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型消费

搜索文档
文旅部:引导更多资金投向文旅消费 释放职工消费潜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9-17 19:27
"我们将会同全国总工会支持扩大职工文旅消费,释放职工消费潜力;深入实施'百城百区''百城千站'文 旅消费行动计划,引导更多资金、资源投向文旅消费。"9月1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 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在回答《中国经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将持续加大文旅消费惠民力度。 9月16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多项举措 涉及文旅消费,为进一步扩大服务消费提供了支持。 这些举措包括:支持推出一批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等领域精品创作;充分利用现有场馆,打造一批 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剧场、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培育群众性文化活动和赛事品牌,优化文化产品和 服务供给;支持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挖掘传统文化IP市场价值,打造新的消费场景;鼓励有条 件的地方通过优质演艺、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等线上流量带动线下创新。 同时,还将鼓励引进国外高水平体育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赛事,打造具有知名度的精品赛事、职业 联赛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竞赛表演品牌。 今年以来,各地文旅场景不断创新、融合业态持续涌现。缪沐阳表示,随着我国改善型消费快速发展, 文旅消费已成为改善型消 ...
从“实用主义”到“改善型消费”:医美消费者的理性觉醒
搜狐财经· 2025-08-05 12:34
趋势表现 - 医美消费动机从功能性需求转向品质提升 非手术类项目占比超60% 成都等城市84%需求集中在维养与抗衰类项目[3] - 审美标准回归自然美学 推崇"妈生感"和"高级脸"效果 与社交媒体真实案例传播密切相关[4] - 消费者决策周期延长20% 更注重专业资质和正品验证 2023年美团平台"扫码验真"服务超4.9万次[5] 驱动因素 - 消费主权意识崛起 消费者要求定制化方案 参与美学设计过程 与"第五消费时代"特征高度契合[7] - 政策监管推动行业规范化 2024年医保局统一规范美容整形价格项目 正规机构高端用户占比13%贡献51%消费额[8] - 技术创新支撑消费升级 聚乳酸材料2025-2027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31.2% 光电设备智能化增强消费信心[9] 行业影响 - 头部机构转向"技术+服务"模式 新氧推出"高定业务" 美丽田园打造医疗级皮肤管理体系 成都4家机构入选美团北极星榜[11] - 上游企业布局细分市场 胶原蛋白类项目规模预计从2021年37亿元增至2027年137亿元 修复型医美需求快速增长[12] - 服务流程实现全周期管理 机构引入医美保险机制 平台建立"药械同追"追溯系统 形成治疗+维养+修复闭环[13] 未来展望 - 消费预算两极化加剧 高端市场客单价达普通项目2-3倍 大众市场以千元级轻医美为主形成规模效应[14] - 技术驱动体验升级 AR试妆和虚拟面诊工具开始试点 远程术后监测系统降低并发症风险[15] - 行业需平衡伦理与审美 警惕过度医疗风险 强化医疗本质教育 推动从制造焦虑转向赋能自我认同[16]
金融支持消费应重点突出 防止政策碎片化
搜狐财经· 2025-05-12 17:43
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 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 持。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年利率1.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最长使用期限不超过3 年。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 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5家属于系统重要性金 融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提出,下一阶 段在货币政策思路上要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积极满足各类主体 多样化资金需求。 提振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之一,金融支持消费也屡屡被强调,具体支持措施也在陆续出台。 比如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从而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等。 目前我国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已较为完善,金融机构围绕不同消费场景创新推出多元的消费信贷产品和服 务模式,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可以说金融支持 ...
一财社论:金融支持消费应着眼成本降低和重点突出
第一财经· 2025-05-12 12:24
要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同时持续优化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增强消费金融机构资 金供给能力。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提出,下一阶 段在货币政策思路上要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积极满足各类主体 多样化资金需求。 首先,金融支持消费要持续降低居民的消费贷款成本。 人民银行设立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给予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 的年利率为1.5%。有数据表明,即使一些商业银行在消费信贷方面打价格战,平均利率也在3%左右, 中间的利率差显而易见。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的设立可能会促使商业银行、财政及其他行业政策协同 配合。 此前,在3月初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在政策传导 上,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容易消减货币政 策传导的市场行为加强规范,推动落实银行补充资本金等措施,畅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引导银行科 学评估风险,优化信贷结构,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 其次,金融支持消费要突出重点,加强对改善型消费和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