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氯化钴
icon
搜索文档
刚果(金)废除钴出口禁令改实行配额制 影响几何?
搜狐财经· 2025-09-24 11:03
刚果(金)钴出口政策调整 - 刚果(金)结束自2月起实施的7个月钴出口禁令 改为自10月15日起实施出口配额制度 今年年内允许出口逾1.8万吨钴 2026年和2027年每年最高出口量为9.66万吨 配额将根据企业历史出口量比例分配 [1][5] - 政策调整源于钴价持续下跌影响钴矿对国家税收等经济贡献 政府计划通过限制原料供应掌握定价权 挺价态度强烈 [5] 全球钴资源供需格局 - 全球钴矿储量1100万吨 刚果(金)2024年钴矿储量600万吨 全球占比55% 澳大利亚和印尼分别占比15%和6% [6] - 2024年全球钴矿产量29万吨 同比增加21.8% 其中刚果(金)产量22万吨 同比增长25.7% 全球占比76% [6] - 中国是全球钴原料消耗大国 2024年累计进口62万吨 刚果(金)钴进口占比高达98.6% [8] - 中信证券预计刚果(金)出口配额政策将导致2025-2027年全球钴供应量远低于正常水平 供应短缺量分别为12.2万吨、8.8万吨和9.7万吨 [8] 短期市场影响与价格走势 - 四季度钴市原料短缺 现货库存集中度高 价格主要由持有现货的贸易商及企业主导 [2] - 配额发放后需2-3个月才到中国港口 实际流入市场量极少 涨价后下游接受度不佳 通过减少需求平衡供应缺口 [2] - 9月23日国内金属钴报价27万-29万元/吨 钴市行情上涨 钴盐价格上涨 钴酸锂价格回暖上涨 [3] - 政策发布后国内电解钴企业、硫酸钴企业等普遍暂停报价观望市场 钴粉市场报价延续上行走势 [2] 产业链传导机制 - 电池端是钴最大消费领域 占比超70% 其中五至六成流向三元电池 四成流向钴酸锂 [2] - 电芯企业有库存 向上游压减采购 因担心承担高成本且下游车端有库存不愿接受涨价 导致不敢轻易采购 [2] - 高价会迫使部分无法接受高成本的下游企业降需 部分供应链劣势企业甚至会被淘汰 [8] 中国企业应对措施 - 洛阳钼业在刚果(金)持有TFM铜钴矿80%权益和KFM铜钴矿71.25%权益 TFM具备45万吨铜以上年生产能力 KFM具备15万吨铜以上年生产能力 目前库存暂堆放在矿山 生产未进行重大调整 有申请配额打算 未来可能实行"以量换价" [9] - 腾远钴业尚在评估政策且同时申请配额 即便未获得配额供应也可控 与当地大型矿企有合作 [10] - 寒锐钴业目前仍有库存 若原料不足可通过市场多渠道采购 暂未明确价格上调预期 [11] 市场预期与库存状态 - 上海有色金属网模型测算显示在当前政策下2025-2027年中国钴市场将持续处于去库状态 [9] - 2025年中国钴资源需求量约17-18万金属吨 截止7月中国进口中间品约8.7万金属吨 考虑2-3个月船期 预计今年全年中间品进口量约9-10万金属吨 [9] - 全球钴库存已大幅下降 配额制度旨在重新平衡市场 [5]
钴资源概念,集体走强
证券时报· 2025-09-23 04:35
核心观点 - 刚果(金)结束为期7个月的钴出口禁令 自10月15日起实施出口配额制度 未来两年配额规模低于下游需求 导致钴资源供应趋紧[1][3][9] - 全球钴库存临近见底 禁令解除后产业链面临供需再平衡挑战 中国企业加速开拓多元供给渠道以应对供应风险[2][7][11] 政策变动与市场影响 - 刚果(金)钴出口禁令于10月15日结束 改为配额制 2024年剩余时间允许出口1.8万吨钴 2026年和2027年每年最高出口量9.66万吨[1][3][9] - 刚果(金)钴矿储量600万吨 全球占比55% 2024年钴产量22万吨 全球占比76% 政策变动直接影响全球钴供需平衡[3] - MB钴(标准级)价格从2月底低点9.95美元/磅反弹 累计涨幅超63% 现货市场电解钴价格单日上涨1750元/吨(涨幅近1%)[4][6] - 企业普遍暂停报价观望 部分试探性报价 贸易商投机性囤货 下游询盘活跃但低价货源稀缺[4] 产业链动态与库存情况 - 出口禁令期间无一斤钴离开刚果(金) 