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矿卡

搜索文档
我国煤炭智能开采产能占比首超50% 1.6万余个高危岗位实现无人化替代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28 00:40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煤炭智能开采产能占比历史性突破50%,1.6万 余个高危岗位实现无人化替代,煤矿安全高效发展进入新阶段。从全国煤矿总数来看,建成智能化工作 面的煤矿数量占比有限,但近年煤炭产能加速向现代化大型煤矿聚集,这些矿山是煤炭供应的中坚力 量,资源存量大、地质条件好,利于智能设备铺开,经历多年发展,逐渐成为煤矿智能建设"排头兵"。 但与此同时,智能化发展面临的难题在大型现代化煤矿同样存在。智能设备自分析、自决策和自执行方 面投入少、研究进展慢,矿山不同生产环节智能设备的协同也存在不足。当前,一批煤炭企业正加速攻 关关键技术,构建完整高效的智能矿山生产作业体系。 智能煤矿如何"以少产多" 智能化发展面临的难题,在大型现代化煤矿同样存在。例如煤矿回采、掘进设备动态运转,面临的地质 条件不断变化,这类系统的智能化是煤矿智能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闫少宏建议,我国大型现代化矿井集 中于陕西、内蒙古、山西、新疆这些新兴煤炭基地,这些矿井普遍地质条件好、煤层较为稳定、地质构 造简单,因此这些矿井实现智能化相对容易,应首先在这些矿井研发试点重点技术。 闫少宏补充道:"当然,条件好并不等于完全 ...
无人矿卡全赛道亏损:赛博矿工价值几何?
36氪· 2025-09-15 05:06
行业概况 - 矿区场景因环境封闭、安全要求高等特点成为无人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的优先领域 [1][2] - 2025年是中国无人驾驶矿卡规模化爆发元年 2023年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为1131辆 2025年预计全国落地数量超5000台 渗透率达20% [4] - 头部企业易控智驾和希迪智驾于上半年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争夺"矿山无人驾驶第一股" [3] 商业化优势 - 安全事故发生率平均下降70%以上 有效避免因安全事故导致的停产损失(单次损失常超亿元) [5][7] - 单日作业时间延长2小时以上 实现全天候运行无需换班休息 [8] - 人力成本降低80%以上 传统矿车需配备2名司机(单人年薪约20万元)而无人矿车仅需少量远程监控人员 [9][18] - 安全提升、效率保障和成本降低构成无人驾驶矿卡的专属标签 [11] 企业财务表现 - 易控智驾2022-2024年亏损分别为2.16亿元、3.34亿元、3.91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超9.4亿元 [12] - 希迪智驾同期亏损分别为2.63亿元、2.55亿元、5.81亿元 三年累计亏损超11亿元 [13] - 两家企业营收高速增长:易控智驾三年复合增长率305.8%(2024年营收9.86亿元) 希迪智驾三年复合增长率263%(2024年营收4.10亿元) [14] 行业挑战 - 研发投入高昂 希迪智驾和易控智驾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占营收47%和21% [14] - 技术成熟度不足导致可靠作业时长未达预期(原设计日均18-20小时) 单位成本居高不下 [15] - 中小矿场付费意愿低:无人驾驶系统单套投入约50万元/车 前装整车采购价超100万元/车 [20] - 头部企业存在大客户依赖症 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约80% [23] 商业模式演变 - 重资产模式存在结构性弊端:矿车采购成本高(宽体矿车100万元/台 大型矿车超300万元/台) 回款周期长导致现金流紧张 [28][29] - 易控智驾2022-2024年现金流持续为负:-0.75亿元、-2.51亿元、-7.13亿元 [30] - 行业向轻资产转型:华为采用ICT产品输出模式 易控智驾推出ATaas轻资产订阅模式(2024年收入占比46%) 中科慧拓采用租赁+系统+运维模式 [32][34][35] 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 市场规模为千亿级运力市场 相比Robotaxi的万亿市场天花板有限 [40][41] - 政策支持明确:2026年煤矿/非煤矿山智能装备替代率目标分别不低于30%/20% [47] - 中国技术全球领先:截至2025年7月中国投入运营自动驾驶矿卡2108台居世界首位 易控智驾市占率42.5%且累计运行超3000万公里 [48][49] - 出海优势显著:无需公开道路牌照 技术方案可直接复制至海外矿区 已进入澳大利亚、泰国、印尼等市场 [51][52] 技术特性对比 - 相比Robotaxi 无人矿卡技术难度低:封闭场景仅需应对短尾场景 无需高精地图和复杂政策审批 [42][47] - 中国企业在极寒环境作业(-40℃)、L3级常态化运行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49]
