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锂电材料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当升科技接受盛博证券等10家机构调研,透露多项业务关键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9-16 12:50
业务布局与技术路线 - 公司已完成三元材料与磷酸(锰)铁锂的多元化产品布局 计划提升两个细分领域的市占率 [3] - 三元材料主要应用于高能量密度需求场景 磷酸(锰)铁锂主要应用于中低续航电动车和储能领域 [3] - 富锂锰基材料研发取得突破 两代材料性能指标领先并已实现商业化 [5] 财务表现与市场前景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3,249.77万元 同比增长25.17% [3]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31,115.43万元 同比增长8.47% [3] -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驱动 积极推进国内外市场开拓与国际化布局 [3] 固态电池材料进展 - 固态锂电材料涵盖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体系 半固态与全固态正极材料分别解决技术难题 [4] - 硫化物固态锂电池材料为研究重点 已实现电解质及正极材料的稳定制备与批量供货 [4] - 2025年上半年固态锂电材料持续放量 产品导入多家固态电池客户并应用于无人机领域 [4] 产能建设与国际拓展 - 磷酸(锰)铁锂材料产能稳步推进 攀枝花首期一阶段4万吨产能已建成投产 [5] - 攀枝花二阶段8万吨产线预计2025年下半年建成 [5] - 芬兰生产基地于2025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国际客户占比持续提升 [5] 核心竞争力 - 技术积淀深厚且工艺革新成果领跑行业 [5] - 客户资源广泛 包括多家国际知名机构与投资方 [1][5] - 固态电解质完成中试线和小试线建设 实现吨级稳定制备并获得客户认证 [4]
当升科技(300073) - 2025年9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6 12:0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249.77万元,同比增长25.17% [4]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115.43万元,同比增长8.47% [4] 技术布局与突破 - 固态电池材料系统布局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体系 [5] - 半固态正极材料解决超高镍材料安全性差/产气严重问题 [5] - 全固态正极材料解决界面阻抗大/副反应严重难题 [5] - 硫化物电解质实现微纳米粒径可控调节及稳定制备 [6][7]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用超高镍多元材料实现10吨级批量供货 [7] - 富锂锰基材料完成两代开发,实现百公斤级出货 [9][10] - 固态电解质年产百吨级中试线建成,实现吨级稳定制备 [8] 产能建设 - 四川攀枝花规划建设30万吨/年磷酸(锰)铁锂产能 [11] - 首期一阶段4万吨产能已建成并满产 [11] - 首期二阶段8万吨产能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 [11] - 芬兰生产基地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开工建设 [13] 市场拓展与客户合作 - 磷酸(锰)铁锂连续月度出货量近万吨 [3] - 固态锂电材料导入清陶/卫蓝/辉能/赣锋锂电等客户 [8] - 产品应用于无人机/eVTOL/人形机器人领域 [3][8] - 国际客户占比持续提升,与LG/SK战略协议订单释放 [13] - 客户覆盖LGES/SK on/三星SDI/Murata等电池企业 [12] - 进入大众/现代/戴姆勒/宝马/奔驰等国际车企供应链 [12] 技术路线战略 - 三元材料应用于长续航电动车/无人机/eVTOL领域 [2][3] - 磷酸(锰)铁锂主要应用于中低续航电动车和储能领域 [2][3] - 同时布局三元材料和磷酸(锰)铁锂双技术路线 [3]
