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主题ETF
icon
搜索文档
券商基金代销最新排名出炉,马太效应再加强;8月以来港股主题ETF吸金超千亿元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1:15
券商基金代销行业格局 - 2025年上半年57家券商进入基金销售百强榜 较去年末增加1家 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稳居前两位 国泰海通合并后排名升至第三[1]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集中度显著提升 前十机构占比达百强总规模近59% 蚂蚁 招商银行和天天基金位列前三[1] - 银行渠道份额承压 仅24家银行进入百强 互联网平台及头部券商持续受益 行业马太效应加剧[1][2] 港股主题ETF资金流向 - 8月至9月12日港股主题ETF净申购额超千亿元 科技与创新药板块最受青睐[3] - 科技主题ETF中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净申购额超150亿元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达66.86亿元[3] - 创新药板块调整中资金逆势加仓 汇添富和广发旗下相关ETF净申购额均超75亿元[3] 公募基金国际化进展 - 华泰柏瑞香港子公司获香港证监会1号 4号及9号牌照 注册资本1亿港元 国际化布局迈出实质步伐[4] - 事件可能推动其他公募加速出海 深化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提升行业国际影响力[4] 券商境外业务动态 - 西南证券子公司西证国际证券因未达复牌指引 将于9月29日退市 经营规模占公司整体比重较低[5] - 事件反映中小券商境外业务面临挑战 或引发市场对海外子公司合规经营及国际化战略的重新评估[6]
锚定港股三大方向超1500亿元资金借道ETF入市
上海证券报· 2025-08-31 14:15
资金流入规模 - 6月10日至8月28日港股主题ETF净申购额达1516亿元 [1] -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净申购234.61亿元 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净申购178.95亿元 广发港股通非银ETF净申购171.08亿元 [1] - 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121.03亿元 另有5只ETF净申购额均超55亿元 [1] 产品规模增长 -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从221.9亿元增至745.57亿元 易方达香港证券ETF从86.83亿元增至293.36亿元 [2] - 广发港股通非银ETF规模从8.23亿元增至205.42亿元 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从6.53亿元增至182.92亿元 [2] - 8月新发港股主题基金中 东方红中证港股通高股息基金规模23亿元 两只科技主题ETF均超14亿元 [2] 机构投资方向 - 当前发行基金聚焦科技与医药领域 包括中欧港股通科技混合基金等6只产品 [3] - 8月25日后新上报7只港股主题基金 主要投向汽车 消费 科技等细分领域 [3] - 恒生科技指数被视为中国科技龙头企业代表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助推估值修复 [3][5] 行业投资逻辑 - 人工智能浪潮推动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 港股科技板块有望持续受益 [3] - 互联网厂商在AI浪潮中直接受益 业绩持续增长且估值处于合理水平 [4] - 创新药板块因产业升级加速走出独立行情 行业龙头具备长期持有价值 [4] - 港股优质稀缺资产增加 南向资金持股比例提升促进流动性改善 [5]
加速买入港股 ETF主导港股定价初现端倪
证券时报网· 2025-08-17 23:21
南下资金流入规模 - 8月15日南下资金单日净买入港股358.76亿港元 创互联互通机制启动以来新高 [1] - 年初至今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金额达9389亿港元 刷新年度纪录 [1] 港股主题ETF资金配置 - 年初至今资金净流入超百亿元的9只股票型ETF中 6只为港股主题ETF [1] - 资金持续通过港股主题ETF买入港股 推动估值修复 [1] 定价权影响 - ETF资金流入正重构部分港股核心板块的定价体系 [1] - 在部分行业板块中逐步争夺定价主导权 [1]
港股定价谁主沉浮 内资ETF跃跃欲试
证券时报· 2025-08-17 17:37
