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ETF

搜索文档
专业选手实战大赛丨哪些ETF备受“牛人”青睐?9月15日十大买入ETF榜、十大买入金额ETF榜出炉
新浪证券· 2025-09-15 09:53
投资顾问评选活动 - 新浪财经与银华基金合作主办第二届金麒麟最佳投资顾问评选活动 超3000名专业投顾参与模拟组合PK[1] - 活动旨在为投资顾问提供展示平台并搭建与大众投资人的沟通桥梁 助推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健康发展[1] - 股票模拟组榜首收益率超过150%[1] ETF买入频次排名 - 9月15日买入次数排名第一为通信ETF(sh515880) 第二为券商ETF(sh512000) 第三为科创芯片ETF(sh588200)[2] -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位列买入次数第四 科创芯片ETF基金(sh588290)位列第五[2] - 通信设备ETF(sz159583)和港股通汽车ETF(sz159323)分别位列第六和第七[2] ETF买入金额排名 -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位列9月15日买入金额榜首 券商ETF(sh512000)位列第二[3] - 半导设备ETF(sz159516)和有色金属ETF(sh512400)分别位列买入金额第三和第四[3] - 恒生互联网ETF(sh513330)与恒生科技ETF指数基金(sh513580)分别位列第五和第六[3] 数据统计规则 - 买入次数榜统计所有参赛选手当日买入次数最多的10只ETF[4] - 买入金额榜统计所有参赛选手当日买入金额前10名的ETF[4] - 活动分为股票模拟组、场内ETF模拟组及公募基金模拟配置组三个组别 对持仓比例、最大回撤率和调仓次数均有限制[4]
为什么我不看空债券?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8-21 13:30
股市与债市表现 - 股市早盘Wind全A指数自2021年12月以来首次突破6000点,但午后降温,高位股集体下挫,小盘股领跌 [1] - 债市整体下行,30年国债大幅下行超3bps,原因包括股债跷跷板效应及市场传闻干预国债期货空头头寸 [1] - 理财规模单周下降1500亿,引发市场对债基及固收理财可持续性的担忧 [1] 不看空债券的底层逻辑 - 低利率环境是中长期趋势,货币部门或外部力量暂无意愿或能力打破此趋势 [4] - 利率上行有顶,可能窄幅震荡但不会趋势上行,债券胜率高但赔率一般,下行空间有限 [4] - 低利率是股市行情的根本主线,债市与股市是伴生关系,一荣俱荣而非二元对立 [5][6] - 政府债券上半年增量7.656万亿元,同比增速21.3%,占社融增量30%以上,是低利率最大受益者 [8][9] - 财政执行降本增效,1-7月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累计增幅年内首次转正,通过扩大征税范围及取消免税政策增加收入 [13] - 货币政策虽未提降准降息,但结构化政策力度加大,流动性宽松战略不变,核心目标仍是推动融资成本下降 [14] 投资建议 - 根据资金风险偏好选择投资标的,低风险资金适合存款或短债基金、固收理财,需降低预期收益 [15] - 保持股债均衡配置,如固收+基金、固收+理财或基金投顾,性价比较高 [16] - 低利率时代需拥抱优质股权投资,但需具备识别能力、分散配置及长期持有策略 [16] 港股市场与产品布局 - 港股震荡下跌,美团股价跌超3%至117元,创年内新低,主因外卖大战导致京东等企业烧钱竞争 [19] - 华夏基金布局港股通科技ETF(159101),与恒生科技、恒生互联网指数相比,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权重更集中(腾讯15.5%、小米14.4%、阿里14.2%、美团7.7%),波动率和弹性更大 [21][23] - 基金公司通过多赛道产品布局捕捉市场机会,适应不同风向 [24] 全球资产配置 - 表韭全球资产配置策略在美股、港股震荡下跌期间发车,成立以来收益28.01%,风险等级高,建议持有2年以上 [27]
资金爆买超9000亿港元!最猛赛道又出“黑马”
券商中国· 2025-08-17 23:40
港股市场资金流入与科技板块表现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港股超9000亿港元,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显著超过2024年净流入的8078.69亿港元 [1][2] - 港股主题ETF净申购额突破千亿元大关,前7个月净申购额达1025亿元,其中大部分通过港股通渠道流入 [2] - 港股科技板块估值优势凸显,恒生指数PE从7.5倍震荡上行至11.6倍,仍低于2018年初和2021年初高位 [3] 港股科技板块投资逻辑 - 港股市场结构性变化显著,科技和消费产业市值占据半壁江山,业绩增长性有望重塑估值框架 [2] - 全球资本再配置背景下,中国资产成为逃离美元资产的避风港,港股市场作为桥头堡有望率先受益 [3] - 代表新经济的AI、创新药和新消费在港股具有稀缺性,更具弹性 [2]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表现与特点 - 跟踪该指数的ETF产品规模从2024年末的77亿元迅猛扩张至278亿元,增幅达259% [5] - 指数精选3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高且营收增速快的科技龙头股,前五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7% [5][6] - 2017年以来累计收益率为159.9%,年化收益率达10.29%,跑赢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 [6]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行业与估值 - 指数行业分布均衡,前三大行业电子、传媒、医药生物占比分别为23%、22%、15%,创新药板块占比13.16% [6] - 