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港股创新药ETF

搜索文档
券商基金代销最新排名出炉,马太效应再加强;8月以来港股主题ETF吸金超千亿元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1:15
券商基金代销行业格局 - 2025年上半年57家券商进入基金销售百强榜 较去年末增加1家 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稳居前两位 国泰海通合并后排名升至第三[1]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集中度显著提升 前十机构占比达百强总规模近59% 蚂蚁 招商银行和天天基金位列前三[1] - 银行渠道份额承压 仅24家银行进入百强 互联网平台及头部券商持续受益 行业马太效应加剧[1][2] 港股主题ETF资金流向 - 8月至9月12日港股主题ETF净申购额超千亿元 科技与创新药板块最受青睐[3] - 科技主题ETF中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净申购额超150亿元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达66.86亿元[3] - 创新药板块调整中资金逆势加仓 汇添富和广发旗下相关ETF净申购额均超75亿元[3] 公募基金国际化进展 - 华泰柏瑞香港子公司获香港证监会1号 4号及9号牌照 注册资本1亿港元 国际化布局迈出实质步伐[4] - 事件可能推动其他公募加速出海 深化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提升行业国际影响力[4] 券商境外业务动态 - 西南证券子公司西证国际证券因未达复牌指引 将于9月29日退市 经营规模占公司整体比重较低[5] - 事件反映中小券商境外业务面临挑战 或引发市场对海外子公司合规经营及国际化战略的重新评估[6]
千亿元涌入ETF!主题基金“卖爆”!
搜狐财经· 2025-09-15 08:16
资金流入规模 - 8月以来至9月12日港股主题ETF净申购额超1000亿元[1][3] - 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基金单日认购资金超30亿元 启动比例配售确认比例32.95%[3] 资金流向板块 - 港股科技主题ETF获大幅增持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净申购超150亿元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获66.86亿元 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30ETF及华夏恒生科技ETF均超50亿元[3] - 创新药板块ETF逆势获加仓 汇添富与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净申购额均超75亿元[3] - 金融领域ETF受青睐 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净申购90.89亿元 广发港股通非银ETF获84.78亿元[3] 机构参与动态 - 华安恒生生物科技ETF前十大持有人包含证金私客尊享二期私募、国丰金典三号私募等多只私募产品[5] - 主动权益类基金连续6季度加仓港股 二季度末港股仓位达20%创历史新高[7] - 9月以来超15只港股主题基金上报证监会[7] 投资逻辑与机遇 - 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资金配置港股 当前9月降息预期概率超95% 可能降息50基点[7] - 美元贬值周期与恒生指数呈反向关系 科技巨头AI应用提升广告/云计算盈利优势[7] - 港股存在系统性折价修复机遇 涵盖AI芯片/创新药/国际化公司等特色板块[8] - 潜在红利税政策调整或推动红利股板块估值修复[8]
周三资金借道股票ETF净流出95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04 05:53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震荡调整 沪指跌超1%收于3813.56点 两市成交额缩量至2.36万亿元 [1] - 股票ETF单日资金净流出95亿元 但本周仍保持净流入态势 9月以来累计净流入不足50亿元 [1][4] 资金流入方向 - 证券行业ETF净流入居首 国泰证券ETF单日净流入超10亿元 全行业证券ETF净流入达24.2亿元 [2] - 港股科技ETF净流入9.3亿元 机器人ETF净流入7.5亿元 红利ETF净流入4.8亿元 港股互联网ETF净流入4.6亿元 [2] - 易方达恒生科技ETF净流入3.6亿元 机器人ETF净流入3.57亿元 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净流入0.84亿元 [3] - 广发港股创新药ETF规模达215亿元 近4个交易日累计涨幅8.82% 年内涨幅超115% [3] 资金流出方向 - 宽基ETF净流出超110亿元 科创板 创业板 沪深300 中证A500等宽基品种净流出居前 [4] - 38只股票ETF单日净流出超1亿元 创业板相关ETF净流出超30亿元 半导体芯片ETF净流出超25亿元 [4] - 科创板50 沪深300 中证A500等相关ETF资金净流出均超10亿元 [4] 行业前景 - 创新药 AI 机器人 卫星等行业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5] - 医药和AI板块下半年表现较好 创新 出海 红利三大方向被看好 [5] - 港股创新药ETF兼具科技与医药双重属性 适合中长期资金配置 [3]
