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

搜索文档
A股924行情1周年,非货ETF资金申购榜: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获净申购579亿元,博时可转债ETF获净申购321亿元
新浪基金· 2025-09-23 08:04
专题:专题|A股"924行情"一周年回顾与展望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A股"924行情"一周年之际,Wind数据显示,从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9月22日,非货ETF合计净申购 8653亿元,其中,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获净申购579亿元位居第一,规模从150亿元暴增至945亿元。 博时可转债ETF获得净申购321亿元位居第二,海富通短融ETF获净申购314亿元位居第三。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责任编辑:常福强 ...
本周ETF总规模增长超700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9-19 16:07
ETF市场整体表现 - 本周ETF总份额增加近170亿份达到2.94万亿份 总规模增长超过700亿元涨幅1.34%达到5.32万亿元[1] - 跨境型ETF规模增长明显 多只产品单周增长规模超10亿元[1][2] 港股及科技主题ETF资金流向 - 港股资产最受青睐 科技和互联网主题ETF新增资金量均超过10亿元[1] -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单周增长规模近60亿元 易方达中概互联网ETF、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和华夏恒生互联网ETF增长规模均超10亿元[2] - 资金对港股估值修复预期增强 叠加内地资金配置需求上升推动规模扩张[1][2] 行业与主题ETF表现分化 - 金融行业ETF份额增加最大 有24只基金跟踪[1] - 中证酒指数主题ETF份额增加最大 有1只基金跟踪[1] - 证券公司指数标的份额增加最大 有13只基金跟踪[1] - 科创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收益最高 有3只基金跟踪[1] 证券板块ETF资金流入 - 多只证券ETF单周规模增长达数十亿元[3] - 资本市场改革政策释放利好 包括交易制度优化和投行业务扩容预期[3] - 市场情绪回暖背景下资金布局低估值高弹性金融资产[3] 科技行业投资逻辑 - 科技板块景气度回升带动恒生科技指数上涨 净值贡献显著[1][2] - AI技术处于加速迭代和商业化落地初期 但整体估值已不再处于低位[2][3] - 高估值对短期业绩兑现要求苛刻 易受市场情绪及宏观因素冲击[3]
券商基金代销最新排名出炉,马太效应再加强;8月以来港股主题ETF吸金超千亿元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1:15
券商基金代销行业格局 - 2025年上半年57家券商进入基金销售百强榜 较去年末增加1家 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稳居前两位 国泰海通合并后排名升至第三[1]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集中度显著提升 前十机构占比达百强总规模近59% 蚂蚁 招商银行和天天基金位列前三[1] - 银行渠道份额承压 仅24家银行进入百强 互联网平台及头部券商持续受益 行业马太效应加剧[1][2] 港股主题ETF资金流向 - 8月至9月12日港股主题ETF净申购额超千亿元 科技与创新药板块最受青睐[3] - 科技主题ETF中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净申购额超150亿元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达66.86亿元[3] - 创新药板块调整中资金逆势加仓 汇添富和广发旗下相关ETF净申购额均超75亿元[3] 公募基金国际化进展 - 华泰柏瑞香港子公司获香港证监会1号 4号及9号牌照 注册资本1亿港元 国际化布局迈出实质步伐[4] - 事件可能推动其他公募加速出海 深化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提升行业国际影响力[4] 券商境外业务动态 - 西南证券子公司西证国际证券因未达复牌指引 将于9月29日退市 经营规模占公司整体比重较低[5] - 事件反映中小券商境外业务面临挑战 或引发市场对海外子公司合规经营及国际化战略的重新评估[6]
千亿资金涌入!这个主题基金“卖爆”!
