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APP

搜索文档
美团黄培坤:推动400万商户和7亿消费者共同践行“可持续消费”
中国经营报· 2025-09-25 05:02
青山计划背景与演进 - 2017年8月美团发起青山计划 聚焦外卖行业高速发展导致的一次性塑料包装问题[1] - 计划从初期塑料污染治理拓展至减少食物浪费 可持续消费 气候变化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议题[1] - 计划实施八年 名称源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1] 塑料污染治理模式创新 - 建立减量 替代与回收并重治理模式 针对质轻易沾油污的外卖餐盒回收难题[4] - 按16个餐饮品类分类寻找绿色包装解决方案 引导商家应用[4] - 与回收企业合作在20省份24城市推动餐盒规模化回收 实现多地回收常态化[4] - 2023年中国PP塑料餐盒回收量达40万吨 回收率29.6% 接近塑料平均回收率[4] 可持续消费实践 - 5.2万名用户选择"无须餐具"功能[4] - "好杯新生"项目联合27个品牌推广自带杯行动 1.5万个商家上线"支持自带杯"标签[4] - 通过美团或大众点评APP识别可持续消费商家 融入商业场景与用户行为[4] 科技创新与项目支持 - 2021年发起青山科技基金 支持环保创新示范项目 已资助12个项目[4] - 与东华大学合作将回收聚丙烯材料应用于速干运动服生产并推向市场[5] 减少食物浪费举措 - 鼓励商家提供小份菜[5] - 开发"碳账户"功能引导用户参与[5] - 通过宣传倡导可持续消费理念[5] 2030年新目标规划 - 2020年提出的2025年目标已实现 今年设定2030年新目标[5] - 发起绿色包装与回收基金 推动商家绿色包装使用率达50%[5] - 重点区域餐盒与饮品杯回收率提升至40%[5] - 计划带动400万个商户提供绿色供给 7亿消费者践行可持续消费[5] - 未来继续深化业务合作 开展易参与的低碳行动[5]
机器人送餐!在深圳机场点外卖太酷!
搜狐财经· 2025-09-11 12:12
服务模式创新 - 美团首次将机场场景纳入平台配送服务范围 [3] - 智能送餐机器人实现大型交通场站场景首次应用 [3] - 旅客通过美团APP可直接选择卫星厅11家门店下单配送至任意登机口 [3] 技术应用升级 - 配送采用"小黄蜂"智能送餐机器人 具备自主导航能力(熟悉路线、上电梯、过闸机) [3] - 机器人配送实现"又快又准"的智能化餐品交付 [3] - 机器人配备语音提示功能(到达登机口呼叫"来拿外卖啦") [6] 商业合作拓展 - 深圳机场与美团合作实现服务三重升级(点餐方式、门店覆盖、配送智能化) [3] - 目前已覆盖星巴克、肯德基、喜茶、7-11、汉堡王、良品铺子等11家连锁品牌 [3] - 后续计划引进更多餐饮品牌扩大服务范围 [3] 用户体验优化 - 解决旅客跨区域购餐不便问题(避免奔波误机) [1][6] - 提供与其他场景一致的线上点餐体验 [3] - 实现"过安检下单、登机口收货"的无缝用餐服务 [6]
财经观察丨外卖竞局尚未撤席,AI牌局开场已酣
齐鲁晚报· 2025-09-02 09:43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 - 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 周日均订单达8000万单 月度活跃用户达3亿较4月前增长200% [2] - 美团二季度收入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 月活用户突破5亿 即时零售日订单峰值突破1.5亿单 平均配送时间34分钟 [2] - 京东外卖业务带动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9% 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均同比增长超40% [4] - 美团宣布2025年底前全面取消骑手超时罚款 