库存消耗至不足支撑年内正常运作 大型冶炼厂原料备货周期从三四个月清空[7] - 洛阳钼业上半年钴产量6.1万吨(同比增长13%) 但库存量激增35.09%至5.7万吨 因伴生钴随铜增产积压当地[7] - 下游调整产品结构:四氧化三钴开工率53%(同比增26%) 钴酸锂销量同比增长56.64% 资源向氯化钴和硫酸钴倾斜[6] 配额制度与供应缺口 - 配额目标将全球钴库存削减至"约一个月需求量"水平 远低于历史常备库存三四个月[9] - 首批10月发货仅3600吨 全部发往中国仅满足国内月消费量1/3 到货周期需2个月[9] - 年配额9.66万吨不足需求:中国年需约10万吨钴金属量原料 海外还需2万-3万吨[10] 多元供给渠道开拓 - 印尼成为重要钴资源替代来源:格林美印尼项目上半年自产钴金属3667吨(同比增长125%) 青山控股、华友钴业、宁德时代均布局印尼项目[11] - 钴回收商业性提升:格林美2023年钴回收量超1万吨(全球第一) 预计2026-2027年动力电池回收达高峰 缓解供应压力[11] - 中国企业加速海外资源开发与回收 格林美在韩国、印尼设回收工厂 构建全球解决方案[11][12]
这一概念集体走强!钴资源,大消息!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02:50
刚果(金)钴出口政策调整 - 持续7个月的钴出口禁令将于10月15日结束 改为实行出口配额制度直至另行通知[1][2] - 2024年刚果(金)钴矿储量600万吨 全球占比55% 产量22万吨 全球占比76%[2] - 配额规模:2024年剩余时间允许出口逾1.8万吨 2026年和2027年每年最高出口量9.66万吨[8] 市场供需与价格影响 - MB钴(标准级)价格从2月底9.95美元/磅低点反弹 累计涨幅超过63%[6] - 电解钴价格9月22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750元/吨 涨幅近1%[3] - 现货市场原料库存不多 企业普遍暂停报价观望 部分试探性报价[3] - 全球钴库存临近见底 若禁令延期至年底头部矿企将出现断供[7] 中国企业应对措施 - 中国精炼钴产量占全球市场八成左右[3] - 格林美印尼镍资源项目上半年实现自产钴金属3667吨 同比增长125%[10] - 格林美2023年钴资源回收量超过1万吨 达全球第一水平[10] - 企业加速开拓印尼钴资源开发 预计2030年印尼钴产量占全球16%[10] 配额制度影响评估 - 10月首批发货仅3600吨左右 全部发往中国仅满足国内一个月钴中间品消费的1/3[8] - 未来两年9.66万吨年配额不足以匹配需求 中国年需约10万吨 海外还需2-3万吨[9] - 新政策目标将全球钴库存削减至"约相当于一个月需求量"水平[8]
刚果(金)以配额制替代钴出口禁令 中企寻求多元供给迫在眉睫
证券时报· 2025-09-22 18:23
在全球钴库存临近见底的情况下,持续了7个月的钴出口禁令将于10月15日结束,配额制度将成为新规 则。作为全球钴资源核心供应国,刚果(金)的政策变动势必影响钴资源的供需再平衡。 9月22日,A股钴资源概念股普遍走高。业内人士判断,配额制度的推出符合预期,但未来两年的配额 规模并不足以满足下游需求,钴资源供应趋紧。 目前,我国企业正加速开拓海外钴资源开发、钴资源回收等多元化供给渠道,以应对全球钴产业链重构 的挑战。 配额制正式推出 9月21日,刚果(金)战略矿产市场监管控制局宣布,该国自10月15日起结束自今年2月22日以来实施的 钴出口禁令,并于10月16日改为实行出口配额制度,直至另行通知。 刚果(金)是全球第一大钴资源大国。民生证券研究院统计,2024年刚果(金)钴矿储量600万吨,全 球占比55%,位列其后的澳大利亚、印尼钴矿储量全球占比分别为15%和6%。而落实到钴资源产量,刚 果(金)在2024年产出22万吨,全球范围内占比达76%。 中国是钴资源的主要进口国,目前我国精炼钴产量在全球精炼钴市场占比达八成左右。 现货市场,Mysteel价格行情显示,22日电解钴、硫酸钴、钴粉、氯化钴等相关产品报价均有 ...
