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是说芯语
icon
搜索文档
宇树科技王兴兴:指望机器人能够在干活场景产生较大的价值不太现实
是说芯语· 2025-08-09 23:56
公司上市与战略发展 - 宇树科技于2023年7月开启IPO辅导,创始人王兴兴将上市视为企业成长的重要里程碑,类比为"高考",标志着公司在管理和运营上迈向成熟阶段 [1] - 公司成立9年,海外业务占比达50%,自2018年起持续布局全球市场 [3] 行业增长与市场动态 - 2023年人形机器人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内整机及零部件厂商平均增速达50%-100%,特斯拉计划量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并推出第三代产品 [3] - 未来几年全行业出货量预计每年翻番,若技术突破可能实现单年数十万至上百万台出货量 [3] - AI技术进步(如ChatGPT)及科技巨头(英伟达、苹果等)投入推动行业关注度陡增 [3] 产品应用与技术路线 - 当前机器人产品已在汽车工厂等工业场景落地,但表演、运动等场景更易实现商业化 [4] - 公司长期目标是开发通用型人形机器人,覆盖工厂、家庭等多场景,超80%员工专注多场景任务训练 [4] - 智能体机器人硬件已具备基础可用性,未来需优化成本(降低)、寿命(延长)及可靠性 [4] 技术挑战与研发方向 - 机器人大模型是核心瓶颈,行业处于类似"ChatGPT前1-3年"阶段,具身智能AI尚未成熟 [4] - 预计1-3年可达"人形机器人ChatGPT时刻",悲观情况下需3-5年 [4] - 未来2-5年技术重心为端到端智能模型、低成本硬件、超大规模制造及分布式算力 [5] - 视频生成模型可能优于VLA模型,但面临GPU高耗能问题 [5] 行业竞争格局 - AI领域创新具有随机性,资源规模不绝对决定技术领先性,中小团队可能突破 [7] - 机器人技术需全球协作,中企与海外企业共同推动,预计2-5年内实现突破性进展 [7]
ARM服务器CPU初创公司降薪欠薪
是说芯语· 2025-08-09 08:47
服务器CPU初创公司现状 - 近年来涌现大量ARM架构和RISC-V架构的服务器CPU初创公司,包括启灵芯、博瑞晶芯、鸿钧微等[3][4] - 芯片创业难度大,尤其是高端服务器CPU领域,部分公司已出现降薪、欠薪、裁员甚至破产情况[5][6] - 初创公司主要依赖融资存活,研发投入周期长,产品市场化面临巨大挑战[8] 行业竞争格局 - 服务器CPU市场主要被x86架构主导,ARM架构当前最大竞争对手是x86[10] - 信创领域基本被华为、飞腾、海光等头部公司占据[8] - 华为鲲鹏投入近200亿才取得现有成绩,初创公司至少需要50亿投入才能做出有竞争力产品[9] ARM服务器发展前景 - ARM服务器已解决大量软件生态问题,相比RISC-V生态更成熟,相比x86具有TCO成本优势[10] - 主要客户包括互联网公司(阿里、腾讯、字节)、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和信创垂直行业(金融、电力)[11] - IDC预测2025年ARM服务器将占全球出货量21.1%,从几乎零增长到超过五分之一[11] - 服务器市场整体快速增长,第一季度达952亿美元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4%[11] 技术发展挑战 - 产品定义是首要问题,包括性能规格、目标市场、CPU核数、DDR/PCIe通道等关键参数[10] - 公司需在技术创新、资金筹集、市场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提升能力[11]
突发反转!美国批准高端GPU对华出口!
