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才房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新一轮楼市新政刚落地,好房节高校师生咨询热度持续攀升
南方都市报· 2025-09-10 14:57
深圳楼市新政与市场活动 - 深圳新一轮楼市松绑政策于9月6日实施 包括放宽限购 松绑企业购房 优化信贷 以及公积金拟新增购房首付款等六类提取情形 [3] - 新政明确"成年单身人士按家庭执行限购政策"和"统一首套及二套贷款利率"条款 精准降低青年教师与应届毕业生群体的购房门槛和成本 [3] - 活动结合新政提供政策解读和置业指导 吸引师生关注 [3] 政府与机构参与 - 活动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南山区人民政府指导 深圳市不动产运营服务行业协会主办 [1] - 深圳市住房保障署 深圳市安居集团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单位代表解读保障性住房政策 出售型保障性住房配售和公积金贷款等内容 [3] - 通过"政银企校"四方联动模式 提供全流程安家服务 [5] 企业参与与房源供应 - 吸引深铁置业 招商蛇口等20余家品牌房企参展 带来南山及周边区域30余个优质住宅项目 [3] - 房源涵盖刚需住宅 改善型住房 人才房等多种类型 [3] - 房企针对哈工大(深圳)师生联合推出"全线房源专属折扣"限时优惠 [3] 金融服务与平台支持 - 多家银行机构进驻现场 提供从选房 贷款到过户的全程咨询服务 [6] - 通过"i深房"和"住在深圳"等平台同步推送活动信息 实现线上线下双向导流 [6] - 活动设置政策咨询区 金融对接区 好房展示区等 方便师生一站式了解房源信息和安家流程 [6] 活动影响与未来计划 - 活动是"深圳好房节"和"南山有家"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 旨在为高校师生提供一站式安家解决方案 [1] - 未来将继续推进"好房节进校园"系列活动 建立常态化校企对接机制 推动政策 房源和服务深度融合 [6] - 活动为深圳"金九银十"房地产市场注入新活力 助力高校师生在深圳安居乐业 [6]
专家会议:深圳新政落地,中介专家如何解读?
2025-09-07 16:19
深圳房地产新政解读与市场影响分析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房地产行业 深圳房地产市场[1] * 乐有家 房地产中介公司 提供市场数据[3][4][11] * 越秀 国央企开发商 积极参与深圳土地市场[1][13] * 京基公司 房地产开发商 在罗湖有项目[11] 核心政策内容 限购政策调整 * 深圳将区域划分为三类 核心限购区 南山 福田及宝安新安街道 宽松区域 龙华 龙岗 坪山等 完全开放区域 盐田 大鹏 全国人民可随意购买不限套数[1][5][6] * 罗湖区和宝安区西乡街道先行试点限购放松[1][3] * 取消非限购区套数限制 非深户满足一年以上社保或个税条件可不限套数购买[4] 企业购房政策 * 放宽企业购房限制 允许贷款购买商品房 贷款比例最高五成 利率LPR加60BP[1][7] * 企业用于并购贷款 利率可低至2%左右 贷款比例最高可达六成[7][25] 房贷政策调整 * 二套房贷利率与首套持平 均为3.05%[1][8] * 可能调整存量房贷利率 进一步降低财务负担[8] 其他政策 * 单身人士购房政策放宽 等同于家庭 不再查离婚后三年记录[8] * 非限购区多买多得 鼓励有需求客户多购买[8] 市场反应与影响 immediate市场反应 * 新政后全市二手房带看量上涨15% 罗湖区单日上涨38% 宝安区西乡街道上涨16%[1][3][4] * 周末带看量比近8周平均水平上涨15%[1][11] * 乐有家网咨询量达近90天最高峰[1][11] 区域市场表现 * 罗湖区受益明显 带看量上涨38%[1][3][4] * 龙华地区如坂田的新房和二手房来访量增加两倍 业主咨询量增长更快[15] * 福田环湾城来访增幅较小 仅为10%~20%[15] * 龙华区域二手房带看量较上周增长约20%[16] 价格变化 * 8月份深圳二手房均价环比上涨0.5% 止跌回稳[2][29] * 1500万以上高总价房源成交占比提升3%至5%[2][29] * 2025年1月至9月 有成交量楼盘中约23%价格较去年上涨[30] 成交量预期 * 乐有家监测数据显示 周成交量超过250-300套时 月度全市二手住宅成交可稳定在5000-6000套[11] * 新政有望提升改善性住房交易量 对新旧住宅市场均有积极作用[9][10] 市场结构与竞争 中介市场 * 二手房佣金费率普遍在1.5%至1.8%之间 高总价房产可能更低 低总价可能超过2%[23] * 新房佣金费率约为2.4% 有逐步上涨趋势[23] * 深圳中介市场竞争激烈 佣金费率为全国最低[24] 土地市场 * 近期地块溢价率最高为80% 未出现溢价率100%的地块[13] * 核心区拆迁进展缓慢 郊区如龙华 龙岗 光明等地库存量较高[14] 保障性住房 * 目前约有2万套人才房和安居房尚未消化[36][37] * 过去几年总共供应的人才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数量至少有四五万套[37] * 未来不再新增人才房 主要推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36] 市场展望与风险 未来走势 * 历史数据显示 10月中下旬至12月间需求旺盛 包括婚房 养老需求以及学区房需求等[31] * 市场可能出现缓慢爬坡趋势 但对未来政策仍有期待[32] 政策预期 * 当前政策主要为支撑新房市场 短期内不太可能推出新的重大措施[34] * 如果国家层面没有新的大动作 预计不会再有新的地方性重大政策出台[34] 风险因素 * 库存量偏高 新房建设卡得严格等因素影响开发商信心[13] * 核心区拆迁进展缓慢 郊区库存量高影响开发商拿地积极性[14] * 外地看房团现象并不普遍 仅为个别现象[18] 其他重要内容 租售比情况 * 罗湖区租售比最高 可达2%至2.2% 部分便宜物业可达3%[27] * 南山区租售比约为1.8%[27] 学区房表现 * 居住属性较好的学区房跌幅相对缓和[33] * 香蜜湖区域学区房价格跌幅小于普通住宅[33] 区域对比 * 佛山和广州情况稍好 其他珠三角城市没有明显起色[35] * 深圳政策出台较北京和上海滞后 采取稳健步伐[12] 历史参考 * 2024年9月29日新政后 新房单月成交量从平均2000多套激增至1万多套[13] * 去年929政策出台后 单周二手房成交量上涨200至300套 单月成交量从5000套增加到8000套[19]
房地产这次真急了!9月新一轮救市政策潮开启了
搜狐财经· 2025-09-03 14:32
政策背景与紧迫性 - 2025年9月中国房地产市场推出新一轮救市政策 旨在打破弱预期-弱现实-弱价格负反馈循环并稳定宏观经济[1] - 房地产投资增速预计下降7% 高库存 购房负担压力偏大与部分房企信用风险持续构成三大约束[2] - 北京五环外不限购政策使通州区改善型项目认购量两周内提升68% 大户型项目到访量激增150% 但刚需项目热度回落且二手房价未扭转跌势[2] - 房地产相关产业贡献全国约20% GDP 其持续下行拖累钢铁 水泥 家电等数十个行业复苏[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4-5% 但楼市低迷引发的财富效应收缩制约居民消费能力提升[3] 需求端政策举措 - 北京上海采取环线差异化限购松绑策略 五环外/外环外全面取消套数限制 非户籍居民社保缴纳年限从2年降至1年[6] - 上海新政后外环外改善型住宅看房量环比增长40% 120-144平方米户型咨询量占比提升至35%[6] - 苏州上海推出提贷并举公积金措施 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同时申请贷款且不影响额度计算[7] - 上海对绿色建筑住房实施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15% 多子女家庭首套贷款额度最高达216万元(提升12.5%)[7] - 上海取消首套与二套住房利率差异化限制 以200万元30年期贷款计算 二套房购房者月还款额减少800-1200元[7] 供给端改革措施 - 专项债明确划出土地收储与存量房收购额度 2025年4.4万亿元专项债支持地方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9] - 广西上海推广好房子建设标准 包括绿色建筑 智慧社区 适老化设计等具体指标[9] - 2025年城中村改造规模在去年100万套基础上扩大 货币化安置比例预计提升至40% 直接消化约2亿平方米存量商品房(占库存总量15%)[10] 政策效果与市场反应 - 北京通州 上海外环外等政策先行区域新房认购量普遍提升50%以上 部分改善型项目出现日光现象[10] - 政策脉冲式反应有望在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形成叠加效应 推动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10] - 一线城市与强二线城市政策效果快速显现 但三四线城市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且面临人口流出压力[11] - 2025年房企到期债务规模超过5000亿元 部分企业保交楼压力巨大[11]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5-6% 但储蓄倾向较强 购房意愿实质性提升可能需要6-12个月政策观察期[11] 政策实施挑战与平衡 - 需把握短期刺激与长期转型平衡 避免过度依赖行政手段推高市场热度[12] - 需平衡市场活力与风险防控 防范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上升风险[12] - 需避免一线城市政策外溢引发三四线城市非理性跟风[12]
七月深圳一二手住宅成交分化,累计超七千套!