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突破15万人 [1] 战略调整与组织架构 - 饿了么和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向蒋凡汇报 国内国际电商已于2024年11月合并 [2] - 美团调整优选和小象超市业务 全面拓展即时零售 [3] - 京东整合供应链优势拓展外卖及酒旅业务 定位即时零售为必赢之战 [4] AI技术布局 - 美团年投入超百亿元发展AI 发布开源模型LongCat-Flash-Chat及多款AI应用包括NoCode/袋鼠参谋/美团既白 [5] - 阿里推出AgentScope 1.0开发框架 要求通义大模型技术指标和商业落地双领先 [6] - 京东大模型升级为JoyAI 覆盖3B到750B全尺寸模型 推出开源企业级智能体JoyAgent [8] - 京东领投RoboScience近2亿元融资 三个月投资5家机器人企业 布局具身智能领域 [7] 线下零售扩张 - 京东折扣超市采用5000平方米大店型 超5000个SKU 单日接待顾客超30万人 重点布局下沉市场 [9][10] - 阿里旗下超盒算NB超市在江浙沪10城开设17家新店 美团自营超市快乐猴在杭州开设首店SKU超千个 [9] - 盒马关闭所有会员店 行业分析认为线下布局核心在于生态卡位 [10] 业务发展预期 - 阿里预计未来三年闪购和即时零售带来1万亿交易增量 百万家品牌线下门店将入驻淘宝闪购 [7] - 京东618大促订单量超22亿单 AI产品成交额增150% 大模型调用量增长130% [7] - 阿里云业务因AI投入实现增速提升 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增速进一步提高 [6]
外卖大战下美团2025年Q2净利润下滑89% 营销开支激增至225亿、骑手补贴等使成本率飙至67%
新浪证券· 2025-08-28 08:07
行业竞争格局 - 京东于2025年2月以0佣金、百亿补贴和骑手社保策略进入外卖行业 重点发力高客单价订单及生鲜医药等细分品类 打破美团与饿了么双雄对峙局面 [1] - 美团CEO王兴回应称将不惜一切代价赢得竞争 展现出志在必得的坚定决心 [1] 美团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918亿元 同比增长11.7% 但经调整净利润仅14.93亿元 同比暴跌89% [1] -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经营利润同比大幅下降75.6%至37亿元 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至5.7% [1] - 第三季度核心本地商业业务预计出现重大亏损 [1] 成本费用结构 - 销售成本614.26亿元 较去年同期483.61亿元同比增长27% 增速远超营收11.7%的增幅 [1] - 销售成本率由58.8%增长至66.9% 对应毛利率大幅下降 [1] - 销售及营销开支激增51.8%至225.19亿元 比去年同期多花费77亿元用于推广广告和用户激励 [2] - 成本增加主因包括即时配送单量增长、骑手补贴提高、食杂零售扩张及海外业务投入 [2] 业务运营数据 - 美团APP月活跃用户数突破5亿 用户年均交易频次创历史新高 [2] - 2025年7月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突破1.5亿单 创造新纪录 [2] - 公司通过骑手补贴保障服务稳定性 海外成本上升部分被食杂零售运营效率提升抵消 [2]
即时零售大战:从流量争锋到数字基建的终极对抗
第一财经· 2025-08-24 12:35
