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S

搜索文档
中信建投:阿里巴巴、OpenAI加码投资,持续推荐算力产业链
新浪财经· 2025-09-29 00:13
阿里巴巴AI基础设施投资 - 公司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元人民币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持续追加更大投入 [1] - 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较2022年提升10倍 [1] 英伟达与OpenAI合作 - 英伟达与OpenAI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 - OpenAI将部署至少10GW的英伟达系统 [1] - 英伟达向OpenAI投资总额最高达1000亿美元 [1] 算力行业发展趋势 - 海外和国内市场均在加码算力相关投资 [1] - 算力资本开支具有持续性特征 [1] - 行业调整期被视为投资机会 [1] 新技术商业化进展 - 建议关注OCS、CPO、CPC、空芯光纤等新技术商业化进程 [1] - 算力板块近期呈现震荡走势但产业趋势明确向上 [1]
OCS,AI新型网络架构下的创新光学底座
2025-09-23 02:34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光通信领域 特别是光模块和光路交换机(OCS)市场 涉及AI算力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组网[1][4][12] * 公司包括头部光模块厂商 二线海外算力链光模块厂商 以及OCS技术代表厂商如谷歌 Lumentum Coherent 华为[1][4][8][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头部光模块厂商在2027-2028年预计保持高景气 核心优势在于业绩高确定性和估值合理性 2026年估值倍数未出现泡沫化[1][2] * 二线海外算力链光模块厂商2026年业绩预期有上修空间 估值处于相对合理位置[1][3] * 新兴技术带来三大组网方向投资机会 Skill out(CPO/CPC) Skill up(OCS/OIO) Skill across(空心光纤)[1][5] * OCS技术优势显著 通过光信号直接切换实现低时延(数十纳秒级)和低功耗 对数据格式协议速率完全透明 支持跨代际硬件复用 传输速度近光速[1][6][12] * OCS技术局限性包括切换时延较长(MEMS方案约十几毫秒到几十毫秒) 通道灵活性较低 插入损耗较高 前期投入成本大[1][6][7] * OCS产业进展加速 Lumentum向两家超大规模云厂商出货 Coherent基于非机械数字液晶技术产生初始收入 谷歌2024年需求量接近2万台 国内华为及部分运营商有少量需求[4][12] * OCS市场规模增长可期 Signal AI预测2029年市场规模超16亿美元 Coherent认为存在20亿美元潜在市场空间[4][12] * OCS组网可减少数据丢包 提升大规模训练集群性能 在超节点组网高可预测性流量传输场景具优势[4][13][14] 技术方案细节 * 主流OCS技术方案包括MEMS(谷歌 Lumentum 华为)和液晶(Coherent) MEMS经济性高但切换时间长 液晶可靠性高扩展性强但切换时间需优化[1][8] * 光通信技术方案主要有四种 MEMES技术成熟度高成本低 液晶在WSS有潜力 压电陶瓷切换快(几毫秒)端口扩展强但系统成本随端口扩展叠加 硅基光波导延迟低切换快但动态可调度能力需优化[9][11] * 中短期内MEMS和液晶方案发展或更快 因在电信场景中已显示应用潜力[10] * OCS产业链核心环节包括MEMS芯片 光环行器 透镜 滤光片 波分复用器 FAU 整机代工等[15] * 国内相关公司主要参与光学器件 晶体材料及整机代工环节[16] 其他重要内容 * OCS技术并非全新概念 谷歌2022年在其数据中心引入OCS交换机 近期市场关注度上升源于Lumentum和Coherent财报提及OCS收入[12] * OCS在谷歌TPU集群中用于跨Cube通信 替代部分电交换机 实现不同代际及带宽叶交换机间互联[4][12]
中信证券:国内外算力持续创新演进 持续看好NV链与国产AI算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0:41
