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有色金属出口管制,资源输出向“规则强国”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9-30 09:15
(一)应对新一轮中美贸易战,出口管制保护产业链安全 近年,随着新一轮中美贸易战的升级,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措施不断加码,从传统制造业到高科技领域,从实体清单到长臂管辖,手段逐渐激烈。从2024年9 月美国对中国关键矿产加征25%关税,2024年将136家中国半导体企业纳入出口管制清单,到2025年4月将对华关税提升至125%,部分商品综合税率达 145%。 美国试图通过出口管制削弱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构建技术封锁体系,试图切断我国高端制造的材料与设备供给,严重威胁中国产业链安全, 更造成全球产业链的紊乱。迫使我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战略防御能力,通过出口管制筑牢产业安全底线。 (二)新形势下各国加强对关键矿产的开发和保护 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深刻调整下,各国加强对关键矿产的开发和保护。2022年美国颁布史上最重大的气候相关法案《通胀削减法案》,动用约3,700亿美元为 新能源行业和供应链提供资金和税收抵免,显著提升了投向关键矿产的公共资金;2023年3月欧盟发布《关键原材料法案》提出建立关键矿产集中采购组 织,初步提出针对关键矿产在欧盟集团内部'汇总需求'并建立采购体系;此外,加拿大和英国也修订了《关键矿产战 ...
再使坏,不给稀土就不让中国航班落地,话音刚落,中方减持257亿美债
搜狐财经· 2025-09-23 08:53
中美稀土博弈:一场没有硝烟的科技战争 中美之间的资源争夺战,就像两头倔强的公牛在角力,谁也不肯先松劲。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稀土资源成为了关键角色。作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 稀土在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军事装备等领域都不可或缺。而全球90%以上的稀土供应都掌握在中国手中,这让美国如坐针毡。 最近,美国政坛又传出惊人言论:要拿中国航班开刀逼宫。但中国早有准备,7月份果断减持257亿美元美债,将持仓降至7307亿美元,创下16年来新低。这 一记漂亮的回马枪,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资源博弈中的底气。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绝非偶然。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开始布局稀土产业。依托内蒙古白云鄂博矿的丰富储量,以及江西特有的离子型稀土矿,中国 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从开采到分离提纯,再到精深加工,中国不仅产量全球领先,更掌握了核心技术。相比之下,美国虽然拥有加州芒廷帕斯这样的优质 矿山,却因环保和成本问题,将加工环节拱手让给中国。如今美国国防部不得不承认:没有中国稀土,F-35战机的生产线可能面临停工。 这场博弈背后是科技主导权的争夺。2023年起,中国对镓、锗等关键矿产实施出口管制,直接冲击了美国的半导体产业。数据显示,中 ...
生产镓跟吃饭一样简单?中国限制镓出口已两年,效果如何?
搜狐财经· 2025-09-20 11:48