刚果(金)以配额制替代钴出口禁令中企寻求多元供给迫在眉睫
证券时报· 2025-09-22 18:16
在全球钴库存临近见底的情况下,持续了7个月的钴出口禁令将于10月15日结束,配额制度将成为新规 则。作为全球钴资源核心供应国,刚果(金)的政策变动势必影响钴资源的供需再平衡。 9月22日,A股钴资源概念股普遍走高。业内人士判断,配额制度的推出符合预期,但未来两年的配额 规模并不足以满足下游需求,钴资源供应趋紧。 目前,我国企业正加速开拓海外钴资源开发、钴资源回收等多元化供给渠道,以应对全球钴产业链重构 的挑战。 配额制正式推出 9月21日,刚果(金)战略矿产市场监管控制局宣布,该国自10月15日起结束自今年2月22日以来实施的 钴出口禁令,并于10月16日改为实行出口配额制度,直至另行通知。 "报高没成交,报低怕吃亏。"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钴分析师白琼表示,"现货市场原料库存不多,整 体看涨为主,由于配额政策存在较多分配细节未明确,9月22日企业普遍暂停报价,观望为主,部分企 业试探报价,该情况还会持续数日。" 这一趋势基本与前期一致,在政策窗口临近、供应紧缺的情况下,大部分业者已经暂停报盘,且价格预 期持续上移。钴盐下游询盘依旧活跃,部分厂商仍存在零星补库需求,贸易商也有投机性囤货现象。部 分冶炼厂暂停报盘 ...
华友钴业,起飞了
格隆汇APP· 2025-09-20 11:56
公司表现与业务结构 - 华友钴业2024年营收609亿元 较2020年212亿元实现年复合增速超30% 归母净利润从11.65亿元增至41.55亿元 年复合增速37.4% [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2亿元同比增长23.8% 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增长62.3% 其中镍产品收入128.4亿元同比暴增138% 镍中间品收入55.4亿元同比增长68% [8] - 业务结构多元化 2024年镍业务占营收35%和毛利52% 钴/铜/锂/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营收占比分别为6%/9%/5%/11%/14% [5] 钴市场动态 - 钴价经历三次大牛市:2006-2008年涨幅260%(13.4→48.6美元/磅) 2016-2018年涨幅300%(10.8→44美元/磅) 2020-2022年涨幅190%(13.9→40美元/磅) [12][13] - 刚果(金)2025年2月宣布暂停钴出口四个月 6月延期至9月22日 导致全球钴供应缩减20万吨(占年需求量40%) 国内电解钴库存降至3000吨低位 [13] - 国内钴价从2025年2月16.6万元/吨涨至9月27万元/吨 刚果(金)考虑再延长出口禁令两个月 钴价或逼近35万元/吨历史峰值 [13][14][15] - 刚果(金)占全球钴供给78% 2025年全球钴需求预计29.2万吨同比增长近10% 高端新能源车和储能需求支撑用量 [17] 镍市场前景 - 印尼镍矿产量从2022年77万吨猛增至2024年160万吨 占全球产能60% 2025年配额2.985亿湿吨同比增长9.8% 新增镍22万吨 [18][19] - 镍价跌至全球成本75%分位线 澳大利亚和新喀里多尼亚高价镍矿减产 但不足以扭转过剩状态 [19] - 固态电池需求预计2027年爆发 市场规模从2025年144亿元增至2030年2180亿元(年复合增速70%) 推动镍需求增长 [20] - 华友钴业镍业务收入从2021年2.5亿元膨胀至2024年213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183.8亿元同比激增110%以上 [20] 估值与市场表现 - 有色金属板块2025年累计大涨逾60% 华友钴业股价大涨近80% 腾远钴业/寒锐钴业大涨逾50% [2] - 华友钴业PB为2.24倍(截至9月19日) 远低于十年中位数4.69倍 股价较历史高点回撤50% [10] - 公司毛利率15.86%处于近几年低位 但净利率9.33%创三年新高 销售费用23.7亿元同比下滑14.5% 成本控制成效显著 [8] 行业趋势与驱动因素 - 市场风格可能从科技大类切换至周期/消费大类 科技板块估值超50倍 芯片/CPO指数PE达167/82倍 周期消费处于估值洼地 [23] - 美联储9月开启降息周期 流动性支撑大宗商品价格 "反内卷"战略改善周期板块盈利预期 [23]
