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搜索文档
智能锂电园林工具获数千万融资,团队来自头部硬件公司,聚焦欧美高端市场|硬氪首发
36氪· 2025-09-29 01:35
作者 | 黄楠 编辑 | 袁斯来 硬氪获悉,劳尼克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劳尼克斯")近日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融资资金将重点用于持续加码产品研发与迭代,强化 核心团队人才建设,以及加大海外营销与市场端布局。 「劳尼克斯」成立于2025年1月,公司聚焦园林工具研发生产和智能化设备开发,为各类园林及生活场景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其核心产品涵盖割草机、打草机、修枝机、链锯等多种动力工具,可满足用户在草坪修剪、树枝裁剪、杂草清理等不同场景的需求;此外还将提供电池 包、充电器等电动配件方案,与园林工具形成高效业务协同。 近年来,园林工具行业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其使用场景正从家庭用户向专业领域扩展,推动产品向多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Global Market Insights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草坪和园林设备市场规模已达39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454.5亿美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7.0%,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的。 但长期以来,园林工具市场格局呈现出鲜明的结构特征,供应链高度集中在中国,终端消费市场则以海外为主。其中,中国占据全球园林工具约70%的产 能和近80%的零部件供应,但国内自主 ...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马斯克第六次起诉
36氪· 2025-09-29 01:35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马斯克这样在X平台上怒斥自己亲手创办的友商,第N次提起诉讼。 上周,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xAI在加州北区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行业巨头OpenAI系统性 有预谋地挖角其员工,非法窃取商业机密。 这已经是过去一年半时间,马斯克对OpenAI发起的第六次诉讼大战,诉讼从加州法庭升级到联邦法 庭,指控也一次比一次严重,从最初的合同违约到不公平竞争到涉嫌垄断再到窃取商业机密。 这究竟是愤愤不平要说法,还是打击竞对的场外招?又或者这两者皆有之,还有待法院给出裁决。但可 以肯定的是,两家公司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也不限于产品与商战领域,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诉讼交 锋。 指控窃取商业机密 这一次,xAI指控OpenAI有预谋地挖角自己的核心员工,包括多位掌握Grok大模型源代码以及数据中心 战略计划的员工,这些技术可能让OpenAI获得巨大的产品竞争优势,同时节省数十亿美元的数据中心 运营成本。 xAI在诉讼文件中声称,OpenAI存在"令人深感不安的模式"和"战略性行动",故意诱导这些员工违反保 密协议,试图获取xAI的源代码、数据中心启动的运营优势、技术进步和战略业务计划。以在激烈的先 进 ...
斯年智驾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落地场景从封闭向开放突破|36氪独家
36氪· 2025-09-29 01:35
36氪独家获悉,斯年智驾完成数亿元B+融资,本轮融资由郑州高新产投基金、浙江省创新投资私募基 金管理有限公司、华融等投资机构与产业资本联合投资,资金将用于无人驾驶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开拓等 布局。 斯年智驾成立于202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场景物流领域无人驾驶技术研发与落地的公司,提供港口、 园区、干线等大工业物流场景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目前,斯年智驾共拥有3座研发中心,分别位于北 京、郑州、上海。 2025年,斯年智驾在多个领域取得重要业务突破。 在L4封闭场景,斯年智驾业务覆盖以集装箱、干散货、件杂货以及钢铁材运输为核心业务的港口、园 区、工厂等场景,已与超过20个大型港口达成合作,拥有领先的市场占有率。 L4开放场景是斯年智驾的业务新突破。 2025年,斯年智驾组建了规模化干线物流编队,目前已在内蒙古包头、天津东疆、甬金高速等区域部署 车队,规模达到近百辆。 开放式场景的核心挑战在于应对高度不确定的交通环境。系统需实时处理大量突发障碍与复杂交通行 为,对感知算法泛化能力和决策系统拟人化水平要求极高。 当前,L4级自动驾驶正由低速封闭向高速开放推进。港口、园区等封闭场景已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 而干线物流等开放 ...