南下资金与港股ETF动态 - 8月15日南下资金单日净买入港股358.76亿港元创互联互通机制启动以来新高 今年以来累计净买入达9389亿港元 [1] - 年初至今资金净流入超百亿元的9只股票型ETF中有6只为港股主题ETF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获超360亿资金净流入 [1][4] - 港股主题ETF在互联网、非银金融和创新药三大主题表现突出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年内净增469.18亿元 [2] 主要ETF产品表现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年内涨幅37.14% 跟踪指数重仓小米、腾讯、阿里等互联网龙头 [3] - 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年内收益率64.89% 跟踪指数覆盖港交所、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 [3] - 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ETF年内收益率超50% 成份股中国泰君安国际等年内涨幅翻倍 [3] 行业板块资金流向 - 过去一个月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增加177.03亿元 香港证券主题ETF增长133.09亿元 非银行金融主题ETF净增96.97亿元 [2] - 创新药与科技主题ETF获资金追捧 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等单月规模增长超20亿元 [2] - 挂钩港股通互联网等7只指数的ETF规模合计增长超2000亿元 恒生科技指数相关ETF增长469.8亿元 [7] 定价权转移趋势 - 南下资金通过ETF持续买入港股 对券商H股持股比例超5% 推动广发证券H股年内涨93.34% [5][6] - 港股定价权从外资向内资倾斜 恒生科技、创新药和非银金融领域转向南向资金驱动估值 [6][7] - 外资对港股公司定价影响式微 内资通过ETF带来增量资金重塑个股估值 [6][7] 机构观点与配置建议 - 互联网行业仍处机遇期 创新药和新消费龙头未普遍高估 外资对中国股票处于历史性低配 [8] - 港股科技板块修复动能增强 非银板块在长周期考核下具配置价值 创新药行业CXO公司有望恢复 [8] - 港股作为全球最大人民币离岸市场 兼具南向资金支撑和外资再配置吸引力 [9]
资产重估进行时 港股主题ETF年内净申购额超千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8-01 18:50
港股主题ETF资金流入情况 - 7月港股主题ETF净申购额达568.18亿元 今年前7个月累计净申购额突破千亿元达1025亿元 [1][2][3] - 截至7月底港股主题ETF规模突破5000亿元 较去年底增长超2000亿元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以607.13亿元规模居首 [3] - 当前超10只港股主题ETF正在或即将发行 部分产品单周认购资金超10亿元 [3] 资金主要流向领域 - 金融主题ETF受追捧: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单月净申购111.43亿元 广发港股通非银ETF获74.68亿元 华夏港股通金融ETF获13.25亿元 [2] - 科技类ETF持续吸金: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净申购105.09亿元 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获31.69亿元 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30ETF获26.88亿元 [2] - 创新药ETF表现亮眼: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18.77亿元 银华/华宝相关产品均获超9亿元 [2] 南向资金动态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超8000亿元 已超去年全年并创历史新高 [4] - 南向资金行业偏好变化:医药生物行业买入金额同比增87% 前五大持仓行业为银行/传媒/医药/非银/电子 合计占比55% [4] - 公募基金贡献显著: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港股持仓增300亿元 上半年公募通过港股通流入总规模近2000亿元 预计全年净流入3000-4500亿元 [4]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 港股估值优势凸显:经历2021-2023年调整后性价比突出 全球资金再平衡背景下非美资产受青睐 [4] - 新经济领域受关注:AI/创新药/新消费等港股稀缺标的展现弹性 与中国产业转型形成共振 [4] - 盈利预期改善:去年10月以来港股整体盈利预测持续上修 反映经济复苏预期 [6] 机构观点 - 嘉实基金认为港股估值仍低于全球主要市场 科技资产性价比逐步提升 但需警惕部分中小市值公司估值过高风险 [5] - 华宝基金指出港股当前估值处于历史合理区间 横向对比全球市场仍具吸引力 [6]
个人养老金基金规模突破120亿元;又有公募REITs新品申报
搜狐财经· 2025-07-23 07:47