北美云服务提供商资本开支预测 - 北美四大云服务提供商2025年合计资本开支预测为3836亿美元 同比增长52% 2026年预测为4613亿美元 同比增长20% [1] - 北美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持续上修 NVIDIA产业链景气度有望持续 核心供应链厂商如工业富联将持续获得业绩高速增长 [1] 国内AI算力投资预测 - 国内互联网公司2026年资本开支预计超过5000亿元 AI服务器等算力资源占比有望超过一半 [2] - 2026年国内AI服务器市场预计达4200亿元 AI算力芯片市场预计达3500亿元 [2] - 下一代国产芯片在软件生态和卡间互联方面快速提升 国产芯片渗透率有望大幅增长 [2] Oracle云业务增长预期 - Oracle预计2026财年云基础设施业务收入达180亿美元 同比增长77% 2027-2030财年分别达320/730/1140/1440亿美元 [3] - 公司未来数月将签约数个年收入贡献达数十亿美元的客户 剩余履约订单规模将增长至超5000亿美元 [3] 光通信技术发展机遇 - OCS技术在高带宽、低延迟和低成本方面优于IB和RoCE 延迟低带宽高且设备兼容多代产品 [3] - 光通信将在AI集群渗透 依次取代脊交换机和叶交换机 承担卡间互联和片上网络功能 [3] - OCS普及将带来整机环节、MEMS反射镜、LCoS反射镜、透镜阵列和光环行器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3] 国产AI算力技术进展 - 华为公开昇腾AI芯片发展路线图 在硬件微架构、低精度性能增益和卡间互联带宽方面快速提升 [4] - 采用UB网络可构建SuperPoD和SuperCluster超级计算集群 国产算力在多维度实现技术创新 [4] - 英伟达CEO表示中国2025年将带来500亿美元商机 未来年增长约50% 国产算力芯片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4]
都是大事!重要通话、英伟达投资Intel、摩尔线程上会、OpenAI和果链2巨头合作设备、OCS爆单…
是说芯语· 2025-09-20 00:34
中美科技合作与政策动态 - 中美高层通话后军售取消 英伟达可能获得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5] - 英伟达与英特尔合作被视为破局之举 为先进芯片进入中国提供潜在路径[5] - 波音飞机采购存在安全性顾虑 市场偏好转向空客[5] 科技巨头战略合作模式 - 美国AI领先优势源于顶尖公司合作 此类合作在国内较为罕见[6] - DeepSeek与H公司合作可能开启国内科技公司战略投资新模式[6] - 建议海光、寒武纪等公司通过投资中芯国际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6] 半导体IPO进程加速 - 摩尔线程9月26日IPO上会 第二轮问询回复进度大幅超预期[7] - 寒武纪定增获批速度体现政策扶持 沐曦IPO进度相对滞后[7] - 摩尔线程IPO对寒武纪等公司产生正面催化效应 二级市场投资机会显现[7] OpenAI供应链合作动态 - 立讯精密与歌尔股份成为OpenAI设备合作商 despite OpenAI曾发表遏制中国AI发展的言论[8] - 合作对立讯精密估值提升具有显著催化作用[8] - 中国不拒绝英伟达但反对高价采购次品 支持国产替代与先进技术引进并行策略[8] 光电路交换器(OCS)技术突破 - OCS采用MEMS微镜技术实现光信号直连 无需光电转换[9] - 单端口带宽达1.6T 总交换容量超电交换机3-4倍 支持240T总带宽[9] - 设备单价4-5万美元占系统总成本<5% 长期成本优势显著[9] OCS产业链受益环节 - MEMS芯片由Silex代工 光纤阵列与微透镜阵列涉及炬光科技[9] - 光学部件供应商腾景科技 代工集成环节涉及德科立与光库科技[9] - 高速光模块(800G/1.6T)需求被强化 用量随端口数非线性增长[9]
北美AI投资加速,前瞻关注光博会
2025-09-07 16:19
光通信与AI投资行业研究关键要点 行业与公司 * 纪要主要涉及光通信行业和AI基础设施投资 北美AI投资加速推动光通信、高速铜缆(AEC)、碳化硅(SiC)等细分领域发展[1][3][15] * 提及的公司包括博通(AI芯片)、英伟达(网络业务)、谷歌、Meta、Crypto(AEC龙头)以及国内的光通信公司、算力芯片公司(寒武纪、海光、昆仑芯)和碳化硅公司(天岳先进、中瓷电子子公司国林万众)[1][13][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北美AI投资呈现加速增长趋势 博通AI相关收入同比增长63%至52亿美元 并获得第四家超大规模客户100亿美元定制AI芯片订单[1][6] Meta计划到2028年整体投资6000亿美元 谷歌传出1.67T加单消息[1][2][6] 美国计划未来几年投资17万亿美元用于AI基建[7] * 光通信行业前景乐观 业绩超预期且估值较低 2026年估值多在20倍以内[1][3] 受益于CPO、OCS、OOL、硅光和薄膜滤相等新技术推动[1][4] 上市公司正积极扩产并锁定物料以应对爆炸性需求增长[1][5][9] 深圳光博会将展示新技术和新产品 可能签订订单[1][4][6] * AI商业化进程加速 2025年AI相关收入预计将达到1000亿至2000亿美元 其增速已超过资本开支增速[1][8] 驱动因素包括真实需求(如AI技术和应用快速发展)和政策推动(被视为国家重要基建项目)[7] * 高速铜缆(AEC)行业高速增长 龙头公司Crypto FY26财年Q1收入超2.2亿美元 环比增长30%以上 净利润同比增长70%以上[3][14] 