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债券

搜索文档
构建多维支撑体系 第一创业打造科技金融北京样本
证券时报· 2025-09-28 18:25
公司战略规划 - 将金融"五篇大文章"纳入2025-2027年战略发展规划 深化战略执行 强化金融强国和金融为民定位 服务实体经济[3] - 通过组织架构构建多维支撑体系 系统落实"五篇大文章"要求[3] 科技金融布局 - 投行业务重点服务"专精特新"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提供全链条综合金融服务[3] - 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加强产业链研究 把握新质生产力方向 优化项目储备[3] - 投行已储备数十家科技型企业项目资源 覆盖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军工、人工智能等产业[5] - 构建三维研判体系(内部专业研判+外部资源联动+第三方辅助)解决硬科技企业识别难题[5] 普惠金融举措 - 投行业务加强北交所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项目储备 推动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等创新品种发行[3] - 资管业务提升投研水平 优化多资产多策略产品布局[3] - 经纪业务重点推进买方投顾驱动的财富管理转型[3] 绿色金融发展 - 投行业务大力发展绿色债券等创新债券品种[3] - 资管业务推进ESG投资理念及策略在资管产品中的应用[3] 养老与数字金融 - 经纪业务持续完善养老产品布局[4] - 探索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在客户服务、业务创新、合规风控和内部运营提效等领域的应用[4] 债券业务表现 - 2023年和2024年科创债承销规模均保持行业前15名[7] - 2024年上半年科创债主承销规模进入全行业前10名[7] - 助力9家北京国企发行22只科创债 募资总额301亿元[7] REITs业务突破 - 2024年7月首农产业园公募REIT在上交所上市 发行规模36.85亿元[7] - 国内首个聚焦"总部经济"的科创产业园REITs 由三元牛奶厂旧址改造升级而成[7] 股东协同效应 - 与大股东北京国管下属多只基金及地方国资基金、市场头部机构深度合作 共同研判中小企业科创属性[6] - 整合北京国资体系内资源 构建"战略客户+业务条线"协同机制 提升对北京国企金融服务效能[8] - 北京国管构建FOF、VC、PE一体化市场化基金体系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资金支持[8] 业务实践案例 - 聚焦北交所为北京国资系统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上市辅导、保荐承销等综合服务[8] - 通过并购重组提供全流程服务 推动国企产业转型升级与数字化变革[8] - 云星宇北交所IPO项目协调内部多条线 完成设立核心员工资管计划、股东账户服务、战略配售等协同[8]
绿色金融的中信样本:产品创新与生态协同 引领实体企业低碳转型新路径
经济观察报· 2025-09-28 11:47
绿色金融政策背景 - 绿色金融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与双碳目标推进 [1][2] - 2020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 减碳控排已成为国家部署的核心任务之一 [4] -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将绿色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 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要素 [4] 中信银行绿色金融战略定位 - 公司深刻理解绿色金融战略意义 致力于通过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 [4][5] - 依托中信集团资源形成金融+产业与科技+智库协同服务模式 [5] - 提供绿色金融+碳管理+产融协同一站式服务模式 涵盖绿色金融、双碳服务、绿色产业等多元化服务内容 [5] 业务发展规模与成效 - 截至2025年6月末 绿色信贷余额达7014.15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7% [5] - 采用1+N+N产品服务体系 以母行信贷为核心 协同银行子公司及集团子公司提供绿色贷款、债券、保险、基金、租赁等多元金融工具 [7] - 通过REITs创新模式完成深交所首单户用分布式光伏类REITs 发行规模达6.94亿元 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16.64万吨 [9] 创新产品与服务案例 - 广州分行创新绿色+碳中和+乡村振兴类REITs投资 通过中信证券、信银理财协同实现资产证券化 [8][9] - 南京分行首创利率浮动-碳效对赌机制 将企业碳排放与贷款利率挂钩 形成技术升级-碳效提升-融资成本下降良性循环 [12] - 合肥分行通过可持续挂钩贷款 设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KPI 达成减排目标即可享受利率优惠 [14][15] 科技与平台建设 - 开发绿色低碳平台 涵盖碳咨询、碳核算、碳资产开发、碳交易、碳金融、碳普惠等全方位碳管理服务 [13] - 通过构建企业碳数据护城河 为未来开发精准金融产品及风险定价奠定基础 [13] - 制定《可持续挂钩贷款业务管理办法》 成为国内较早系统化建立该制度的商业银行之一 [11]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将继续深化绿色金融战略 联动集团子公司及外部合作伙伴协同合作 [17] - 以产品创新、技术应用和市场拓展为抓手 推动更多绿色金融产品落地 [17] - 致力于成为企业绿色转型的数据伙伴和生态共建者 持续引领中国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 [17]
ESG热点周聚焦(9月第4期):中国制定首个绝对减排目标
国信证券· 2025-09-28 11:02
2025年9月28日 证券研究报告 | ESG热点周聚焦(9月第4期) 中国制定首个绝对减排目标 策略研究 · 策略专题 证券分析师:王开 证券分析师:陈凯畅 021-60933132 021-60375429 wangkai8@guosen.com.cn chenkaichang@guosen.com.cn S0980521030001 S098052309000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 核心观点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 ◼ 海外ESG热点事件:政策分化中企业创新引领减排,全球气候行动在博弈中迈向务实深化。政策层面不确定性凸显但区域 标准进阶,欧盟2035气候目标因成员国分歧延迟提交,美国国会取消130亿美元清洁能源基金重分配国防支出,而加州强 制披露规则覆盖4,160家企业设定事实性全国标准;技术商业化与碳移除规模化成为焦点,施耐德电气签署3.1万吨碳去 除协议,凸显高耐久性减排方案从试点向主流过渡;绿色金融创新驱动资本流动,新加坡采购7600万新元基于自然的碳 信用,巴克莱银行通过预融资模式投资增强岩石风化技术,微软与Stegra首创钢铁环境属性证书机制,体 ...