个人养老金基金 - 个人养老金基金总规模达124.72亿元,较一季度末增长超8% [1] - 年内平均净值涨幅达5.5%,所有产品均实现正收益 [1] 港股主题ETF - 年内近800亿元资金通过ETF流入港股市场 [2] - 69只港股主题ETF获资金净流入,科技和互联网行业受青睐 [2] 公募REITs - 中航基金提交的中航天虹消费REIT募集申请材料获证监会接收 [3] 基金经理动态 - 富国致航量化选股股票增聘基金经理苗富,其拥有7年证券从业经验 [3] ETF行情 - 沪指微涨0.01%站上3600点,深成指跌0.37%,创业板指跌0.01% [3] - 沪深两市成交额1.86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84亿元 [3] - 美容护理、医疗服务、保险板块涨幅居前,水泥建材、船舶制造、电网设备回调居前 [3] ETF表现 - 日经相关ETF表现突出,最高涨幅达4.54% [4] - 建材相关ETF普遍回调,最高跌幅达6.28% [5] ETF主题机会 - 预计2025年二季度上市券商营收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 [6] - 券商净资产规模有望持续增厚,ROE回升趋势或延续 [6] - 经济基本面反弹和财富效应释放或加速资管业务修复,可关注证券ETF [6]
二季度公募总规模达33.73万亿元,易方达、华夏双双站上2万亿;近800亿元资金借道ETF流向港股市场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01:48
公募基金行业动态 - 二季度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3.73万亿元,较一季度末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分别增长9043.67亿元、8586.58亿元和2487.33亿元 [1] - 被动指数基金单季度规模增长2558.14亿元,成为权益类产品中增长最多 [1] - 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管理总规模双双突破2万亿元,成为首批"2万亿俱乐部"成员 [1] 港股ETF市场表现 - 年内近800亿元资金借道ETF流入港股市场,其中69只港股主题ETF获得资金净流入 [2]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分别获得约230亿元、150亿元资金净流入 [2] - 资金主要流向科技、互联网行业,显示市场对港股高性价比资产的认可 [2] 券商分红情况 - 华西证券宣布派发2.23亿元2024年年度现金股利,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5元 [3] - 分红方案以26.25亿股为基数,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28日 [3] 指数基金发展 - 首批85只"指数Y"季末合计规模突破15亿元 [4] - 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Y规模达1.87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312% [4] - 该基金自2024年12月13日设立以来累计回报7.12% [4]
7.23犀牛财经早报:个人养老金基金正收益的产品接近九成 亚马逊收购可穿戴设备制造商Bee
犀牛财经· 2025-07-23 01:38
港股主题ETF资金流入 - 今年以来至7月21日近800亿元资金借道ETF流入港股市场 [1] - 69只港股主题ETF获得资金净流入 资金偏爱科技和互联网行业 [1] - 5只港股主题基金ETF均获得超50亿元资金净流入 其中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和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分别获约230亿元和150亿元净流入 [1] 个人养老金基金发展 - 个人养老金基金总规模突破120亿元 成立以来获得正收益产品接近九成 [1] - 产品数量扩容至297只 在税收优惠、费率下降和长期资金锁定机制驱动下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1] 证券投资者索赔进展 - ST信通累计收到1768名投资者起诉 索赔金额达4.34亿元 [2] - 广东省2022-2024年累计审结证券虚假陈述纠纷17515件 涉及65家上市公司 [2] 电池回收技术突破 - 新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可回收92%以上镍、钴、锰等关键金属 [2] - 再生材料制造电池在500次充放电循环后保持88%容量 900次循环后保持率超85% [2] 医药研发进展 - 呼吸道合胞病毒预防新药SIBP-A16注射液获临床试验批准 拟用于预防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 [3] 企业业务动态 - 星巴克中国在广东部分门店推"星子自习室" 未来计划在更多门店尝试兴趣向空间和活动 [4][5] - 可口可乐将于秋季在美国推出使用本土蔗糖制作的新款可乐 [5] - 亚马逊收购可穿戴设备制造商Bee AI 其AI语音手环将并入硬件矩阵 [5] - 凯雷聘请高盛高管Alex Chi领导直接贷款业务 将于2026年初入职并担任信贷部门联席副投资主管 [5] 上市公司风险事件 - 中国稀土执行董事蒋泉龙涉及逾期未偿还债务总额超2亿元 已自2024年11月26日起暂停还款并离任 [6] - 广济药业副总经理胡明峰辞职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6700万元至8350万元 [7] - 广联航空董事长王增夺被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公司称不会对正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7]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道指涨0.4% 标普500微涨 纳指跌0.39% [8][9] - 通用汽车跌超8% 德州仪器盘后跌逾11% [9] - 美债收益率普跌 10年期收益率跌近3基点 美元跌近0.5% 比特币涨2.3%至12万美元 黄金涨超1%至3400美元 [9]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7月23日
