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食品

搜索文档
宏辉果蔬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广东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2 18:48
公司活动概况 - 公司于2025年9月19日15:30-17:00通过全景路演网站参加广东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1] - 公司董事长、总裁兼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及独立董事出席活动并与投资者进行网络互动交流 [2] - 活动由广东证监局与广东上市公司协会联合举办 [1] 业务战略与定位 - 公司明确将继续深耕果蔬主业 强调该业务是公司稳健经营的基本盘 [3] - 业务范围涵盖果蔬产品服务、速冻食品经营、食用油经营及冷冻肉类贸易 [4] -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聚焦主营业务并寻求稳定增长与新业务健康发展 [4] - 新实控人变更属于长远发展布局 旨在引入战略协同资源优化治理结构与业务布局 [3] 转型探索与协同效应 - 成立上海聚汇泽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是为探索与主业具备协同潜力领域的初步尝试 [4] - 目前未与腾瑞制药筹划合作计划 未来若有合作将依法履行审议及信披义务 [3] - 新实控人具有医药背景 将协调自身优质资源为公司赋能 但未明确转型医药公司 [3] 资本运作规划 - 公司高度重视战略发展机会 对并购重组、资产注入等计划持审慎评估态度 [3][4] - 暂无借壳上市计划 未来将聚焦主营业务发展并通过上市公司平台实现价值增长 [4] - 若为增强持续发展能力需调整资产或业务 将严格履行批准程序及信披义务 [4] 经营举措与市场策略 - 针对中秋国庆双节市场提前部署营销策划 加大"丰收哥"品牌猫山王榴莲冰皮月饼的推广力度 [4] - 产品通过天猫、抖音、小红书等电商平台销售 [4] - 积极优化产品结构和客户群体 加强成本控制与风险管理以提升盈利能力 [4] 投资者回报政策 - 公司已制定2025-2027年股东回报规划 明确现金分红标准与比例以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4] - 未来将通过稳健经营和提升盈利水平为股东带来长期回报 [4] 业绩展望与信息披露 - 公司未提供具体第三季度或全年业绩预测 但承诺按规及时披露业绩信息 [4] - 将继续通过提升经营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应对市场变化 [4]
宏辉果蔬跌2.02%,成交额1.1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51.2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5:35
股价表现 - 9月22日盘中下跌2.02%至9.72元/股 成交额1.11亿元 换手率1.86% 总市值59.17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27.63% 近5个交易日下跌3.38% 近20日上涨4.18% 近60日上涨60.93%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451.22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49%和2.08%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9.51%和22.96% [1] 资金动向 -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9月8日净买入4076.25万元 买入总额7480.45万元占比25.50% 卖出总额3404.20万元占比11.61% [2] - 股东户数3.06万户较上期减少10.66% 人均流通股18647股较上期增加11.93% [3]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70亿元同比增长7.86% 归母净利润692.43万元同比减少44.82% [3] - 水果业务占比76.18%为主营核心 冻肉占比16.50% 速冻食品占比2.98% 蔬菜占比2.33% [2] 公司背景 - 1992年12月成立 2016年11月A股上市 主营果蔬全产业链业务包括种植管理、冷链配送等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种植业 概念板块涵盖社区团购、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535.56万元 [4]