绿色金融的中信样本:产品创新与生态协同 引领实体企业低碳转型新路径
新华网· 2025-09-28 07:03
绿色金融战略与政策背景 - 绿色金融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要素 政府政策持续推动体系建设 通过金融力量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 [1] - 公司作为中信集团重要金融子公司 依托集团绿色发展资源 形成金融+产业和科技+智库协同服务模式 [1] - 截至2025年6月末 公司绿色信贷余额达7014.15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7% [1] 产品服务体系与创新模式 - 采用1+N+N服务模式 以母行信贷为核心 协同银行子公司和集团子公司 提供绿色贷款/债券/保险/基金/租赁等多元化金融工具 [2] - 通过中信证券碳交易服务/中信建投绿色股权融资/中信环境环保技术等组合工具 满足不同行业企业绿色转型需求 [2] - 建立可持续挂钩贷款管理制度 将企业ESG表现与贷款利率挂钩 达成预设目标可获得利率优惠 [6] 创新项目案例与实践 - 广州分行联合中信证券/信银理财推出深交所首单户用分布式光伏类REITs 发行规模达6.94亿元 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16.64万吨 [3][4] - 南京分行首创利率浮动-碳效对赌机制 将碳排放与贷款利率挂钩 形成技术升级-碳效提升-融资成本下降良性循环 [6][7] - 合肥分行为新能源电池企业设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KPI 达成减排目标即可享受利率优惠 [9] 碳管理服务与数字化建设 - 搭建碳管理服务体系 涵盖碳咨询/碳核算/碳资产开发/碳交易/碳金融/碳普惠等全方位服务 [8] - 开发绿色低碳平台 作为服务工具和营销触点 构建企业碳数据护城河 为精准金融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8] - 通过碳减排融资等工具支持企业量化碳排放强度 提供针对性融资方案 [8] 未来战略方向 - 深化绿色金融战略 联动集团子公司和外部合作伙伴 以产品创新/技术应用/市场拓展推动更多绿色金融产品落地 [10] - 从资金提供者转型为数据伙伴和生态共建者 持续引领中国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 [10]
【锋行链盟】港交所上市公司债券融资核心要点
搜狐财经· 2025-09-27 16:19
1. 上市身份: 1. 合规记录: 2. 发行人需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财务状况及经营情况透明,符合香港证监会(SFC)及港交所的信息披露要求。 二、债券品种选择 港交所债券市场品种丰富,上市公司可根据融资需求、成本偏好、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不同类型: 港交所(HKEX)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市场,其债券市场("港交所债券市场")凭借国际化投资者基础、灵活的发行机制、完善 的法律框架,成为上市公司及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以下是上市公司在港交所进行债券融资的核心要点,涵盖发行条件、流 程、品种、监管及后续管理等关键环节: 一、发行基本条件 港交所对债券发行人的上市地位及资质有明确要求,核心条件包括: 品种类型 特点 适用场景 按币种划分 港元债 以港元计价,受香港本地及国际投资者欢迎,利率通常低于美元债(若港元利率低)。 需港元融资、降低汇率风险的发行人(如香港本地企业)。 美元债 全球流动性最高,投资者基础广,但需承担美元汇率波动风险。 大型跨国企业、需引入境外资金的发行人(如内地企业)。 人民币债("点心债") 以人民币计价,吸引关注人民币资产的投资者,近年发行量稳步增长。 2. 发行人需为港交所上市公司(主板或GEM ...