镓的战略地位与市场主导 - 镓与砷、氮化合形成高性能半导体材料 是雷达、卫星、光纤通信、手机快充和电动车充电器的核心组件[2] - 全球镓储量约28万吨 中国占比19万吨(约70%) 市场供应中国贡献超90% 2024年低纯度镓生产中国独占98%[3] - 美国F-35战机、E-2D预警机、宙斯盾舰等高端军工装备严重依赖镓材料[2] 生产工艺与技术壁垒 - 镓在地壳中含量极低(每吨铝土矿含50-250克) 无独立矿床 主要从铝锌冶炼副产品中回收[3] - 提取需经拜耳工艺溶解铝土矿 再通过萃取塔有机溶剂分离和电解沉积 过程耗电量大(每吨电解铝耗电1.35万度)[3][5] - 中国2023年电解铝产量4159万吨 总用电5615亿度 占全国用电量6.8% 相当于德国全年发电量[5] - 工业规模电解效率低 酸性条件下电流效率差 杂质控制和纯度提炼技术要求高[5] 中国出口管制与市场影响 - 2023年8月1日起对镓及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包括金属镓、氮化镓多晶单晶、砷化镓晶片等[5] - 管制后全球镓价从2023年7月350美元/公斤涨至年底500多美元 2024年国际报价一度突破700美元[7] - 2024年中国镓出口量仅54.5吨 主要流向德国、日本、韩国 对美国出口份额降至2.9%[7] - 锗出口同期下滑51% 价格涨幅超50% 国内价格从低谷反弹至2585元/公斤[7] 供应链中断与行业冲击 - 美国半导体行业受冲击最严重 氮化镓功率器件和砷化镓射频模块短缺导致芯片制造受阻[9] - 手机厂商成本上升(充电器涨价超10%) F-35组装延期 预警机雷达精度下降 宙斯盾系统升级受阻[9] - CSIS报告显示供应链中断风险指数飙升 潜在GDP损失34亿美元 企业库存难以维持两年需求[9] 全球应对与产能重构 - 2025年3月欧洲Metlen投资重启镓生产 为2016年后首次商业规模投产[11] - 日本政府8月计划与美国在澳洲共建镓供应链 试图绕开中国96%的市场垄断[11] - 加拿大增产但规模仅数百公斤 Quest Metals报告指出美国精炼环节仍依赖中国[11] 价格动态与市场趋势 - 2025年上半年镓价一度回落(Q1每吨下跌42万元人民币) 但年中反弹至725美元/公斤(年内涨幅12.58%)[9] - 中国国内EXW价8月下降23%至2041美元 但国际价格持续高位徘徊[9] - Grand View Research估计全球镓市场规模2024年2690万美元 2025年增至2870万美元[11] 长期战略与产业博弈 - 中国对关键矿产(镓、锗、钨、锑、钼等)实施系列管制 掌握80%-99%市场份额[12] - 西方多元化战略面临电力成本高、资源短缺和技术壁垒挑战 短期难以突破[5][12] - BIS报告指出贸易战升级导致中国禁运稀有矿产 全球电子行业面临严重损失[12]
地缘经济论 | 第四章 金属、工业化与地缘经济竞争
中金点睛· 2025-09-20 00:07
点击小程序查看报告原文 Abstract 作为一国战略性资源,金属在地缘经济竞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工业化则是金属资源与地缘经济相互作用的关键纽带。新地缘形势下,工业化是一国维护 自身生产能力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抓手,美欧国家再工业化、战略新兴产业竞争、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相互交织。从地缘因素对金属的影响来看,其作用渠道 主要包括供给、需求和贸易。各类工业化的推进将提升金属需求,但由于金属矿产的地理分布集中度较高、可替代性较低,其供给存在明显约束,地缘因 素往往对金属供给造成较大冲击。从金属对地缘经济的作用来看,金属资源的供需错配会深刻影响产业链和地缘格局的演变。不同资源国地位或将出现分 化,未来金属资源合作可能走向集团化和区域化。传统的"资源诅咒"也将表现出新的含义,资源国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会更高,资源利用中非市场化手段亦 会增多。作为工业大国,中国又该如何应对金属领域的相关风险?通过对不同类别金属的供应风险进行评估,我们认为循环回收、国内挖潜与国外收储是 三类重要的风险应对方式。其中,循环回收在规模化和新技术的加持下,对缓解金属矿产的供给约束具有重要意义。 Text "If you don't have steel, ...
