD、OLED、AR/VR等主流显示技术[3] - 拥有境外发明专利399项、境内发明专利189项,研发人员占比超60%[7] - AMOLED显示驱动芯片支持超低功耗模式,车规级芯片通过ASIL-D认证[7] - 拳头产品包括:智能手表用AMOLED显示驱动芯片ICNA3508A、车规级显示芯片ICND7001/7201(已应用于阿维塔07的Halo屏)、LED显示驱动芯片ICND8392/ICND3069、车载电源管理芯片iML9880系列[8] 市场地位与客户 - 2024年数据显示,公司在全球智能手机LCD显示驱动芯片、智能手机LCD TDDI芯片的市场占有率均居中国大陆厂商首位[3] - LED显示驱动芯片自2019年起连续五年保持全球市占率第一[3] - 客户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等头部面板厂商,产品已进入TCL、LG、三星、小米等终端品牌的供应链[7] - 2024年连续两年获天马"优秀合作伙伴奖"、连续五年获惠科"卓越供应商"奖[7] 财务表现 - 2019年至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4,741.61万元、237,982.57万元和567,435.59万元[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5,377.09万元、5,327.90万元和93,199.01万元,2020年度扭亏为盈[8] - 2021年面板显示驱动芯片产销率从2020年的92.53%降至89.54%[9] 行业机遇与挑战 - 随着OLED、Mini/Micro LED等新技术普及,显示驱动芯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10] - 公司正通过技术升级(如OLED TDDI预计2025年下半年量产)和市场拓展(车规芯片、海外客户)巩固优势[10] - 需应对国际厂商技术壁垒及国内同行(如云英谷、奕斯伟)的竞争压力[10]
"研发不加班全裁了"?
是说芯语· 2025-08-06 01:52
公司声明与战略规划 - 公司明确辟谣"全员裁员"传闻,并公布未来两年战略规划,业务处于稳步增长阶段 [1] - 2025年重点布局杭州、嘉兴、香港、新加坡等地,预计全年新增数百个岗位 [1] - 2026年扩张规模将提升至数千人,涵盖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及运营支持等领域 [1] - 2025年战略布局包括在杭州设立华东研发中心,嘉兴基地承担智能硬件生产与测试,香港、新加坡办公室负责海外市场运营 [18] - 2025年上半年超额完成销售目标,盈利能力稳步增强,下半年已锁定超过3亿元AIGC订单 [18] 公司背景与股东结构 - 公司成立于2017年,业务涉及"AI+电话"、"AI+短视频"、"AI+直播"、"AI+IP"等,已实现AIGC产品在十多个行业的商业化应用 [3] - 最新估值近10亿美元,股东包括腾讯、招银国际、红杉资本、奇虎360等 [3] - 司马华鹏持股28.34%为第一大股东,腾讯持股17.71%为最大机构股东 [13]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国新央企(7.19%)、海松资本(6.29%)、招银国际(4.65%)、三六零(3.58%)、红杉资本(3.18%) [13] 财务状况与融资情况 - 2023年完成数亿元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红杉中国等机构 [16] - 2024年6月完成来自浙江嘉兴的数亿元融资,并获得各大银行数亿元授信额度 [16] - 账面现金储备充足,可支付120个月以上员工工资,拥有近亿元规模的算力硬件资产 [16] 业务发展与市场表现 - 客户已覆盖金融、教育、文旅等十余个行业,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83% [21] - 专注于数字人克隆、多模态交互等技术研发 [16] - 2025年技术类岗位占比超60%,涵盖AI工程师、产品经理等职位 [19] - 2026年将侧重算法优化、多语言模型训练及全球化合规团队建设 [19] 行业环境与竞争态势 - AIGC行业面临成本压力,2025年头部企业算力成本平均上涨40% [23] - 数字人市场2025年规模预计突破200亿元 [25] - 公司选择此时扩张,旨在通过技术领先巩固市场地位,抓住AIGC行业爆发窗口期 [21][23] - 华东与东南亚布局符合AIGC"技术+场景"双轮驱动趋势 [25]
台积电2nm泄密!3名工程师被捕
是说芯语· 2025-08-05 13:02