95亿资金,“跑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04 05:29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3日A股市场震荡调整,沪指跌超1%收于3813.56点,两市成交额缩量至2.36万亿元 [2] - 当日股票ETF市场资金净流出95亿元,但9月以来仍保持净流入态势,累计净流入资金不足50亿元 [2][4][7] - 全市场1195只股票ETF总规模达4.23万亿元(截至8月29日) [3] 行业主题ETF资金净流入 - 证券类ETF净流入居首,其中国泰证券ETF净流入超10亿元,华宝券商ETF净流入7.68亿元 [4][6] - 港股科技类ETF显著吸金,易方达恒盛科技ETF净流入3.6亿元,相关板块5日累计流入超60亿元 [4][6] - 机器人主题ETF表现活跃,易方达机器人ETF净流入3.57亿元,华夏机器人ETF净流入1.16亿元 [4][5] - 红利策略ETF获资金青睐,华泰柏瑞红利ETF净流入2.72亿元,红利低波ETF净流入2.15亿元 [4][6] - 电池及有色金属ETF受关注,广发电池ETF净流入3.21亿元,南方有色金属ETF净流入1.39亿元 [6] 宽基与科技类ETF资金净流出 - 宽基ETF成资金流出主力,单日净流出超110亿元,其中易方达创业板ETF净流出22.85亿元 [7][9] - 科创板与创业板相关ETF大幅失血,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流出11.32亿元,科创50ETF净流出12.18亿元 [7][9] - 半导体芯片ETF遭遇显著赎回,嘉实科创芯片ETF净流出9.14亿元,国联安半导体ETF净流出8.24亿元 [7][9] - 人工智能主题ETF资金撤离,易方达人工智能ETF净流出4.69亿元 [9] 基金管理人动态 - 易方达基金ETF规模达7642亿元,旗下恒生科技、机器人及港股通互联网ETF单日净流入均超2.8亿元 [4] - 华夏基金机器人ETF规模达173.48亿元,近1个月日均成交额16.45亿元 [5] - 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年内涨幅超115%,最新规模215亿元,4个交易日累计涨幅8.82% [5] 机构后市观点 - 易方达基金看好创新药、AI、机器人及卫星等新兴产业,认为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7] - 东方红资管持续看好医药、AI创新及出海方向,强调需关注业绩兑现度 [8]
配置价值持续显现多只港股ETF规模突破百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8-24 15:36
港股ETF规模增长 - 多只港股ETF规模突破百亿元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达707.9亿元 较去年底221.9亿元大幅增长 [2] - 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 易方达中概互联网ETF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规模均超300亿元 [2] - 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30 ETF等11只产品规模均超100亿元 [2] 港股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恒生指数成为全球表现最佳主要指数之一 受益于行业回暖 宏观经济改善和政策支持 [2] - AI技术革新推动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 DeepSeek高性能AI模型发布巩固港股作为创新经济投资首选场所地位 [3] - 降息周期临近使周期敏感性行业受益 科技和金融板块涨势或扩展至其他领域 [3] 港股估值与投资机会 - 港股估值较全球主要市场存在较大差距 具备显著修复空间 [3] - 高股息资产在低利率环境下吸引力提升 提供稳定现金流回报 成为避险港湾和价值投资优选标的 [3][4] - 中国拥有一批全球竞争力企业 当前市场环境下价值可能被低估 蕴含投资潜力 [3] 机构投资策略 - 关注数字经济 硬科技 电信 公共事业 消费 医药 出口等领域 [4] - 积极挖掘增长潜力个股 把握结构性投资机会 [4] - 看好在线游戏 云服务 在线旅游和电动车领域头部公司 [4] - 南向资金可能更多流入成长型和高股息股票 尤其是金融 电信 能源和公用事业领域国有企业 [4]
超百亿,“跑步”进场!
