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

搜索文档
南凌科技:打造“云智网安”融合服务领导品牌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20:18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1996年 是国内较早开展拨号上网业务的企业之一 [1] - 2008年成为工信部首批核准的IP-VPN牌照企业中唯一民营企业 [1] - 2020年12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成为虚拟专用网服务领域首家A股上市企业 [1][2] 技术研发成果 - "十四五"期间推出多项核心自研技术及产品 在云网安一体化架构 算网协同 零信任安全 AI赋能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1] - 2021年发布自研SD-WAN 解决国产SD-WAN技术在多租户运营 网安一体化管理等方面难题 [3] - 2023年推出自研SASE服务 成为中国较早提供一站式"云智网安"融合服务的厂商 [4] - 实现SD-WAN SASE全栈技术自主研发 相关产品同时支持国际加密算法和国家商用密码算法 [5] 基础设施与网络布局 - 自建70余个网络节点 覆盖国内30余个城市及美国 德国 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与全球66家海外运营商合作 接通2000多个网络节点 [3] - 为中资企业出海及跨国企业进入中国提供网络和安全融合服务 [3] 市场地位与客户群体 - 获得众多世界500强 国内知名大中型企业客户认可 [2] - 在网服务客户包括全球知名零售连锁品牌 国内一线新能源汽车企业 国内互联网行业头部公司 [2] - 云智网安融合管理平台获得泡泡玛特 天合光能等行业头部企业青睐 [4] - 在中国SASE市场份额稳居第四位(IDC报告) [4] 核心竞争优势 - 将网络管理细化到字节级别 与多家国际巨头企业保持近10年合作 [2] - 构建差异化技术护城河 包括持续进化能力 自主可控研发方向 开放包容生态共创能力 [4][5] - 通过自建骨干网络铺设覆盖广泛的网络版"高速公路" [2] 未来战略方向 - 聚焦AI技术赋能"云智网安"体系 推动SASE向AI原生架构演进 实现AI流量全局优化与主动防护 [4] - 三大核心战略:AI技术赋能产品服务 拓展央国企市场生态合作 深化全球化布局强化海外网络能力 [5] - 认为AI在专业领域应用将催生万亿元级别市场 网络安全与数据传输是该市场的基础设施 [5]
“宠物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20:18
今年以来,我国"宠物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增长通道,多地围绕"宠物经济"推出政策、组织活动,上市公 司也在加速布局相关赛道。资本市场中,相关概念股受到追捧。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收盘, Wind宠物经济指数年内累计上涨逾37%。 ● 本报记者 王舒嫄 增长动能强劲 多地释放政策红利 9月以来,各地聚焦宠物经济赛道,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例如,江苏无锡发文提出,引导传统行业企业参与宠物服饰、宠物干湿粮、宠物玩具、宠物佩戴设备等 产品研发生产,支持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生产宠物用生物制剂、药品及医疗设备;力争到2027年,全市宠 物相关产业规模突破30亿元。安徽宿州发文提出,要推进重大项目"双招双引",做优宠物经济服务产 业,推动宠物产业科技创新,促进宠物电商发展,强化宠物行业监管。 浙江则发布《关于促进宠物经济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大力发展宠物智能用品制造业。鼓 励宠物用品生产企业利用AI大模型、物联网、大数据、精密制造等技术,加强产品研发创新,打响宠 物用品"浙江智造"品牌。鼓励企业开设智能体验店、品牌专柜,打通进驻大型商超渠道。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中国宠物经济迈入蓬勃发展新阶段,地方政府以"有形 ...
