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利雷生

搜索文档
新药搅动抗失眠药百亿赛道,先声药业斥3000万元用于开放课题研究
华夏时报· 2025-09-24 10:13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失眠药物市场规模2021年为122.8亿元 预计2025年达151.2亿元 2030年将达211.9亿元[2][7] - 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2024年达5349.3亿元 预计2027年增长至6586.8亿元[7] - 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近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3] 失眠药物代际演进 - 第一代巴比妥类药物因效果不佳和副作用显著已很少使用[3] - 第二代地西泮等药物安全性改善但存在反跳性失眠和药物依赖风险[3] - 第三代唑吡坦等非苯二氮卓类药物降低反跳性失眠概率且不易成瘾[3] - 第四代食欲素抑制剂通过阻止神经肽结合诱导自然睡眠 避免广泛镇静[3] 新药研发与上市动态 - 先声药业达利雷生2024年6月获批 属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5] - 京新药业地达西尼胶囊2023年12月获批 打破16年无新药局面[4][5] - 扬子江药业法赞雷生已完成Ⅲ期关键临床研究但尚未获批[7] - 第四代药物商业化处于萌芽阶段 但被业内寄予厚望[5] 企业竞争策略 - 先声药业启动"全重求索计划" 三年投入3000万元支持外部联合研究[2][6] - 开放课题涵盖特殊人群有效性研究及真实世界长期应用等四大方向[6] - 达利雷生已进入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初审名单[5] - 京新药业为地达西尼胶囊制定医保谈判、医院推广和学术推广三大任务[7] - 京新药业上市首年完成近600家医院入院程序[7] 临床需求与市场格局 - 第二代咪达唑仑仍占据失眠药市场首位 第三代佐匹克隆和唑吡坦次之[5] - 现有主流药物上市时间均超20年 患者对长期使用产生耐受性[5] - 新药物临床需求日益紧迫[5]
叮当健康今日股价涨超15% 与先声药业达成重要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3:29
业务合作进展 - 叮当健康与先声药业达成合作 首发抗失眠药达利雷生 开展药品即时零售、用药指导、在线健康诊疗及健康科普一站式服务[1] - 9月上旬与礼来集团合作 在广州、深圳药房上架替尔泊肽注射液(穆峰达)[1] - 7月与诺和诺德合作上架体重管理版司美格鲁肽 共同打造疾病科普教育、健康体重评估、线上健康咨询等全周期体重健康管理解决方案[1] - 自今年2月以来与几十家原研药企合作推出"原研药保供联盟" 强化新药O2O首发平台属性[1] 运营能力建设 - 公司升级"星垣系统" 涵盖智能仓、千寻分拣、天眼智址、MedNOW等多个子系统[1] - 建立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四大智能仓 为智慧药房提供全方位支持[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3.27亿元 同比增长2.6%[2] - 毛利8.16亿元 毛利率35%[2] - 期内亏损5202万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收窄42.1%[2] - 经调整后净利润亏损575.9万元 较2024年同期亏损收窄78.2%[2] 股价表现 - 9月23日股价收盘涨超15% 报0.9港元/股[4] - 当日成交额655.91万港元[4]
失眠星人救星来了,“精准调节”助力解锁优质睡眠
新京报· 2025-09-23 12:54
受老龄化、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失眠人数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睡眠健康是健康中国 战略的主要行动指标之一。9月21日,在北京举行的"见证优质睡眠的力量"2025年中国睡眠医学发展论 坛上,多位院士、学科领军者与国际学者齐聚一堂,发布多项失眠治疗的新数据、新方法、新举措,旨 在促进国民睡眠健康,共筑健康中国新格局。 失眠易醒,何以解忧?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为48.5%,主 要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易醒、早醒等。"失眠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癌症都密切相关,长 期失眠也会增加痴呆的风险。65岁以上老年人应睡够5-6小时,成年人则要睡够7-8小时。"中国科学院 院士陆林教授表示。 一类名为"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DORA)"的药物,获得了指南的一线推荐(高级证据)。早在1998 年,斯坦福大学教授伊曼纽尔·米格诺特就在昏睡症的研究中发现,由下丘脑分泌的食欲素对人类睡眠/ 觉醒有极为关键的调控作用,这一发现让米格诺特获得了2023年"科学突破奖"。 通俗来说,大脑中的食欲素系统是掌管觉醒的关键"开关":正常情况下,食欲素水平在白天升高维持清 ...