证券时报· 2025-08-01 08:57
深圳7月楼市表现 - 7月深圳新房住宅成交量2664套 环比下降18 7% 二手房住宅成交量4656套 环比增长3 4% [2] - 新房供应量达年内新高 7月共有14个项目获批 合计供应住宅5398套 环比增长252 6% [2] - 二手房成交均价52987元/平方米 环比下跌1 3% 同比下跌3 6% 业主议价空间扩大带动价格下行 [3] 新房市场特征 - 现房销售占比显著提升 1月现房成交占比22% 6月升至42% 7月现售成交1223套 [2] - 人才房项目表现亮眼 福田安居景贤阁成为2025年下半年首个"日光"盘 [2] - 部分项目去化周期延长 罗湖区有预售楼盘转入现售阶段并提供价格优惠 [3] 二手房与租赁市场 - 二手房网签数据存在滞后性 实际市场活跃度有所回落 [3] - 租赁市场进入旺季 7月商品房平均租金74 9元/平方米 环比上涨0 4% 套均租金5608元/月 同比上涨0 9% [4] - 核心区域(福田 罗湖)租赁成交增多 结构性拉升租金水平 [4] 行业趋势研判 - 重点城市呈现"以价换量"特征 城市分化行情延续 [5] - 现房销售模式探索加速 成交占比呈波动上升趋势 [2] - 政策端存在加力空间 推动市场止跌回稳是主要目标 [5]
长沙:稳步推进房票安置 加力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
快讯· 2025-07-14 11:38
房票安置政策 - 稳步推进房票安置方式 鼓励各区县市在房屋征收工作中因地制宜实施[1] - 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城市危旧房改造工作[1] 存量商品房收购 - 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或人才房[1] - 探索配租型保障性住房"租购一体 先租后购"运行机制[1]
深圳明确配售型保障房可按比例调整为商品房 专家称“主要是为了让存量项目尽快启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0 09:08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配建新规 -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深圳市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单元保障性住房配建规定》 允许对已审批未开工项目的保障房配建方案进行调整 [1] - 调整方案一 出售型保障房建筑面积的40%可转为商品住房 剩余60%按居住用地平均容积率折算为用地无偿移交政府 用地面积不小于3000平方米 [1] - 调整方案二 出售型保障房建筑面积的50%可转为商品住房 剩余50%转为配租型保障房 免缴地价且无需规划修改 [1] 政策调整背景与案例 - 深铁熙府项目案例 总建面61.9万平方米 住宅建面33.2万平方米 含16.6万平方米可售商品房和16.6万平方米人才房 人才房均价5.94万元/平方米 商品房备案价9.61万元/平方米 [2] - 政策调整目的 解决存量项目启动难题 修复旧改动力 缓解市场下行导致的资金平衡压力 避免回迁安置等历史遗留问题 [2] - 政策效果预期 通过核减旧改配建规则 向市场传递明确信号 从供需两端激活发展动力 [2] 市场现状 - 深圳当前出售型保障房主要类型为安居房和人才房 涉及山樾湾花园 深铁熙府等多个城市更新项目 [1]
楼市双轨制,终于要落地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6-10 04:29
