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通信技术

搜索文档
高研发+全球化 27家深企入围中国500强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23:15
中国企业500强深圳企业表现 - 深圳共有27家企业入围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其中8家跻身百强名单[2][3] - 深圳上榜企业涵盖金融 科技 制造 物流等多个重要领域 与深圳20+8产业布局高度契合[3] - 深圳上榜企业以远超平均水平的研发投入强度 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动能与增长潜力[2] 深圳百强企业具体排名 - 中国平安排名第12 华为排名第23 比亚迪排名第26 腾讯排名第31[3] - 招商银行排名第48 万科排名第79 顺丰控股排名第92 深投控排名第99[3] - 深投控通过投资布局半导体 生物医药 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深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贡献[4] 研发投入与创新表现 - 2025中国企业500强研发总投入达1.73万亿元 平均研发强度创1.95%历史新高[2] - 华为2024年研发投入达1797亿元 约占全年收入20.8% 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2490亿元[5] - 比亚迪2024年研发投入达542亿元 占营业收入6.97% 超过特斯拉5.01%的研发强度[5] - 腾讯2025年二季度研发投入达202.5亿元 同比增长17% 自2018年至今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795亿元[6] 企业财务业绩表现 - 华为上半年实现营收4270.39亿元 同比增长3.95% 净利润371.95亿元[3] - 比亚迪上半年营业收入3712.81亿元 同比增长23.30% 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 同比增长13.79%[4] - 比亚迪2024年全球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427.21万辆 同比增长41.26%[3] 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 华为5G专利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第二季度以1250万台出货量位列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榜首 市场份额18.1%[3] - 比亚迪蝉联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 业务遍及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3] - 腾讯累计专利申请超8.8万件 在人工智能 云计算 大模型等前沿领域加速布局[6] 全球化战略布局 - 深企形成研发在深圳 制造在全球 市场在世界的发展格局[7] - 华为在全球设立16个研发中心 业务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海外公有云收入增长超50%[7] - 比亚迪上半年海外销量达47万辆 同比增长132% 境外收入1354亿元 同比增长50.49% 占比36.46%[7] - 比亚迪在泰国 巴西等地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 本地化生产降低关税成本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7]
【财经分析】透视2025中国民企500强榜单背后:入围门槛提高 发展方式转变 创新活力更强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8 09:55
入围门槛与规模 - 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 较上年提高2.70% [1] - 制造业500强和服务业100强入围门槛分别达157.01亿元和307.75亿元 [1] - 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 资产总额共计51.15万亿元 [2] - 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企业共105家 较上年增加8家 资产总额超千亿元企业共97家 较上年增加8家 [2] 企业贡献与社会责任 - 纳税总额达1.27万亿元 就业总人数1109.12万人 户均就业2.22万人 [2] - 汽车制造业就业人数达143.40万人 占比12.93% [2] - 72.80%企业投身乡村振兴 79.00%企业参与社会慈善捐赠 捐赠总额104.76亿元 [2] 数字化转型进展 - 64.20%企业已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 60.20%企业在管理层面进行数字化转型布局 [3] - 66.80%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 [3] - 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App数量超过46万个 [4]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费用超10亿元企业达171家 超100亿元企业19家 [5] - 有效专利72.16万件 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9948项 [5] - 309家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627个项目 涵盖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 [5] 国际竞争力表现 - 出口总额1.77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5.17% [5] - 境外营业收入总额3.19万亿元 增长14.74% [5] - 29家企业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2] 行业标杆与产业升级 -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收居榜首 [2] - 腾讯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深耕 华为在5G通信技术投入巨额资金 [6] - 特变电工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 [3]