广州酒家跌2.04%,成交额3299.3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31.8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2:1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4%至16.84元/股 成交额3299.30万元 换手率0.34% 总市值95.7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31.83万元 其中特大单卖出232.81万元(占比7.06%) 大单买入485.94万元(占比14.73%)同时卖出1184.96万元(占比35.92%) [1] - 年内股价涨幅4.27% 近5日下跌5.23% 近20日下跌1.17% 近60日上涨8.09%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23万户 较上期减少0.39% 人均流通股25460股 较上期增加0.3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1247.07万股 较上期减少324.98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为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209.66万股 较上期增加40.06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9.91亿元 同比增长4.16%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3910.07万元 同比减少33.11% [2]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食品制造业务占比58.87% 餐饮服务业务占比38.82% 其他商品销售业务占比1.25% [1] - 食品制造业务细分构成:其他产品30.80% 速冻食品26.44% 月饼系列产品1.6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休闲食品-烘焙食品 概念板块包括预制菜、增持回购、融资融券、国资改革、电子商务 [1] 公司基础信息与分红记录 - 成立于1992年5月11日 2017年6月27日上市 注册地址为广州市天河区科韵路16号自编第4栋第10层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8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74亿元 [3]
广州酒家是国有餐饮企业副总潘建国去年薪酬高达12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1 07: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91亿元 同比增长4.16% [1][3] - 归母净利润3910.07万元 同比下降33.11% 呈现增收不增利状况 [1][3] - 主营业务收入合计19.70亿元 同比增长4.17% [3] 业务板块表现 - 食品制造业务收入11.72亿元 同比增长2.65% 占总收入比重最大 [3] - 月饼系列产品收入3241.03万元 同比增长1.32% 为食品制造业务中收入最低品类 [3] - 速冻食品收入5.27亿元 同比下降2.46% [3] - 其他产品收入6.13亿元 同比增长7.57% [3] - 餐饮服务业务收入7.73亿元 同比增长7.11% [3] - 其他商品销售业务收入2496.38万元 同比下降10.21% [3] 高管薪酬变动 - 副总经理潘建国2024年薪酬127.0万元 较2023年95.17万元增加31.83万元 涨幅33.44% [1][3] - 副总经理黎钢薪酬与潘建国持平 同样获得显著涨薪 [3] 管理层背景 - 副总经理潘建国拥有华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和同济大学博士学位 2012年完成中山大学EMBA课程 [4] - 1996年加入广州市宝生园有限公司 历任分公司副经理、研究所所长、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总经理等职 [4] - 2007年担任百货企业集团副总经理 [4]
民生证券:大众品板块分化依旧 把握结构性景气
智通财经· 2025-09-19 03:21
啤酒行业 - 啤酒行业现饮渠道复苏斜率暂无显著改善 行业分化持续[1][2] - 推荐基本面景气相对较优 业绩具备α的燕京啤酒和珠江啤酒 因区域性龙头非现饮销量占比高 单品渠道利润周期因素共振使收入端α具备持续性[2] - 燕京啤酒得益于改革稳步推进 经营效率持续提升 利润端α更为突出[2] - 关注全国性龙头华润啤酒 经营周期处于较好阶段 在行业外部环境承压背景下节奏相对从容 有望持续兑现优于行业的业绩表现 现金流状况优异后续分红率有望持续提升 估值具备修复空间[2] - 建议跟踪后续现饮渠道需求恢复情况 关注青岛啤酒/青岛啤酒股份和重庆啤酒[2] - 黄酒板块关注会稽山和古越龙山[2] - 预调酒板块建议关注百润股份[2] 饮料行业 - 饮料板块推荐高景气细分赛道+持续推进全国化的东鹏饮料[2] - 关注份额持续修复且2025年下半年业绩有望进一步环比提速的平台型龙头农夫山泉[2] - 建议关注康师傅控股 统一企业中国和华润饮料[2] 调味品及餐饮供应链 - 受下游餐饮需求走弱影响 二季度调味品和餐供收入整体承压[4] - 表现优于同行的公司或因新品新渠放量 或因前期调整到位显效[4] - 成本端主要原料大豆 白糖 包材二季度价格延续下行 糖蜜低价原料陆续使用 海天和安琪成本红利释放明显[4] - 速冻中白鲢鱼和油脂价格有所上涨 猪肉 鸡肉和小麦粉价格下行 但速冻行业竞争暂未趋缓 各家仍延续一定促销力度[4] - 费投上需求偏弱 竞争激烈 行业仍延续投放力度抢占份额[4] - 上半年收入端仍实现一定增长 利润端或受益原料价格下行 