中国基金报· 2025-08-18 05:54
市场表现 - 8月15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创业板指领涨,盘中一度站上3700点 [4] - 证券、电力设备、电子化学品等行业涨幅居前 [4] - 8月18日上午沪指大涨1.18%,盘中创近10年新高,24只股票ETF半日涨幅超5% [11][12] ETF资金流向 - 8月15日股票ETF整体资金净流入达106.07亿元,最新规模达3.93万亿元 [5] - 上证50ETF、沪深300ETF、中证1000ETF等宽基ETF为吸金主力,分别净流入24.74亿元、15.98亿元、6.06亿元 [7][8] - 港股通非银ETF近一年单位净值增长率达100.65%,规模较年初增长逾20倍至171亿元 [8] - 广发港股创新药ETF年内净值涨幅超108%,规模194亿元为全市场最大创新药ETF [9] - 证券ETF、软件ETF、芯片ETF等主题ETF资金净流出居前,分别净流出7.4亿元、6.31亿元、5.44亿元 [9][10] 行业及主题表现 - 人工智能主题ETF表现突出,南方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半日涨6.43% [12][13] - 金融科技ETF半日成交额达14.69亿元,涨幅5.93% [13] - 香港证券ETF单日涨幅达5.39%,净流入3.08亿元 [8] 机构观点 - 易方达基金指出具备中期成长空间的新兴板块受益于政策与技术红利 [13] - 博时基金认为A股短期或维持高位震荡,中长期市场中枢有望逐步抬升 [14] 头部基金动态 - 易方达基金ETF规模单日增加87.4亿元至7018.8亿元,年内规模增长1012.3亿元 [5] - 华夏基金上证50ETF单日净流入24.74亿元,规模达1742.77亿元 [5][8]
12只翻倍基曝光,基民回本了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00:20
市场表现 - 沪指突破去年"9·24"高点并创近4年新高 [1] - 自2024年"9·24"以来市场出现160只翻倍基,2025年内新增12只翻倍基 [1][6] - 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上涨19.67%,自2024年"9·24"以来累计涨幅达43.18% [6] 翻倍基特征 - 12只年内翻倍基中11只重仓创新药,仅永赢科技智选重仓人形机器人 [6]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以132%收益领跑,创新药主题基金成为最大赢家 [6] - 219只基金年内收益介于50%-100%,主要重仓医药、科技和新消费领域 [6] 基金净值修复情况 - 2019-2021年新发3万亿基金收益均值已回本(规模加权均值2%),但存量主动权益基金净值收益均值为-5% [8][9] - 85%主动权益基金回本,但2021年1月新发产品仍距回本有20%-30%差距 [9] - 近九成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回报为正,但158只2021年成立基金累计跌幅超30% [9] 资金流向 - 2025Q2主动权益基金净赎回规模环比增56.43%,偏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分别净赎回3.22%/4.75% [10] - 7月股票型ETF净赎回248.33亿份,部分医药ETF单月赎回超50亿份 [10] - 股份制银行固收+产品占月销量50%-70%,新增资金明显流向固收+领域 [1][11] 基金经理持仓动向 - 多数创新药基金未调仓,仅鹏华医药科技疑似7月底减仓创新药(净值波动差异显示仓位可能下降) [13] - AI/算力/机器人赛道基金普遍坚守仓位,产业趋势强劲且研究跟踪密切 [13][14] - 部分基金经理计划对估值过高的算力产业链(如英伟达供应链)进行减仓,转向液冷/电源端/国产算力 [14] 行业指数表现 - 恒生创新药指数年内涨109%,万得创新药指数涨51% [13] - 人形机器人指数涨43%,中证算力指数涨34% [13]
翻倍基来了,谁在落寞?谁在狂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3:20
市场表现与指数创新高 - 沪指突破去年"9·24"高点并创近4年新高 [1] - 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自2024年"9·24行情"启动以来涨幅达43.18% [6] - 恒生创新药指数年内上涨109% 万得创新药指数上涨51% [12] 翻倍基与主题基金表现 - 自2024年"9·24"以来市场出现160只翻倍基 2025年以来新增12只翻倍基 [2][4] - 11只翻倍基重仓创新药主题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以超132%收益成为年内冠军 [4] - 219只基金收益介于50%-100%之间 主要重仓医药、科技和新消费领域 [5][6] - 永赢科技智选基金重仓人形机器人 年内人形机器人指数上涨43% 算力指数上涨34% [4][13] 基金净值修复与赎回动态 - 2019-2021年牛市新发的三万亿新基金收益均值已回本 规模加权后均值为2% [7] - 主动权益基金近九成近一年回报为正 但85%产品尚未完全解套 [8][9] - 2025年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净赎回规模环比增加56.43% 偏股混合型基金净赎回3.22% [9] - 股份行固收+产品销量占比达50%-70% 新增资金大量流向固收+产品 [2][11] 机构调仓与持仓策略 - 多数创新药基金未减持 医药行业型基金因涨幅高难被非医药基金配置 [17] - 鹏华医药科技基金疑似减仓创新药 7月底涨幅落后于重仓股表现 [14][15] - AI、算力、机器人赛道仓位保持高位 产业趋势强劲未见降仓迹象 [17] - 部分基金经理计划减仓估值过高的科技股 转向液冷、电源端及国产算力领域 [18] 行业资金流向与赛道分化 - 净流入基金集中于AI、创新药、军工等新兴成长赛道 [10] - 净赎回压力显著基金集中于新能源、白酒、医药等传统赛道 [10] - 机构客户对含权产品持续净申购 部分公司出现基民回流现象 [11]