是说芯语· 2025-08-09 01:16
中美AI芯片政策调整 - 美国商务部恢复向中国出口英伟达H20人工智能芯片 这一决定是中美在AI领域竞争与合作交织的体现[1] - 政策调整发生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 特朗普政府试图在"保护技术优势"与"维护企业利益"之间寻求平衡[3] - 此次解禁是中美伦敦经贸会谈的成果之一 美国通过放宽部分限制换取中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3] 英伟达H20芯片技术参数 - H20采用Hopper架构 配备96GB HBM3显存和148 TFLOPS FP16算力 性能为旗舰芯片H100的15%[4] - 芯片显存带宽达4.0 TB/s NVLink互联技术达900GB/s 适合互联网大厂的数据中心部署[4] - 设计符合美国出口管制要求 算力参数被严格限定在"非军事用途"阈值以下[6] 中国市场反应与影响 - 字节跳动、腾讯等企业在禁令解除后已重启大规模采购 单台搭载H20的服务器含税售价约97万至120万元人民币[6] - 华为昇腾芯片构成竞争压力 昇腾910B实测性能已追平H20 计划于9月量产的昇腾920将直接对标H100[6] - 中国芯片自给率有望从2024年的34%提升至2027年的82%[7] 英伟达的应对策略 - 公司CEO黄仁勋半年内三度访华 以"失去中国市场将导致就业和税收流失"为筹码施压美国政府[6] - 公司计划推出新一代合规芯片RTX Pro 进一步巩固在华市场地位[7] - 公司连夜澄清H20芯片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或监控软件 强调技术设计符合国际安全标准[6][10] 中美科技博弈趋势 - 美国商务部同步宣布强化对华为昇腾芯片的全球管制 要求使用昇腾芯片的企业必须获得美方许可[7] - 中美在算力芯片、数据治理等领域的规则竞争将持续加剧[8] - 中国强调"自主可控才是应对技术博弈的根本之道" 建议通过算法创新和生态建设降低对外依赖[7]
马斯克——左右半导体制造格局的平衡稳定器
是说芯语· 2025-08-09 00:31
全球半导体制造竞争格局 - 美国成为全球半导体制造竞争最激烈的国家,三家能量产3nm工艺的晶圆厂(台积电、英特尔、三星)均在美国设厂,但境遇差异显著:台积电市值或逼近3万亿,英特尔18个月内裁员超30%,三星芯片制造部门营业利润同比骤降94%[2] - 三星美国德州泰勒工厂因缺乏客户曾面临开工困境,但近期获马斯克165亿美元代工订单(2026-2033年),年订单额超20亿美元(占三星晶圆代工年营收25%),推动工厂加速建设[2][5] - 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虽规模宏大,但产能已被英伟达、AMD、苹果等瓜分,难以满足特斯拉需求[13] 三星晶圆代工业务转折 - 三星泰勒工厂获美国政府47.5亿美元《芯片法案》支持,但此前因建设缓慢、客户稀缺被视为"反面典型"[4] - 马斯克选择三星而非台积电的关键原因:工厂邻近其住所便于亲自参与效率优化,且三星同意特斯拉介入制造流程[5] - 订单覆盖特斯拉A16芯片,可能包含机器人及AI计划需求,远超当前电动车用量(按70%良率测算可支持超2.475亿芯片,对应1237万辆电动车)[7] 行业技术竞争动态 - 三星在HBM芯片领域面临SK海力士和美光挤压:SK海力士HBM3E凭借1b DRAM技术性能领先,美光利用美国制造优势逼近,三星HBM4量产推迟至2026年[10][12] - 三星计划通过代工与内存部门垂直整合定制HBM4(带宽2.0 TB/s),但需解决良率问题(当前1c DRAM良率30-40%)[12][13] - 英特尔代工业务受冲击:18A工艺退出代工市场,14A前景不明,潜在年订单损失近20亿美元,高通与三星2nm合作更紧密[14][15] 特斯拉供应链战略 - 特斯拉通过三星实现供应链多元化:美国本土产能可规避关税,且获得专属生产线(台积电曾拒绝苹果类似要求)[8] - 合作模式创新:马斯克可能亲自参与设备谈判和工厂设计,引入超级工厂理念,或改变传统晶圆代工运营模式[6][15] - 现有合作基础:三星已为特斯拉生产AI4自动驾驶芯片,台积电则负责AI5芯片[7]
中国有了自己的“一位难求”国际化半导体展
是说芯语· 2025-08-09 00:03
展会概况 - 第十三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展(CSEAC 2025)将于2025年9月4日至6日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是中国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国际化展会 [1] - 展会被公认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年度必选打卡之地,吸引国际厂商从观望转为直接参与,彰显中国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势头 [1] - 展会以"专业化、产业化、国际化"为特色,为全球半导体行业搭建技术交流、经贸合作平台 [3] 展会规模与增长 - 2025年展商总数突破1000家,同比增长40%以上,其中国际展商近200家 [4] - 展馆面积达60000平方米,预计现场观众接近10万人次 [4] - 参展商年增长率超40%,中国半导体设备头部企业全部参展 [3] 展会内容与特色 - 设置20多场专业论坛,精准聚焦市场热点及产业痛点,吸引数千名行业专家、企业家及科研机构代表参与研讨 [3] - 设立"IC精英大讲堂",聚焦AI算力集群、先进封装检测、热管理材料三大核心赛道,推动技术转化与产业升级 [5] - 创新设置人才专区,近30所知名高校与100多家领军企业现场落实校企对接计划,促进产教融合 [6] 行业影响与趋势 - 展会主题为"做强中国芯,拥抱芯世界",反映中国半导体产业立足本土、面向全球的发展战略 [4] - 通过新品发布、供需对接等活动,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对接的生态体系,吸引国际优势资源加入中国半导体发展周期 [5] - 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合作论坛"集结产业领军人物探讨关键技术 [5] 展区设置 - 主要展区包括:综合展区、材料展区、晶圆制造设备展区、封测设备展区、核心部件展区 [11] - 同期举办20多场专业论坛,全方位呈现半导体产业技术革新与生态活力 [6]
特朗普听好了——关于我的信息有很多错误!!