金融之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走深走实
证券日报· 2025-09-27 15:46
9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以下简称"会议")指出,美丽中国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 要久久为功。 会议明确美丽中国建设的系统性与长期性。银行作为金融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应主动扛起责任,将金 融活水精准注入生态建设脉络,成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行稳致远的持久动力源。 会议提出"以高水平保护增强绿色发展动能"。这一要求为银行找准业务发力点提供了根本遵循。绿色发 展绝非简单的环保投入,而是要通过金融资源的定向配置,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银行 需强化重点领域绿色信贷投放力度,既要聚焦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清洁能源项目落地,为新型能源体系 构建提供资金支撑;也要紧盯传统产业绿色升级需求,以金融杠杆倒逼高耗能企业降低资源环境代价, 在保护与发展之间搭建起高效转化桥梁。从实践逻辑来看,银行的核心价值正体现于双向赋能:一方面 通过中长期稳定融资,助力能源结构转型提速;另一方面借助信贷引导,推动生态保护成果转化为可持 续的经济增长动能,让保护与发展相互促进、协同共进。 美丽中国的核心,始终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宜居环境的向往。会议强调"聚焦人民群众期盼加大工作力 度"。这就要求银行将服务重心下沉,聚焦民生期盼,让金融 ...
金融业开始扩招了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9-27 03:02
投资银行业务复苏与人才需求 - 高盛取消下半年第二轮裁员计划且第二季度并购业务营收同比增长71% [1] - 摩根大通计划将投行与交易部门奖金上调约15% [1] - 香港投资管理、保险及金融行业在行业排名中升至全球第一 金融服务行业在大湾区政策支持下复苏显著 [1] ESG与绿色金融发展态势 - 香港特区政府将ESG财经专才纳入"优才计划人才清单" 并通过现金补贴和放宽移民要求吸引人才 [1] - 全球可持续金融市场规模超过35万亿美元 其中美国市场达17万亿美元 [9] - 2025年全球超60个国家将实施ESG强制披露 覆盖80%以上跨国企业 [11] 金融行业ESG监管政策进展 - 中国沪深北交易所要求上证180、深证100指数公司最晚于2026年披露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12] - 2025年7月起未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企业可能面临停牌风险 [13] - 三大交易所于2024年9月修订《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 完善量化方法论 [13] ESG人才需求与职业机会 - ESG投资分析师年薪达30-50万元 负责用金融模型为企业绿色故事定价 [24] - 绿色金融产品经理年薪35-60万元 设计绿色债券、碳期货等创新产品 [24] - ESG风险建模师年薪40-70万元 负责量化气候风险对资产组合的影响 [24] ESG资格认证与政策支持 - 北京朝阳区对ESG评级A级及以上企业最高奖励20万元 ESG人才享落户倾斜 [35] - 苏州工业园区对ESG评级A级企业提供最高500万元补贴 人才优先推荐"金鸡湖人才计划" [35] - CFA可持续投资证书持证人可申请香港特区政府100%证书费用报销 [37] 金融机构ESG能力建设 - 上市公司需具备对全球ESG、双碳及产业政策的独立研究能力 [22] - 金融专业背景结合ESG知识成为市场最抢手的稀缺资源 [24] - ESG信息披露从自愿行为转变为强制要求 创造全新风险管理工具 [10]
2025年券商“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结果揭晓 中信证券七项指标领跑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22:59
专项评价结果公布 - 中国证券业协会向券商一对一通报2025年度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结果及加分分值 并公示核心定量指标排名 [2] - 评价结果将直接纳入券商2025年分类评价体系 [2] - 专项评价通过14项代表性指标综合考核券商服务质效 其中定量指标占90分 定性指标占10分 附加项5分 [7] 评价方法与范围 - 评价期为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 [3] - 中证协前期完成107家参评券商评价数据的填报与复核 [3] - 折算加分时去除基础分得分 满分100分折算为1分 [7] 头部券商表现 - 中信证券在七项定量评价中位居榜首 [2][3] - 行业头部机构在多个关键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 [3] 科技金融业务排名 - 主承销科技创新债券金额前五:中信证券1281.91亿元 中信建投898.63亿元 国泰海通636.84亿元 中金公司587.97亿元 华泰证券342.20亿元 [3] - 主承销家数前五券商相同 行业集中度较高 [3] - 服务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金额前五:中信证券270.44亿元 中信建投209.30亿元 中金公司202.16亿元 国泰海通151.58亿元 华泰证券122.29亿元 [4] - 服务家数超20家的券商包括:中信证券 中信建投 国泰海通 开源证券 中泰证券 申万宏源 [5] - 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前五:中信证券320.74亿元 中信建投153.90亿元 中国银河115.00亿元 中金公司76.17亿元 申港证券17.05亿元 [5] - 服务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家数居首的为中信证券 [5] 绿色金融业务排名 - 主承销绿色债券和低碳转型债券金额前五:中信证券165.44亿元 中信建投122.92亿元 国泰海通111.40亿元 中金公司88.43亿元 招商证券54.10亿元 [5] 普惠金融业务排名 - 主承销民营企业债券金额前五:招商证券381.50亿元 广发证券318.86亿元 平安证券185.60亿元 中金公司130.07亿元 华泰证券125.73亿元 [5] 养老金融业务排名 - 