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酸锂

搜索文档
厦钨新能20250927
2025-09-28 14:57
**公司业务表现与展望** * **钴酸锂业务** * 公司是全球钴酸锂市场龙头企业 市占率超过40% 2025年上半年市占率提升至52%[2][6] * 2025年预计出货量超6万吨 同比增长30%以上 每吨利润贡献约1万元[2][3] * 技术优势明显 已实现4.5伏以上及4.53伏产品的稳定量产和小批量供货 并有更高电压产品储备[3][6] * **三元材料业务** * 专注于高压中镍产品 2025年出货量约5万吨 同比持平 预计2026年增长20%以上[2][3][4] * 技术优势显著 其6系中镍高电压对标主流8系高镍 新研发的4.45伏7系产品能量密度与9系超高镍持平[13] * 目前满产 总产能接近11万吨 年底新增3万吨产能 主要客户包括中创新航 欣旺达 松下和比亚迪[3][13] * **固态电池与硫化锂** * 在固态电池领域硫化锂方面具有优势 采用CVD法生产 纯度高达99.99995% 细度达纳米级别[2][5] * 2024年下半年产能达10吨 计划进一步扩展 2025年目标扩至10吨 明年实现百吨级别扩产[2][5][16] * 市场潜力巨大 百吉瓦时固态电池需求对应硫化锂用量约4万吨 市场规模200多亿元[5] * 若头部厂商占据30%-40%份额 将带来60-80亿元收入 利润率超25% 对应15-20亿元利润 有望实现300亿元市值增量[5] * **其他业务板块** * **水热法铁锂**: 一期2万吨已满产 二期2万吨预计年底满产 2025年上半年销量约6,000吨 二季度环比增长两倍 2024年因良品率问题亏损1亿元 2025年持续减亏[3][14] * **补锂剂**: 为宁德时代和新能安开发相关产品 2025年上半年出货近100吨 单价约7万元/吨 单吨盈利7,000元 预计2026年整体出货可达几千吨级别[3][14] * **新型正极材料NL**: 与ATL合作开发 能量密度较传统钴酸锂提升15% 倍率性能提升75% 初步用于消费电子领域 有望巩固高端市场地位[2][8] * **法国项目**: 正在法国布局4万吨高镍三元材料项目 一期2万吨计划于2026年底投产[13] **行业趋势与格局** * **钴酸锂行业** * 整体需求随消费电子增长而增加 2025年上半年行业产量约5.4万吨 同比增长28%[6] * 未来两年增速预计维持10%-20%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AI PC AI手机换机潮及国家补贴政策[6] *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 * 需求预计从2025年的105万吨增长至2030年的152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0%[3][12] * 2025年和2026年行业产能利用率约55% 中镍高电压市场份额提升 6系材料2025年前八个月产量占比提升至41%[12] * 南通瑞祥在主流中业六系材料中市占率最高为64% 其次是公司占13%[12] * **固态电池前景** * 硫化物体系因其高导率和易加工性被广泛认可 主流用锂硫磷氯体系 价格约500万元/吨[15] * 假设2030年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0GWh 对应硫化锂市场空间为300-500亿元[15] * 认可的大规模生产方案是硫化氢-氢氧化锂法 兼顾高纯度与低成本[15] **股东支持与客户合作** * 厦门钨业作为控股股东 在金属材料加工和冶炼行业拥有完整产业链及强大技术实力 为公司的研发能力和供应链保障提供持续支持[3][9] * 公司与ATL 欣旺达 珠海冠宇 三星等客户合作密切 在国内外头部手机厂商中占据重要地位[6][7] * ATL计划在2025年定型三款应用于锂电无人机和电动工具的电池 预计2026年出货量达千吨级别 单吨盈利较传统钴酸锂产品高出1万元[10] **财务与市值展望** * 公司2025-2027年的净利润预测分别为8亿 10亿和12亿元[16] * 对应市值可达600亿以上[17] 若硫化锂业务发展顺利 总目标市值可达500亿至700亿元[5]
碳酸锂周度报告:多空矛盾不强,震荡运行为主-20250928
中泰期货· 2025-09-28 11:34
姓名:安冉 从业资格号:F3049294 交易咨询证号:Z0017020 姓名:王海聪 从业资格号:F03101206 交易咨询证号:Z0022465 投资咨询资格号:证监许可[2012]112 交易咨询资格证号:证监许可[2012]112 碳酸锂产业链概览-研究框架 碳酸锂 锂辉石 锂云母 盐湖卤水 氢氧化锂 三元材料 磷酸铁锂 钴酸锂 锰酸锂 六氟磷酸锂 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 新能源汽车 玻璃陶瓷等 3C数码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声明部分 碳酸锂综述 01 多空矛盾不强,震荡运行为主 碳酸锂周度报告 2025年9月28日 碳酸锂产业链价格 02 03 碳酸锂上游供给环境 04 碳酸锂下游消费环境 05 碳酸锂库存结构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声明部分 目 录 Part 01 碳酸锂综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声明部分 碳酸锂综述 碳酸锂综述——平衡表 | | 要素 | | | | ★ 碳酸锂周度综述 ★ | | 驱动方向 | | --- | --- | --- | --- | --- | --- | --- | --- | | | 单位:吨 总产量 | 一道 20363 | न्त में मी 20516 | ...