用AI裁掉初级岗位,是在断送企业的未来
36氪· 2025-09-29 01:35
仅仅为削减成本就大幅裁减入门级岗位,这无论对公司还是社会而言,都是一种目光短浅且危险的行径。这些工作岗位不是需要消除的低效率 环节,而是对未来的领导力、创新、文化和社会本身的投资。随着人工智能改变工作方式,我们的任务不是减少人类的参与,而是要最大限度 地发挥人类的价值。这要从保护、重新设计入门级工作并恢复其尊严开始。 你可能已经听说过,甚至已经有所体会,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我们的工作方式。如果你是一名拥有足够声誉资本、地位和广泛社交网络的资深专业人士,那 么你可能相对不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至少目前是这样。 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于入门级工作来说情况并非如此。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近年来,在美国,软件开发和客户服务等最易受人工智能 影响领域的初入职场员工的就业率大幅下降。世界经济论坛的研究表明,50%到60%的典型初级任务(报告起草、研究综述、代码修复、日程安排、数据 清理)已经可以由人工智能完成。 组织为何应重新设计入门级工作 我们认为,仅仅为削减成本就大幅裁减入门级岗位,这无论对公司还是社会而言,都是一种目光短浅且危险的行径。有诸多充分理由表明,各类组织必须 抵御大规模裁撤入门级岗位的诱惑,相反,应 ...
腾讯网易米哈游慌了?游戏新势力靠“小圈子”撕开巨头包围圈
36氪· 2025-09-29 01:29
公司业绩与分配 - 世纪华通向27名员工分配约6亿元人民币奖金 [1] - 子公司点点互动成为主要现金来源 支撑母公司分红能力 [1] 市场地位变化 - 点点互动全球手游收入于2023年6月超越网易 8月升至行业第二 仅次于腾讯 [1] - 打破腾讯、网易、米哈游长期垄断的"手游三强"格局 [1] 核心产品表现 - 旗舰游戏《Whiteout Survival》(国内版《无尽冬日》)累计收入突破33亿美元 [5] - 混合射击与卡牌玩法的《Kingshot》累计收入达3亿美元 [5] - 两款产品包揽2023年8月中国出海手游收入榜冠亚军 [5] 差异化竞争策略 - 专注非热门细分赛道 避开武侠、二次元等红海市场 [4][7] - 《Whiteout Survival》主打极地生存题材 通过本地化适配欧美玩家偏好激烈部落对抗 东南亚玩家偏好简化操作 [4] - 《Kingshot》创新融合射击操作与卡牌策略 形成"动手又动脑"的差异化体验 [4] 用户获取与运营 - 2023年上半年投放超4万组买量素材 投放量居行业第三 仅次于冰川网络和腾讯 [5] - 《无尽冬日》单日新增约50名代练需求玩家 显示用户活跃度高 [5] - 通过版本更新优化平民玩家体验 提升日常资源获取量并降低高等级内容门槛 [11] 行业竞争态势 - 生存策略赛道出现大量模仿者 已有两款同类游戏收入超1亿美元 [7][8] - 腾讯自研末日生存策略游戏《我掉进怪堆》进入赛道 形成直接竞争 [8] - 用户获取成本显著上升 从约10元/人增至20元以上 [7] 新产品与市场拓展 - 2024年1月上线融合海战与开箱玩法的新游《High Seas Hero》 [11] - 国内推出《消消闯天下》微信小程序版 曾登顶小游戏人气榜 [11] - 《King Shot》国内版《奔奔王国》登陆微信小程序 [11] 技术与人才布局 - 开发内部AI工具用于游戏自动化开发与智能决策 [11] - 2022-2024年北京总部参保人数从890人增至1076人 [12] - 福州分公司参保人数从170人激增至317人 两年近乎翻倍 [12] - 针对性招聘清华北大本科以上学历人才 强化研发团队 [12]
新一波资本盛宴开启
36氪· 2025-09-29 01:24
创下63个工作日过会纪录的摩尔线程,在A股市场还掀起了一场追逐"独角兽捕手"的狂欢。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推进时间点明晰以来,创投日报记者统计,已有至少16家A股上市公司在不同渠 道,对是否持有摩尔线程股份做出回应。仅仅是在9月25日一天内,就有厦门国贸、晶盛电机、万和电 器、越秀资本以及ST华通等,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对摩尔线程持股情况进行澄清。 同样受到市场关注的还有宇树概念股,其中首开股份热度最高。自月初宇树科技IPO申报时间明确以 来,首开股份录得14天12板,累计涨幅超200%。 受摩尔线程IPO推进消息影响,和而泰股价从9月18日起一路走高,录得多个涨停,在24日股价一度达 至60.71元/股的高点。但随后公司股价有较大回落,截至26日收盘,报48.18元/股,较高点时已跌去超 过20%。 据摩尔线程招股书,截至目前,和而泰直接持有摩尔线程约1.02%的股权。但招股书并未披露和而泰的 实际出资金额以及具体时点。第三方信息则显示,和而泰在摩尔线程2020年12月的天使轮融资中出手。 对于出资摩尔线程的原因,和而泰方面曾表示,公司投资并购主要围绕主营业务以及产业链上下游进 行。投资摩尔线程符合公司的投资策 ...