经济大省新亮点|福建:164条县域重点产业链逐质向新
新华社· 2025-08-14 13:37
县域经济发展质效提升 - 福建164条县域重点产业链推动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 [1] - 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水平通过补链强链持续提升 [1] 产业创新与技术升级 - 厦门鸿基伟业复材科技通过技术创新使碳纤维生产效率提升60%、能耗降低70%,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约30% [2] - 紫金山金铜矿应用无人驾驶矿卡已安全运行2000多公里,产业链向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延伸 [2] - 上杭县金铜产业链产值667亿元(同比增长6.9%),金铜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3] - 福建省实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256项,总投资2737亿元,发布116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3] 高质量发展与企业转型 - 福建御冠食品通过高品质产品抢占中高端市场,保持利润高增长 [4] - 信泰科技产值同比增速21%,数字化转型提升品控与客户黏性,新生产基地加速建设 [4] - 县域产业园区从"引资"转向"选资",如永安市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园构建完整产业链,关注"四链"融合 [6] - 福建省开展"四链"融合对接活动超百场,参与企业1.4万余家 [6] 区域协同与产业链延伸 - 武平县配套率超20%,促成40余家企业与行业龙头产销对接,融入国内产业大循环 [7] - 三明安德凯重工通过"山海协作"布局生产线,每吨钢材运输成本减少约65元 [9] - 福清市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引进富乐文椰子加工等15个项目,利用中印尼"两国双园"机制 [9] - 福建省升级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帮助3.3万家企业发布产品2万余个 [9]
L4级无人驾驶,在矿车上率先实现了......
钛媒体APP· 2025-08-13 10:5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易控智驾专注于矿山L4级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在全球L4级无人驾驶公司中按2024年收入排名第一[3] 中国L4级无人驾驶市占率达18.2%[2] - 部署超过1400辆活跃无人驾驶矿卡于24个矿场 客户包括国家能源集团、紫金矿业等行业巨头[7] 为全球首家实现超1000辆无人矿卡同时运营的企业[3] - 业务模式包含重资产TaaS(车队全包服务)和轻资产ATaaS(纯技术支持) 2024年轻资产模式收入占比达46%[15] 财务表现与融资情况 - 营收从2022年6000万元增长至2024年9.86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305.71%[15] - 近三年净亏损累计9.4亿元(2022年2.16亿/2023年3.34亿/2024年3.9亿)[16] 2024年毛利率首次转正至7.6%[16] - 成立6年完成10轮融资 总融资额近13亿元[5] IPO前估值达48亿元 宁德时代通过溥泉资本领投最后轮4亿元[5] 创始团队与股东结构 - 创始人蓝水生为连续创业者 曾创办游戏公司(操盘超30款手游页游)及"易咖新能源"低速电动车项目[8][9] - 联合创始人张磊为技术负责人 曾任宇通客车智能化技术工程师[10] 当前股权结构中蓝水生与妻子合计持股超33%[11] - 投资方包括宁德时代、紫金矿业、蔚来资本等产业资本 以及方广资本、同力股份等产业链相关机构[5] 行业需求与商业化进展 - 矿山无人驾驶属刚需场景 解决高海拔/极端环境下的安全与成本问题[7] 客户留存率保持100%[16] - 已形成研发(北京/上海/郑州基地)-软硬件-交付-维护全链条服务 业务扩展至澳大利亚市场[7]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80% 其中最大客户2024年贡献54.5%收入[17]
中联重科:公司的掘进机产品主要用于隧道施工、水利工程等,不用于矿山开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01:28
