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

搜索文档
中原证券晨会聚焦-20250926
中原证券· 2025-09-26 01:14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A股市场呈现震荡上行趋势 政策面形成多重利好叠加 国内促消费稳地产政策持续发力 为市场提供良好支撑 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基调 结构性政策是重点 外资对中国资产保持信心 两市成交金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 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形成持续增量资金来源 美联储降息利好A股走势 人民币有望走强 市场风险偏好或进一步改善 投资者应保持适度谨慎 避免盲目追高 在结构优化中把握市场机会 预计短期市场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9][14][15] 市场表现 - 国内市场主要指数表现分化 上证指数报3,853.30点 下跌0.01% 深证成指报13,445.90点 上涨0.67% 创业板指报2,022.77点 下跌0.47% 沪深300报4,593.49点 上涨0.60%[3] - 国际市场普遍下跌 道琼斯指数报30,772.79点 下跌0.67% 标普500报3,801.78点 下跌0.45% 纳斯达克报11,247.58点 下跌0.15% 德国DAX报12,756.32点 下跌1.16% 富时100报7,156.37点 下跌0.74% 日经225报26,643.39点 上涨0.62% 恒生指数报26,484.68点 下跌0.13%[4] - A股市场成交活跃 9月25日成交金额23,920亿元 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区域上方[9] 宏观策略 - 我国科创债市场发展呈现结构性特征 国有企业发行数量及规模占据90% 民营企业仅占10% 发行主体区域集中在经济金融发达省市 工业材料两大行业占据半壁江山 发行期限约七成集中在5年以下[10][11] - 民营企业科创债发行集中在浙江江苏四川广东四省 合计占比超过70% 行业集中在材料工业和可选消费三大板块 期限主要集中在1年以内短期债 票面利率整体高于国企[12] - 2025年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0.5% 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2.9%[16] - 2025年8月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7% 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下降8.1%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 行业公司 - 机械板块表现突出 2025年9月中信机械板块上涨5.23% 跑赢沪深300指数3.08个百分点 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4 锂电设备半导体设备叉车涨幅靠前 分别上涨49.22% 24.73% 17.72%[19] - 汽车行业运行良好 2025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54万辆和285.66万辆 环比分别增长8.66%和10.15% 同比分别增长12.96%和16.44% 出口量达到61.13万辆 环比增长6.25% 同比增长19.58%[21][22]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9.05万辆和139.53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27.35%和26.84% 新能源渗透率达到48.84% 环比提升0.17个百分点[23] - 锂电池板块业绩恢复增长 2025年上半年板块营收1.14万亿元 同比增长13.78% 净利润679.5亿元 同比增长28.07% 正增长公司占比59.43%[25] - 国产算力芯片取得重大突破 平头哥AI芯片在显存容量和片间带宽上超过英伟达A800 比肩H20 实现1.6万卡规模部署 华为公布AI芯片路线图 2026年发布昇腾950系列 2027年发布昇腾960 2028年发布昇腾970[27] - 半导体行业持续稳健增长 2025年第二季度半导体行业营业收入1,884.29亿元 同比增长13.87% 归母净利润147.63亿元 同比增长23.99% 国产AI算力芯片厂商寒武纪25Q2营收同比增长4,425.01% 海光信息营收同比增长41.15%[36] -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持续增长 2025年7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20.6% 连续21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环比增长3.6%[37] - 云厂商持续加大资本支出 2025年第二季度北美四大云厂商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资本支出合计874亿美元 同比增长69% 环比增长23% 国内三大互联网厂商阿里巴巴百度腾讯资本开支合计616亿元 同比增长168% 环比增长12%[38][39] - 传媒板块业绩增长显著 2025年上半年传媒板块营业收入2,728.86亿元 同比增长2.91% 归母净利润222.74亿元 同比增长38.08% 游戏板块市场景气度高 基本面优异[41][42] - 食品饮料板块表现回暖 2025年8月食品饮料板块上涨7.34% 各子板块均上涨 个股上涨比例达到83.59% 零食白酒软饮料等个股表现突出[45][46] 重点数据 - 近期有多只股票面临限售股解禁 其中骄成超声解禁数量4,498.12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38.87% 天德钰解禁数量22,321.61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54.57% 万润新能解禁数量2,805.52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32.92%[48][49] - 沪深港通前十大活跃个股包括工业富联成交金额128.83亿元 中科曙光成交金额120.10亿元 上海电气成交金额120.08亿元 张江高科成交金额119.66亿元 紫金矿业成交金额107.46亿元[51]
文旅部:引导更多资金投向文旅消费 释放职工消费潜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9-17 19:27
"我们将会同全国总工会支持扩大职工文旅消费,释放职工消费潜力;深入实施'百城百区''百城千站'文 旅消费行动计划,引导更多资金、资源投向文旅消费。"9月1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 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在回答《中国经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将持续加大文旅消费惠民力度。 9月16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多项举措 涉及文旅消费,为进一步扩大服务消费提供了支持。 这些举措包括:支持推出一批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等领域精品创作;充分利用现有场馆,打造一批 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剧场、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培育群众性文化活动和赛事品牌,优化文化产品和 服务供给;支持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挖掘传统文化IP市场价值,打造新的消费场景;鼓励有条 件的地方通过优质演艺、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等线上流量带动线下创新。 同时,还将鼓励引进国外高水平体育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赛事,打造具有知名度的精品赛事、职业 联赛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竞赛表演品牌。 今年以来,各地文旅场景不断创新、融合业态持续涌现。缪沐阳表示,随着我国改善型消费快速发展, 文旅消费已成为改善型消 ...