达利雷生上市首月美团搜索量激增 抗失眠新药加码布局即时零售
证券日报网· 2025-09-23 07:11
公司动态 - 先声药业旗下抗失眠新药达利雷生在美团买药各大连锁药店上架销售 近两周搜索量环比增长超160% [1] - 公司通过直接进口国外生产散片并在海南生产基地完成包装 将新药上市时间从8个月缩短到2个多月 效率提升超60% [1] - 公司与美团买药达成新药首发深度合作 通过三方协同推动药品在全国多城快速覆盖 预计覆盖全国百城上万家24小时药店 [1][2] 产品特性 - 达利雷生作为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 采用不改变睡眠结构的独特机制 避免传统抗失眠药广泛镇静大脑的方式 [1] - 药品既能改善夜间睡眠质量又能提升日间功能 避免次日昏昏沉沉 且未被列入精神药品管制目录 [1] 市场需求 - 《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近半数(48.5%)成年人存在入睡困难、夜醒早醒等睡眠困扰 [1] - 深圳、广州、北京、重庆、武汉五城搜索需求量位居全国前列 药品呈现显著夜间消费特征 销量高峰集中在19时到24时 [2] 渠道建设 - 平台上线7片和20片两种规格以满足不同患者需求 搜索需求度高城市均已实现覆盖 [2] - 公司与美团买药共建睡眠门诊中心 提供三甲医生在线问诊、用药指导和24小时即时零售等一站式健康服务 [2]
专家谈失眠治疗:患者不需要“谈药色变”
贝壳财经· 2025-09-23 03:12
9月21日,在由中国睡眠研究会主办的2025年中国睡眠医学发展论坛上,多项失眠治疗相关的新数据、 新方法、新举措发布,与会专家呼吁各界关注和重视睡眠问题。在失眠治疗方面,随着今年以来两款创 新失眠药物相继在国内获批上市,临床专家指出,失眠治疗已进入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DORA)时 代。 逐渐扩增的失眠人群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为48.5%,主 要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易醒、早醒等。头豹研究院报告数据显示,在国内,2016年至2020年失眠 症成人患病人数从2.5亿增至2.7亿,预计2030年将增至3.3亿。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教授指出,失眠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癌症都密切相关,长期失眠也会增加 痴呆风险。65岁以上老年人应睡够5-6小时,成年人则要睡够7-8小时。 目前国内失眠领域的创新药赛道尚未形成稳定市场格局,但已有多家本土企业布局。先声药业早在2022 年与Idorsia达成了协议,获得了达利雷生在大中华地区的开发及商业化独家权利,目前已实现商业化上 市。扬子江药业、翰森制药、广东东阳光药业、布瑞迅药业等均有布局DORA药物,其中,扬 ...
先声药业:未来三年拟投入3000万元 用于睡眠药物的进一步研究
证券日报· 2025-09-22 14:07
药物研发与上市 - 达利雷生由先声药业与瑞士Idorsia公司合作开发 于2025年6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用于治疗成人失眠症且未被列为精神药品管制[1] - 临床研究显示该药物在改善入睡时间、夜间觉醒时间、睡眠时长、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方面表现优异 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1] 市场背景与需求 - 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达48.5% 主要症状包括入睡困难、夜间易醒和早醒[1] - 失眠症状需满足每周出现3次以上且持续3个月以上才建议就医 具体表现为卧床超30分钟无法入睡、夜间觉醒2次以上难再入睡、早醒30分钟以上等[1] 药物特性与优势 - 传统失眠治疗药物如苯二氮类和非苯二氮类存在日间嗜睡、认知损伤和药物依赖等副作用[2] - 达利雷生作为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代表 半衰期约8小时 可实现夜间安眠且无次日残留效应[2] 研发投入与研究方向 - 先声药业计划三年投入3000万元(每年1000万元)用于达利雷生上市后研究[2][4] - 开放课题包括失眠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患者、肿瘤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等亚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2] - 研究涵盖真实世界长期应用、药物桥接切换以及特殊人群(如OSA患者、卒中患者)的临床验证[2][4]
达利雷生上市首月美团搜索量激增160%,抗失眠新药加码布局即时零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4:04
市场表现与需求 - 抗失眠新药达利雷生上架后搜索量环比增长超160% [1] - 深圳 广州 北京 重庆 武汉五城搜索需求量位居全国前列 [2] - 药品销售呈现显著夜间消费特征 销量高峰集中在19:00到24:00 [2] 产品特性与优势 - 中国近半数(48.5%)成年人存在入睡困难 夜醒早醒等睡眠困扰 [1] - 达利雷生作为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 不改变睡眠结构且避免广泛镇静大脑 [1] - 药品未被列入精神药品管制目录 降低患者用药门槛 [1] 渠道布局与覆盖 - 通过美团买药等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 覆盖全国百城上万家24小时药店 [2] - 平台上线7片和20片两种规格满足不同患者需求 [2] - 与美团买药共建睡眠门诊中心 提供三甲医生在线问诊及用药指导服务 [2] 供应链优化 - 直接进口国外散片在海南完成包装 使新药上市时间从8个月缩短到2个多月 [1] - 供应链效率提升超60% [1] - 通过线上平台 连锁药店三方协同实现精准铺货 [1]
3亿睡眠“特困生”有救了?国内就诊率不足30% 两款新获批的失眠药能带来哪些改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3:19
"睡不着"是当代成年人的烦恼之一。 头豹研究院报告数据显示,在国内,2016年至2020年失眠症成人患病人数从2.5亿增至2.7亿,预计2024 年达3亿,2030年将增至3.3亿。对应地,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日益增长,2021年,中国失眠药物市场 规模为122.8亿元,预计2025年达151.2亿元,至2030年将达到211.9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由于国内创新药企主要聚焦肿瘤、自身免疫等市场空间巨大的热门赛道,对失眠类创新 药研发较少,目前已进入临床阶段的DORA失眠创新药包括扬子江药业的YZJ-1139、东阳光(600673) 药的HEC-83518。 在新的药物获批前,莱博雷生和达利雷生仍是主要的新型失眠药物。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赞教授告诉记 者,对于从未使用过相关药物的患者来说,这两种药物均能有效改善睡眠总时长、缩短睡眠潜伏期,并 减少睡眠中的觉醒时间。如果患者对日间功能的要求较高,欧洲相关临床指南建议优先选择半衰期更短 的达利雷生。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传统抗失眠药物主要为苯二氮类和非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其 虽能缩短入睡时间,却存在"日间嗜睡、认知损伤、药物依赖"等副作用。另一方面, ...