当升科技(300073) - 2025年9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0 11:2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249.77万元,同比增长25.17% [10][13]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115.43万元,同比增长8.47% [10][13]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11%,第二季度毛利率15%,连续两个季度回升 [3] - 公司账上长期保留约70亿元现金储备 [16]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实现高离子电导率、湿度稳定性和规模化制备能力 [2][3][6][7] - 全固态正极材料解决界面阻抗难题,实现超高容量和长循环寿命 [2] - 固态电解质已建成百吨级中试线(氧化物)和小试线(硫化物) [16]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专用正极材料实现吨级出货 [16] - 固态锂电材料已导入清陶、卫蓝、辉能等多家客户 [2][14][16] 产品开发进展 - 磷酸(锰)铁锂连续月度出货量近万吨,销量同比大幅提升 [4][12] - 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三代半(2.58g/cm³)稳定量产,四代半(2.68g/cm³)出货提升,五代(2.75g/cm³)完成客户导入 [6] - 富锂锰基材料开发两代产品,关键性能指标行业领先 [8] - 超高镍9系产品成功导入亿纬锂能等圆柱电池厂商 [4] - 高镍正极材料在大圆柱电池市场出货同比大幅增长 [11] 国际市场布局 - 产品供应中国、日本、韩国、欧美等全球锂电巨头 [5] - 2025年上半年与LG、SK等国际客户签订战略协议 [5] - 芬兰基地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开工建设 [13] - 国际客户占比持续提升 [5] 新兴应用领域 - 固态电池产品应用于无人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及人形机器人领域 [2][9][11][14][16] - 高镍产品应用于低空经济市场和机器人领域 [11][14] 战略规划 - 聚焦上游关键原材料和新型锂电材料领域的投资并购机遇 [3] - 通过参股、合资、技术合作等方式深度绑定战略客户 [13][18] - 优化供应链体系,向上游镍、钴、锂、磷等资源领域延伸布局 [14] - 适时开展多元化融资 [3]
调研速递|当升科技接受东吴证券等超70家机构调研,透露多项业务重要数据
新浪财经· 2025-08-27 11:32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44.32亿元 同比增长25.1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1亿元 同比增长8.47% [1] - 扣非净利润2.51亿元 同比增长16.02% [1] - 三元材料与磷酸铁锂出货量同比增长 磷酸铁锂业务产销两旺 [1] 固态锂电材料技术进展 - 系统布局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固态电池材料体系 [2] - 半固态正极材料解决超高镍材料安全性问题 [2] - 全固态正极材料攻克固态电解质与正极界面阻抗难题 [2]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专用正极材料实现吨级出货 导入多家固态电池客户 [2] - 氧化物电解质建成百吨级中试线 硫化物电解质完成小试线建设 [2] 三元材料业务发展 - 多元材料融入全球高端新能源车企及一线电池厂商供应链 [3] - 与LGES/SK on签订超百亿元三年订单 配套大众等海外高端车企 [3] - 高镍及中镍高电压产品批量导入亿纬锂能 配套蔚来等国内车企 [3] 供应链管理策略 - 优化锂/钴等原材料采购体系 追踪价格波动趋势 [4] - 与上游企业签订框架协议 实施点价采购机制 [4] - 向上游资源领域延伸布局 构建战略供应链保障 [4] 国际市场与产品多元化 - 国际客户占比持续提升 产品供应中日等全球锂电巨头 [5] - 磷酸锰铁锂连续月度出货量近万吨 绑定多家海内外客户 [5] - 尖晶石镍锰酸锂完成客户评测 芬兰基地2025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5] - 三元与磷酸锰铁锂形成差异化应用场景 公司完成多元化产品布局 [5] 产能建设进展 - 攀枝花基地首期二阶段8万吨产线设备安装中 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 [1]