中原证券晨会聚焦-20250917
中原证券· 2025-09-17 03:02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近期呈现震荡上行态势,成交活跃,两市成交金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政策面多重利好叠加为市场提供支撑,结构性机会突出,重点关注汽车、机器人、半导体、AI算力等成长行业[8][9][11][12] - 多个行业呈现高景气度,包括锂电池、半导体、传媒等业绩增长显著,子板块分化明显,国产替代和AI驱动成为核心增长动力[13][14][20][28] - 政策面持续发力,包括扩大服务消费、行业数字化转型、反内卷整治等举措,旨在优化供需格局和提升全球竞争力[5][26][31][35] 市场表现 - 国内市场主要指数涨跌互现,上证指数报3,861.87点(涨0.04%),深证成指报13,063.97点(涨0.45%),创业板指报2,022.77点(跌0.47%),中证500表现较强(涨0.75%)[3] - 国际市场多数下跌,道琼斯指数报30,772.79点(跌0.67%),标普500报3,801.78点(跌0.45%),日经225报26,643.39点(涨0.62%)[4] - A股成交活跃,周二成交金额23,673亿元,周一成交金额23,034亿元,周五成交金额25,486亿元,均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区域上方[8][9][11] 行业分析 - 锂电池行业量价齐升,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39.50万辆(同比增长26.82%,环比增长10.54%),动力电池装机52.50GWh(同比增长32.42%),上游原材料价格总体上涨[13] - 半导体行业持续稳健增长,25Q2营业收入1,884.29亿元(同比增长13.87%),归母净利润147.63亿元(同比增长23.99%),国产AI算力厂商寒武纪25Q2营收同比增长4425.01%[14] - 传媒板块2025H1营业收入2,728.86亿元(同比增长2.91%),归母净利润222.74亿元(同比增长38.08%),游戏板块景气度高,影视板块Q2受电影市场影响下滑[19][20] - 食品饮料板块2025年8月上涨7.34%,子板块均上涨,零食、软饮、白酒表现强势,个股上涨比例达83.59%[23][24] - 化工行业价格下跌态势放缓,2025年8月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指数上涨10.21%,氟化工、碳纤维和改性塑料表现居前[26] - 新材料指数2025年8月上涨12.30%,跑赢沪深300指数4.68个百分点,基本金属价格多数上涨,铜涨1.01%,铝涨1.00%[32] 政策与宏观环境 -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包括开展"服务消费季"促消费活动和支持消费资源与IP跨界合作[5] - 工信部印发《场景化、图谱化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参考指引(2025版)》,覆盖钢铁、石化、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14个行业[5] - 反内卷整治深入推进,化工、光伏、锂电池等行业通过自律、协同减产等方式优化供需格局,光伏行业六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强调遏制低价无序竞争[26][31][35] 投资机会 - 短期建议关注汽车、机器人、多元金融、计算机设备、半导体、电子元件等行业[8][9][11][12] - 锂电池板块维持"强于大市"评级,关注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成本优势企业及固态电池主题[13][28][29] - 半导体行业建议关注国产AI算力芯片产业链,寒武纪、海光信息、芯原股份等厂商进入加速发展期[14][16] - 传媒板块建议关注游戏领域的完美世界、三七互娱、恺英网络、吉比特,影视领域的万达电影、光线传媒、芒果超媒[20] - 食品饮料板块推荐关注白酒、软饮料、保健品、烘焙等,组合包括迎驾贡酒、泸州老窖、宝立食品等[25] - 光伏行业在反内卷背景下估值存在修复契机,建议关注多晶硅料、光伏玻璃、BC电池及钙钛矿电池设备领域[35][37]
今年上半年全市场研发投入超八千亿元 上市公司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经济日报· 2025-09-16 23:15
核心业绩表现 - 全市场5432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 净利润3万亿元同比增长2.54% 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4.76个百分点 [1] - 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 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 2475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 1943家公司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2] - 剔除金融行业后实体上市公司营收30.42万亿元与上年持平 净利润1.59万亿元同比增长0.94% [2] 板块与行业分化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营收增幅显著 分别达9.03% 4.9% 6.08% 创业板净利润增速11.18%远超市场整体 [2] - 民营控股上市公司营收增速4.8% 净利润增速10.01% 分别较上年同期提升0.97和20个百分点 [2] - 19个门类行业中17个行业盈利 7个行业营收正增长 10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 农林牧渔业等7个行业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2] - 10个制造业次类行业全部盈利 电气电子及通讯等4个行业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2] 新兴产业动能 - 新能源汽车领域净利润增长超30% 家电行业营收净利润增长均超9% 消费电子行业营收增长24.82% [3] - 文化消费需求释放 游戏影视院线等行业净利润增速超70% 快递业5家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0% [3] - 人形机器人行业研发强度超6% 营收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清洁能源领域水电核电上市公司营收增速超4% [5] - 低空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 智慧植保低空文旅等领域活力迸发 [5] 研发创新投入 - 全市场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长3.27% 研发强度2.33%同比小幅提升 [4]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 11.78% 4.63% 科技属性凸显 [4] -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3.29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高于整体4.44个百分点 [4] - 1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 92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4] 境外业务表现 - 上市公司境外收入4.9万亿元同比增长4.5% 占比连续三年提升 [3] - 船舶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8.6% 上市公司营收增长23.42% 净利润增长135.33% [3] 资本市场动态 - 新增首发上市67家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合计占比66% 电子机械设备行业集中度高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占九成 [6] - 累计退市公司24家 沪深主板占比83% 含3家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8家财务类强制退市 3家主动退市 [6] - A+H股公司新增11家 [6] 分红回购趋势 - 818家公司公布现金分红方案同比增加141家 现金分红总额6497亿元 股利支付率31.97% [6] - 央企贡献71%分红金额 13家公司分红超百亿元 民营控股公司15家分红超10亿元 [6] - 79家公司连续3年中期分红 一年多次分红成为新风向 [6] 政策与产业调整 - 科创债新规落地后累计发行824只 融资规模超1.02万亿元 民营企业发债规模1004.2亿元占比9.84%显著提升 [4] - 光伏设备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减少49.52% 反内卷政策推动供需重回均衡 [5] - 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化推进 重大能源工程提升清洁能源供给能力 [5]
今年上半年全市场研发投入超八千亿元——上市公司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经济网· 2025-09-16 22:17