是说芯语· 2025-08-08 11:00
特朗普勒令英特尔CEO辞职事件 - 特朗普以"严重利益冲突"为由要求英特尔CEO陈立武立即辞职 引发市场震荡 公司盘前股价暴跌近5% [1] - 公司回应强调56年美国本土制造经验 正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亚利桑那晶圆厂 采用最尖端工艺践行"美国优先"政策 [1] - 事件加剧公司现有困境:制程技术落后台积电 AI芯片市场份额为零 7.5万人大裁员计划尚未实施 [1] 陈立武公开信核心内容 - 强调在美国40年的从业经历 始终遵循最高法律和道德标准 与全球生态系统建立良好关系 [3] - 表示领导英特尔转型是职业生涯荣幸 认为公司成功对美国科技制造业领先地位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3] - 澄清过往任职经历中的错误信息 强调声誉建立在"言出必行"和"正确行事"原则基础上 [3] 英特尔当前业务进展 - 董事会全力支持公司转型战略 预告将在年内量产美国最先进的半导体制程技术 [4] - 公司正与政府积极沟通 确保当局掌握事实 支持总统推进国家经济安全的政策目标 [4] - 强调公司在美国科技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角色 认为当前面临"清晰使命"和"无限机遇" [4][5]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事件引发科技巨头转型道路的重大不确定性 政治风暴加剧公司经营压力 [1] - 行业关注点聚焦于:美国半导体制造本土化进程 尖端制程技术突破时间表 以及地缘政治对企业治理的影响 [1][4]
真相!特朗普为何向英特尔CEO陈立武开刀?
是说芯语· 2025-08-08 03:43
英特尔CEO争议事件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公开指责英特尔CEO陈立武存在"严重利益冲突"并要求其立即辞职 但未提供具体证据 [1] - 共和党参议员科顿致信英特尔董事会 质疑陈立武与中国的关系 特别提及其在Cadence公司任职期间向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出售受管制技术的历史 [2] - 英特尔声明强调陈立武及董事会致力于美国国家经济安全 并正在实施符合"美国优先"政策的数十亿美元本土半导体投资 [2] 公司内部动态 - 消息导致英特尔股价单日下跌3 1%至19 77美元 [5] - 董事会虽公开支持CEO 但内部存在战略分歧 包括是否退出制造业及人工智能领域收购等议题 [5] - 陈立武主张保持公司完整性 其筹资与收购计划遭遇部分董事反对 [5] 行业背景与挑战 - 英特尔在PC/服务器芯片领域长期领先 但错失移动计算转型 市值已落后英伟达/台积电等竞争对手 [5] - 公司获得《芯片与科学法案》近80亿美元拨款 但推迟俄亥俄州工厂投产至2030年代引发政府不满 [7] - 分析师指出CEO被聘用源于其深厚行业资源 若离职将面临接任者难题 [6] 政治因素影响 -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政策拨款施压企业增加投资 英特尔工厂延期被视为违背半导体本土化目标 [7] - 俄亥俄州共和党参议员莫雷诺同步呼吁CEO辞职 显示事件已升级至政治层面 [7] - 分析师认为特朗普不满可能源于CEO未建立私人关系及公司削减资本支出的决策 [5]
突发,特斯拉解散Dojo团队
是说芯语· 2025-08-08 00:02
特斯拉Dojo项目终止 - 特斯拉将解散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项目负责人Peter Bannon离职,剩余约20名员工转投新公司DensityAI,其他成员调往内部数据中心项目[1] - 公司计划转向依赖外部技术合作伙伴,包括Nvidia、AMD的计算芯片和三星的芯片制造[2] - 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此前已暗示战略转型,称Dojo可能不会长期推进,未来技术将融合合作伙伴方案[3][4] 战略转型与外部合作 - 公司与三星达成165亿美元协议,确保至2033年的AI半导体供应,计划利用德州工厂生产下一代AI6芯片以多元化供应链[3] - 2024年预计采购Nvidia硬件价值30-40亿美元,占AI总投入的三分之二,同时内部AI推理计算机和传感器研发占另一半预算[24] - 新建超级计算机集群Cortex由约5万块Nvidia H100 GPU组成,加速FSD V13开发,累计AI相关资本支出达50亿美元[31][32] Dojo项目历史回顾 - 2019年首次披露Dojo为训练FSD神经网络的超级计算机,承诺车辆硬件支持未来软件升级[8][9] - 2021年发布D1芯片和3000块芯片组成的AI集群,计划2023年完成7个Exapod集群建设[13][16] - 2023年投入超10亿美元扩大Dojo规模,但马斯克称其为"不太可能的赌注",同时依赖Nvidia补充算力[17][20][21] 技术迭代与算力发展 - 下一代D2训练模块采用单晶片设计,取代多芯片连接方案[22] - 2024年预测算力达100 exaflops,实际部署Cortex集群后训练能力从4万提升至9万H100 GPU等效[19][27] - 当前车辆硬件或无法支持下一代AI模型参数5倍增长,需升级推理计算机[25] 市场竞争与人才流动 - 2025年面临核心人才流失,包括Optimus工程主管、软件副总裁等高管离职[3] - 新创公司DensityAI由前Dojo负责人及特斯拉员工组建,专注AI数据中心芯片研发[2] - 电动汽车销量下滑背景下,投资者关注自动驾驶技术突破以维持竞争力[3][7]