深圳配售型保障房政策解读 - 深圳市住建局公示两份文件《深圳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深圳市保障性住房规划和建设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标志一线城市配售型保障房即将进入市场 [1] - 配售型保障房与原有安居房、人才房的核心区别在于实施封闭管理,禁止变更为商品住房,彻底隔绝保障房与商品房的流动性 [1][2] 住房双轨制对楼市逻辑的影响 - 双轨制重新界定住房属性,强调居住功能优先于投资属性,剥离存量住房的金融属性 [3][4] - 保障房分流刚需需求,商品房市场将集中于改善型和投资型人群,倒逼房企转向高端品质项目 [5] - 楼市分化加剧:核心城市核心地段抗跌性强,边缘城市商品房流动性持续恶化 [5][6] 房价趋势与资产配置建议 - 双轨制对房价直接影响有限,当前房价走向主要由宏观流动性决定,处于上下空间有限的磨底期 [7] - 流动性紧张环境下,投资策略需从进攻转向防守,优先选择能保证现金流的稳定收益资产 [8] - 行业建议放弃"猛涨思维",关注兼具现金流属性和稳定收益的资产类别 [8]
「e公司观察」封闭流转增保障属性 深圳配保房增加购房者选择
证券时报网· 2025-05-29 10:59
深圳保障性住房政策调整 - 深圳住建局发布两份征求意见稿,明确配售型保障房(配保房)将封闭流转,永远不能转化为红本商品房,杜绝套利行为 [1] - 配保房定位纯粹保障属性,面向住房困难的工薪群体,是三类保障房中唯一的可售类型 [1] - 深圳保障房体系分为公租房(深户居民)、保租房(新市民/人才)、配保房(工薪群体)三类 [1] 现有政策性住房市场情况 - 当前深圳在售政策性住房包括安居房、人才房和共有产权房,其中共有产权房仅有三个楼盘且快速售罄 [1] - 安居房历史最长,最早项目富通永福苑2012年推出,售价6467元/平方米,首批吸引上万家庭申请 [1] - 安居房和人才房以市场价5-6折销售,10年后可补差价转为商品房,近年大量供应冲击商品房市场 [2] 配保房政策细节 - 配保房户型严格限制在70平方米以下,禁止变更为商品住房 [2] - 允许在符合条件的群体中流转或由政府回购(按年限折价),具有一定商品属性但流动性受限 [2] - 政策参考新加坡模式,封闭流转下价格仍可能随商品房市场波动 [2] 政策影响分析 - 配保房大幅降低购房总价,提升租金回报率,改善中低收入群体居住稳定性 [3] - 现有3万多套安居房/人才房将逐步转化为商品房,而配保房将成为永久性保障房源蓄水池 [3] - 政策切断保障房与商品房的转化通道,长期将增加纯保障性住房存量 [3]
多地“五一”购房优惠加码:成交局部回暖,看房热度分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6 13:59
深圳"五一好房节"活动概况 - 活动由深圳市住建局指导,安居集团、地铁集团联合房协、中介协会主办,吸引超50家品牌房企和金融机构参与,推出特价房源、限时折扣、以旧换新等优惠政策[1][3] - 5天展会吸引10余万市民观展、1.3万市民咨询,深圳新建商品住房认购826套(网签317套)同比增长23.89%,二手房促成交易367套(网签63套)同比增长36.96%[3] - 贝壳深圳合作门店数据显示,二手房签约量同比增长66%,新房签约量增长17%[4] 其他城市促销活动效果 - 成都"安家成都·美好购房季"吸引30家房企、120多个项目参与,"五一"期间成交2067套(新房787套同比+2%),二手房日均带看0.99万组(+8.3%)、日均成交256套(+3.7%)[5] - 武汉"宜居武汉乐购江城"活动带动新房网签451套(+284%),面积5.53万平方米[5] - 北京5月1-4日网签新房81套同比+100%,上海二手房网签812套同比+56%[6] 房企推盘策略与市场表现 - 深铁置业推出商品房和人才房项目,安居集团展示保障性租赁住房样板间,承翰集团高端项目售价较2022年开盘下降且有谈判空间[3] - 房企普遍在假期加大推盘力度,采取价格折扣、低首付、送车位等促销措施,中介机构推出佣金优惠、换房补贴[5] - 核心地段项目表现平稳,但地段配套较差项目表现不佳,与3-4月"小阳春"相比市场已有所降温[6][7] 行业需求变化特征 - 假期出游3.14亿人次(+6.4%)导致看房需求阶段性下降,但属于短期抑制而非根本性萎缩[7][8] - 3-4月需求释放后市场进入传统淡季,学区房热度退潮也影响成交量[7] - 政策刺激力度减弱(4月调控政策不足百次vs去年同期160余次)导致观望情绪升温[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