严控费用的立高和巴比盈利能力表现亮眼 归母及扣非净利率均有提升[4] - 延续促销 规模效应有所下降的标的盈利仍有承压[4] - 短期下游餐饮需求仍在弱复苏阶段 阶段性外部扰动下竞争激烈 强调性价比 餐饮供应链与下游餐饮需求恢复高度敏感[4] - 中长期若餐饮需求回暖 有望带动相关供应链需求 行业规模扩张下餐供龙头凭借自身规模 渠道及研发优势 有望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释放增长潜力[4] - 后续建议关注主动布局新渠 渠道扩展显效 单品持续放量的标的 新品开拓进程 具备阿尔法 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的标的[4] - 推荐安琪酵母 立高食品 安井食品和巴比食品 关注锅圈[4] 休闲食品 - 二季度休闲食品内部景气度分化加剧 利润端休闲食品公司利润普遍承压[1][5] - 打造爆品 把握优质渠道的零食公司在收入端录得亮眼表现 关注细分品类和新渠道机会[1][5] - 推荐魔芋品类红利延续 海外业务发展势头向上 消费趋势感知敏锐&组织执行效率高 会员制商超和量贩渠道等高势能渠道表现亮眼 子品牌营销效果显著的盐津铺子[5] - 关注魔芋品类龙头企业卫龙美味[5] - 关注山姆等会员制渠道趋势延续 脱骨鸭掌和素食等单品放量 同时深化零食量贩渠道渗透 电商起势 渠道突破&新品发布效果显著的有友食品[5] - 关注山姆渠道&量贩渠道高速增长 燕麦成本红利持续兑现 业绩弹性逐步释放的西麦食品[5] - 推荐饮料乳品的招商铺货拉动分销业务高增 零食品类 分销业务和日销品占比提升带来毛利和费率的改善 构建性价比之上的差异化的三只松鼠[5] - 建议关注量贩渠道合作加深 海外新国家导入增长的甘源食品[5] - 建议关注山姆和胖东来等商超共创 叠加鸣鸣很忙投资收益贡献的好想你[5]
广州酒家跌2.04%,成交额3235.8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68.2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2:07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9日盘中下跌2.04%至16.78元/股 成交额3235.87万元 换手率0.34% 总市值95.44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90% 近5个交易日下跌4.39% 近20日下跌0.18% 近60日上涨7.50%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68.22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274.59万元 大单净流出193.63万元 [1] 资金流向与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2.23万户 较上期减少0.39% 人均流通股25460股 较上期增加0.3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247.07万股 较上期减少324.98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209.66万股 较上期增加40.06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9.91亿元 同比增长4.16% [2] - 归母净利润3910.07万元 同比减少33.1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8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74亿元 [3]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食品制造业务占比58.87% 餐饮服务业务占比38.82% [1] - 其他产品占比30.80% 速冻食品占比26.44% 月饼系列产品占比1.6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休闲食品-烘焙食品 概念板块包括预制菜 增持回购 融资融券等 [1]
广州酒家跌2.03%,成交额1.0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38.4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07:0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7日盘中股价下跌2.03%至17.34元/股 成交额1.02亿元 换手率1.03% 总市值98.6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38.44万元 其中特大单卖出930.07万元占比9.11% 大单买入1657.73万元占比16.24%同时卖出2166.11万元占比21.22%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7.37% 近5日下跌3.67% 近20日上涨4.46% 近60日上涨11.23%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91亿元 