当升科技(300073) - 2025年8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7 11:0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2亿元,同比增长25.17%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8.47% [4] - 扣非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16.02% [4] - 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出货量均实现同比增长 [4] 技术研发进展 - 高镍和超高镍多元材料技术持续领跑行业,已批量供应全球高端电池客户 [4] - 高电压多元材料实现5-8系全覆盖,成为业界标杆 [4] - 全固态正极材料实现超高容量发挥和超长循环寿命 [4] - 硫化物及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已实现稳定制备,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 [4] - 开发两代富锂锰基材料,性能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4] - 尖晶石镍锰酸锂材料完成中创新航、清陶等客户评测,占据一供开发位置 [11] 产能建设 - 芬兰基地已正式开工建设 [5][11] - 攀枝花基地首期二阶段年产8万吨产线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 [5] 客户与市场 - 磷酸铁锂业务销量同比大幅增加,跻身国内主流厂商战略供应商行列 [4] - 与LG、SK签订战略供货协议,正在履行中 [4] - 固态锂电材料导入清陶、卫蓝、辉能、赣锋锂电、中汽新能等客户 [7] - 产品应用于无人机、eVTOL低空飞行器及人形机器人领域 [7] - 全固态电池材料卡位比亚迪、一汽、中科固能等顶级客户 [7] - 三元材料配套大众、现代、戴姆勒、宝马等海外高端车企 [8] - 国内市场批量导入亿纬锂能、比亚迪、蜂巢能源等主流电池厂商 [8] - 国际客户占比持续提升,与LG、SK等国际客户订单陆续释放 [10] - 磷酸(锰)铁锂连续月度出货量近万吨,绑定中创新航、瑞浦兰钧等客户 [11] 供应链管理 - 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降低采购成本 [9] - 与具备资源优势的原材料企业签订框架协议 [9] - 向上游镍、钴、锂、磷等资源领域延伸布局 [9] 产品战略 - 三元材料应用于长续航电动车、无人机、eVTOL等领域 [11][13] - 磷酸(锰)铁锂主要应用于中低续航电动车和储能领域 [13] - 公司已完成三元正极材料和磷酸(锰)铁锂的多元化产品布局 [13]
稳中求胜、危中思变,逆境突围,锂电正极龙头王者归来
鑫椤锂电· 2025-04-30 08:32
公司动态 - 当升科技位于芬兰的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于2025年4月29日正式动工,成为首家在欧洲建设生产基地的中国锂电正极材料企业[1] 财务表现 - 2020-2023年公司正极材料出货量增长1.6倍,营业收入增长3.8倍,归母净利润增长超4倍[3] - 正极出货量复合增长率37.74%,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68.12%,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70.96%[3] - 2023年净利润超过全球前五同行企业净利润之和[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恢复同比增长,结束2年下行周期[20] 技术实力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共计16.38亿元,占营业收入约4%,居国内三元正极材料上市企业首位[6] - 截至2024年末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52项,正在申请专利482项[6] - 2022年推出超高镍无钴、新型富锰正极等多款新型电池材料产品[6] - 在三元材料、磷酸锰铁锂、固态锂电材料等领域拥有完整技术布局[6] 生产基地 - 江苏基地拥有国内首条全自动锂电正极材料生产线[7] - 常州基地建成全球领先的正极材料智能制造生产线[10] - 攀枝花基地实现"零碳工厂"标准,单线产能和自动化水平行业领先[10] - 芬兰基地将打造智能化生产基地2.0版本[13] 客户与市场 - 国际客户占比最高达70%,客户包括LG新能源、SK on、特斯拉等全球锂电巨头[14] - 2025年与LG新能源、SK on签署20万吨高端三元材料长期供货协议[14] - 2024年磷酸铁锂销量超3万吨,同比增长超10倍[16] - 攀枝花基地磷酸锰铁锂产能规划达30万吨/年[16] 战略布局 - 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2.7%,美国达20%,公司前瞻布局芬兰生产基地[17] - 通过并购中鼎高科实现"材料+装备"双轮驱动,开发智能制造视觉检测系统[19] - 在半固态/全固态电池、富锂锰基、钠电正极材料等领域完成技术卡位[20] 行业数据 - 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48.4GWh,其中磷酸铁锂占比74.6%[16] - 预计2030年动力电池领域磷酸铁锂市场份额45%,需求超1,500GWh[16] - 储能领域磷酸铁锂预计市场份额超85%,需求超1,000GWh[16]