天天基金网· 2025-09-15 08:38
资金流入港股ETF市场 - 8月以来至9月12日港股主题ETF净申购额超千亿元 [4][5] - 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基金一日认购资金超30亿元 启动比例配售 [6] 资金流向板块分布 - 港股科技主题ETF中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净申购额超150亿元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达66.86亿元 工银瑞信及华夏相关ETF均超50亿元 [5] - 港股创新药主题ETF受资金逢调整加仓 汇添富及广发相关产品净申购额均在75亿元以上 [5] - 金融领域ETF中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净申购90.89亿元 广发港股通非银ETF达84.78亿元 [5] 机构参与动态 - 华安恒生生物科技ETF前十名持有人包含多只私募基金产品 [8] - 主动权益类基金港股仓位达20%创历史新高 连续6季度加仓 [10] - 9月以来超15只港股主题基金上报证监会 [10] 投资逻辑与机会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至95%以上 美元贬值周期利好港股流动性与科技医药估值 [10] - 恒生科技指数受外资青睐 AI技术提升互联网巨头盈利能力 [10] - 港股存在系统性折价修复机遇 涵盖AI芯片、创新药、国际化公司等特色板块 [11] - 潜在红利税政策调整或推动红利股板块折价修复 [11]
千亿元涌入ETF!主题基金“卖爆”!
搜狐财经· 2025-09-15 08:16
资金流入规模 - 8月以来至9月12日港股主题ETF净申购额超1000亿元[1][3] - 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基金单日认购资金超30亿元 启动比例配售确认比例32.95%[3] 资金流向板块 - 港股科技主题ETF获大幅增持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净申购超150亿元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获66.86亿元 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30ETF及华夏恒生科技ETF均超50亿元[3] - 创新药板块ETF逆势获加仓 汇添富与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额均超75亿元[3] - 金融领域ETF受青睐 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净申购90.89亿元 广发港股通非银ETF获84.78亿元[3] 机构参与动态 - 华安恒生生物科技ETF前十大持有人包含证金私客尊享二期私募、国丰金典三号私募等多只私募产品[5] - 主动权益类基金连续6季度加仓港股 二季度末港股仓位达20%创历史新高[7] - 9月以来超15只港股主题基金上报证监会[7] 投资逻辑与机遇 - 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资金配置港股 当前9月降息预期概率超95% 可能降息50基点[7] - 美元贬值周期与恒生指数呈反向关系 科技巨头AI应用提升广告/云计算盈利优势[7] - 港股存在系统性折价修复机遇 涵盖AI芯片/创新药/国际化公司等特色板块[8] - 潜在红利税政策调整或推动红利股板块估值修复[8]
ETF总规模近一个月增长近10%
证券日报· 2025-09-11 16:15
ETF市场总体表现 - 近一个月ETF总规模增长4588亿元达到513万亿元增幅近10% [1] - 总份额增加1154亿份达到29万亿份 [1] - 新发行16只产品使市场产品总量达1288只 [1] 规模增长突出的产品类别 - 10只产品规模增长超100亿元其中多只宽基产品增长超200亿元 [1]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长243亿元 沪深300ETF易方达增长216亿元 [1] - 嘉实沪深300ETF和沪深300ETF华夏等宽基产品规模增长约150亿元 [1] 主题ETF表现 - 国泰证券ETF和易方达创业板ETF等主题基金规模增长超100亿元 [2] - 鹏华化工ETF规模增长超140亿元申赎净流入134亿元 [2] - 易方达人工智能ETF增长56亿元其净值涨跌贡献42亿元 [2] - 国泰通信ETF增长近70亿元申赎净流入达54亿元 [2] 跨境ETF发展 -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增长198亿元申赎净流入超134亿元 [3] -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增长82亿元申赎净流入近54亿元 [3] - 跨境型ETF成为资金布局港股的重要通道 [3] 行业与主题资金流向 - 金融行业ETF份额增加最大有24只基金跟踪 [1] - 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份额增加最大有4只基金跟踪 [1] - 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标的份额增加最大有4只基金跟踪 [1] - 通信设备指数标的收益最高有1只基金跟踪 [1] 市场驱动因素 - 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使ETF成为资金配置最佳选择 [1][2] - 化工行业供需格局改善 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推动主题热度 [2] - 港股估值修复预期增强 科技与金融板块吸引力上升 [3] - 互联网监管政策优化及港股通扩容提升行业景气度 [3] - 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叠加低利率环境增强大盘蓝筹股配置需求 [2]
落袋为安,超40亿”跑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1 06:23
股票ETF市场资金流向 - 9月10日全市场股票ETF资金净流出8.25亿元 其中A股股票ETF净流出42.25亿元[2][3] - 9月以来8个交易日股票ETF市场整体净流入超百亿元[2] - 港股市场ETF与商品ETF单日净流入居前 分别达35.31亿元和12.43亿元[5] 宽基ETF资金动向 - 宽基ETF单日净流出53.78亿元[5] - 跟踪沪深300指数ETF净流出17.28亿元[5] - 南方及嘉实基金旗下中证A500ETF分别净流入8.77亿元和4.78亿元[8] 行业与主题ETF资金配置 - 跟踪港股通互联网指数ETF单日净流入11.97亿元[5] - 证券公司和CS电池指数ETF近5日净流入超66亿元和57亿元[5] - 国泰证券ETF和鹏华化工ETF9月以来净流入均超50亿元[8] 重点基金公司产品表现 - 易方达旗下ETF总规模7599.7亿元 单日增长48.3亿元 年内增长1593.2亿元[5] - 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净流入4亿元 机器人ETF净流入1.9亿元[5] - 华夏恒生ETF净流入0.65亿元 规模47.55亿元[6] 资金流出领域 - 跟踪上证50 创业板50 科创50指数的宽基ETF遭抛售[10] - 光伏 人工智能 科创芯片等行业ETF出现资金净流出[10] 机构观点与投资逻辑 - 证券板块受青睐源于业绩改善 估值优势及并购重组政策预期[8] - 基础化工行业被看好 重点关注农化与精细化工板块[9] - 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直接推动券商业绩好转[8]
上周以来超500亿涌入权益类ETF
搜狐财经· 2025-08-28 00:50
资金流向 - 权益类ETF净申购额合计超500亿元 自8月18日至8月26日期间[1] - 国泰证券ETF净申购额达67.61亿元 为单只产品最高流入规模[1] - 鹏华化工ETF净申购额达52.03亿元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达47.14亿元[1] - 广发港股通非银ETF、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华宝券商ETF及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净申购额均超30亿元[1] 市场观点 - 基本面改善在未来1-2个季度有望出现 中长期维度看好经济修复[1] - 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叠加资产荒环境 催生对高回报资产的强配置需求[1] - 科技叙事出现积极变化 重点关注AI、机器人、军工及半导体自主可控方向[1]
ETF市场正式进入5万亿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4:38