翻倍基来了 谁在落寞?谁在狂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3:15
市场表现 - 沪指突破去年"9.24"高点并创近4年新高 [1] - 自2024年"9.24"以来市场出现160只翻倍基 2025年以来出现12只翻倍基 [2][4] -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2025年以来上涨19.67% 自2024年"9.24"以来涨幅达43.18% [6] 基金业绩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以超132%收益成为年内冠军 [4] - 219只基金收益在50%-100%之间 [5] - 2019-2021年新发基金收益均值已回本 规模加权后收益均值为2% [7] - 85%主动权益基金已回本 但2021年1月新发产品距回本仍有20%-30%差距 [9] 行业赛道表现 - 恒生创新药指数2025年以来上涨109% 创新药指数上涨51% [12] - 人形机器人指数年内上涨43% 中证算力指数上涨34% [13] - 翻倍基中11只重仓创新药 1只重仓人形机器人 [4] - 高收益基金主要重仓医药、科技和新消费赛道 [6] 资金流向 - 2025年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净赎回规模环比增加56.43% [9] - 偏股混合型基金净赎回3.22% 普通股票型基金净赎回4.75% [9] - 7月股票型ETF净赎回规模扩大至248.33亿份 [9] - 股份制银行每月销量50%-70%为固收+产品 [2][11] 基金经理操作 - 多数创新药基金未减持 鹏华医药科技可能减仓创新药 [14][15] - 金笑非表示可能择机兑现估值高的创新药个股收益 [16] - AI硬件板块仓位保持较高 未现降仓迹象 [17] - 部分基金经理计划减仓估值较高的科技股 [18] 投资者行为 - 近九成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回报为正 [8] - 投资者呈现"解套即赎"特征 2021年成立的158只基金累计跌幅仍超30% [9] - 机构客户对含权产品持续净申购 [2][11] - 赎回压力最大的是重仓电新、医药、食饮行业的基金 [10]
又加仓
中国基金报· 2025-08-12 06:23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连拉六连阳并创年内新高 站稳3600点激发做多热情 [1][2] - A股市场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额达1.44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1] - 全市场股票ETF总规模达3.63万亿元 昨日份额增加19.10亿份 [2] 资金流向概况 - 8月11日股票ETF资金净流入45.94亿元 其中A股股票ETF净流入10.70亿元 [1][2] - 8月以来7个交易日中6天实现净流入 累计净流入超123亿元 [1] - 宽基ETF与港股市场ETF分别净流入38.97亿元和23.83亿元 行业主题ETF净流出10.32亿元 [4] 主要ETF产品资金动态 - 华夏上证50ETF单日净流入19.10亿元 南方中证1000ETF净流入12.65亿元 [6] - 易方达旗下ETF总规模6840.2亿元 昨日增加41.7亿元 年内增长833.7亿元 [4] -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8月以来净流入超35亿元 广发和汇添富港股创新药ETF均超20亿元 [7] 细分板块资金偏好 - 跟踪上证50指数的ETF单日净流入19.53亿元 跟踪中证短融指数的ETF净流出11.73亿元 [4] - 港股创新药指数相关ETF近5日净流入超28亿元 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相关ETF净流入超25亿元 [4] - 券商板块ETF表现活跃 国泰证券ETF和易方达香港证券ETF跻身净流入前十 [8] 行业基本面动向 - 国内创新药审批加速 上半年批准43项创新药同比增长59% 接近2024年全年总量 [8] - 创新药出海交易量攀升 全年规模增速或创新高 [8] - 两融余额超2万亿元创近十年新高 融资买入额占比距去年11%高点仍有空间 [9] 机构观点摘要 - 创新药板块长期投资价值受关注 CXO需求提升、全球降息周期缓解融资成本压力 [8] - 券商板块存多重催化因素 包括财富效应累积、市场情绪未过热及滞涨行情延续预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