特朗普:英特尔陈立武必须立即辞职!
是说芯语· 2025-08-07 14:33
特朗普对英特尔CEO的公开指责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发文 要求英特尔CEO陈立武立即辞职 并称其存在高度利益冲突 [1] - 特朗普的呼吁紧随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向英特尔董事会发出的质询信 信中质疑陈立武与中国企业的资金往来及其曾任职公司Cadence的出口管制违规案件 [1] - 此事导致英特尔股价在盘前交易中大幅下挫 [1] 英特尔CEO的背景和争议 - 陈立武于2024年3月接替帕特·基辛格担任英特尔CEO [3] - 据路透社报道 陈立武在2012年3月至2024年12月期间通过个人或其风险基金向数百家中资企业投资至少2亿美元 部分企业与中国军方有关 [3] - 陈立武曾任职的Cadence Design公司涉及一起刑事案件 [3] 英特尔的战略转型和现状 - 陈立武上任后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 包括计划在年底前将员工人数削减至7.5万人 减少约22% [3] - 公司在制造投资上采取更为审慎的策略 [3] - 英特尔在芯片制造技术上落后于台积电 在AI芯片市场几乎没有份额 该市场目前由英伟达主导 [3] 事件影响 - 此次风波给英特尔正在进行的战略转型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 [3] - 英特尔方面尚未对特朗普的表态予以置评 [2]
突发!美国对TCL、联想、一加等中国企业启动337调查
是说芯语· 2025-08-07 08:44
337调查启动 -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于8月4日投票决定对"特定移动蜂窝通信设备"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456)[1] - 中国一加、联想、TCL等多家企业及其海外关联公司,以及芬兰HMD Global等企业被列为列名被告[1] - 调查源于韩国Pantech Corporation于2025年7月3日向ITC提交的申诉,主张相关产品侵犯其4项美国注册专利(专利号分别为9.548.839、11.659.503、11.051.344、12.267.876)[3] 涉案企业范围 - 列名被告包括中国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一加)及其美国子公司、联想集团及其美国子公司、摩托罗拉移动(联想旗下)、TCL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芬兰HMD Global及其美国子公司[3] - 另一项针对特定智能电视的337调查申请由美国Cerence Operating Company提出,涉及日本Sony Group Corporation、美国Sony Corporation of America、TCL多家关联公司等[6] 调查程序与影响 -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在立案后45天内确定调查结束期限[7] - 若认定侵权成立,ITC发布的救济令将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于60日后具备终局效力,可能对相关企业的美国市场业务造成直接影响[8] 行业背景与趋势 - 近年来联想、大疆、立讯精密、TCL、海信、一加等企业都曾被美企提起337调查申请[8] - 发起337调查已成为老牌科技巨头同中国制造竞争的常用手段,涉及家具、健身器材、汽车零部件、药物、计算机及化工产品等多个领域[8] -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领域的"空心化企业"(如诺基亚、摩托罗拉、北电网络等)为谋取专利收费而发起337调查,成为行业显著特征[8] 应对策略分析 - 统计数据显示应诉不一定输,甚至赢面更大[9] - 滥用知识产权虽可能短期获利,但长期面临巨大法律风险,可能远超胜算5%的337投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