行业竞争态势转变 - 本地生活竞争从用户规模转向数字基建效能与生态韧性的终极较量 [1] - 即时零售战争从流量战全面转向以智能算法、云端协同、物联网为核心的数字新基建深层对抗 [1] - 平台间较量重点转向物联网节点部署、实时数据处理能力和分布式仓储调度等基础设施坚固性与延展性 [1] 美团竞争优势分析 - 美团通过多年运营将"点外卖/买万物"深植为用户肌肉记忆,形成高频刚需场景下的结构性壁垒 [2] - 美团生态天生为近场打造,具有高度内聚性,数据中台、实时调度系统和骑手网络高度协同 [5] - 美团APP作为统一终端,依托统一中台、本地商户生态和运力网络形成结构性优势 [5] - 美团算法精度、响应速度和系统鲁棒性构筑了较高的数字壁垒,这种原生一致性与韧性难以短期复制 [5] 阿里巴巴面临挑战 - 阿里试图以补贴重塑用户已被美团塑造的路径依赖,本质上是以资本冲击用户习惯与认知结构 [2] - 阿里面临艰巨的系统融合之战,需将远场电商与近场零售进行底层重构和数字化整合 [4] - 淘宝与淘宝闪购仍处于系统割裂状态,淘天海量非标品商品难以迅速转化为即时零售有效供给 [4] - 非标品的库存管理、仓储逻辑与生鲜快餐截然不同,数字化融合难度极大 [4] - 阿里需依托智能算法和中台能力,扎实推进数字基建,将传统电商能力下沉至即时零售末梢神经 [4] 市场竞争本质 - 终极竞争是用户时间、行为与认知的争夺,比市场份额更具根本性 [2] - 消费者心智未固、格局重塑之际,静态防御背离了市场经济核心逻辑 [2] - 所有垄断终将被创造性破坏瓦解,经济系统内在的动态博弈永不终止 [2] - 企业需要跳出GMV迷思,转向以用户时长、频次与情感连接为核心构建数字生态 [2] 数字基建演化意义 - 高强度竞争成为中国商业极致演化的独特土壤,淬炼成型的数字基建能力具备对外输出强大势能 [6] - 极致竞争是内生创新的核心引擎,当内卷压力逼近临界时更可能发生颠覆式创新 [6] - 源自中国的即时零售模式正系统性落地中东、东南亚等市场,是以数字基建能力为内核的生态输出 [6] - 数字化根本在于对实体资源的深度融合与重塑,将线下生态转化为平台的活态数字基础设施 [7] 经济发展视角 - 零售勃兴必须与高质量发展同频,民营经济的敏锐与活力是优化资源配置、响应需求脉动的微观基石 [3] - 市场经济是动态演化进程:只有中转站没有终点站,没有护城河只有创新河 [3] - 万亿赛道重塑国民消费行为,是中国经济通过干中学实现全要素生产率跃升的生动写照 [3]
QuestMobile2025 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大报告:产业韧性增长已现,一二梯队格局成型但核心玩家战火再燃!
搜狐网· 2025-07-29 09:16
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与粘性 - 截至2025年6月全网月活跃用户规模达12.67亿 同比增长2.5% [1][6] - 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7.97小时(同比+7.8%) 使用次数117.9次(同比+2.6%) [1][8] - 增量主要来源于年轻及银发群体 用户持续向一线城市流动 [10] 头部互联网企业竞争格局 - TOP15企业去重用户规模均超4亿 腾讯(12.66亿)、阿里(12.48亿)、抖音(11.68亿)、百度(11.05亿)构成第一梯队 [1][14] - 拼多多(9.52亿)、蚂蚁(9.35亿)、美团(8.94亿)、京东(8.76亿)构成第二梯队 [1] - 企业增长分化显著:京东(+13%)、抖音(+12%)增长强劲 拼多多(+0.2%)、百度(+1.3%)低速增长 美团(-0.7%)出现负增长 [1] AI应用生态发展 - TOP30 AI应用中66.7%来自第一梯队四大互联网企业 [2] - AI原生App月活规模达2.7亿 其中DeepSeek(+1.63亿)、豆包(+0.58亿)、腾讯元宝(+0.22亿)位列增长前三 [2][22] - AI插件月活规模6.3亿 微信AI搜索(+1.63亿)、百度AI(+0.89亿)、AI微博智搜(+0.50亿)增长领先 [2] - PC网页端AI应用中百度AI助手(+1306万)、ima.copilot(+919万)、腾讯元宝(+759万)增幅最大 [2] 即时零售与在线旅游竞争 - 淘宝、京东、美团APP重合用户规模达3.88亿 同比增长22.8% [2][15] - 在线旅游行业用户规模1.56亿(同比+4.4%) GMV达1453.34亿元 [98] - 