新能源及有色金属周报:消费端仍有支撑,碳酸锂盘面维持震荡运行-20250928
华泰期货· 2025-09-28 09:40
新能源及有色金属周报 | 2025-09-28 从库存端来看:根据SMM最新统计数据,现货库存为136825吨(上周为137531吨),其中冶炼厂库存为33492吨(上 周为34456吨),下游库存为60893吨(上周为59495吨),其他库存为 42440吨(上周为43580吨),总库存较上周降 低705 吨。库存继续发生转移,下游补库库存增加较多,冶炼厂库存减少。 从利润看:锂矿价格小幅波动,海外矿山挺价意愿不减,报价持续高企,外采原料企业依赖期货套保平衡盈亏, 锂云母原料价格已出现倒挂,回收黑粉原料供应偏紧,采购难度较大,锂辉石精矿价格企稳。自有矿源及盐湖提 锂企业成本优势较显著,仍保持较为稳定的利润空间。 氢氧化锂:根据百川统计数据,本周氢氧化锂产量 5450 吨,较上周产量环比小幅增加。上游锂辉石价格偏高,锂 盐生产企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部分工厂依然存在成本倒挂现象,从而制约了开工率的提升。此外,目前部分 产线尚处于计划内或计划外检修状态,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氢氧化锂市场的整体供应能力持续偏紧。国 内工业级氢氧化锂市场成交价格在 6.65-7.1 万元/吨之间,均价在 6.875 万元/吨; ...
碳酸锂市场周报:稳步降库预期转好,锂价或将有所支撑-20250926
瑞达期货· 2025-09-26 09:51
瑞达期货研究院 「2025.09.26」 碳酸锂市场周报 稳步降库预期转好,锂价或将有所支撑 研究员:陈思嘉 期货从业资格号 F03118799 期货投资咨询 从业证书号 Z0022803 关 注 我 们 获 取 更 多 资 讯 目录 1、周度要点小结 2、期现市场 3、产业情况 「 周度要点小结」 行情回顾:碳酸锂主力周线震荡回落,涨跌幅为-1.46%,振幅3.62%。截止本周主力合约收盘报价72880元/吨。 后市展望:宏观方面,央行行长潘功胜:关于"十五五"及下一步金融改革的内容,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作进一步沟 通;对于美联储降息,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碳酸锂基本面原料端,海外矿商挺价意愿仍强, 国内矿区供给走向预计将逐步明晰,锂矿或将延续坚挺报价。供给方面,原材料为碳酸锂价提供一定程度成本支撑, 加之传统消费旺季以及偏积极的政策引导,供给预计呈现增长态势,进出口方面,智利发运碳酸锂到港后量级或小幅 收减,故总体来看国内碳酸锂供给量或将小幅增长。需求方面,在传统消费季的带动下,下游订单及排产有所提振, 行业保持较高增长态势。应用消费上,政策给与更为积极的支持,此外从以往季节变化规律来看, ...
