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逆回购

搜索文档
博时市场点评9月3日:两市涨跌不一,沪指跌1.16%
新浪基金· 2025-09-03 08:07
市场表现 - 沪深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沪指跌1.16%至3813.56点 深证成指跌0.65%至12472.00点 创业板指涨0.95%至2899.37点 科创100跌0.05%至1368.73点 [1][4] - 申万一级行业中仅综合、通信、电力设备上涨 涨幅分别为1.64%、1.61%、1.44% 国防军工、非银金融、计算机领跌 跌幅分别为5.83%、3.05%、2.71% [4] - 个股表现分化明显 788只个股上涨 4395只个股下跌 [4] 流动性状况 - 两市成交额缩量至23961.03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降 [1][5] - 两融余额缩量超85亿元 收报22884.52亿元 [1][5] - 央行8月通过MLF净投放3000亿元 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 SLF净投放2亿元 同时PSL净回笼1608亿元 短期逆回购净回笼534亿元 [2] 货币政策导向 - 央行采用MLF超额续作与买断式逆回购组合操作 节奏前置 体现适度宽松立场 旨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并支持宽信用 [2] - 货币政策操作有助于降低市场利率波动 为经济回升营造适宜货币金融环境 对A股市场流动性预期形成积极支撑 [2] 结构性产业表现 - 二季度全A营收同比增速较一季度回升 但归母净利润增速出现回落 [1] - 医药生物、TMT等新动能领域产业趋势成为二季度亮点 [1] - "反内卷"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未来价格端修复或对业绩形成支撑 [1]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 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引发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担忧 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受挑战 [1] - 各国货币储备多元化趋势增强 央行提高黄金储备比例利好黄金中长期价格 [1] - 中国产业链体系完整 商品供给优势支撑人民币购买力稳定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使其具备成为重要储备货币潜力 [1] 制度性改革 - 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发布新规 明确4项支持社保基金国有股权及现金收益运作管理的免税举措 自2024年4月1日起执行 [2] - 税收优惠政策旨在降低承接主体运营成本 提升社保基金长期运营效率和收益能力 增强社保制度可持续性 [3] - 新规为资本市场引入潜在长期稳定资金来源 推动市场向长期价值投资转型 [3]
央行公布8月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
央广网· 2025-09-02 10:32
流动性投放工具使用情况 - 中期借贷便利(MLF)净投放3000亿元 [1] - 短期逆回购净回笼534亿元 [1] - 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 [1] - 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当月未进行操作 [1] 货币政策工具分类体系 - 准备金工具包含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 - 中央银行贷款工具涵盖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及其他结构性工具 [2] - 公开市场业务包含短期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及中央国库现金管理 [2]
央行公布8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
搜狐财经· 2025-09-02 10:13
中央银行流动性工具操作情况 - 2025年8月常备借贷便利(SLF)净投放2亿元[1][2] - 中期借贷便利(MLF)净投放3000亿元[1][2] - 抵押补充贷款(PSL)净回笼1608亿元[1][2] - 短期逆回购净回笼534亿元[1][2] - 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1][2] 公开市场操作明细 - 短期逆回购投放63146亿元 回笼63680亿元[2] - 买断式逆回购投放12000亿元 回笼9000亿元[2] - 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当月未开展[1][2] -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投放1200亿元 回笼2200亿元[2]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 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净投放1005亿元[2]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当月未调整[2]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7月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
新华社· 2025-08-05 07:28
中国人民银行7月流动性投放情况 - 中期借贷便利(MLF)投放4000亿元,回笼3000亿元,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 [1] - 买断式逆回购投放14000亿元,回笼12000亿元,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 [1] - 短期逆回购投放56667亿元,回笼54787亿元,实现净投放1880亿元 [1] - 抵押补充贷款(PSL)投放1163亿元,回笼3463亿元,实现净回笼2300亿元 [1] - 7月份中国人民银行未进行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1]
7月央行MLF净投放1000亿元,短期逆回购净投放188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4 10:54