携程、美团、京东APP重合用户6521万 同比增长20.4% [2][100] 互联网广告市场表现 - 2025年Q2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 同比增幅6.8% [47] - 36.3%的品牌硬广投放规模超1000万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3.6个百分点 [49] - 6月传统行业广告主投放费用占上半年整体17.6% 为投放最高月份 [51] 短视频与内容生态 - 抖音APP流量达9亿 平台60%KOL内容集中于影视解说、短剧、美食领域 [69][72] - 知识类账号快速崛起:"韦东奕"单条视频获1.15亿活跃用户 "心中之城"4个月获6743万用户 [77] - 快手平台内容集中在影视解说、服饰穿搭、美食领域 比例近50% [74] 文旅消费数字化 - 旅游出行细分行业中 用车服务(+20%)和航班服务(+20%)成为增长最快领域 [96] - 华住会APP流量同比增长41% 洲际酒店小程序流量同比增幅达188.5% [106] - "村超"相关KOL活跃用户达26.3万 三线城市用户比例同比增长超15% [116] 移动购物与金融理财 - 京东APP日均活跃用户规模同比增长33.2% 闲鱼增速显著 [127] - 云闪付6月MAU突破1.88亿 同比增长率近80% [146] - 股票交易平台月活用户规模持续稳定在1.2亿 自2024年9月起显著复苏 [152]
外卖大战不够打了,开打酒店和机票
吴晓波频道· 2025-07-19 16:53
行业概述 - 在线酒旅(OTA)市场持续高增长,2024年国内旅客出游总花费达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2025年一季度增速进一步提升至18% [11] - 携程系(携程、同程、去哪儿)占据超70%市场份额,美团以13%位居第二梯队,飞猪、抖音等合计占11% [13] - 携程在高端酒店市场占有率超70%,行业壁垒显著,毛利率长期稳定在80%以上,远超LVHM(67%) [17][19] 竞争格局与商业模式 - 传统OTA平台以"抽佣"为核心盈利模式,携程对酒店佣金率普遍12%-20%,部分高达30%,美团、抖音佣金率为8%-10% [19] - 京东以供应链优势切入酒旅市场,聚焦二三线城市,PLUS会员年均旅游消费频次2.3次,客单价1500元 [26] - 阿里整合飞猪与饿了么,飞猪在出境自由行市场占44.3%份额,接入淘宝"闪购"入口强化生态协同 [28][29] - 抖音依托流量优势扶持连锁品牌直播和探店内容,以低价策略冲击暑期市场 [30] 市场趋势与用户行为 - Z世代单次跨城追星消费可达2500元,催生冰雪经济、演唱会经济等新业态 [47] - 61-65岁银发族旅游订单增速达58%,人均消费高出平均水平30%,偏好高星级酒店 [47] - 旅游消费呈现高频化、碎片化特征,短途游(一年5-6次,每次2-3天)成为主流 [45] 酒店商家转型 - 高端酒店空房率上升,行业重心从"提房价"转向"拼入住率" [35] - 华住集团私域流量占比达87%,会员订单毛利率较OTA渠道高8%-10% [42] - 下沉市场竞争聚焦"价格+颜值",县城核心地段成为布局重点 [41] 行业痛点与新机会 - 酒旅供应链存在透明度低、规模化程度低的问题,传统OTA平台未涉足该领域 [21] - 旅行社日均新增超20家,但行业利润下降,平均每家少赚8000元,轻资产模式兴起 [40] - 内容生态与本地生活服务深度融合,为互联网巨头提供跨界渗透空间 [49]
外卖的“疯狂星期六”,还能疯狂多久?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14 04:10