刚果金政策又见变数,钴后市走向分析
2025-09-15 14:57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钴矿开采、精炼及电池材料制造,涉及刚果金钴矿资源分配、全球供应链、中美欧政策博弈及市场需求动态[1][3][6] * 公司包括嘉能可、欧亚资源、淡水河谷、住友等国际矿业巨头,以及华友、中伟、洛钼等中资企业[1][7][12][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刚果金政策与配额制度** * 刚果金钴矿出口配额政策可能延期,33个矿山中26家公司未提交申请或数据,政府效率低下及腐败问题导致短期明确配额可能性低[1][3][11] * 配额制度旨在应对供应增速远超需求增速的问题,避免价格下跌,中资企业贡献约80%原料但可能面临配额限制转向欧美客户[6][12][21] * 刚果金可能通过ESG标准(如手挖矿、童工、腐败问题)压制中资企业,欧美企业采用区块链技术认证负责任矿产[9][32] **产量与供应动态** * 2025年刚果金铜产量预计达12万吨(同比增5000-10000吨),钴作为副产品产量随之提高,受益于当前铜价及薄利多销策略[4][5] * 美国后勤储备局五年收储7500吨电钴,影响淡水河谷、住友、嘉能可供应能力,全球海外电钴总产量预计提升至21000-23000吨[7] * 嘉能可封盘停止报价放货,中国企业原料库存自6月下降,全产业链仍有8-10万吨库存待消化[16][17][34] **价格与需求趋势** * 硫酸钴价格可能上涨至65000-67000元/吨(当前最低成交价超57000元/吨),钴原料价格约14美元/磅(约24万元/吨)[18][26] * 动力电池用钴份额从21%降至十几%,三元材料前驱体出口萎缩,钴酸锂2025年产量预计突破9.5万吨(同比增约1万吨)[19][20] * 高温合金刚需消费量约1.5万吨,3C产品中钴酸锂需求较好,储能领域以磷酸铁锂为主对钴需求带动有限[30][38] **地缘政治与战略布局** * 美国战略为建立闭环锂电池产业链,欧盟通过电池法案(2026年实施)限制供应链需求[10] * 刚果数字贸易平台采用区块链技术认证矿产,美国可能获取勘探权开发巨型钴矿,并涉足锂资源[8][9] * 若中美关系恶化可能影响刚果金资源分配,印尼产能到2028年仅8万吨无法弥补刚果金进口缺口(2024年中国进口15156万吨)[22][31] 其他重要内容 **库存与成本结构** * 国内电钴库存保守估计1.3-1.5万吨(测算超2万吨),钴原料加工费为电钴重溶8000-12000元/金属吨、钴岩26000-30000元/金属吨[33][35] * 中国企业面临库存压力,洛钼库存约7-8万吨,需半年时间消化库存[12][26] **产能与出口限制** * 印尼以原料和电钴输出为主,美国对电钴进口征收25%-30%关税,大部分通过印尼生产转口至美国[36][37] * 刚果金不适合发展下游产品生产(原辅料运输成本高),更适合专注上游资源开发[14] **长期风险与机会** * 若钴价暴涨至30美元/磅以上可能触发50%暴利税,但可能性较小[29] * 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高端应用可能增加三元材料需求,低端应用倾向磷酸铁锂[38]
腾远钴业20250819
2025-08-19 14:44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腾远钴业专注于新能源材料领域,坚持"把中国做大,网上拓展,向下延伸"战略,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升级,构建自然资源与二次资源双轮驱动的供应链体系[2] - 公司巩固全球钴盐龙头地位,同时拓展多品类钴产品及电池材料业务,产品包括四氧化三钴、氯化钴、硫酸钴等,并涉及碳酸锂、硫酸镍等精细化工辅产品[4][5] - 公司拥有钢五金、赣州腾远和赣州腾驰三大生产基地,通过独创反流程实现二次电回收到高端制造一体化,显著降低成本[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5.32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4.19亿元,同比增长近40%[4][12] - 