流动性投放工具操作概况 - 7月整体流动性操作呈现结构性调整 SLF净回笼3亿元 MLF净投放1000亿元 PSL净回笼2300亿元 短期逆回购净投放1880亿元 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元 [1] - 公开市场国债买卖零操作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净回笼200亿元 [2] 中央银行贷款工具明细 - 常备借贷便利(SLF)投放14亿元回笼17亿元 实现净回笼3亿元 [2] - 中期借贷便利(MLF)投放4000亿元回笼3000亿元 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 [2] - 抵押补充贷款(PSL)投放1163亿元回笼3463亿元 实现净回笼2300亿元 [2] - 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投放4176亿元回笼4188亿元 净回笼12亿元 [2]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细节 - 短期逆回购操作规模显著 投放56667亿元回笼54787亿元 净投放1880亿元 [2] - 买断式逆回购投放14000亿元回笼12000亿元 净投放2000亿元 [2] -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本月未实施 [2]
6月央行净投放超过65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12:21
央行6月流动性投放情况 - 6月各项工具实现净投放6560亿元 其中短期逆回购净投放5359亿元 [1] - MLF实现净投放1180亿元 2025年上半年累计开展2.35万亿元 期限均为1年 [2] - 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元 余额逐步增加 [4][5] 货币政策工具定位演变 - MLF从流动性投放辅助工具演变为总量型货币政策工具 现回归1年期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 [2] - 买断式逆回购填补7天期逆回购和1年期MLF之间的期限空白 提升流动性管理精细化水平 [5] - 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替代部分到期MLF 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 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 [4] 流动性监测指标 - DR007是短端流动性最重要指标 其与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相对大小反映央行意图 [3] - DR007持续高于7天期逆回购利率是央行收紧流动性的重要信号 反之亦然 [3] - 央行流动性调控有较强主动性 操作数量不代表意图 应主要看DR007实际表现 [4] 政策支持方向 - 央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提供适宜流动性环境 [1] - 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养老金融 数字金融是2025年货币金融工作重点 [1] - 资金重点支持消费 制造业 外贸 民营企业 地产等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 [1]
央行万亿买断式逆回购来了:加大银行流动性 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6 10:02
央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 央行于2025年6月6日开展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1] - 买断式逆回购工具于2024年10月推出,用于主动借出资金并购买一级交易商债券,增强1年以内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 [1] - 本次操作打破以往月末公告惯例,首次在月初披露,显示央行加强预期管理和政策透明度的意图 [1][3] 操作背景与目的 - 6月将有1.2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央行操作旨在对冲流动性压力 [3] - 6月同业存单到期量达4.2万亿元(创历史单月最高),其中上旬和中旬分别到期9200亿元和1.95万亿元,央行操作有助于缓解银行体系流动性压力 [4] - 操作释放持续加力数量型政策工具的信号,推动宽信用进程并支持政府债券发行 [4] 工具特点与市场影响 - 买断式逆回购招标模式与MLF类似(固定数量、利率招标),未来或与MLF共同成为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渠道 [5] - 买断式逆回购期限为3-6个月,MLF为1年,前者解决流动性管理"期限断层"问题,且加权资金成本低于MLF,缓解银行息差压力 [5] - 6月6日利率债短端普涨: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2.25bp至1.4975%,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75bp至1.4150% [10] 货币政策工具组合 - 央行官网新增"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操作情况"栏目,5月通过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和公开市场业务合计净投放11196亿元 [6][8] - 5月工具明细:降准净投放1万亿元,MLF净投放375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回笼2000亿元,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净投放2400亿元 [8] - 流动性管理形成"短中长"组合:7天逆回购调节短期、买断式逆回购调节中期、MLF调节长期流动性 [5] 国债市场动态 - 财政部6月6日续发10年期国债(规模1000亿元,利率1.6875%)和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710亿元,利率1.8840%),认购倍数分别为4.30倍和4.47倍 [10] - 市场关注央行重启国债买卖,财通证券预计可能在7-8月恢复操作以应对政府债净融资高峰 [11] - 兴业研究建议若重启国债买卖可优化买入规模和期限结构,并考虑纳入地方政府一般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