丰富产品货架 承接全球资金多元化配置需求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20:18
外资对中国资产配置逻辑转变 - 全球资金多元化配置需求活跃叠加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 驱动外资对中国资产投资逻辑从不能投转向不能不投 [1] - 外资对中国资产投资逻辑正从ABC(Anything But China)向BC(Buy China)转变 态度从中国资产不能投变成中国资产不能不投 [2] - 外资从2024年9月政策驱动下的被动进场逐步转向2025年基于基本面研究的主动加仓 [3] 港股市场表现与外资回流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新股融资额达1094亿港元 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 [1] - 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2402亿港元 同比上升118% 较2023年1000亿港元和2024年1300亿港元大幅提升 [1][3] - 外资成交量占比约七成 外资回流推动港股交易量大幅提升 [3] - 以国内某大型企业IPO发行为例 外资认购比例达7-8成 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长线资金积极参与 [2] 港交所制度创新与上市储备 - 上市科正处理超过200家企业上市申请 其中科技企业占比近半 IPO企业储备管线充足 [1] - 推出18A章节允许无营业收入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18C章节允许尚未商业化特专科技企业上市 [4] - 18C已迎来3家上市公司 还有10余家企业递交上市申请 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4] - 制度创新匹配特专科技企业早期融资需求与长线投资者需求 转化为市场活力 [4][5]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的核心因素 - 中国政策稳定性和科技创新进步吸引国际长线资金大规模涌入 [1] - DeepSeek促使国际投资者重新研究审视中国资产投资价值并挖掘优质标的 [2] - 中国供应链可能永远无法被完全替代 供应链转移非几年内能完成 [3] - 中国十四五规划等政策确定性更契合长线投资需求 [3] 互联互通与产品拓展 - 在北向互换通下增加以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合约 [1] - 先A后H企业在A股成交量从年初至今平均提升约15% 形成两地上市良性循环格局 [5] - 未来ETF债券等产品将越来越多纳入沪深港通 正在推进REITs港股人民币柜台纳入 [6] - 港交所将优化货架产品 补全FICC领域短板 打造更全面资产配置平台 [5] 港股市场定位与发展战略 - 港股提供一批龙头企业与高潜力公司 成为外资配置优质选择 [2] - 港交所优势在于允许潜力十足初创企业上市 通过再融资等资本工具助力企业成长 [3] - 港交所将扮演超级联系人角色 持续优化制度促进互联互通 [5] - 保持制度包容性与市场开放性 具备孕育巨头的土壤 [5]
7500余台售货机撑起超300亿市值?趣致集团的AI叙事暗藏玄机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20:18
7543台自动售货机,何以撑起一度高达364亿港元的市值?国内某指数基金经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 示,在纳入港股通前后,神秘资金涉嫌做局"收割"相关指数基金。 根据披露,趣致集团是一家AI(人工智能)互动营销服务商,通过融合智能硬件与数字技术为快消品 行业提供创新营销解决方案。公司宣称通过配备气味散发、动作识别等功能的智能终端为快消品牌提供 营销服务,商品销售和营销服务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但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趣致集团业务实质与宣传存 在差异,所谓AI智能终端就是街头常见的自动售货机,缺乏其宣称的所谓气味散发、动作识别等AI互 动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至2024年,趣致集团营收从5.02亿元增至13.40亿元,但净利润长期亏损,仅2023 年实现盈利。在被纳入港股通后,公司市值一度达364亿港元,远超自动售货机行业龙头友宝在线(市 值26亿港元)。但在相关指数基金被动接盘后,股价却一泻千里。 记者通过邮件向趣致集团发送采访函,询问公司经营情况、股票异动、财务状况等问题,但截至发稿前 未收到公司回复。记者又以投资者名义拨打公司电话,询问最新的终端设备数量等有关情况,对方表示 相关信息不方便透露。 ● 本报记 ...
掘金债市新观察:银行理财大手笔配置科创债ETF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20:18
一方面,债券ETF是理财公司应对当前"资产荒"、进行精细化投资管理的有效工具。 另一方面,债券ETF相比其他固收类资产在流动性上有一定优势。 ● 吴杨 李蕴奇 国内科创债ETF市场迎来重要增量。9月24日,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集体上市,至此该类产品总数已 增至24只。在科创债ETF上市交易公告书中,多家银行理财公司的产品位列前十大基金份额持有人名 单,这折射出银行理财资金正积极加大对债券ETF的配置力度。 业内人士表示,债券ETF契合银行理财在资产配置和流动性管理方面的需求;同时,需对因机构抢筹等 博弈行为带来的债券ETF市场波动有所预判。 积极配置科创债ETF 自今年7月首批10只科创债ETF上市以来,该类产品持续受到市场关注,规模稳步攀升。Wind数据显 示,截至9月24日记者发稿时,首批科创债ETF总规模1285.65亿元,多只产品规模突破150亿元。其 中,科创债ETF嘉实规模达到197.49亿元。 银行理财资金为何青睐债券ETF?记者了解到,其背后是资产配置优化与流动性提升的双重考量。 一方面,债券ETF是理财公司应对当前"资产荒"、进行精细化投资管理的有效工具。天风证券固收首席 分析师谭逸鸣表 ...
坚持长期主义穿越周期 实现信托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20:17
● 华鑫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朱勇 "波荡"一词并不常用,却很适合描述信托业23年间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发展轨迹。 作为自2002年从事信托行业至今的一名"老兵",借此机会从行业视角,谈谈对这个重要金融子行业的认 知,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23年历经三个发展阶段 信托业属于资管行业,以私募为定位,追求绝对收益目标,特色是另类投资和非标直接融资。信托产品 存在刚性结构。前期投融资结构中房地产业务占比较高,因房地产行业风险外溢,目前处于业务结构调 整中。 如果只用一个维度来量化描述信托,这个维度应是受托管理的资产规模指标。生物发展一般会经历三个 时期:缓慢发展期、高速成长期、成熟期,纵观信托行业过去23年的资产规模变化,也可以分为三个时 期:探索期、高速成长期、调整期。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正式施行,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信托制度框架,信托业迎来规范化发 展契机。2002年至2006年是行业规范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阶段是探索期,信托业虽然规模小、增长不 快、业务未定型,却像竹子一样,向下扎根,用了4年时间,做好了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时期,信托从 业者在产品设计、市场方向、资金寻找、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为后续发展 ...