钴产品毛利率提升至23.77%,产能从上市前的6,500金属吨增长至31,500金属吨[4][12] - Q2业绩环比改善明显,净利润环比增长179.92%[3][12] 战略布局与竞争优势 - 资源战略:坚持自然资源与二次资源双轮驱动,二次资源占比已达20%以上[4][25] - 成本优势:通过基地联动和短流程工艺,节省国内外固投约30%[3][6] - 技术优势:核心技术、工艺产线均为自主研发设计,有价金属回收率行业领先[3] 产品与产能 - 四氧化三钴产品销售火爆,排期已至年底,计划2026年新增1万吨产能[21] - 2025年新增5,000吨电解钴,总产能达3万多吨[21] - 产品结构中,与消费电子相关的氯化钴和四氧化三钴占比超过70%[22] 国际业务与项目进展 - 刚果金新冶炼厂项目:铜产能3万吨,钴产能2,000吨,已完成ODI审批和初步设计,计划2026年底前投产2万吨[18][19] - 四期项目配套辅助设施基本完成,预计2026年中旬至下半年完成调试[17] - 新增电力设施:2.5兆瓦蒸汽发电和15兆瓦光伏发电,保障6万吨铜产能电力需求[17] 行业趋势与机遇 - 人工智能时代带动高端新能源电池需求,预计2035年人形机器人对钴需求增量达30万吨以上[8] - 全球军费开支增长(2024年+10%,2025年预计超10%),无人机等设备需求增加[7] - 钢铁禁令缓解供应过剩,但原料采购仍面临挑战,公司加强二次资源回收应对[9] 风险与挑战 - 刚果金政策影响:粗制钴产量下降,可能实施配额制度[23][26] - 铜生产和运输:上半年未达3万吨目标,受缺电和交通问题影响[16] - 原料采购:刚果金进口钴料可能难以实现,需加强回收渠道[9] 未来规划 - 加快全球化步伐,寻找海外矿山资源,推动战略合作[4][15] - 基于现有产能快速释放,加大核心产品市占率,有节奏扩产[13] - 拓展二次资源领域项目及投资并购,进入电池厂、新能源汽车厂供应体系[10][11] 其他重要信息 - 碳酸锂回收业务盈利有所提升,但总量较少,价格达到12万或15万元可能扩大生产[27] - 与合作方在刚果金项目中明确原料供应保障,以略低于市场价供货[20] - 原料库存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短期内无紧缺担忧[24]
钴观点交流20250812
2025-08-12 15:05
**钴行业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1 行业与公司概述** - 纪要涉及钴行业及中国市场,重点关注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对产业链的影响[1] - 核心公司包括中国钴冶炼厂、贸易商及下游合金/电池企业,涉及加能可、欧亚资源等国际供应商[30] **2 核心观点与论据** **2.1 刚果金出口禁令的影响** - 刚果金两次实施钴出口禁令(2025年2月首次,6月延长),导致中国钴中间品价格首次翻倍,第二次涨幅8.5%[2][4] - 中国98%~99%钴中间品依赖刚果金进口,禁令引发区域供需失衡,全球钴资源理论过剩但区域短缺[4][17] - 第一次禁令因突发性恐慌补货推高价格,第二次因市场预期和库存认知提高,涨幅受限[4][5] **2.2 产品价格与利润分化** - **钴中间品**:领涨市场(首次翻倍,第二次+8.5%),因进口短缺预期[6] - **电解钴**:高库存(社会库存达8个月)压制涨幅,利润由正转负,7月产量仅为3月一半[7][11][15] - **硫酸钴**:短暂盈利后因电解钴产线转产和三元电池需求疲软(磷酸铁锂替代)重回亏损,库存积压[9][13] - **氯化钴/四氧化三钴**:以销定产模式利润稳定,但原料紧缺导致利润下滑,受益于3C电子消费补贴[10] **2.3 库存与供需平衡** - **电解钴**:社会库存高(无锡盘仓单4000吨+河北清河3000吨),下游企业库存1-3个月[15] - **硫酸钴**:3月短暂垒库后恢复盈亏平衡,8月起季节性旺季或推动去库[13] - **全球库存**:海外港口库存1-1.5个月,中国保税区3-6周,冶炼厂库存差异大(小企业半月,大企业4个月)[14] **2.4 未来趋势与预测** - **价格走势**:8月底或现短缺,中间品带动价格缓慢上涨至11月,电解钴受高库存压制涨幅[16][32] - **供应链替代**:印尼MHP项目2027年或达12-13万金属吨,分割刚果金定价权;再生钴成本优势侵蚀原生份额[18][21] - **行业逻辑转变**:从产能扩张转向资源获取能力与订单绑定,有矿权/MHP项目企业占优[18] **3 