ETF市场规模突破 - 全市场ETF规模于8月25日达到5.07万亿元 正式进入5万亿时代 [1] - 较2024年末增加1.34万亿元 增幅达35.9% [3] - 从4万亿到5万亿仅用4个月 刷新万亿级增长纪录 [1][6] 产品结构分析 - 股票型ETF规模3.46万亿元 占比68.25% [3] - 宽基ETF规模达24442.57亿元 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5] - 跨境ETF规模7537.23亿元 债券型ETF5559.03亿元 商品型ETF1532.57亿元 货币型ETF1424.70亿元 [6] 头部产品表现 - 7只千亿级ETF均为宽基产品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4128.8亿元居首 [5] - 行业ETF中国泰证券ETF规模445.57亿元 主题ETF中嘉实科创芯片ETF规模351.03亿元 [5] - 债券ETF中博时可转债ETF规模613.2亿元 商品ETF中华安黄金ETF规模571.59亿元 [6] 增长驱动因素 - 4月18日至8月25日期间股票型ETF规模增长5122.9亿元 [8] - 债券ETF规模增长3167亿元 平均单只增长81亿元 [9] - 跨境ETF规模增长2559.7亿元 贡献超25%的增量 [9] 机构竞争格局 - 55家公募ETF发行人中14家管理规模超千亿元 [12] - 前15家公募ETF管理规模合计4.1万亿元 占比85.42% [12] - 华夏基金以8591.3亿元管理规模居首 易方达基金7964.5亿元紧随其后 [13] 创新发展趋势 - 年内新发ETF219只 总数达1273只 [3] - 科创债ETF迅速崛起成为千亿级赛道 [9] - 政策支持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 多家公司上报科创债ETF及人工智能ETF [16] 全球市场地位 - 中国ETF市场规模于今年7月超越日本 跃居亚洲首位 [18] - 人民币国际化及资本市场开放有望推动跨境ETF规模显著增长 [18] - 产品创新空间广阔 包括风格因子ETF、商品ETF及主动管理型ETF等 [17]
ETF市场正式进入5万亿时代 增量从何而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3:33
市场总体规模 - 全市场ETF规模达到5.07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34万亿元,增幅35.9% [2] - 总份额达28011亿份,较去年末增长1484亿份 [2] - 2025年新发ETF 219只,总数达1273只 [2] - 从4万亿到5万亿仅用4个月,刷新增长纪录 [1][5] 规模增长历史 - 2020年10月突破1万亿元用时16年,2023年8月突破2万亿元用时3年 [5] - 2024年9月突破3万亿元用时约1年,2025年4月突破4万亿元用时7个月 [5] 产品类型结构 - 股票型ETF规模3.46万亿元,占比68.25% [3] - 宽基ETF规模24442.57亿元,占市场近半 [3] - 主题型、行业型、策略型、风格型ETF规模分别为6217亿元、2568亿元、1295亿元、95亿元 [3] - 跨境ETF、债券型ETF、商品型ETF、货币型ETF规模分别为7537.23亿元、5559.03亿元、1532.57亿元、1424.70亿元 [4] 重点产品表现 - 7只千亿级ETF均为宽基产品,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4128.8亿元居首 [3] - 行业ETF中国泰证券ETF规模445.57亿元领先 [3] - 债券ETF中博时可转债ETF规模613.2亿元独占600亿以上梯队 [4] - 商品ETF中华安黄金ETF规模571.59亿元居首 [4] - 跨境ETF中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753.55亿元领先 [4] 增长驱动因素 - 4月18日至8月25日股票型ETF规模增长5122.9亿元 [6] - 同期债券ETF规模增长3167亿元,39只产品平均单只增长81亿元 [7][8] - 跨境ETF份额增长近1000亿份,规模增长2559.7亿元,贡献超25%增量 [9] - 商品ETF规模增长66亿元,货币ETF减少313.7亿元 [10] - 期间资金净流入约2000亿元,8000亿元增量来自净值上涨 [10] 机构竞争格局 - 全市场55家ETF发行人,14家管理规模超1000亿元 [12] - 前15家管理人规模合计4.1万亿元,占比85.42% [12] - 华夏基金以8591.3亿元管理规模居首,易方达基金7964.5亿元次之 [12] - 华泰柏瑞基金规模5641亿元,单只ETF平均规模最大 [12] - 富国基金净申购增量704.6亿元居首,主力产品港股通互联网ETF增长393.7亿元 [13] 创新发展趋势 - 科创债ETF迅速形成千亿规模赛道 [8] - 8月14家基金公司上报第二批科创债ETF,10家上报人工智能ETF [14] - 政策支持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发展路径 [14] - 未来产品创新将聚焦风格因子ETF、商品ETF及主动管理型ETF [15] 全球市场地位 - 2025年7月中国ETF市场规模首次超越日本,跃居亚洲首位 [16] - 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市场开放将推动跨境ETF规模显著增长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