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释放

搜索文档
中邮证券:给予山东黄金买入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9-11 09:41
核心观点 - 中邮证券给予山东黄金买入评级 金价上行带动公司业绩充分释放[1]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567.66亿元 同比增加109.92亿元 增长24.01%[2] - 2025H1实现利润总额54.83亿元 同比增加26.75亿元 增长95.23%[2] - 2025H1归母净利润28.08亿元 同比增加14.25亿元 增长102.98%[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81% 同比增加4.80个百分点[2] - 25Q2实现营收308.3亿元 同比增长14.97% 环比增长18.87%[2] - 25Q2归母净利润17.82亿元 同比增长160.53% 环比增长73.68%[2] 生产销售 - 2025H1矿产金产量24.71吨 占国内矿山企业矿产金产量17.72%[3] - 海外矿山产金5.67吨[3] - 焦家金矿 三山岛金矿 新城金矿连续多年入选中国黄金生产十大矿山和经济效益十佳矿山[3] - 2024年公司年产黄金1吨以上矿山达12座 2025年预计达13座[3] - 2025H1销量23.60吨 产销量基本维持平衡[3] 项目进展 - 2025H1完成工程量37.48万立方米[4] - 三山岛金矿副井工程施工至-1900米标高 刷新国内深井纪录[4] - 推进采选15000吨/日扩建工程建设项目核准[4] - 焦家金矿资源整合项目5条主控性竖井工程中4条已掘砌到底[4] - 新城金矿资源整合项目4条主要竖井工程均已掘砌到底[4] - 持续推进卡蒂诺公司纳穆蒂尼金矿项目生产系统联调联试[4] - 纳米比亚Osino公司项目选厂建设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全面开始 预计2027年上半年投产[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9.35/88.75/103.13亿元[6] -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5%/28%/16%[6] - 对应PE为25.51/19.93/17.16[6] 机构评级 - 最近90天内共有12家机构给出评级 买入评级9家 增持评级3家[8] - 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37.25元[8]
研报掘金丨中金:升紫金矿业目标价至30港元,铜金锂远期产量系统性上升
格隆汇· 2025-09-01 05:22
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677 11亿元人民币 按年增长11 5% [1]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32 92亿元人民币 按年增长54 41% [1]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今年归母净利预测9%至458亿元人民币 [1] - 上调明年归母净利预测22%至548亿元人民币 [1] 产量与业务前景 - 铜金锂远期产量呈现系统性上升趋势 [1] - 公司业绩进入加速释放阶段 [1] 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A股+1 130评级和港股"跑赢行业"评级 [1] - H股目标价上调40 1%至30港元 [1] - 估值调整基于A股和港股资源板块估值中枢上行 [1]
中广核矿业(1164.HK):业绩阶段性承压 2026年起有望加速释放