光大期货碳酸锂日报-20250926
光大期货· 2025-09-26 0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昨日碳酸锂期货2511合约涨0.93%至74040元/吨,现货价格方面,电池级、工业级碳酸锂及电池级氢氧化锂(粗颗粒)平均价均下跌100元/吨,仓单库存增加560吨至40309吨 [3] - 供应端周度产量环比增加153吨至20516吨,需求端周度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产量及库存均环比增加,库存端周度库存环比减少706吨至136825吨 [3] - 临近国庆,需求旺季、碳酸锂去库和锂矿价格坚挺使价格有支撑,但后续节前备货需求可能转弱,节后项目复产有不确定性,需做好仓位管理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二、日度数据监测 - 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涨1160元/吨至74040元/吨,连续合约收盘价涨1060元/吨至73740元/吨 [5] - 锂矿中磷锂铝石(Li₂O:6%-7%)涨70元/吨至6150元/吨,磷锂铝石(Li₂O:7%-8%)涨75元/吨至7285元/吨,其他锂矿价格不变 [5] - 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价格大多下跌100元/吨,仅CIF中日韩电池级氢氧化锂涨0.05美元/公斤至9.45美元/公斤 [5] - 六氟磷酸锂涨250元/吨至58000元/吨,部分三元前驱体和三元材料价格上涨 [5] - 磷酸铁锂价格大多下跌,锰酸锂价格不变,钴酸锂涨6000元/吨至250000元/吨 [5] - 部分电芯和电池价格有小幅度上涨 [5] 三、图表分析 3.1 矿石价格 - 展示锂辉石精矿(6%,CIF)、锂云母(1.5%-2.0%)、锂云母(2.0%-2.5%)、磷锂铝石(6%-7%)价格走势图表 [6][8] 3.2 锂及锂盐价格 - 展示金属锂、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工业级碳酸锂平均价、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工业级氢氧化锂价格、六氟磷酸锂价格走势图表 [11][13][14] 3.3 价差 - 展示电池级氢氧化锂与电池级碳酸锂价差、电池级碳酸锂与工业级碳酸锂价差、CIF中日韩电池级氢氧化锂 - SMM电池级氢氧化锂、电碳 - 电碳CIF中日韩、基差走势图表 [17][19][21] 3.4 前驱体&正极材料 - 展示三元前驱体、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锰酸锂、钴酸锂价格走势图表 [23][26][28] 3.5 锂电池价格 - 展示523方形三元电芯、方形磷酸铁锂电芯、钴酸锂电芯、方形磷酸铁锂电池价格走势图表 [30][33] 3.6 库存 - 展示下游、冶炼厂、其他环节库存走势图表 [37][39] 3.7 生产成本 - 展示碳酸锂不同生产方式利润走势图表 [43]
厦钨新能股价跌5%,银河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8899股浮亏损失3.7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2:39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6日股价下跌5%至80.17元/股 成交额6.06亿元 换手率1.47% 总市值404.61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钴酸锂占比50.32% 三元材料(含磷酸铁锂及其他)占比45.89% 氢能材料占比3.07% 其他业务占比0.72% [1] 基金持仓情况 - 银河新材料股票发起式A(020276)二季度持有8899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4.24% 位列第八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3.76万元 最新规模1128.19万元 [2] - 基金今年以来收益35.96% 近一年收益60.39% 成立以来收益40.81%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金烨累计任职时间3年267天 现任管理规模5433.98万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39.17% 最差回报-1.51% [3]
厦钨新能股价跌5%,国金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27万股浮亏损失13.7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2:39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6日股价下跌5%至80.17元/股 成交额6.06亿元 换手率1.47% 总市值404.61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核心业务 收入构成为钴酸锂50.32% 三元材料45.89% 氢能材料3.07% 其他业务0.72% [1] 基金持仓情况 - 国金鑫悦经济新动能A基金持有3.27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3.02%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当日该持仓浮亏约13.79万元 基金规模3122.97万元 [2] - 基金今年以来收益17.29% 近一年收益38.85% 成立以来亏损1.18%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王小刚累计任职时间2年274天 管理资产总规模2.34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27.79% 最差回报11.76% [3]
当升科技跌2.02%,成交额9.7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988.3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2:2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6日盘中下跌2.02%至62.52元/股 总市值340.29亿元 成交额9.71亿元 换手率3.03%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988.32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0.42%和13.06%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8.48%和29.94%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55.99% 近5/20/60日分别上涨13.96%/29.76%/47.91%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2亿元 