同比增长4.16%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3910.07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33.11%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23万户 较上期微减0.39% 人均流通股25460股 相应增加0.3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247.07万股 较上期减少324.98万股 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209.66万股 较上期增加40.06万股 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 [3] 公司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以食品制造为主 餐饮服务占比38.82% 其他产品30.80% 速冻食品26.44% 月饼系列产品1.6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休闲食品-烘焙食品 概念板块包括预制菜、增持回购、融资融券等 [1] 分红回报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8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74亿元 [3]
大竹县凡成鼎盛速冻食品加工门市(个体工商户)成立 注册资本5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1 09:35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大竹县凡成鼎盛速冻食品加工门市(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廖登 华,注册资本5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许可项目:食品销售;食品小作坊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 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 目: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外卖递送服务;食用农产品初加工。(除依法须经批准的 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广州酒家跌2.00%,成交额4970.3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33.6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3:2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1日盘中股价下跌2%至17.64元/股 成交额4970.31万元 换手率0.49% 总市值100.3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33.67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12.49% 卖出占比17.19%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9.2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50%/9.63%/13.37%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以食品制造为主 餐饮服务占比38.82% 速冻食品占比26.44% 月饼系列产品占比1.63%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休闲食品-烘焙食品 概念板块涵盖预制菜/增持回购/融资融券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23万户 较上期减少0.39% 人均流通股25,460股 较上期增加0.3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247.07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324.98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209.66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40.06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91亿元 同比增长4.16% [2] - 归母净利润3910.07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33.11% [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8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74亿元 [3]
食品饮料行业研究方法与框架
2025-09-07 16:19