格隆汇· 2025-08-28 12: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9亿港元 同比下降58.4% [1] - 投资净收益3.06亿港元 同比下降31.5% [1] - 录得亏损0.68亿港元 同比盈转亏 [1] - 天然铀国际贸易业务合约价格大幅波动导致采销倒挂 存货按加权平均成本法核算致毛利下降 [1] - 铀价回落导致应占谢公司投资收益1.28亿港元同比下降38.5% 奥公司投资收益1.78亿港元同比下降23.9% [1] 生产运营情况 - 参股矿山天然铀产量1354.7tU 同比增长1.5% 生产计划完成率110.5% [1] - 谢公司谢矿实际产量190.4tU同比增长5.2% 平均生产成本32.49美元/磅U3O8同比上升1.8% [1] - 谢公司伊矿实际产量237.1tU同比下降19.7% 平均生产成本27.69美元/磅U3O8同比上升16.2% [1] - 奥公司中矿实际产量848.7tU同比增长7.2% 平均生产成本25.21美元/磅U3O8同比上升12.3% [1] - 奥公司扎矿实际产量78.5tU同比增长19.5% 平均生产成本25.47美元/磅U3O8同比下降21.9% [1] 行业供需动态 - 哈原工作为全球最大铀矿开采商2022年天然铀产量全球占比高达43% [2] - 哈原工修订2026年名义产量从32777tU下降约9.4%至29697tU 最终产量指引较修订后名义产量降幅最大可达20% [2] - 哈原工重申确保铀供应与需求相匹配 以长期市场价值而非产量增长为经营目标 [2] 公司战略发展 - 2026-2028年新销售框架协议基准价格从61.78上调至94.22美元/磅U3O8 [3] - 年度递增系数由3.5%上调至4.1% 现货价占比由60%上调至70% [3] - 谢、奥公司在产铀矿2026-2028年包销量分别为1438/1617/1598tU 较2024年实际包销量1294tU明显提升 [3] - 新协议销售上限预留每年600tU额外缓冲以应对潜在资源量提升 [3]
龙蟠科技涨超17%再创新高 公司明日将发业绩 LG新签大单有利公司业绩释放
智通财经· 2025-08-19 06:48
股价表现 - 龙蟠科技午后涨超17% 高见10 55港元再创上市新高 [1] - 截至发稿涨14% 报10 18港元 成交额3 19亿港元 [1]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7943 02万元至9830 03万元 [1] - 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有所减少 [1] 重大合同 - LG新能源签订5 94万亿韩元储能磷酸铁锂电池订单 [1] - 龙蟠科技三级控股子公司亚太锂源与LG新能源签署协议 约定由子公司常州锂源向LG新能源销售2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 [1] - 合同期限为2024年至2028年 [1] 业绩影响 - LG协议的签订将有利于龙蟠科技业绩的释放 [1] 公司治理 - 龙蟠科技将于8月2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1]
机械行业研究框架培训
2025-08-18 15:10
机械行业研究框架培训关键要点总结 行业概况与分类 - 机械行业涵盖众多细分领域 2024年统计显示小公司数量众多且利润端相对较小 但平均估值不低反映市场对其成长性预期较高[1][2] - 行业可分为三类:长周期(房地产/基建/航运)、短周期(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成长类(人形机器人/AI链条)[3][4] - 不同类别适用不同估值方法:周期属性子行业用PB/PE 成长性子行业如半导体设备用PS 成长类依赖远期利润预测[5] 供需关系与竞争格局 - 中游设备过去重视需求端 但利润增速和弹性不及资源品与消费品 需回归供需平衡分析[6] - 机械行业扩产弹性高(通过外协/加班/租赁厂房快速提升产能) 限制了价格上涨空间 价格呈现年降趋势[7] - 当前经济环境下需求降速 企业通过竞争稳固份额 关注竞争格局变化和出海机会(海外市场空间为国内2-3倍)[8] - 工程机械领域驱动力已从新增转向存量更新[8][29] 估值与投资逻辑 - 估值体系基于成长空间和增速 利润来源于收入和利润率[19] - 关注行业规模/经济增速/渗透率/市场份额提升能力及品类拓展能力 利润率考虑竞争格局/管理能力/原材料占比/产能爬升周期[19][20] - 大客户带来市场认可和增量市场 如浙江鼎力获鸿信建发认可后股价显著提升[23] - 外部力量(国家政策/央国企需求)能显著推动发展 如2020-2022年数控系统行业进展[25] 细分领域特点 - 通用设备具有周期成长属性 每轮需求高点较前轮更高 上升期投资胜率更高[10] - 