整体业绩表现 - 全市场543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增长0.16% 实现净利润3万亿元同比增长2.54% 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4.76个百分点 [1] - 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 超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 2475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 1943家公司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2] - 剔除金融行业后实体上市公司实现营收30.42万亿元 与上年同期持平 实现净利润1.59万亿元同比增长0.94% [2] 板块与所有制表现 - 创业板营收增长9.03% 科创板增长4.9% 北交所增长6.08% 创业板净利润增速达11.18%远超市场整体水平 [2] - 民营控股上市公司营收增速4.8% 净利润增速10.01% 分别比上年同期提升0.97和20个百分点 [2] - 19个门类行业中17个行业实现盈利 7个行业营收正增长 10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 农林牧渔业等7个行业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2] 细分行业亮点 - 新能源汽车行业净利润增长超30% 家电行业营收净利润增长均超9% 消费电子行业营收增长24.82% [3] - 文化消费领域游戏影视院线行业净利润增速超70% 快递业5家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0% [3] - 船舶制造业营收增长23.42% 净利润增长135.33% 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8.6% [3] 海外业务表现 - 上市公司实现境外收入4.9万亿元同比增长4.5% 占比连续3年提升 [3] - 境外收入表现明显优于整体营收 主要源于出口持续超预期和中资企业加速出海 [3] 研发创新投入 - 全市场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长3.27% 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 整体研发强度2.33% [4] - 创业板研发强度4.89% 科创板11.78% 北交所4.63% 科技属性进一步凸显 [4] -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3.29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高于整体4.44个百分点 [4] - 1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 92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4] 科创债市场发展 - 累计发行824只科创债 融资规模超1.02万亿元 民营企业发债规模1004.2亿元占比9.84%较上年显著提升 [4] 产业结构优化 - 光伏设备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减少49.52% 大型锂矿暂停开采 光伏玻璃头部企业密集减产 [5] - 人形机器人行业研发强度超6% 营收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5] - 清洁能源领域水电核电上市公司营收增速超4% 低空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 [5] 上市退市情况 - 新增首发上市67家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合计占66% 电子机械设备行业为主要集中领域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占九成 [6] - 累计退市公司24家 沪深主板占83% 其中3家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8家财务类强制退市 3家主动退市 A+H股公司新增11家 [6] 股东回报机制 - 818家上市公司公布现金分红方案较上年同期增加141家 其中289家为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公司中期分红 [6] - 现金分红总额达6497亿元 分红公司整体股利支付率31.97%较上年同期略有提升 [6] - 央企贡献71%分红金额 13家公司分红超百亿元 民营控股上市公司15家分红金额超10亿元 79家公司连续3年中期分红 [6]
刚刚!重大利好!商务部等9部门对外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中国基金报· 2025-09-16 14:35
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 - 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 围绕贴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开展服务消费促进活动 培育服务消费品牌 打造服务消费热点 [3][11] - 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 积极发展首发经济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 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 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3][11]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 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3][11] - 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 减少限制性措施 吸引更多外商投资、民营资本进入 [4][11] 文化体育消费升级 - 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推出一批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等领域精品创作 打造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剧场、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 培育群众性文化活动和赛事品牌 [3][11] - 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 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 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精品赛事和职业联赛 [4][11] - 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 优化预约方式 鼓励推行免预约 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 [3][11] 教育培训市场发展 - 规范发展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类非学科教育培训 完善许可条件 符合条件的线上、线下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可依法依规申请行政许可 [4][11] - 有序发展社区学院、市民夜校、老年培训 提供优质技能培训、文化艺术培训 [11] 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 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 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面 加强对养老护理、家政服务、长期照护等领域从业人员培养培训 [4][11] - 有条件的地方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场地支持和适当运营补助 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 [4][11] 入境消费促进措施 - 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优化完善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 为更多符合条件的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 [5][12] - 加强我国文旅资源国际宣传推广 发挥美食、中医药、文物古迹等传统文化资源优势 鼓励推出适合外国人的特色旅游线路 [12] 数字消费创新 - 拓展数字服务消费 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服务消费场景 支持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推广运营 [6][12] - 开展"人工智能+消费"典型应用案例推荐 持续打造信息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 [12] 消费时间优化 -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调整每学年教学和放假时间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 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6][12] 财政资金支持 - 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资金渠道 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养老、托育、体育等服务设施建设 [7][13] - 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按市场化原则投资符合条件的服务消费企业 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相关领域投资 [13] 金融信贷支持 - 综合运用货币信贷等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 加大对服务消费领域经营主体信贷投放力度 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7][13] - 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 开展重点领域消费贷款贴息 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 [8][13] - 对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支持 推动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9][13]