公司业务布局 - 矿山机械是公司重要的战略发展产业板块 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 [1] - 公司掘进机产品主要用于隧道施工和水利工程 不用于矿山开采 [1]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公司已形成露天采矿设备 破碎筛分设备 物料输送设备三大系列产品 [1] - "年产千万吨级露天矿成套设备"曾获国务院颁发的重大技术装备奖 [1] - 正加速推动"大型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及应用落地 [1] 智能化应用成果 - 智能化方面包括远程控制挖机 无人驾驶矿卡 遥控潜孔钻等应用 [1] - 正打造"高效开采 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智慧矿山样板 [1]
易控智驾赴港上市,千亿矿山无人驾驶赛道爆发背后
36氪· 2025-07-23 06:09
行业动态 - 矿山无人驾驶行业正在从"试验场"迈向"规模化商用"的临界点,2025年被认为是规模化应用起量之年 [5] - 2025年上半年矿山无人驾驶领域融资事件集中爆发,仅4月-6月就有6起投融资事件,披露融资总金额超12亿元 [5] - 2024年国内无人驾驶矿卡部署量增长近100%,达到2500台 [11] - 2024年中国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20亿元,2021-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04.7%,长期潜在市场总规模达1850亿元 [12] - 2024年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达2500辆,同比增长超120%,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7亿美元增至2030年81亿美元 [12] 公司动态 - 易控智驾6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6月24日完成超4亿元D轮融资 [3] - 易控智驾成立于2018年5月,是国内无人驾驶行业头部企业,全球领先的L4级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 [6] - 截至2024年末,易控智驾运营1000台矿山无人驾驶车辆,是全球最大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占有率18.2% [6] - 2022-2024年易控智驾营收分别为5991.7万元、2.71亿元、9.86亿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305.8% [6] - 2022-2024年易控智驾净亏损分别为2.16亿元、3.34亿元、3.90亿元,三年累计亏损9.40亿元,2024年毛利率仅7.6% [7] 业务模式 - 易控智驾业务模式分为TaaS模式(持车模式)和ATaaS模式(不持车模式) [8] - TaaS模式收入从2022年5983.5万元增至2024年5.2亿元,但收入占比从99.9%降至52.7% [9] - ATaaS模式2023年收入1.13亿元,2024年达4.53亿元,占总收入46% [10] - 一台无人驾驶矿卡成本约200-250万元,ATaaS模式可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 [10] 技术发展 - 易控智驾2020年起获得多个矿区无人驾驶项目,2023年车队规模突破200台 [6] - 2023年易控智驾在单一矿区同时运营超200台无人驾驶矿卡,创造世界纪录 [6] - 目前无人矿卡工作效率未达预期,日均作业时间未达18-20小时目标 [7] - 行业聚焦露天矿区无人驾驶,矿区内部无人驾驶尚未纳入发展方向 [12] 政策环境 - 2024年国家矿山安监局要求到2026年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智能化工作面数量占比不低于30% [13] - 政策要求2026年全国矿山井下人员减少10%以上,单班作业人员不得超50人 [13] - 新疆准东、山西、江苏等地近年发布文件对矿区无人化率提出要求 [13] - 政策倒逼矿山企业短期内完成智能化改造,催生巨大订单需求 [13]
易控智驾冲港股IPO,无人矿卡有望迈入爆发期