当升科技(300073) - 2025年4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5 10:36
经营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8亿元,同比增长25.80%,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0.22%,业绩企稳回升 [3] - 2024年磷酸(锰)铁锂业务由亏转盈,2025年第一季度盈利保持行业先进水平 [4] 产品业务进展 三元材料业务 - 高镍、超高镍产品技术突破,批量供应全球高端电池客户,应用于低空飞行器市场;中镍高电压产品稳定放量,供货于国内外著名电池生产商及高端电动汽车,占据部分客户一供位置 [3] - 与LG、SK等全球头部锂电池厂商签署的长期供货协议持续放量,将积极影响未来业绩 [3] 磷酸铁锂业务 - 磷酸(锰)铁锂材料产品迭代升级,覆盖多种终端场景,技术特性优异,推出更高压实产品,研发水平领先 [3] - 深度绑定中创新航等国内一流动力及储能电池客户 [3] - 未来将扩大业务规模,通过提升产品性能等举措降低成本,优化客户结构,增强盈利能力 [4] 高镍正极材料业务 - 超高镍技术水平行业前列,获国际动力电池大客户认可,在海外一线动力锂电厂商中声誉良好 [6] - 动力锂电正极材料批量出口海外,应用于国际知名品牌电动汽车,成为全球领先的高镍动力多元材料供应商 [6] 固态锂电材料业务 - 半固态锂电正极材料采用新一代双相复合工艺,批量应用于低空飞行器市场;全固态锂电正极材料采用超稳定快离子导体修饰工艺,产品性能获头部企业认可 [8] - 布局多个技术路线,开发出固态电解质并完成年产百吨级中试线建设,实现吨级稳定制备,多款电解质产品获下游头部电池厂商与车企认证及导入 [8] 钠电材料业务 - 推进层状氧化物类、聚阴离子类钠电正极材料产品开发和技术升级,综合性能达行业一流水平 [9] - 层状氧化物类钠电正极材料已批量供货,聚阴离子类钠电正极材料已完成送样并获关键客户项目定点 [9] 锰酸锂业务 - 成功开发出兼具高容量与长循环的高端锰酸锂与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客户评测性能指标优异 [10] 客户与市场 - 客户结构广泛稳定,向多个国家和地区大批量供应锂电正极材料,融入国际高端新能源车企及一线品牌动力电池产业链,提升全球锂电产业链供应商地位 [5] 竞争格局 - 三元正极材料和磷酸(锰)铁锂因性能、价格不同有不同市场应用场景,公司完成多元化产品布局,将提升细分领域市占率 [11][12]
当升科技2024年营收75.93亿元,加速布局固态电池与资源整合
巨潮资讯· 2025-04-01 07:4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5.93亿元,同比下降49.8% [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2亿元,同比下滑75.48% [1][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3亿元,同比下降86.23% [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15.98亿元,同比增长30.74% [1] 行业环境 - 海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速不及预期 [1] - 国内外新能源市场竞争持续加剧 [1] - 锂电正极材料行业格局经历重大变革 [1] 公司战略 - 坚持"上量内抢外攻,布局资源产能,突破钴锰钠固,协同作战制胜"的年度经营方针 [1] - 聚焦主责主业提质增效 [1] - 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客户开发与推广、高端优质产能释放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 [1] 产品布局 - 在高镍、中镍高电压、钴酸锂、磷酸(锰)铁锂及下一代电池材料等领域形成完整产品布局 [2][3] - 紧密围绕动力、储能、小型三大应用领域推进与下游客户合作 [2] - 深度绑定核心客户 [2] 技术创新 - 加速推进下一代电池材料市场化进程 [4] - 固态锂电材料商业化应用走在行业前列 [4] - 报告期内固态锂电材料累计出货近千吨,同比数倍增长 [4] - 固态锂电相关材料批量导入清陶、卫蓝、辉能、赣锋等固态电池客户 [4] - 通过鹏辉、瑞浦兰钧等客户性能测试并获得吨级订单 [4] - 产品可应用于无人机、eVTOL低空飞行器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