新型抗失眠药告别成瘾担忧,不受二类精神药品管制,但如何合理使用
第一财经· 2025-09-22 12:09
失眠治疗药物市场变革 - 新型抗失眠药物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DORA)打破传统药物销售限制 传统药物因依赖性问题被列为二类精神药品 仅限线下医院开具且限制用量 无法通过电商销售 而DORA类药物未纳入精神药品目录 患者可通过电商平台等多渠道获取[1][3] - 中国失眠患者群体庞大且治疗需求未满足 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达48.5% 主要症状为入睡困难 夜间易醒和早醒 传统药物存在日间嗜睡 认知功能下降和依赖风险 尤其对老年人有跌倒和骨折风险[3] 新产品商业化进展 - 先声药业达利雷生启动商业化 成为国内第二款上市DORA类药物 用于治疗成人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2] - 达利雷生临床数据显示显著疗效 减少入睡时间35分钟 减少入睡后觉醒时间30分钟 延长总睡眠时间1小时 且不引起次日困倦或停药戒断反应[6] 临床使用规范与挑战 - 专家强调需规范使用新型药物 患者常自行不规范用药导致日间功能受损 失眠诊断需满足每周至少3次夜间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受损表现 需通过专业量表或多导睡眠监测评估 不推荐用手环等非医疗设备[3][4] - 适用人群转换存在未解决问题 传统药物使用者需梯度减量后转换新型药物 但具体转换方案 剂量调整 特殊人群(儿童/青少年)适用性及认知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6] 行业研究投入方向 - 先声药业计划三年投入3000万元开展达利雷生上市后研究 通过"全重求索计划"探索神经与精神共病患者 不同人口学特征亚组的真实世界用药证据[7] - 临床专家呼吁继续研究四大关键问题:传统药物使用者转换效果评估 用药转换方案设计 特殊人群适用性验证 以及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6]
三人行必有“失(眠)”?专家呼吁关注和重视睡眠问题
环球网· 2025-09-22 10:04
睡眠问题现状与影响 - 我国有失眠症状人群占比30%-48% 每周出现≥3次失眠症状的患病率为16%-21% 伴有明显日间功能损害的失眠症患病率为9%-15% [2] - 睡眠障碍呈现年轻化趋势 约68%焦虑症和45%阿尔茨海默病首诊原因为睡眠障碍 [2] - 人类约26年时间在睡眠中度过(按我国平均寿命计算) 现代生活方式导致"该睡不想睡、想睡睡不着"问题突出 [1] 失眠诊断标准 - 入睡困难标准为卧床超过30分钟无法入睡 夜间觉醒≥2次且难以再入睡 早醒30分钟以上 [2][3] - 伴随白天嗜睡 记忆功能下降 焦虑抑郁及情绪易怒等症状 [2][3] - 症状每周出现≥3次且持续3个月以上需前往睡眠门诊 精神心理科或神经科就诊 [3] 失眠治疗进展 - 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如达利雷生)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 能改善患者日间功能 [4] - 国际提倡"按需服药"概念 新型药物为持续用药提供解决方案 [4] - 失眠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类似高血压等慢性病管理方式 [4] 优质睡眠标准 - 成人推荐6-8小时睡眠时长 过长睡眠会增加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风险 [5] - 睡眠效率要求避免非睡眠时间卧床 保持睡眠与床的强关联性 [5] - 建议晚9点-11点入睡 保持规律作息(包括周末) 白天户外活动并控制兴奋物质摄入 [5] - 需维持白天足够觉醒度 控制打盹频次以保证夜间睡眠质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