同比增长25.17% 归母净利润3.11亿元 同比增长8.47%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多元材料60.83% 磷酸(锰)铁锂及钠电正极材料29.37% 钴酸锂7.44% 智能装备1.55%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6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21亿元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8.67万户 较上期增加2.18% 人均流通股5834股 较上期减少2.13% [2] - 十大流通股东包含多家知名ETF: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1004.59万股(减24.56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604.35万股(增79.05万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443.33万股(增37.80万股) 华安创业板50ETF持股379.94万股(减27.74万股) 汇添富新能源汽车ETF持股258.39万股(减9.02万股) [2]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电池化学品 [1] - 概念板块涵盖固态电池 4680电池 三元锂电 锂电池 宁德时代概念等 [1]
雪天盐业:向“新”而行 培育新材料领域核心竞争力
江南时报· 2025-09-24 11:38
核心观点 -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材料板块作为核心增长极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延伸培育新质生产力 涵盖高倍率正极材料 高电压正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三大技术路线 并联合成立智能纤维研究院拓展前沿应用领域 [1][2] 技术路线进展 - 高倍率正极材料面向消费电子领域 广泛应用于电子烟 耳机 音箱等小型电器 [1] - 高电压正极材料面向下一代储能技术 作为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已完成研发 即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公司计划紧抓固态电池产业化机遇快速提升产能 [1]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基于盐资源禀赋延伸发展 旗下美特新材与中南大学共建湖南省首个钠电研究院 开发材料已实现吨级销售 [1] 产能与市场地位 - 美特新材在电子烟电池细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30% [1] - 建成1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试线和2条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试线 [1] - 5000吨钴酸锂扩产项目顺利投产 年产能达7500吨 [1] 智能纤维布局 - 公司与复旦大学科研团队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智能纤维新能源材料研究院 首期出资5100万元持有51%股权 [1] - 研究院聚焦材料定向合成 智能纤维材料 能量转换器件等八大方向 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2] - 纤维电子技术可通过纺织方法将发电 储能 传感等功能集成于织物 应用于可穿戴设备 新能源 人工智能 医疗健康等领域 [2] 应用前景与战略规划 - 纤维锂电池 纤维传感器有望作为新型结构件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提供轻量化 高能量密度解决方案 [2] - 纤维电子器件在医疗健康领域因便携 灵敏度高 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2] - 相关中试线预计年内加速落地建设 [2] - 公司计划五年内实现产业规模翻倍 正与多家潜在标的企业洽谈并购 以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扩张和研究院成果产业化 [2]
刚果(金)废除钴出口禁令改实行配额制 影响几何?
搜狐财经· 2025-09-24 11:03
刚果(金)钴出口政策调整 - 刚果(金)结束自2月起实施的7个月钴出口禁令 改为自10月15日起实施出口配额制度 今年年内允许出口逾1.8万吨钴 2026年和2027年每年最高出口量为9.66万吨 配额将根据企业历史出口量比例分配 [1][5] - 政策调整源于钴价持续下跌影响钴矿对国家税收等经济贡献 政府计划通过限制原料供应掌握定价权 挺价态度强烈 [5] 全球钴资源供需格局 - 全球钴矿储量1100万吨 刚果(金)2024年钴矿储量600万吨 全球占比55% 澳大利亚和印尼分别占比15%和6% [6] - 2024年全球钴矿产量29万吨 同比增加21.8% 其中刚果(金)产量22万吨 同比增长25.7% 全球占比76% [6] - 中国是全球钴原料消耗大国 2024年累计进口62万吨 刚果(金)钴进口占比高达98.6% [8] - 中信证券预计刚果(金)出口配额政策将导致2025-2027年全球钴供应量远低于正常水平 供应短缺量分别为12.2万吨、8.8万吨和9.7万吨 [8] 短期市场影响与价格走势 - 四季度钴市原料短缺 现货库存集中度高 价格主要由持有现货的贸易商及企业主导 [2] - 配额发放后需2-3个月才到中国港口 实际流入市场量极少 涨价后下游接受度不佳 通过减少需求平衡供应缺口 [2] - 9月23日国内金属钴报价27万-29万元/吨 钴市行情上涨 钴盐价格上涨 钴酸锂价格回暖上涨 [3] - 政策发布后国内电解钴企业、硫酸钴企业等普遍暂停报价观望市场 钴粉市场报价延续上行走势 [2] 产业链传导机制 - 电池端是钴最大消费领域 占比超70% 其中五至六成流向三元电池 四成流向钴酸锂 [2] - 电芯企业有库存 向上游压减采购 因担心承担高成本且下游车端有库存不愿接受涨价 导致不敢轻易采购 [2] - 高价会迫使部分无法接受高成本的下游企业降需 部分供应链劣势企业甚至会被淘汰 [8] 中国企业应对措施 - 洛阳钼业在刚果(金)持有TFM铜钴矿80%权益和KFM铜钴矿71.25%权益 TFM具备45万吨铜以上年生产能力 KFM具备15万吨铜以上年生产能力 目前库存暂堆放在矿山 生产未进行重大调整 有申请配额打算 未来可能实行"以量换价" [9] - 腾远钴业尚在评估政策且同时申请配额 即便未获得配额供应也可控 与当地大型矿企有合作 [10] - 寒锐钴业目前仍有库存 若原料不足可通过市场多渠道采购 暂未明确价格上调预期 [11] 市场预期与库存状态 - 上海有色金属网模型测算显示在当前政策下2025-2027年中国钴市场将持续处于去库状态 [9] - 2025年中国钴资源需求量约17-18万金属吨 截止7月中国进口中间品约8.7万金属吨 考虑2-3个月船期 预计今年全年中间品进口量约9-10万金属吨 [9] - 全球钴库存已大幅下降 配额制度旨在重新平衡市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