Sam Altman:为什么 2030 年AI 将超过人类智能
36氪· 2025-09-29 01:21
柏林,现场灯光亮起。 当地时间 2025 年 9 月 25 日 ,Axel Springer Award 颁奖典礼在柏林总部拉开帷幕; 当晚的主角,是 OpenAI CEO Sam Altman。 在这次柏林之行,Altman 明确提出了一个判断: 到 2030 年,超级智能很可能出现。 几乎同一时间,一个更微妙的信号出现了。Altman 还在推特上宣布: "今天我们发布了我最喜欢的 ChatGPT 功能,叫做 Pulse。" 这条功能更新背后,是一次重大转向。提升的不是聊天流畅度,也不是反应速度,而是 AI 第一次开始主动为用户思考。 Altman 的描述简单明了:你可以偶尔提起"我想去博拉博拉岛",它可能会提醒你办签证。 这不是辅助工具,而是潜意识的外包。 这不是信息推荐,而是行为预测。 超级智能不是会说话的机器人,而是开始替你想的智能。 而 Pulse,正是第一步。 这一次,AI 的转折点,不是算力、也不是参数, 而是从等你问变成先替你想。 第一节|AI 不再等你问,它开始主动想 Altman 说,Pulse 是他迄今为止最喜欢的 ChatGPT 功能(如上推文)。 Altman 在对话中举了个例子: ...
「小鼻嘎」胜利,玩具越小越可爱
36氪· 2025-09-29 00:48
迷你潮玩市场发展现状 - 迷你潮玩从日本食玩和扭蛋机借鉴微缩设计及低门槛消费逻辑 已从小众收藏进入大众消费市场 成为重要品类[1][17][24] - 2024年中国潮玩整体市场规模预计达727亿元 其中盲盒盲袋公仔/萌粒被列为热门品类[2] - 玩具迷你化趋势覆盖萌粒、吧唧、捏捏、毛绒等多个品类 核心特征包括小尺寸、低单价(5-30元)、强情绪价值和便携性[2][4][15] 产品形态与创新方向 - 萌粒作为核心垂类产品 尺寸多为2-5cm 泡泡玛特设有专门产品线POP BEAN 覆盖LABUBU等热门IP 线下通过"散装萌粒墙"和"装瓶挑战"销售[13] - 产品创新包括场景化设计(如便利店套装)、功能融合(如晨光萌粒笔)及玩法扩展(如可动设计) 泡泡玛特戒指盒系列和萌趣防尘盒系列为代表案例[13][15] - 其他品类迷你化趋势显著:吧唧尺寸从常规58mm压缩至25mm药片吧唧 捏捏出现不足1cm的微型款 LABUBU字母包挂尺寸从17cm缩小至10.5cm[15][17] 头部品牌与市场参与者 - 泡泡玛特、萌趣、桑尼森迪为头部品牌 泡泡玛特通过萌粒延伸IP价值 萌趣聚焦IP联名(如三丽鸥、《王者荣耀》) 桑尼森迪开发《哪吒》等国产IP迷你公仔[9] - 非垂直品牌加速入局:晨光、得力将迷你潮玩与文具结合 名创优品推出迪士尼IP挂件 酷乐潮玩开发日常场景产品[11] - 个体工作室及文创店铺聚焦小众IP(如迷你麦格) 通过淘宝、闲鱼等平台提供定制化改造服务(如萌粒改手机链均价35元 真人形象定制80-150元)[11][13] 消费驱动因素与用户需求 - 低价策略降低参与门槛:萌粒单价39-79元(对比传统毛绒玩偶199元起) 学生群体可用10元零花钱购买 工作党可轻松集齐套装[4][13] - 强社交与情感价值:迷你包挂作为个性符号(如LABUBU字母系列) 吧唧作为ACGN圈层身份标识 捏捏满足随身解压需求[4][15] - UGC二创生态繁荣:小红书"萌粒收纳"话题885万浏览量 抖音拆盒及二创直播成为核心转化路径 淘宝提供改娃工具包和3D打印定制服务[26][28] 海外借鉴与本土化创新 - 日本市场成熟模式:万代扭蛋市场2024财年达800亿日元(同比增长23%) Re-Ment通过1:12微缩场景设计提升可玩性(如zuru迷你冰箱系列)[17][18][24] - 