**食品饮料行业研究纪要关键要点** **一 行业概况与市场规模** * 食品饮料行业研究需关注中观层面需求 供给 渠道结构三个维度及微观层面战略管理层 组织力 产品力 渠道力 品牌力 供应链与产能六个要素[3] * 白酒出厂口径规模达8000亿人民币 啤酒约3000亿人民币 乳制品和速冻食品均约3000亿人民币 软饮料接近7000亿人民币 综合零食超过万亿人民币 调味品市场规模接近5000亿人民币[4] * 行业增长动力主要来自量增 渗透率提升 人均消费量增加 和价增 产品结构升级 成本压力下提价 2021至2024年间白酒行业价格增长贡献占11.6% 啤酒行业占4.4%[5] * 软饮料行业三年复合增速为4.7% 其中能量饮料复合增速达10.2%[5] **二 细分赛道生命周期与竞争格局** * 导入期或成长期前期赛道包括精酿啤酒 魔芋椰子水 电解质水 其中魔芋赛道和椰子水为2025年投资者关注重点[6] * 成长期赛道 未来三年复合增速有望超5% 包括高端与次高端白酒 经济恢复情况下 无糖茶 预制菜[6] * 成熟早期赛道 未来三年小个位数复合增长 包括中高端白酒 高价格带啤酒[6] * 成熟晚期赛道 未来几年无增长 包括中低端啤酒 中低端白奶 衰退期赛道包括中低端白酒 中低端啤酒及奶粉[6] * 高端白酒 小包装榨菜等领域呈现一家独大格局 市占率超50% 龙头公司具强话语权与溢价能力[7] * 次高端白酒 酱油 小包装水等领域呈现一超多强或多强格局 子行业净利润水平较高且具一定提价能力[7] * 乳制品 常温白奶与酸奶 呈现双强格局 需求偏弱时可能出现价格战 需求好转或成本压力大时竞争趋缓[8] * 竞争相对分散领域整体盈利能力较弱[8] **三 白酒行业深度分析** * 白酒市场受房地产下行周期影响 处于逐步探底过程 但消费属性决定需求刚性 波动性相对较小[9] * 春节期间商务需求偏弱 但自饮送礼宴席场景支撑整体消费需求 社交属性使其与经济活动关联度较大[9] * 白酒具较长保质期 具备很强收藏和投资属性 2021年前价格逐步提升 但自2021年第四季度茅台价格从高点下跌后 投资收藏属性明显弱化 经过四年调整 相关风险得到较大释放[10] * 白酒具较强提价能力及奢侈品属性 经济周期顺利时价格提升空间和幅度可能超预期 产业链上下游相对分散但酒企话语权极强[10] * 未来趋势包括存量竞争特征明显 非上市公司及部分上市公司面临挤压式竞争 向头部企业 大单品和优势产区集中 2024年前十家公司占据20%销量 50%收入和90%利润 价位段分化 高端与次高端扩容迅速 中高端保持平稳略升 中低端持续萎缩[11] * 未来发展驱动力主要来自价格提升能力 依赖社交属性及投资收藏属性 经济环境良好时价格升级空间广阔[12] **四 啤酒与其他酒类行业** * 啤酒行业整体销量处于低速甚至负增长状态 但单价仍处于全球较低水平 长期看价格有望持续提升[13] * 竞争格局为多强并立 每个头部企业有自己的利润池市场 但局部市场变化明显 高端啤酒高端化进程因疫情影响消费复苏缓慢而有所放缓[13] * 即饮市场总体偏弱 即时零售发展迅速 占比从2019年60%降至2024年40% 以歪马送等平台为代表的新兴渠道快速崛起 各企业积极适应此变化[14] * 黄酒 葡萄酒等其他酒类规模相对较小[4] **五 大众品 软饮料与包装水** * 大众品行业量的逻辑优于价的逻辑 属必选消费品 需求稳定且商品同质化竞争激烈 提价难度较大[15] * 量可拆分为人群数量和消费频次 喝类产品 如奶茶 饮料 频次通常比吃类产品 如零食 更高 更具吸引力[15] * 更喜欢渗透率还在提升的逻辑 因渗透率提高意味着消费人群扩大和消费频次增加[15] * 价提升主要依赖产品结构升级和创新 直接提价较难 多数在通胀环境中实现间接提价[16] * 软饮料行业规模近7000亿元 品类繁多 基础风味饮料如碳酸 果汁和即饮茶增长较快[17] * 2008至2015年包装水成为主要增长点 占据行业半壁江山 2015至2021年健康化趋势明显 即饮茶和无糖茶逐步兴起 近年来无糖茶 低糖茶 电解质水 椰子水和养生水等渗透率较低但增长迅速[17] * 碳酸饮料市场由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主导 定价多年来维持在3元左右 2024年起可口可乐将价格提高至3.5元 显示强大品牌影响力并带动其他品牌跟进[18] * 包装水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形成一二三元清晰价格带划分 市场份额仍在增长[19] * 无糖茶 能量饮料等渗透率快速提升 有望成为未来出牛股的板块[19] **六 乳制品与零食行业** * 乳制品行业规模达三四千亿元 为成熟赛道 常温奶和常温酸奶趋于饱和 但鲜奶和奶酪仍有较大渗透空间[22] * 常温奶领域伊利与蒙牛呈现寡头垄断格局 利润率受原奶价格波动及阶段性竞争意愿影响 目前两家公司对利润诉求更强 更注重分红策略[22] * 零食行业关注度上升主要源于渠道变革 如折扣店 电商平台崛起 从22年开始价格敏感度提升推动临时量贩店及线上电商发展[23] * 健康化趋势显著 如魔芋替代辣条 鹌鹑蛋等健康零食崛起 需抓住渠道变化红利并灵活应对每一阶段的品类变化红利[23] * 饮料单品销量增长迅速 大单品可能很快达10亿 20亿甚至百亿规模 零食单品相对缓慢 大单品超1亿元已属不易[20] * 渠道覆盖差异显著 可口可乐网点数量达600万个 零食品牌如卫龙仅有七八十万个网点[21] **七 调味品与速冻食品** * 调味品市场体量接近5000亿元 酱油 榨菜 酵母等细分领域表现突出 具消费者粘性高且具备提价能力特点[2][24] * 速冻食品疫情期间需求旺盛 但疫情后因餐饮疲软及C端消费者对预制菜健康性质疑而承压 需通过拥抱新渠道和产品创新实现增长[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