新华财经· 2025-07-23 00:27
上市公司分红趋势 - A股市场已有329家上市公司发布筹划2025年中期分红相关公告 [1] - 一年多次分红渐成主流 高频分红和高股息率公司受投资者和机构青睐 [1] - 上市公司整体分红比例和频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1] 险资举牌动态 -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已达21次 创五年新高 [2][9] - 被举牌标的以高股息资产为主 银行股被举牌次数最多 [2][9] - 12只被举牌股票为H股 包括绿色动力环保和峰岹科技等 [2][9] 碳酸锂市场表现 - 碳酸锂价格持续上行 天齐锂业和威领股份上半年扭亏为盈 [3] - 锂矿概念板块业绩普遍预喜 价格或延续偏强震荡 [3] 港股ETF资金流向 - 今年以来近800亿元资金借道ETF流入港股市场 [4]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和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分别获230亿元和150亿元净流入 [4] - 资金偏爱科技和互联网行业 69只港股主题ETF获净流入 [4] 债券ETF发展 - 债券ETF总规模突破5000亿元 较去年末增长近2倍 [5] - 科创债ETF上市3天规模从290亿元增至近千亿元 [5] 消费市场展望 - 上半年社零总额达24.5458万亿元 全年预计超50万亿元 [6] - 消费场景创新和补贴政策落地将推动下半年消费增长 [6] 电子行业调研 - 7月以来海外机构调研93家公司 电子行业占比最高达18家 [7][8] - 人工智能投资带动算力芯片需求 半导体板块维持高增长 [8] 黑色系商品行情 - 焦炭价格明显回暖 第二轮涨价酝酿中 [10] - 黑色系商品期货市场表现强势 [10] 并购重组政策 - 多地发布并购重组支持举措 重点转向技术补强和产业升级 [11] - 跨区域和跨境并购有望回暖 并购基金或成交易枢纽 [11] 新能源车险数据 - 上半年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661.7亿元 同比增长41.44% [12] - 赔付额增速低于保费增速8.12个百分点 风险呈现改善趋势 [12] 科技成果转化 - 杭州市拟设立超10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13] - 多地政府设立基金破解科技成果商业化难题 [13]
多只产品份额创新高 6月以来逾200亿元涌入港股主题ETF
上海证券报· 2025-07-04 19:00
资金流向港股ETF - 6月以来超200亿元资金涌入港股主题ETF 净申购额达209 68亿元 [2][3] - 创新药ETF获大额申购 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44 4亿元 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23 05亿元 银华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12 35亿元 [3] - 科技主题ETF受追捧 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净申购16 03亿元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净申购15 29亿元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指数ETF净申购13 84亿元 [3] ETF份额与上市动态 - 多只港股主题ETF份额创新高 包括广发港股通非银ETF 华夏港股通金融ETF 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30 ETF等 [4] - 新发港股ETF集中上市 鹏华港股消费50 ETF 汇添富港股通科技30 ETF已上市 工银瑞信港股汽车ETF等将于7月7日上市 [4] - 公募加速布局港股 6月以来20只港股主题基金上报 涵盖科技 创新药 红利 消费等领域 [4] 南向资金与市场支撑 - 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 今年以来净流入超6900亿元 达去年同期2倍 [5] - 南向资金定价权强化 成为支撑港股表现的重要力量 [5] - 机构对港股下半年持乐观态度 认为科技资产重估 资金流入 估值洼地等因素共振 [6] 机构观点与投资方向 - 港股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将成为内资出海和外资配置中国资产的重要市场 [6] - 科技 创新药 高股息资产为核心主线 AI技术商业化 创新药国际化 高股息资产配置偏好推动估值修复 [7] - 新消费细分领域如潮玩 新型餐饮连锁 美妆医美等仍具弹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