其他重要细节** - **工艺限制**:电解钴难以作为硫酸钴原料(熔炼古板需7-8天/吨,古豆仅1天/吨)[28][29] - **需求敏感性**:钴价达26-27美元/磅时,合金和三元材料需求受抑制[25] - **海外市场**:欧洲电解钴库存近1万金属吨,短期无采买需求[30] - **政策不确定性**:刚果金或根据价格(20美元/磅阈值)决定配额(传言1万吨)或延长禁令[18][19] **4 数据与单位换算** - 国际钴价:2022年低点9.6美元/磅(金属钴)、5.78美元/磅(原料)[3] - 中国7月钴进口量环比降50%至2000多吨(vs. 6月5000-6000吨)[33][34] - 印尼MHP增量:2027年预计12-13万金属吨[21] - 国内回收钴供给:约1000金属吨/月[24] (注:所有引用序号均按规则单独标注,未合并)
2025年中国钴精矿‌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进出口情况及发展趋势研判:进口结构深度调整,多元布局驱动钴业新程[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05 01:14
钴精矿行业概述 - 钴精矿是钴产业链核心原料,包含独立钴矿物(如方钴矿、硫钴矿)和伴生矿(铜钴矿、镍钴矿等),按化学成分分为硫化、氧化、混合三大类 [1][2] - 中国将钴列为战略性矿产,政策推动其向技术驱动、绿色低碳转型,在新能源电池、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1][4] - 全球钴资源分布高度集中,刚果(金)占全球71%供应,中国储量仅占1.1%,90%以上依赖进口 [8][12] 行业发展背景 - 政策层面强化顶层设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明确钴在动力电池、储能等领域的战略地位 [4][5] - 中国钴消费结构以锂电为主导(占85%),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比43%,高温合金等传统应用支撑工业升级 [10][12] - 国内资源匮乏倒逼企业构建"海外资源控制+再生钴回收"双循环供应链,再生钴占比已达18% [6][12] 产业链特征 - 上游高度依赖刚果(金)进口,中游冶炼占全球75%产能,湿法冶金技术成熟且成本优势显著 [6][8] - 下游动力电池需求年均增速超20%,带动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但国内产量仅满足8%-9%需求 [12][14] - 产业链加速向"矿山-冶炼-材料"一体化发展,头部企业如华友钴业、格林美形成产业集群 [6][20] 供需现状与挑战 - 2024年中国钴精矿进口量882.64吨,同比骤降94.75%,转向中间品进口(62.68万吨,+64.47%) [14] - 刚果(金)2025年出口禁令导致中国资源缺口达5.4万吨,LME钴价单日暴涨50%至45美元/磅 [14][16] - 国内企业海外布局成效显著,洛阳钼业2024年钴产量55526吨(+174%),华友钴业印尼项目将新增7000吨供应 [16] 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主导资源控制,洛阳钼业(刚果TFM/KFM矿)、华友钴业(印尼项目)占据全球35%供应 [20][21] - 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如钴回收(格林美再生产能2.5万吨)、高端钴粉(腾远钴业纳米材料) [20][21] - 外资企业通过技术合作(如特斯拉绑定印尼供应链)深化本土化布局,争夺高端应用市场 [20] 未来趋势 - 资源端:2030年海外控制储量达200万吨(占全球65%),再生钴占比提升至30% [22][23] - 技术端:湿法冶金占比将达80%(回收率96%),生物浸出技术节能40%,高端材料如5G钴靶材进入台积电供应链 [23] - 市场端:动力电池需求年均增12%,储能领域增速25%(2030年占比15%),形成"基础价+绿色溢价"定价机制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