截至2025年8月12日,指数市盈率、市销率分别为24.46倍、2.92倍,处于上市以来27.27%、45.02%分位点,风险溢价为2.38 [6] - 港股科技股估值远低于纳斯达克、创业板指等主流科技指数,估值差距尚未充分反映其成长潜力 [6] 华夏基金在港股ETF领域的优势 - 华夏基金旗下ETF产品数量突破100只,管理总规模超7200亿元,稳居行业首位 [7] - 公司管理14只港股ETF产品,合计规模达942亿元,产品数量和管理规模均位居全市场第一 [7] - 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拥有近40位专业投资经理与研究人员,为ETF产品提供坚实支撑 [8] 港股科技板块未来展望 - 港股科技板块正迎来系统性估值重塑的黄金窗口期,多重利好共振下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 [8] - 华夏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的发行为投资者提供了一键布局港股科技龙头的便捷工具 [1][8] - 港股市场去美元化和全球资产再配置或尚未结束,中期来看依然具有吸引力 [2]
恒生ETF:8月6日融资净买入61.59万元,连续3日累计净买入304.4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7 02:53
融资交易活动 - 8月6日恒生ETF融资买入429.33万元,融资偿还367.74万元,融资净买入61.59万元 [1] - 融资余额达2.3亿元,较前一日增长0.27% [2][3] - 近3个交易日连续净买入累计304.43万元,其中8月5日净买入156.34万元,8月4日净买入86.49万元 [1][2] 融资余额趋势 - 融资余额从7月31日的2.28亿元波动上升至8月6日的2.30亿元 [2][3] - 7月31日融资净流出1785.83万元,变动幅度-7.26%,8月1日净流出176.02万元,变动幅度-0.77% [2][3] - 8月4日至6日融资余额持续增长,分别变动0.38%、0.69%和0.27% [2][3] 融券与制度信息 - 8月6日无融券交易,融资融券余额与融资余额一致为2.3亿元 [2] - 融资融券个人投资者门槛要求证券交易满6个月且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50万元 [4] - 上交所主板融资融券标的从800只扩至1000只,深交所非注册制股票标的从800只扩至1200只 [4]
流动性宽松逻辑不改,关注恒生国企ETF(159850)、恒生ETF(159920)布局窗口
搜狐财经· 2025-08-06 06:35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午盘上涨0.18% 国企指数下跌0.03% 恒生科技指数微涨0.03% [1] - 恒生国企ETF(159850)与恒生ETF(159920)均实现小幅上涨 [1] 投资策略分析 - 港股回调主因内外预期修正 中期流动性宽松逻辑维持不变 [1] - 配置方向聚焦景气改善与低估值板块 科技板块获重点强调 [1] - 短期交易围绕中报业绩展开 关注估值具性价比的游戏及互联网电商龙头 [1] - 关注前向12个月估值分位数略高但盈利兑现度高的港股创新药及非银金融 [1] ETF产品动态 - 恒生ETF(159920)代表港股核心宽基指数 [2]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覆盖AI与平台经济领域 [2] - 港股通医疗ETF(520510)聚焦CXO与AI医疗 定于8月7日上市交易 [2]
降息预期降温,港股关键指数低开,恒生医药逆势上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01:57
美联储宣布维持当前利率不变,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9月降息预期继续降温给市场带来较大扰动。7月 31日,港股关键指数集体低开,恒指低开低走,盘中一度跌超1%,恒生ETF(159920)跟随指数调 整。 港股市场本周迎来大幅回调,截至昨日收盘,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恒生互联网ETF (513330)已连续多日调整。港股医药板块则逆势走高,恒生医药ETF(159892)今日盘中涨超2%, 近期多次创下阶段新高,成交持续活跃。 创新药成为市场公认的近期主线,各类资金持续涌入;药明康德半年度业绩超预期,带动市场信心回 暖;育儿补贴政策落地则进一步提振疫苗相关产业。 ...
养老星球|12只养老目标基金二季度份额增长超100%;指数基金Y份额规模显著提升
搜狐财经· 2025-07-22 10:42
养老目标基金规模变化 - 二季度共有12只养老目标基金份额增长超过100% [1][2] - 部分产品因基数较小,几十万份增长即可实现100%以上增幅 [5] - 中欧预见养老2025一年持有A、景顺长城保守养老一年持有混合A等单季度份额增长超5000万份 [6] - 9只养老目标基金份额减少超30%,财通资管康泽稳健养老被赎回超3亿份,汇丰晋信养老2036被赎回超2亿份 [6][7] - 南方富瑞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A以20644.2万份居存量份额前列 [8] 养老FOF持仓动向 - 30只权益基金获得养老FOF超3000万元持仓 [9] - 指数类持仓集中于恒生ETF、证券ETF、红利低波指数基金、创业板ETF、沪深300ETF等 [9] - 主动管理类持仓包括南方产业智选、富国稳健增长、中泰星元价值优选等产品 [9] 指数基金Y份额表现 - 85只指数基金Y份额总规模达15.76亿元,较一季度末11.86亿元显著增长 [13] - 份额从一季度10.49亿份增至13.66亿份,增幅明显 [13] -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联接Y和易方达科创板50ETF联接Y规模均超1亿元,另有6只产品规模超5000万元 [13][15]
AH溢价指数,创5年新低!什么信号?