泰克资源和英美资源集团在冶炼厂计划上面临土著挑战
文华财经· 2025-09-19 10:00
合并交易概况 - 泰克资源与英美资源集团同意合并 将创造价值超过500亿美元的矿业巨头 [1] - 交易包括在Trail业务投资至多7.50亿加元 用于探索增加铜加工和扩大锗及其他金属产量的方法 [1] - 公司承诺将联合总部迁至泰克资源温哥华基地 并在加拿大投资45亿加元 [1] 土著团体反对意见 - Osoyoos印第安部落声称Trail锌铅冶炼厂位于其负责的土地上 要求就扩建计划进行磋商 [1][2] - 酋长Clarence Louie指控泰克资源未就Trail业务合并和投资进行有意义的谈判 [1] - 该冶炼厂面临历史污染投诉 始建于一个多世纪前 [1][2] 潜在法律政治挑战 - 土著团体誓言提出政治和法律挑战 除非就Trail冶炼厂扩建进行协商 [1] - 可能援引《加拿大投资法案》要求政府阻挠交易 [1][2] - 要求讨论土著居民参与环境文化问题 以及就业和收入分享可能性 [2]
日企急跳脚了!中国断供镓锗后,连美国都绕不开的中国供应链
搜狐财经· 2025-09-17 20:15
中国出口管制措施 - 中国对镓和锗实施出口管制 涵盖金属镓 氮化镓 氧化镓等8个品类以及金属锗 区熔锗锭等6个品类 出口需经审批并提交最终用户和用途证明 [1] - 中国进一步收紧高纯度石墨出口限制并将锑纳入管制清单 2024年12月加强两用物项对美出口管制 明确禁止向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相关物项 [6] - 出口管制范围延伸至中国境内外所有公司 含有中国零部件的产品也被纳入制裁范围 阻止第三方国家向美国再出口 [8] - 2025年2月新增对钨 碲 铋 钼 铟五种关键金属的出口管制 这些金属广泛应用于高科技产业和军工领域 [14] 全球市场影响 - 欧洲市场镓价短时间内飙升一倍 锗价上涨超过30% 日本从中国进口的镓在2025年2月骤降85%且价格翻番 [3] - 日本企业面临严峻供应链挑战 东京电子股价下跌15% 日本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明显下滑 [11] - 自中国实施出口管制以来 镓的出口量整体下降近50% 西方企业采购量仅占原计划很小部分 战略储备可能很快耗尽 [13] 产业供应链冲击 - 日本半导体材料巨头信越化学 三菱材料高度依赖中国进口的镓和锗 被迫寻找替代供应源 [3] - 美国F-35战斗机雷达制造因镓管制面临产能严重下滑 每架F-35需要约408公斤含稀土材料 影响战机量产计划 [4] - 日本政府投入数百亿日元推动供应链多元化 但从越南采购矿石综合成本提高30%以上 产能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6] 企业应对策略 - 东京电子通过扩大向中国销售不太先进制程的半导体设备抵消负面影响 中国市场在其2023年第三季度总营收中占比高达43% 去年同期仅为24% [11] - 日本政府2025年1月底出台针对21项先进半导体和量子计算相关产品的出口许可限制 继续追随美国对华技术封锁 [9] 技术依赖与挑战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镓和锗生产国 产能分别占全球98%和60% 镓用于高频芯片 LED照明和高效太阳能电池 锗用于红外光学和光纤通信 [3] - 日本官员担忧中国出口管制标准中对产品镓含量的精确界定和追踪 在复杂全球供应链中准确识别最终用户几乎不可能 [9]
特朗普收到盟友“求救信号”:快让中方高抬贵手,这次真的扛不住了!
搜狐财经· 2025-09-17 01:19
在全球经济的复杂棋局中,中美关系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焦点。随着新一轮经贸会谈在西班牙马德里的顺利结束,各界都在关注这将如何影响即将到 来的全球经济形势。然而,正当我们期待两国能达成某种和解之际,现实却似乎并不那么乐观。尤其是对于美国及其盟友而言,过去的制裁策略逐渐 显露出严重的后果。 在经济制裁的"制华王牌"面前,美国原本以为自己掌握了主动权,但如今却发现这张牌不仅没有让中国感到痛苦,反而成为了自己的一根"软肋"。随 着中国对锗等关键物资实施出口管制,西方企业已深陷供应链危机。根据《金融时报》的报道,在这种情况下,欧美市场的供应状况堪称"绝望"。曾 经轻松能从中国采购100公斤的锗,如今只有少得可怜的10公斤可以获得,而价格则水涨船高,飙升至每公斤近5000美元,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没 有中国的支持,西方企业难以生存。 锗,尽管在许多人的日常生活中听起来陌生,但它是半导体、红外光学与光纤通信等高科技行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而中国几乎垄断了全球的锗供 应,这让西方国家如同被人掐住了喉咙。不仅如此,锗短缺的连锁反应迅速蔓延到了整个半导体行业,许多小企业因成本飞涨而面临关停潮,而大企 业也难以支撑他们的生产线,急需找 ...