利好来了!9部门发文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14:33
核心观点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旨在通过培育消费平台、丰富服务供给、激发消费增量、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和健全统计监测制度来扩大服务消费满足多样化需求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4][5][7] 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 - 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包括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培育服务消费品牌和打造消费热点[8] - 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新场景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8]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 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支持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8] - 支持推出一批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等领域精品创作打造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剧场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培育群众性文化活动和赛事品牌[8] -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以优质演艺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等线上流量带动线下场景创新[1][8] - 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优化预约方式鼓励推行免预约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收益可用于绩效激励[1][5][8] - 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精品赛事职业联赛及自主知识产权体育竞赛表演品牌[1][8] - 培育多元化教育和培训市场规范发展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类非学科教育培训鼓励市场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序发展社区学院市民夜校老年培训[8] - 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扩大覆盖面加强养老护理家政服务长期照护等领域从业人员培养培训[8] - 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鼓励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务[9] - 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减少限制性措施吸引更多外商投资和民营资本进入[1][9] 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 吸引更多境外人员入境消费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优化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为更多符合条件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加强文旅资源国际宣传推广[9] - 拓展数字服务消费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数字消费场景支持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展人工智能加消费典型应用案例推荐[9] - 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在放假总天数和教学时间总量不变情况下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1][5][9]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 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养老托育体育等服务设施建设[10] - 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按市场化原则投资服务消费企业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资[10] - 综合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创新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10] - 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通过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消费贷款贴息等方式形成政府补贴加金融支持加商家优惠组合拳[10] - 对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支持推动降低融资成本激发服务消费市场活力[10] 健全统计监测制度 - 优化服务消费统计方法加快推进分地区服务零售额测算工作鼓励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开展服务消费监测分析[11]
19项措施扩大服务消费!9部门重磅发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9:57
文章核心观点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旨在通过培育消费平台、丰富服务供给、激发消费增量、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及健全统计监测制度,推动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1][4] 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 - 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围绕重点领域培育服务消费品牌和热点 [5] - 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新场景,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5]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 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5] - 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精品创作,打造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剧场、博物馆等场馆,培育群众性文化活动和赛事品牌 [5] - 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优化预约方式,鼓励免预约,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并开放馆藏资源开发文创产品 [5] - 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打造知名精品赛事和自主知识产权体育竞赛表演品牌 [5] - 培育多元化教育和培训市场,规范发展非学科教育培训,鼓励市场化职业技能培训,有序发展社区学院等提供优质培训 [5] - 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扩大覆盖面,加强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领域从业人员培养培训 [5] -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场地支持和运营补助,鼓励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等 [5] - 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减少限制性措施,吸引外商投资和民营资本进入 [5] 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 吸引更多境外人员入境消费,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优化签证政策和便利化措施,为符合条件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 [6] - 加强文旅资源国际宣传推广,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鼓励推出适合外国人的特色旅游线路,加强"留学中国"品牌建设 [6] - 拓展数字服务消费,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数字消费场景,支持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展"人工智能+消费"应用案例推荐 [6] - 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在总天数和教学时间不变前提下,鼓励有条件地方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缩短寒暑假,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6]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 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渠道,支持文化、旅游、养老、托育、体育等服务设施建设 [7] - 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按市场化原则投资符合条件的服务消费企业,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资 [7] - 综合运用货币信贷等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加大对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合理确定贷款利率 [7] - 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地方通过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方式分担消费信贷风险,开展消费贷款贴息,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 [7] - 对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支持,推动降低融资成本,激发服务消费市场活力 [7] 健全统计监测制度 - 优化服务消费统计方法,加快推进分地区服务零售额测算工作,客观反映服务消费发展情况 [8] - 创新统计监测方法,鼓励有条件地方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服务消费监测分析 [8]
19条来了!事关扩大服务消费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6 09:45
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 - 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 围绕重点领域培育服务消费品牌[1][3] - 开展消费新业态试点城市建设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 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新场景[1][3] - 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推动创新和丰富服务消费场景 积极发展首发经济[3]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 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动互联网文化领域有序开放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开放试点[3] - 支持推出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精品创作 打造辐射带动强的剧场博物馆美术馆 培育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3] - 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 鼓励推行免预约 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1][3] - 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 打造高知名度精品赛事 持续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商圈活动[3] - 培育多元化教育培训市场 规范发展非学科教育培训 有序发展社区学院市民夜校[3] - 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 扩大制度覆盖面 加强养老护理家政服务培训[4] - 支持普惠托育机构发展 鼓励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4] - 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市场准入 减少限制性措施 吸引外商投资民营资本进入[4] 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 吸引境外人员入境消费 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优化签证政策 为符合条件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4] - 加强文旅资源国际宣传 发挥美食中医药文物优势 推出适合外国人的特色旅游线路[4] - 拓展数字服务消费 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场景 支持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4] - 优化学生假期安排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缩短寒暑假时间 增加旅游出行服务消费时间[1][4]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 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支持文化旅游养老托育体育服务设施建设[5] - 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投资服务消费企业 引导社会资本加大相关领域投资[5] - 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信贷投放 创新开发特色金融产品 加强对消费场景和重点项目支持[5] - 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 通过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分担风险 开展消费贷款贴息[5] - 对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支持 推动降低融资成本 激发服务消费市场活力[5] 健全统计监测制度 - 优化服务消费统计方法 加快推进分地区服务零售额测算 客观反映服务消费发展情况[6] - 创新统计监测方法 鼓励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服务消费监测分析[6]
扩大服务消费 商务部等九部门发文
央视网· 2025-09-16 09:17
央视网消息: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全文如下: 服务消费是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撑,也是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 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大力度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提出以下措施。 一、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 (四)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推出一批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等领域精品创作,充分利用已有 场馆,打造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剧场、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培育一批群众性文化活动和赛事品 牌,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支持世界文化遗产、文博场馆、非遗机构、历史文化名城,挖掘传统文 化IP市场价值,打造服务消费新场景。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以优质演艺、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等线上流 量带动线下场景创新。(党委宣传、财政、商务、文化和旅游、广电、文物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优化预约方式,鼓励推行免预约。支持 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其收益可按规定用于绩效激励,根据工作成效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鼓励文 博单位开放馆藏资源,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发文创、数字产品,推动市场化方式举办的各类文化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