天天基金网· 2025-06-12 07:09
H股与A股市场表现对比 - H股表现显著优于A股,恒生指数自2024年4月以来经历四轮技术性牛市,底部中枢持续抬升 [1] - AH股溢价指数跌至127.84点,创5年新低,较2024年末下跌超10%,显示H股折价收窄 [2] - 港股主要指数在全球市场领跑,即便面临"对等关税"冲击仍展现韧性 [3] 港股市场动态 - 恒生指数站上24300点,自4月9日低点上涨21%进入技术性牛市 [4] - 港股IPO市场爆发,年内新增31家上市公司,募资规模重返全球榜首 [3] - 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6741.77亿港元,达2024年全年的83.5%,全年或超万亿港元 [4] 行业板块分化 - 医药板块领涨,恒生医药ETF涨幅达42.69%,科技和非必需性消费板块显著落后 [4] - 恒生科技指数ETF涨幅仅16.96%,恒生ETF涨幅18.59%,板块表现差异明显 [4] - 私募机构认为经济不明朗阶段市场倾向主题投资,但趋势明朗后可能快速转变 [4] 机构观点 - 科技板块调整源于AI概念短期透支,但长期潜力仍值得关注 [5] - 港股作为全球资本平台吸引力高,估值整体不贵,外资回流趋势明显 [5] - 生物科技企业上市门槛拓宽,优质中概股加速回归港股 [5]
机构称宏观、AI、市场结构三重叙事,或将推动港股下半年延续反转行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01:43
港股市场表现 - 5月28日港股恒指高开涨0.01%,国企指数涨0.21%,科指开涨0.52% [1] - 恒生ETF(159920)、恒生国企ETF(159850)均小幅微涨近0.5%,港股消费ETF(513230)涨近1% [1] 小米集团财报 -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达人民币111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7.4% [1] - 手机×AIoT分部收入为人民币927亿元同比增长22.8% [1]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人民币186亿元 [1] - 集团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107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4.5% [1] 港股投资机会 - 中信证券判断宏观、AI、市场结构三重叙事将推动港股下半年延续反转行情 [1] - 2024年港股企业美洲营收占比已降至1.8%且港股地产/大消费权重更高在国内经济复苏背景下预计较A股更有吸引力 [1] - 参考ChatGPT发布后美股表现港股科技巨头在下半年有望迎来盈利超预期上行 [1] 值得关注标的 - 港股核心宽基:恒生ETF(159920) [2] - AI+平台经济: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 [2] - 网罗港股消费核心资产:港股消费ETF(513230) [2] - 全球医药全产业链代表:恒生医药ETF(159892) [2] - 汇集中国AI科技概念公司:恒生互联网ETF(513330) [2]
国泰海通|策略:降温的背后:轮动降速,ETF与外资流出,南下活跃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5-26 14:53
市场交易热度与情绪 - 市场整体交易热度略有回落,全A日均成交额从1.27万亿回落至1.17万亿,上证指数换手率分位数降至72%,创业板换手率分位数降至59% [1] - 个股收涨比例下降至30%,全A个股周度收益中位数降至-1.44%,赚钱效应下降 [1] - 行业轮动强度下降,一级行业前五成交额占比底部延续抬升,行业换手率历史分位数处于90%以上的行业有3个,环比下降 [1] A股资金流动 - 融资资金延续流入,净买入20亿元,成交额占比抬升至8.2% [2] - ETF资金延续流出,净流出规模124.1亿元,连续五周流出,规模环比收窄,被动成交占比环比降至4.9% [2] - 外资流出7.0亿美元,流入A股规模的历史分位数降为7.6% [2] - 偏股基金新发规模边际抬升至95亿,存量公募基金仓位抬升0.2% [2] A股行业配置 - 融资资金在汽车和电力设备板块增持,汽车净流入27.9亿元,电力设备净流入7.0亿元,计算机和非银金融净流出 [3] - 外资在电力设备板块净流出规模居前 [3] - ETF资金在国防军工净流入17.4亿元,医药净流出37.1亿元,电新净流出17.5亿元 [3] - 龙虎榜资金上榜行业前三为基础化工、环保和医药生物 [3] 港股与全球资金流动 - 南下资金单周净流入190亿元,处于2022年以来73%分位 [4] - 外资流出港股7.21亿美元,发达市场主动资金净流入28亿美元,新兴市场主动资金净流出10亿美元 [4] - 美国市场获外资净流入20亿美元,法国获外资净流入7.6亿美元 [4] - 恒生指数收涨1.1%,全球市场涨跌互现,印尼综指涨幅居前(+1.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