工程机械行业通过大市场空间实现增长 如减速器市场规模约1000亿元(工程机械占200亿元)[24] - 出口链需关注当地消费能力(工资增长驱动)和专用设备订单周期(一般以1年为单位验收)[32][35] - 新技术在0~1阶段看重技术逻辑 1~10阶段更注重业绩确定性 如光伏/人形机器人/AI产业链[36] 数据分析框架 - 制造业景气度判断框架:宏观(PMI/商业投资/库存)+中观(叉车内外销/日本机床订单)[10][11] - 工业气体价格(如氧气)反映钢铁等行业需求变化 可作为经济晴雨表[12] - 微观层面需关注渠道库存波动 经销商行为会加大社会库存波动[14] - 工程机械分析指标:海关数据/AM数据/外资财报 关注海外市场份额提升[30] 风险与机会 - 工业品涨价需特定契机(供给受限/需求爆发) 如液态工业气体在需求超当地产能时显示价格弹性[15] - 企业难通过控制产量稳定价格 如氧气价格波动区间300-1000元[18] - 美国机械行业需关注库存管理/CPI/时薪波动/地产工具链条影响[34] - 产能爬坡周期影响利润释放 如华特检测利润端增速超收入端[26]
新城控股20250805
2025-08-05 15:42
新城控股 20250805 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公司概况与股价表现** - 新城控股2025年股价表现强劲,截至7月末8月初累计实现30%绝对收益和29%超额收益,显著跑赢深万房地产指数[2][5] - 股价上涨主要受益于三阶段政策与流动性驱动:春节后至两会前(16%超额收益)、美国对等关税政策预期(14%超额收益)、6月下旬至7月下旬流动性宽松(18%超额收益)[5] - 估值从年初0.41倍PB升至最高0.58倍PB,虽有回调但趋势向好,市场关注点转向业绩释放潜力[2][6] **业务与财务表现** - **商业运营业务**:2025年上半年表现优于指引,成为未来业绩释放核心驱动力[7][8] - **开发业务**:减值压力与行业景气度相关,2024年末计提充分但需关注房价变化影响[10] - **债务结构**: - 非关联方债务537亿元(平均成本5.92%),关联方计息应付账款64亿元(平均成本7.94%)[2][13] - 2025年初完成7亿元境内信用债和3亿美元境外债兑付(新发美元债票息11.88%)[2][14] - **利息支出**: - 2024年利息支出38亿元(较峰值下降40%),平均融资成本从6.8%降至5.9%[11] - 2025年压降进入瓶颈期,开发贷/信托剩余40亿元,美元债续发增加成本压力[12] **融资渠道与成本** - **权益类**:港股配股、A股定增、REITs(公募/私募),但A股渠道成功概率低[15] - **有抵押类**:经营性物业贷(4.5%-5.5%)、境内中票(约3%)[15][16] - **高成本渠道**:美元债续发新增部分成本较存续高700-800基点[15][16] - **资金出境成本**:境内融资出境需扣除10%税费,年化成本增加约3个百分点[18] **风险与挑战** - **短期兑付压力**:未来一年半需兑付两笔美元债(6.5亿美元)及五笔境内中票(51亿元)[19][23] - **利息支出情景分析**: - 乐观情景(低成本置换):2026年利息支出较2024年减少1.6亿元[19] - 悲观情景(高成本续发):利息支出增加4.2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速或显著下降[19][24] - **担保与增信**:中再增担保费率0.8%,江苏担保集团费率1%-2%[17][18] **战略与估值修复** - **估值逻辑**:核心转向业绩释放能力,NAV测算合理权益价值400-450亿元[22] - **关键措施**: - 压降开发业务销售额至200亿元/年,偿付开发贷/信托可减少利息3亿元[25] - 经营性物业贷置换(降100-150基点)或转低息债券(降300基点),潜在利息节省5亿元[25] - 盘活资产通过REITs或权益融资优化杠杆[26][28] - **美元债策略**:当前高成本(11.88%)下不适合续发,需等待票息降至7%-8%[27][29] **市场预期与股价催化** - 短期关注2025年10月美元债兑付及三季度CMBS/公司债发行定价[28] - 中长期需验证商业运营增速、开发减值收缩及财务费用管控成效[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