外卖大战现状 - 外卖平台价格战持续升级,从8元奶茶满减券发展到"0元购"成为新常态[1][3] - 美团推出"0元外卖"活动,用户可领取瑞幸、蜜雪冰城等品牌饮品兑换券,自取完全免费,配送仅需支付不超过5元费用[6] - 淘宝闪购发放"满18.8减18.8"大额券,导致商家订单爆满出餐延迟[8] - 京东外卖推出16.18元固定价小龙虾活动,每晚供应10万份[14] - 7月12日美团日订单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21] 平台竞争格局 - 京东4月启动"百亿补贴",饿了么同期推出"饿补超百亿"活动[18] - 淘宝闪购日订单超8000万,非餐饮订单1300万,日活用户突破2亿[19] - 淘宝闪购宣布未来12个月将投入500亿元补贴[22] - 京东外卖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破百万[25] - 高盛预测三种结局:美团守擂(55%份额)、阿里美团双寡头(各45%)、三足鼎立(美团50%+京东20%)[26] 行业数据表现 - 3月以来淘宝、京东、美团App活跃用户同比环比均增长,京东4-6月活跃用户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24] - 2025Q2三大平台外卖领域总投入达250亿元,预计未来12个月饿了么将亏损410亿元,京东亏损260亿元,美团EBIT减少250亿元[28] 市场竞争影响 - 商家面临单量翻倍但利润摊薄的压力,部分采取薄利多销策略[29] - 骑手工作强度激增,成都案例显示单日配送200单收入破千需连续工作16小时[31] - 消费者存在低价商品局限性和品质下降风险,部分商家被曝清库存行为[33] - 市场监管总局5月已约谈平台,要求合法规范经营维护多方权益[34] 行业发展趋势 - 竞争重点转向差异化服务能力:阿里整合淘宝闪购+饿了么供应链+AI配送,美团布局本地生活全链条,京东强化物流一体化[35] - 行业需解决"用户低价依赖-商家利润薄-骑手高负荷"三角困局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37]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需突破更高水平当前烧钱战略才具价值[37]
在中国,为什么两个CEO往往管不好一个公司
36氪· 2025-07-11 11:14
联席CEO制度的利弊分析 - 联席CEO制度的优势在于两个领导者可以互补、启发和依赖,形成双引擎驱动[1] - 但弊端同样明显,包括意见分歧、决策低效、派系划分和问责困难等问题[1] -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对战略决策和执行速度要求高,联席CEO的弊端被放大[1] 联席CEO制度的应用场景 - 公司合并初期常采用联席CEO制度实现平稳过渡,如美团与大众点评、滴滴与快的[1][20] - 交接班或引入职业经理人时也会采用,如拼多多国内国际业务分设CEO[1] - 业务高度独立且分工明确时可能成功,如中国平安按业务板块设置联席CEO[28] 联席CEO失败案例分析 - 喜马拉雅两位CEO战略分歧导致商业化转型失败,四次IPO未果最终卖身腾讯音乐[2][3] - 比特大陆两位CEO发展方向分歧引发内斗,从行业第一跌至被竞争对手超越[3][6][7] - 优酷土豆合并后内部派系斗争导致资源浪费,错失发展机遇被对手超越[11][12] 联席CEO成功案例研究 - 快手双核管理8年,宿华与程一笑能力互补性格合拍,带领公司上市[22][23] - 58同城与赶集网合并后短暂实行联席CEO,顺利完成业务整合和权力交接[18][19] - 拼多多在黄峥主导下设置业务线联席CEO,权责清晰且有大股东最终决策[27] 中国互联网行业不适合联席CEO的原因 - 业务高度交叉需要快速协同决策,而联席CEO导致效率低下[31][32] - 强人文化盛行,创始人通常大权独揽作为精神领袖和最终决策者[32][34] - 缺乏独立专业的董事会来协调分歧和明确权责边界[34][35] - 职业经理人文化不成熟,投资人和员工更信任单一权威[34][35] 联席CEO制度的适用条件 - 业务高度独立且分工明确,如中国平安按板块划分[28] - 有更高权威的最终决策者,如拼多多黄峥主导[27] - 领导者能力互补且性格合拍,如快手宿华与程一笑[23] - 过渡期权力交接或公司合并整合阶段[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