产品向800G迭代升级 预计将新增两个超大规模客户放量[3][14][16] 国内二线玩家(如睿可达、长鑫博创、兆龙互联)有望实现大客户突破[16] * 碳化硅(SiC)材料在AI产业应用前景广阔 因性能优异(耐高温高压、高折射率) 英伟达考虑在新一代处理器先进封装中导入碳化硅基板 预计2027年进入先进封装[15] Wolfspeed破产保护为中国衬底厂商(如天岳先进)提供了潜在机会[15] 其他重要内容 * 通信行业竞争格局分层明显 中军企业主导地位稳固 二线企业(如绑定Oracle、思科、OpenAI的公司)有机会通过绑定新客户或抓住新市场机会实现远超行业平均的增速(可达三四倍甚至四五倍) 三四线企业也有望受益于行业通胀和物料紧张[10][11] * 国内AI产业链增速在2025年初疲软后重新回升 巨型智能、智能驾驶、AI教育等大场景将消耗大量AI资源[13] 海外芯片供给减弱给了国内算力芯片和服务器公司机会 但需密切关注其性能、客户匹配度及产能问题[13] * 光电配套领域的光纤环节(如空气光纤)需求显著增加 主要用于DCI和核心网络环节 行业正进入从1到10的快速扩展期[12] 需关注腾讯、阿里等公司的资本开支及相关事件催化[12]
中信证券:OCS技术路线未来增长确定性较强 关注三大投资主线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01:25
文章核心观点 - AI数据中心使用OCS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 谷歌已实现产品落地 大部分厂商仍在积极研发 OCS技术路线可行性高 优势明显 未来增长确定性较强 建议关注整机 核心器件 光学零部件等全产业链投资机会 [1] 网络架构需求演变 - 网页时代数据中心以南北向随机流量为主 云计算时代以有序而随机的东西向流量为主 HPC和传统AI侧重大算力 低延迟 局部互联 大模型时代需要大范围全局性数据交换 数据流几乎完全可预测 推动网络架构变革 [1] OCS技术优势 - OCS解决AI计算集群Scale out瓶颈问题 相比IB和RoCE具备高带宽 低延迟 低成本优势 因只反射光束无需解析数据包 延迟天然较低 带宽更高 OCS设备兼容多代产品 折旧周期与数据中心本体相近 有效摊薄使用成本 [2] - 光通信在AI集群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将依次取代脊交换机 叶交换机 并承担卡间互联和片上网络功能 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2] 整机环节市场空间与格局 - 整机环节远期市场空间预计超过400亿美元 格局包括专门针对数据中心的OCS厂商 以及具备ROADM和OXC技术的传统核心网光通信设备商 后者因技术基础共通可承接AI OCS相关业务 [3] 核心器件技术路线与市场 - 核心器件主要基于MEMS或LCoS技术的WSS 两条技术路线远期市场空间达数十亿美元 MEMS领域因产品未成熟 代工厂优先受益 LCoS技术与投影显示互通 光通信厂商与投影显示厂商均有望拓展业务 [3] 光学零部件增量市场 - OCS增加光环行器 微透镜 分束器的使用 微透镜和分束器的OCS增量市场空间合计低于5亿美元 光环行器增量市场空间可能达到50亿美元 被动元件领域全球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不同厂商在各细分领域具备优势 [3]
中信证券:OCS技术路线未来增长确定性较强 建议对全产业链保持关注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0:44
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 AI数据中心使用OCS技术仍处在早期阶段 [1] - 谷歌已实现OCS产品落地 [1] - 大部分厂商仍在积极研发OCS技术 [1] 技术路线与增长前景 - OCS技术路线可行性高且优势明显 [1] - OCS未来增长确定性较强 [1] 产业链投资主线 - 整机环节需关注具备核心网光通信设备业务的厂商及OCS代工厂商 [1] - 核心器件环节需关注光学MEMS供应商和代工厂 [1] - 光学零部件环节需关注我国光学部件供应商 [1]
中信证券:OCS技术路线长期来看有望成为AI基建的主流
第一财经· 2025-08-27 00:36
AI算力集群技术变革 - OCS技术在构建大型算力集群时高带宽、低延迟、低成本方面均胜过传统IB和RoCE技术 [1] - 该技术路线长期有望成为AI基建主流 带动光通信全产业链变革 [1] 整机环节投资机会 - 建议关注OCS整机厂商 [1] - 建议关注代工厂商 [1] - 建议关注OTN整机厂商 [1] 核心器件环节投资机会 - 建议关注光学MEMS代工厂 [1] - 建议关注LCoS生产商 [1] 光学零部件领域投资机会 - 建议关注光环行器市场 [1] - 建议关注微环调制器市场 [1]