山西证券· 2025-07-23 01: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首次)[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易控智驾冲刺港股 IPO,其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速超 300%,但尚未盈利 [3][5] - 传统矿卡竞争格局为“5 + N”,国外企业占主导,国内无人驾驶矿卡企业有国产替代机遇 [6] - 矿业是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最成熟应用之一,国内无人驾驶矿卡销量渗透率和规模将爆发式增长,全球市场规模也将大幅增加 [7] - 大型新能源无人驾驶矿卡渗透率提升催生成长机会,建议关注易控智驾、希迪智驾、北方股份等 [7] 相关目录总结 易控智驾情况 - 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修订后上市申请文件冲刺港股 IPO,6 月 24 日完成超 4 亿元 D 轮融资,资金用于研发、市场开拓和海外布局 [3] - 作为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L4 级无人驾驶技术部署在 24 个矿场,截至 2025 年 6 月 18 日已部署超 1400 辆无人驾驶矿卡,解决方案部署在 12 个最大露天煤矿中的 7 个 [5] - 2022 - 2024 年营收分别为 5991.7 万元、2.71 亿元和 9.86 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 305.8%,但 2022 - 2024 年分别亏损 2.16 亿元、3.34 亿元和 3.90 亿元 [5] 传统矿卡竞争格局 - 传统矿卡竞争格局呈现“5 + N”,国外主要有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别拉斯、利勃海尔 5 家,国内多家矿山装备企业有布局 [6] - 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利勃海尔、别拉斯和沃尔沃六家企业占据传统矿卡全球市场 90%以上份额,卡特彼勒和小松市场占有率合计超 70% [6] 无人驾驶矿卡市场情况 - 国内市场 2022 - 2023 年进入快速规模化阶段,预计无人驾驶矿卡销量渗透率从 2024 年约 6%上升至 2030 年突破 50%,销量从 2025 年约 4000 辆增长至 2030 年 16340 辆,复合年增长率 32.5% [7] - 2024 年国内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 20 亿元,2021 - 2024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204.7%,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 2024 年 7 亿美元增加至 2030 年 81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51.0% [7]
研判2025!中国矿山无人驾驶行业市场现状、企业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行业迈入“大规模应用”新阶段,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行业集中度较高[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1 01:14
矿山无人驾驶行业概述 - 矿山无人驾驶是智能矿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IT、汽车、采矿等技术,通过自动化实现矿山运输无人化操作[1] - 技术层面已达到L4级别无人驾驶,因道路简单、人流少、低速等特点成为最适合自动驾驶落地的场景[2] - 核心技术包括环境感知、导航定位、路径规划、运动控制等,形成感知-规划-控制的递进体系[4] 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国外发展领先于国内,自2008年起进入商业化阶段,代表性企业包括卡特彼勒、小松等[7] - 国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24年被视为商业化元年,从小规模试点转向大规模应用推广[8] - 2021年市场规模1亿元,2024年达20亿元(同比增长233%),预计2030年超300亿元[14][30] 市场应用数据 - 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从2019年9辆增至2024年9月1510辆,预计2024年末达2500辆[20] - 已完成"去安全员"的无人驾驶车辆占比55.3%[20] - 渗透率从2021年1.1%提升至2024年5.7%[18] 商业模式与产品结构 - 商业模式分为TaaS(持车,占比44.9%)和ATaaS(不持车,占比55.1%)[16][18] - 百吨级无人矿卡占比最高(46.3%),其次为70吨级(14.6%)[22] - 增程宽体车占据58.6%市场份额,刚性矿卡/电动轮占20.6%[24] 竞争格局 - 市场参与者分为方案商(80%份额)、主机厂(15%)、IT厂商(小份额)[26] - 头部企业易控智驾(49.2%)、中科慧拓、踏歌智行合计占72.4%市场份额[28] - 主机厂代表包括三一重工、徐工机械、同力股份等[26] 政策与趋势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智能化建设,推动无人驾驶矿卡联合作业[11] - 未来将向金属矿、石灰岩矿等多元化场景延伸[30] - 无驾驶舱矿车成为技术发展方向,更符合无人作业要求[30]