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前五:广发证券1718.36万元 招商证券1391.35万元 国信证券1377.94万元 中国银河1274.09万元 兴业证券1142.22万元 [6] 评价体系结构 - 科技金融以50分权重成为核心考核方向 具体包括科技创新债券承销(10分) 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16分) 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12分) 另类子公司直接投资(6分) 私募子公司基金投向(6分) [8] -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养老金融 数字金融各占10分 [7] - 绿色金融指标包含绿色债券及低碳转型债券承销 [8] - 普惠金融指标包含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 中小微企业债券及民营企业债券承销 [8] - 养老金融指标包含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 [8] - 数字金融指标包含券商数字化能力成熟度与证券科技类奖项 [8] 行业影响 - 专项评价为行业提供清晰参考坐标 有望推动券商优化业务结构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8]
2025年券商“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结果揭晓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20:48
专项评价结果公布 - 中国证券业协会向券商一对一通报2025年度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结果并公示核心定量指标排名 评价结果直接纳入2025年券商分类评价体系 [1] - 中证协前期完成107家参评券商评价数据的填报与复核 通过数据报送系统向各券商一对一反馈确认评价数据 [1] - 专项评价办法评价期为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 中证协同步公示12项主要定量评价指标排名情况 [1] 头部券商表现 - 中信证券在7项定量评价中位居榜首 行业头部机构在多个关键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 [1] - 科技创新债券主承销金额前五为中信证券1281.91亿元、中信建投898.63亿元、国泰海通636.84亿元、中金公司587.97亿元、华泰证券342.20亿元 [2] - 服务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金额前五为中信证券270.44亿元、中信建投209.30亿元、中金公司202.16亿元、国泰海通151.58亿元、华泰证券122.29亿元 [2] - 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前五为中信证券320.74亿元、中信建投153.90亿元、中国银河115.00亿元、中金公司76.17亿元、申港证券17.05亿元 [2] 各领域业务排名 - 绿色债券和低碳转型债券主承销金额前五为中信证券165.44亿元、中信建投122.92亿元、国泰海通111.40亿元、中金公司88.43亿元、招商证券54.10亿元 [3] - 民营企业债券主承销金额前五为招商证券381.50亿元、广发证券318.86亿元、平安证券185.60亿元、中金公司130.07亿元、华泰证券125.73亿元 [3] - 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前五为广发证券1718.36万元、招商证券1391.35万元、国信证券1377.94万元、中国银河1274.09万元、兴业证券1142.22万元 [3] 评价体系构成 - 专项评价办法由定量评价指标90分、定性指标10分及附加项5分构成 通过14项代表性指标多维度考核券商 [4] - 科技金融以50分权重成为核心考核方向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各占10分 [4] - 科技金融指标包含科技创新债券承销10分、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16分、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12分、另类子公司直接投资6分、私募子公司基金投向6分 [5] - 绿色金融指标包含绿色债券及低碳转型债券承销 普惠金融指标包含中小微企业债券和民营企业债券承销 养老金融指标包含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 数字金融指标包含数字化能力和科技类奖项 [5] 行业影响 - 专项评价为行业提供清晰参考坐标 有望推动券商优化业务结构 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5]
湖北绿色债券融资规模超2700亿,居中部六省首位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3:12
9月26日,证券时报记者从人行湖北省分行了解到,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湖北省绿色贷款余额突破 1.79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19.24%,高于全国3.45个百分点;绿色债券累计发行197只,融资规 模超2700亿元,发行量与融资额均居中部六省首位。 在碳信贷产品创新上,推出全国首创的"电-碳-金融""林-碳-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碳账户挂钩贷款、碳 足迹挂钩贷款、"碳强度 + ESG"双挂钩贷款等挂钩类产品。 其中,"电-碳-金融"模式以碳配额质押获得贷款,贷款资金用于购买绿电,绿电再抵扣碳配额,目前已为 省内9家企业发放"电-碳-金融"贷款1.04亿元。 碳账户挂钩贷款以"碳账户+碳评级+碳金融"为核心逻辑,通过建立企业碳账户,将企业综合碳效评价 与贷款支持优先度、额度、利率直接挂钩。目前,农发行黄冈分行、工行黄冈分行等金融机构,为黄冈 雅比纺织等10家企业发放碳账户挂钩贷款1.76亿元。 在碳债券突破上,引导金融机构与重点企业创新发行碳主题债券。目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湖北能源 (000883)集团、荆州开发集团等已成功发行多只碳中和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 色项目。 另一方面,结合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