Lumentum (LITE)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13 16: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学行业、数据中心行业、电信行业、工业科技行业 - 公司:Lumentum(LITE)、Coherent、Broadcom、Hawk、Avago、Innalite、E Opto、Hisense、Nokia、Cisco、Sienna、AT&T、Verizon、NVIDIA、Cloud Lite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宏观需求与风险 - 观点:未来四到五个季度内,公司订单模式无放缓迹象,订单出货比保持积极,未看到需求显著放缓或衰退风险 [3][4] - 论据:CEO与客户交流,客户反馈无放缓情况,公司持续监控和调整支出 云公司AI投资 - 观点:云公司在数据中心的资本支出未放缓,2026年资本支出与2025年持平或更好 [6] - 论据:各公司已公布2026年资本支出计划,公司在部分领域有获取份额的机会 关税影响与应对 - 观点:关税对公司利润率影响为100个基点,主要来自反向关税,公司可灵活利用供应链减轻影响 [8][9] - 论据:公司在中国和泰国均有制造基地,若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可转向泰国;还可与合同制造商合作,将制造业务转移至关税更有利的国家 光学行业变化 - 观点:光学行业与过去相比有三点变化,公司有机会实现健康增长和高利润率 [16] - 论据:Lumentum组件业务占比更高,激光业务领先;全球化趋势下,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倾向从美国公司采购;市场变化速度加快,有利于美国创新型公司 业务发展策略 - 观点:短期聚焦收发器业务以增加现金流,长期向组件业务倾斜,提高毛利率和股东回报 [22][23] - 论据:公司在收发器市场份额低,有增长空间;共封装光学(CPO)技术发展为组件业务带来机会 垂直整合的作用 - 观点:垂直整合对收发器业务有一定帮助,但不是实现股东回报的先决条件 [26][28] - 论据:公司收发器业务毛利率有提升空间,中国竞争对手无垂直整合仍表现良好,且公司为部分竞争对手供应关键组件 收发器业务新订单 - 观点:公司收发器业务新订单增加,主要是因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倾向选择美国供应商 [30] - 论据:公司和Coherent目前供应能力不足市场一半,需求旺盛,公司正从海外供应商处获取份额 CPO技术影响 - 观点:行业转向CPO对公司收入影响中性,但利润率显著提升 [32][33] - 论据:公司在CPO市场份额高,供应的激光器数量与收发器市场相当,但利润率更高 激光市场份额 - 观点:公司在支持CPO解决方案的激光市场有100%份额,并有望保持 [35] - 论据:公司使用用于海底产品的高功率、高可靠性激光技术,有独特竞争优势 光学技术应用 - 观点:数据中心内收发器目前以连续波(CW)技术为主,但电吸收调制激光器(EML)需求仍旺盛 [41] - 论据:硅光子学在收发器中占比大,公司EML产能已售罄,计划在第四季度开始生产CW激光器 合同制造业务 - 观点:合同制造业务与第三方采购将长期共存,公司在两者均有机会 [46][48] - 论据:公司收购的Cloud Lite曾是合同制造商,公司业务既有按规格生产,也有交钥匙设计 毛利率目标 - 观点:公司收发器业务毛利率目标为33%-35%,整体业务毛利率目标为40%以上 [51][52] - 论据:通过提高收发器业务毛利率和提升其他业务毛利率来实现整体目标 OCS业务机会 - 观点:OCS业务有较大收入机会,预计年底开始有早期收入,2026财年第二季度开始有实质性收入,2027财年产生重大影响 [55] - 论据:绿色数据中心向光学网络转型,OCS在成本、功率和延迟方面有优势,产品平均售价在75,000 - 90,000美元之间 电信业务情况 - 观点:电信业务复苏主要由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驱动,传统电信运营商业务仍未完全恢复 [56][60] - 论据:公司大部分电信业务收入来自向传统电信客户销售,而这些客户再转售给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传统电信运营商库存问题基本解决,但业务仍较平淡 工业科技业务机会 - 观点:面部识别业务市场趋于平稳,可优化资源提高盈利能力;工业激光业务有增长和提升利润率的机会 [61][63] - 论据:面部识别业务市场已过繁荣期,公司在该业务上投入工程师过多;半导体和半导体封装行业对激光需求增加,公司可通过成本和价格管理提升业务表现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CPO技术上使用的激光技术源于用于海底产品的高功率、高可靠性激光,有较长技术积累 [36] - 公司计划在第四季度开始生产用于硅光子学收发器的CW激光器,主要供应给最大客户 [42][43] - 公司OCS产品毛利率高于设定目标,对利润率有积极影响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