鄂尔多斯:“车路云一体化”让“聪明车”跑上“智慧路”
新华社· 2025-07-01 09:48
智能驾驶应用场景落地 -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街头已实现无人驾驶公交车、自动驾驶清扫车、无人售货车等多种智能驾驶应用场景 [1] - 智能网联观光巴士实现自动驾驶功能 包括自动转弯、掉头、加速、减速 全程平稳行驶 [2] - 车辆搭载5组激光雷达 可在0.3秒内完成红绿灯识别与障碍物规避 [3] - 智能网联观光巴士车速从20公里/小时提升至25公里/小时 [3] "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路径 - "车路云一体化"指通过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 将人、车、路、云融合为一体 实现安全、节能、舒适及高效运行 [2] - 鄂尔多斯市2024年获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2] - 云平台作为智能交通大脑 实现全局协同感知、决策与控制 形成"全市一朵云" [4] 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 - 鄂尔多斯重点布局物流运输场景 全年上线运输重卡达33万辆 道路环境简单 适合商用车和矿用车无人驾驶应用 [3][4] - 已部署300辆自动驾驶重卡进行L2+L4领航编队运输示范 [4] - 露天煤矿实现24小时无人驾驶矿卡自动作业 [3] 基础设施建设与测试进展 - 鄂尔多斯逐步部署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交通感知设施 完成重点区域智能路口升级改造 [4] - 全域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 吸引华为、踏歌智行、广汽、金龙等10余家企业投放车辆开展路测 [4] - 城市综合服务领域已部署70辆智能网联车辆 [4]
谁能撬动自动驾驶汽车落地
经济观察报· 2025-06-30 10:17
技术:从理想照进现实 - 当前AI技术创新正从生成式AI转向以目标驱动为核心的智能体AI,预计智能体AI将在自动驾驶领域实现感知、决策与控制能力的重大突破,大量新车将具备高级别辅助及完全自动驾驶能力[3] - 自动驾驶技术有两种主要走向:端到端技术(E2E)和模块化技术 端到端技术通过单一AI模型直接输出驾驶指令,但需要海量高质量视频数据训练,数据获取成本极高[3][4] - 模块化技术采用人工与智能混搭系统,感知依靠神经网络,规划控制使用手动设计算法 该系统在简单驾驶任务表现良好,但在复杂任务中天花板明显[4] - 当前车企主要采用辅助驾驶而非完全自动驾驶,受限于技术能力及成本 例如易控智驾无人驾驶矿卡已进入20多座露天矿山,运行车辆超1000辆 小马智行开通北京南站至亦庄Robotaxi服务 特斯拉计划在德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启动完全自动驾驶功能[4] 成本:从小众走向普及 - 中国在AI降成本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如DeepSeek R1训练成本仅为OpenAI o1的三十分之一,为AI技术普惠化铺平道路[8] - 特斯拉预计自动驾驶出租车Cybercab成本将低于30000美元,交通成本约0.2美元每英里,计划2026年投产 萝卜快跑Robotaxi每公里运营成本仅0.81元,较传统油车节省58%,较电车节省43%[8] - 自动驾驶技术成本降低将促进商业活动迸发与繁荣,推动大规模普及 萝卜快跑、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企业已布局海外市场,萝卜快跑近期落地迪拜和阿布扎比[8] 规则:从现象倒闭制度 - 自动驾驶走入社会是大势所趋,但需要规则适应和调整 不宜以现行规则"一刀切"否定新事物,应以开放心态包容[10][11] - 需优先关注自动驾驶安全问题 研究表明90%交通事故由人为原因造成,自动驾驶可减少80%人为事故 但2025年安徽铜陵车祸引发对自动驾驶安全性能及责任归属的关注[13] - 自动驾驶面临道德选择难题,如保护乘客、路人还是财产 MIT"道德机器"实验显示参与者偏好保护人类、更多生命及年轻生命[14] - 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前需大量测试,需行驶4.4亿公里才能证明其致死率与人类驾驶员相当 事故追责涉及AI子系统、供应商、车企、运营商等多方利益,社会规则亟待研究[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