专家报告:5G通讯用低介电材料研究开发(附52页PPT)
材料汇· 2025-08-25 13:17
5G通信技术特点与需求 - 5G技术使用高频电磁波提高传输容量和速率 解决低频通信无法满足海量数据实时传输的问题 [4][5] - 5G具备大数据容量 高传输速率和低时延特性 支持智慧城市 智能驾驶 虚拟增强现实和远程医疗等应用 [6][7] - 信号传输损耗与介电性能相关 传输损耗公式为L = K × (f/C) × Df × √Dk 高频通信要求材料具有更低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 [7] 高频电路基材性能要求 - 电路基材需具备低介电常数(Dk<3)和低介电损耗(Df<0.005) 以减少信号衰减 [7][8] - 高热导率需求源于设备功率密度高达1000W/cm² 无铅回流工艺温度达260℃ [8] - 材料需要良好尺寸稳定性 耐溶剂性和耐热性 热膨胀系数需与铜箔匹配(CTE约70ppm/℃) [8][10] 热固性聚苯醚材料研究 - 通过侧基接枝三氟甲基和烯丙基基团实现交联 三氟甲基功能单体通过双酚AF与烯丙基溴反应制备 [12][14] - PPO-Allyl-F在250℃固化105分钟后双键转化率达92% 固化反应为一级反应 [17][18] - 含6.4%三氟甲基的固化材料介电常数达2.67(10GHz) 介电损耗为0.0063 显著优于对照组PPO-Allyl的2.78和0.0077 [22] 烃基改性聚苯醚性能 - PPO-vinyl固化后交联度最高 热膨胀系数最低 CTE为61.9ppm/℃ [21][35] - PPO-vinyl介电性能最优(Dk=2.53, Df=0.00232) PPO-hexene因柔性链段旋转导致损耗最高(Df=0.00335) [38] - 芳香烃改性材料(PPO-ph, PPO-naphth)未形成交联结构 但刚性环提升尺寸稳定性 [34][36] 氮化硼复合材料开发 - 选用氮化硼作为填料 其面内热导率达751W/(m·K) 介电常数4-5 损耗0.0002 [42][57] - 通过多巴胺沉积和硅烷偶联剂接枝实现表面改性 改性剂含量达1.87% [51][53] - 50wt% m-BN-2/PPO-vinyl复合材料面内热导率达2.1W/(m·K) 较未改性体系提升27% [54][57] 电路基板应用性能 - 20wt% m-BN/PPO-vinyl/GF基板弯曲强度最大 更高填充导致界面缺陷使性能下降 [63] - Z轴热膨胀系数最低达30.2ppm/℃ X轴主要受玻纤布抑制稳定在9-12ppm/℃ [66] - 基板综合性能优异:热导率0.61W/(m·K) Dk=3.06 Df=0.003 吸水率0.06% 288℃耐热超过120分钟 [72]
从“信号孤岛”到“满格边疆”,实探中国移动网络新基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02:38
通信新基建助力边疆发展 - 巴彦淖尔移动通过增设900M 4G宏站、700M 5G超远双拼技术解决边境牧区网络覆盖问题,显著改善牧民生活与商业活动[2][3] - 河套灌区采用5G专网和1000余处在线采集系统实现全自动测流,灌溉面积达1150万亩,提升水量调度科学性[4][5] - 国营新华林场部署高清摄像头和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控3.9万亩林区,提高防火效率[6][7] 数字经济激活传统产业 - 牧民通过直播销售牛羊肉和农家乐服务,收入结构多元化,吸引年轻人返乡[1][3] - 宝日汗图旅游营地因网络覆盖吸引全国自驾游客,带动当地消费和支付便利化[2] - 河套灌区云计算中心整合119处枢纽数据,首次实现联合实时监测,结束人工记录历史[5] 算力基础设施支撑区域发展 - 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智算规模达6.7EFLOPS,为全球最大单体液冷智算中心,承担"东数西算"使命[8] - 数据中心智算占比90%,支持九天大模型(2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3000亿参数)等AI训练与推理应用[8] - 提供AR/VR、云游戏、智能家居等智算服务,覆盖个人、家庭及政企市场[8]
美高官沮丧承认一事实,特朗普不是中国对手?美国该死心了
搜狐财经· 2025-05-31 11:17
中美关系现状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承认美国对中国内政影响力甚微,中国拥有强大政府难以从内部"攻破" [1] - 美国长期通过政治指责、经济贸易战、技术封锁、文化渗透等手段干涉中国内政但收效甚微 [1] - 特朗普政府发动的对华关税战仅持续一个月便被迫回到谈判桌,显示中国面对外部压力的坚定立场 [3] 科技领域竞争 - 美国出台政策限制美企与中国高科技企业合作,将中国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3] - 中国科技企业在压力下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在5G通信、卫星导航、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 [3] - 华为持续创新5G技术,北斗系统完成全球组网,中国航天事业稳步推进 [3] 美国国内政治反应 - 鲁比奥表态引发民主党猛烈攻击,质疑其国务卿能力 [4] - 共和党回避对华政策失败如关税战失利,显示美国对华政策混乱无措 [6] - 美国两党分歧暴露其尚未找到应对中国的有效策略 [6] 国际经济格局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多年位居世界首位,拥有完整工业生产能力 [9] - 中国庞大国内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9] - 美国面临产业空心化、债务危机等问题,对抗政策将损害自身经济 [9] 国际合作对比 - 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开展广泛合作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7] - 中国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中展现大国担当 [7] - 美国奉行单边主义退出国际组织,国际影响力和公信力下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