国家标准委征求意见
中国能源报· 2025-09-16 11:58
9月1 6日,国家标准委就《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这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为:《晶 硅光伏组件和逆变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硅单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且征求 意见截止日期均为20 2 5年11月15日。 以下为原文 联系电话:0 10- 588116 3 3 联系传真:0 10- 588117 1 4 联系邮箱:z ha n gs n@c n is. a c . c n 国家标准委 20 2 5- 0 9- 16 附件: 《晶硅光伏组件和逆变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关于征求《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及专家: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制修订计划,国家标准委已组织完成了《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3项国家标准的征求意 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 02 5年11月1 5日前将意见反馈给组织起草部门。 联系人:张巳男 《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硅单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来源: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网站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西方交易商喊疼:过去能从中国买到100公斤锗,现在能给10公斤都谢天谢地了
搜狐财经· 2025-09-15 11:50
中国锗出口管制影响 - 中国自2023年底原则上禁止锗、镓等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1][5] - 锗出口管制导致欧美市场出现供应危机 西方交易商采购量从100公斤骤降至10公斤[1][4] - 锗价从2023年初每公斤1000美元升至近5000美元 涨幅达3-4倍[4] 供需市场变化 - 2025年1-7月美国自中国进口锗同比大跌40%[4] - 全球锗年需求量约180-200吨 中国近十年供应全球68.5%的产量[5] - 西方交易商面临完全枯竭的供应状况 至少6个月无法采购到锗[2] 产业应用与战略地位 - 锗应用于红外光学、光纤、太阳能电池、武器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1] - 锗被列入中国战略性矿产名录 全球已探明储量8600吨中美国占45% 中国占41%[1][5] - 军用光学领域对锗精度要求极高 替代材料研发需重新设计系统[6] 企业应对措施 - 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与韩国锌业达成锗供应协议[6] - 美国光学解决方案商LightPath Technologies获政府资助研发替代材料[6] - 西方防务企业从分包采购转为直接采购 反映市场恐慌情绪[6]
最后48小时,美国将对印度加税,下一个轮到中国?中方反制已就绪
搜狐财经· 2025-09-07 09:46
美印贸易冲突 - 美国将于48小时后对印度商品加征50%惩罚性关税 其中25%于7月底宣布 8月初追加25% [1][5] - 关税针对印度纺织品 珠宝和农产品 将于8月27日正式生效 [5] - 印度方面反应强硬 已拟定反制清单包括提高美国农产品关税 [7] - 印度民间反美情绪升温 自力更生话题社交媒体阅读量突破10亿次 [7] 能源贸易与地缘政治 - 美印冲突导火索源于能源地缘政治 印度拒绝加入对俄能源制裁 [3] - 2023年上半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量激增12倍 日均进口量突破200万桶 [3] - 印度采购俄罗斯折扣原油节省数十亿美元能源支出 [3] 美国对华贸易威胁 - 白宫将目光转向中国 可能对中国稀土等关键产品实施高达200%关税 [1][7] - 美国国防部报告显示其90%的稀土依赖中国 [7] - 中国掌控全球80%以上稀土供应 在新能源汽车和军工装备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7] 稀土供应链格局 - 美国联合澳大利亚等盟友试图重建稀土供应链 但专家估计需5-8年才能形成替代能力 [7] - 中国近期对镓 锗等关键材料实施出口管制 [7] - 中国正加速与东盟 非洲的稀土合作 构建更安全供应链网络 [7]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商务部表示所有反制预案均已就绪 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贸易霸凌 [1][7] - 中国7月份稀土出口数据进行精准调控 [7] - 中国已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