本土创新包括:泡泡玛特复刻便利店场景套装 商场开展DIY手工作坊 集合店提供现场制作萌粒周边体验[24][30] - 渠道创新:扭蛋机从儿童场景扩展至便利店等高人流区域 小红书形成"种草-搜索-购买"闭环 抖音直播驱动消费转化[24][28] 行业生态与文化影响 - 收纳审美升级:亚克力收纳盒、微缩场景配件需求上升 淘宝出现专属收纳盒定制服务 积木相框等创意方案获近6000藏赞[26] - UGC成为玩具体验核心:迪士尼指出Alpha世代人人都是UP主 DIY成为产品设计重要元素 用户从购买成品转向购买创作素材[28][30] - 迷你潮玩从工业产品转化为文化载体 承载用户审美创意 反哺二创工具普及及渠道多元化发展[26][30][31]
顶级量化机构的分红“阳谋”
36氪· 2025-09-29 00:43
在A股上行行情演绎之际,一家头部量化大厂却抛出了令人意外的动作:分红"净值归一"。 数月前,类似操作模式曾将一家量化新贵推至风口浪尖。 表面上,这像是一次对客户的"慷慨"——把账面上的收益全部分给投资者。 对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份"落袋"的安慰,还是一次被动的"账面重置"? 对私募理人来说,这是机制上的巧思,还是分红背后的"小心思"? 当净值与分红被重新排列组合,真正被放到台面上的,或许不是现金流,而是利益分配的权力游戏。 至于"谁赢谁输",还要读者细细品味。 01 "净值归一"分红登场 9月中旬,A股在年内刚刚走完一波上行行情,一家管理规模超过600亿元的头部量化私募——我们称它为量化私募J,突然 抛出了一个"特别操作":旗下某只基金宣布分红。 | 权益登记日 | 2025年09月17日 | | --- | --- | | 分配对象 | 权益登记日登记在册的本基金的份额持有人 | | 收益分配基准日 | 2025年09月17日 | | 除权除息日 | 2025年09月17日 | | 收益分配发放日 | 预计 2025 年 09 月 22 日 | | 基准日基金可供分 | 以收益分配基准日账面实际可分利润为准 ...
“闻到了2007年的味道”,大佬发警告
36氪· 2025-09-29 00:43
大规模杠杆收购卷土重来,风险债务激增,次级消费者违约信号初现——美国债券市场正在重现2007年 金融危机前的关键特征。 9月28日,据报道,从Electronic Arts Inc.潜在的500亿美元收购,到汽车贷款违约率攀升,再到私人信贷 市场的快速扩张,当前金融市场呈现出与2007年金融危机前相似的泡沫迹象。 尽管银行监管更加严格、资本缓冲更加充足,但市场观察人士仍对企业债务市场发出警告。美国投资级 企业债券的风险溢价本月早些时候触及27年来最低水平,目前仍徘徊在接近该水平附近。 虽然分析师普遍认为不会重演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灾难性后果,但历史的相似性仍值得警惕。 正如Thornburg Investment Management投资组合经理Christian Hoffmann所言: "当你将资产定价至完美时,任何不完美都可能引发修正。"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放缓的早期迹象正在显现。美国8月失业率升至2021年来最高水平,就业增长明显 放缓,周五报告显示美国9月消费者信心降至四个月低点。随着估值高企的金融市场面临经济放缓冲 击,投资者可能迎来颠簸行情。 01 泡沫信号频现 此外,债务市场在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