部分金融机构认购科创债ETF情况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20:17
机构名称 认购标的 合计认购份额 (亿份) 兴业银行 国泰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 32.30 华安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 万家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 兴业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 招商银行 华泰柏瑞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 30.00 天弘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 浦发银行 兴业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 23.45 泰康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 泰康人寿 泰康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 20.00 中信银行 工银瑞信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 17.60 银华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 浙商银行 中银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 8.80 ...
市场震荡不改向上趋势投顾调仓“发车”两不误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20:17
● 本报记者 魏昭宇 近期,为了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多家公募机构旗下投顾产品开启了新一轮的调仓。有的组合降低了混 合型基金的仓位,提升了固收类基金的配置比例;有的组合在受益于美联储降息的资产中寻找优质标 的;还有的组合加仓了中长期净值表现相对稳健的均衡型基金。 面对当下权益市场的波动,有投顾机构表示,短期震荡不改权益市场整体向上的态势,应该理性看待获 利盘的卖出,避免追涨杀跌,以中长期视角均衡配置资产。 投顾持续调仓 9月22日,招商灵活进取进行了调仓。调仓理由一栏显示,基于对组合的定期回顾,本产品调整部分成 分标的以优化组合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灵活进取本次调仓最大的变化是明显降低了混合型基金的仓位,并将部分仓位用来 配置跨境固收类QDII基金。公开信息显示,融通中国概念债券(QDII)A、富国亚洲美元收益债券 (QDII)A(人民币)、南方亚洲美元收益债券(QDII)A(人民币)、鹏华全球中短债债券A类人民 币(QDII)成为本次调仓的新增标的,这四只QDII基金占组合仓位约20%。此外,招商灵活进取还对 可转债、黄金等板块进行了加仓。 9月11日,中欧超级股票全明星表示,考虑到美联储已进入降息周期, ...
第二批科创债ETF已成机构“盘中餐”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20:17
科创债ETF上市表现 - 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于9月24日集体上市 成交额分化明显 汇添富中证AAA科创债ETF成交额突破150亿元 位居榜首 国泰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成交额超110亿元 工银瑞信基金、中银基金、华安基金旗下产品成交额均超50亿元 [1][2] - 上市首日净申购资金规模显著 工银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净申购金额超85亿元 银华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净申购金额超72亿元 华安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净申购金额超39亿元 [1][2] - 第一批科创债ETF于7月17日上市 鹏华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首日成交额超183亿元 嘉实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成交额超150亿元 华夏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净流入超112亿元 截至9月23日 嘉实产品规模近200亿元 [2] 机构资金配置动态 - 银行机构大举配置 兴业银行认购华安基金、国泰基金、万家基金旗下ETF超32亿份 招商银行认购华泰柏瑞基金、天弘基金旗下产品合计30亿份 浦发银行认购兴业基金、泰康基金旗下产品超23亿份 [3] - 保险资金积极参与 泰康人寿认购泰康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20亿份 太平洋财险认购汇添富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5000万份 安联人寿认购同产品2000万份 [3][4] - 理财子公司广泛布局 兴银理财认购国泰基金、华安基金、万家基金、兴业基金旗下产品 招银理财认购华安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天弘基金旗下产品 [3] 债券ETF市场发展趋势 - 国内债券ETF规模突破6000亿元 2025年半年报显示29只债券ETF中18只机构持有比例超90% 13只超98% 前十大持有人涵盖养老金、保险、信托、企业年金、理财、券商、银行及外资等机构类型 [4][5] - 证监会赎回费新规可能推动资金转向债券ETF 持有不足6个月赎回将收费 低利率环境下票息保护减少 机构资金可能从利率债基转向债券ETF以规避短期赎回成本 [5] - 债券ETF有望承接交易需求 中信证券认为其能有效满足机构债券交易工具需要 中金公司指出在"股债跷跷板"效应下 高波动属性债券ETF可能承接波段操作需求 部分公募FOF或基金投顾机构可能采用ETF化方式管理持仓 [5]
去年全国碳市场成交额创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20:17
报告显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市场活力进一步提 升,重点排放单位碳减排意识持续加强、配额清缴完成情况全面趋好,各类经营主体踊跃参与,自愿开 发和实施减排项目,碳市场功能不断显现。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9月24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上获悉,截至8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 易市场累计成交量近7亿吨,成交额约480亿元人民币。2024年全年成交额创2021年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 来年度新高。 ● 本报记者 刘杨 2024年,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和清缴圆满完成。报告提出,截至2024年年底,2023年度配额清缴完成率 为99.98%,较第二个履约周期进一步提升,创历史新高。其中,全国共有28个省级地区100%完成履约 工作,较前两个履约周期明显增加,仅4家重点排放单位未按时足额履约。 会议同期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以来,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 点排放单位有序开展市场交易,交易规模创历史新高。2024年,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金额达到181.14亿 元,创2021年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年度新高。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