台积电2纳米芯片技术外泄事件 事件概述 - 台积电3名工程师涉嫌在任职期间将2纳米芯片制程关键技术外泄给外商 涉案人员包括前任和现任工程师 利用居家办公漏洞通过公司笔电登入内网 并用手机拍摄机密文件画面规避监控 [1][3] - 中国台湾地区高检署于7月25至28日展开行动 共搜索6处地点 拘提6名工程师 其中3人(1名前员工和2名在职员工)被声押禁见获准 [3][5] 技术重要性 - 台积电2纳米制程为全球最先进芯片制造工艺 预计2023年下半年量产 应用领域涵盖智能手机和AI加速器等 [3][4] 公司应对措施 - 台积电已对涉事人员采取法律行动并开除多名涉案员工 但未公开具体细节 [4] - 公司通过内部监控发现机密档案接触异常 调查后确认核心技术遭非法获取 随即向检调单位提告 [3] 外泄手法与漏洞 - 涉案人员利用疫情期间居家办公政策漏洞 通过公司配发笔电远程接入内网 改用个人手机拍摄屏幕机密内容 突破传统厂区禁止携带手机的安全管控 [3] 涉案方动态 - 检调同时搜索接收技术的涉案外商设备商 但该厂商拒绝评论事件 [5] - 高检署将重点调查技术外泄动机 目的及是否进一步扩散 并依损害程度从严追诉 [5] 行业影响 - 事件暴露半导体行业在远程办公环境下的新型资安风险 尤其对尖端制程技术保护提出挑战 [3]
华为哈勃,新投一家模拟芯片公司
是说芯语· 2025-08-05 07:31
融资动态 - 聚芯微电子于2025年8月1日完成E轮融资,投资方包括OPPO、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深圳哈勃科技(华为旗下)、北京量子跃动(字节跳动旗下)、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等[1][2] - 公司注册资本从824.67072万元增至912.22334万元,增加87.55262万元[2] - 新增股东23个,包括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等,同时部分原有股东退出[2] - 2022年1月曾获数亿元D轮融资,五源资本、字节跳动等参投,截至2022年6月累计融资额超十亿元[3]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16年1月,总部位于武汉光谷未来科技城,在欧洲、深圳、上海设有研发中心[2] - 法定代表人为詹万幸,核心团队来自荷兰、比利时、德国,在传感器芯片设计和智能音频领域拥有十余年产业化经验[2] - 专注于高性能模拟与混合信号芯片设计,产品线包括3D光学和智能音频两大方向[3] 业务与技术 - 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人工智能、AR/VR、自动驾驶等领域[3] - 在ToF(飞行时间)和智能音频技术领域具备技术创新能力[2] 行业地位 - 获得国内头部基金持续投资,累计金额超十亿元[3] - 投资方涵盖手机厂商(OPPO、小米)、互联网巨头(华为、字节跳动)及专业投资机构[1][2][3]
TI 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涨价!6 万余款产品全面调价!
是说芯语· 2025-08-05 05:00
德州仪器新一轮大规模涨价 - 公司于8月4日启动史上最大规模调价,涉及料号超6万个,较6月3300款增长近20倍,覆盖几乎所有客户,仅极少数超级大客户除外 [1] - 涨幅集中在10%-30%,其中41.3%料号涨幅超30%,工业控制与汽车电子领域高涨幅产品占比显著 [2] - 结构性调价策略明显,通过提高老料号价格(如2018年款DCDC转换器涨22%)推动客户转向新款(替代型号仅微调5%) [2] 涨价产品分类特征 - **工业控制领域**:占比超40%的工控类产品重点调价,如PLC用模拟前端芯片、工业通信接口芯片,16位ADC芯片单价从3.2美元涨至4.1美元(涨幅28%) [3] - **汽车电子领域**:车规级产品涨幅普遍高于消费级,车载PMIC涨18%-25%,新能源汽车BMS专用隔离芯片涨22%,Q2汽车业务营收同比增长中个位数 [3] - **消费电子与通信设备**:手机快充IC等电源管理芯片涨5%-15%,通信设备射频前端芯片同步调价,Q2通信设备业务营收同比激增50% [3] 涨价背景与行业影响 - 成本压力驱动:中国区毛利率长期低于全球水平,叠加高纯度硅片等原材料价格上涨 [5] - 市场窗口期:2025年Q1-Q2营收连续两季同比增长(11%、16%),工业与个人电子需求回暖 [5] - 战略转型:从"低价抢份额"转向"保利润率",可能短期影响市场份额但为国产替代(如圣邦股份、思瑞浦)创造机会 [6] - 潜在连锁反应:下游企业或加速库存消化,国际大厂(ADI、英飞凌)可能跟进,反映半导体行业向"质升"转型趋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