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健康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圣元环保(300867):净利润同比双位数增长 大健康产业成为新增长点
新浪财经· 2025-08-29 02: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45亿元同比下降6% 主要因上年同期庆阳二期项目进入国补清单一次性确认大额收入 [1][2] - 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2% 主要受益于非经营性损益贡献及费用优化 [1][2] - 持有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837万元 去年同期为亏损 [2]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3.80% 通过置换低利率贷款实现成本管控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81亿元 同比增长119.37% [2] 主营业务运营 - 垃圾焚烧发电主业保持稳定运营 累计接收垃圾进厂量290.41万吨 累计发电量9.73亿度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3] - 拓展供热供汽等高附加值业务 7个垃圾发电厂对外供蒸汽5.62万吨 对外供热50.86万GJ [3] 新业务发展 - 布局年产4万吨牛磺酸原料项目 2024年6月开工 目前进行主体工程施工 达产后产能规模将位居国内前三 [3] - 牛磺酸衍生品中试产线已投产 部分产品上市销售并形成小规模收入 [3] - 圣元厦门瑞吉酒店项目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计划2026年底竣工试营业 [4] 资产结构优化 - 2025年2月以3.82亿元对价出售四家生活污水处理厂业务资产给中闽水务集团 交易价格较净资产增值37.29% [4] - 资产剥离有助于盘活存量资产 为核心主业及大健康新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40/17.04/17.74亿元 同比增长3.66%/3.92%/4.12%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8/2.49/2.80亿元 同比增长63.87%/-16.65%/12.44% [4]
热烈祝贺“25泰华04”“25泰华05”成功发行!
经济观察网· 2025-08-28 13:19
债券发行概况 - 泰州华信药业投资有限公司2025年8月25日成功非公开发行总规模4.00亿元公司债券(第三期)[1] - 债券分两个品种:"25泰华04"发行规模1.50亿元(5年期/票面利率2.73%/认购倍数4.67倍);"25泰华05"发行规模2.50亿元(10年期/票面利率3.75%/认购倍数1.52倍)[1] 发行主体信息 - 发行人为泰州市大健康产业开发建设主体,主体信用等级AA+,主营业务涵盖商品销售、房屋销售和租赁收入[1] 承销机构与战略意义 - 民生证券(国联证券子公司)担任本期债券联席主承销商[1] - 本次发行是承销商深耕区域市场的重要实践,未来将聚焦重点区域建设与金融服务质效提升[1]
东方国际创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06:18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从事货物贸易、现代物流和大健康产业三大业务板块 [5] -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 [6] - 国际航运市场运价先跌后涨,全国集装箱吞吐量17,298万TEU,同比增长6.9% [7] 经营表现与挑战 - 出口商品中纺织品和机电产品占比较大,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显著 [6] - 国际海运价格下跌导致货代及航运业务收入承压 [7] - 财务费用因汇率变动形成的汇兑损失增加 [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动因备料备货增加所致 [10] 股权激励调整 - 回购注销5,228,180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0.596% [17][29] - 回购资金总额约18,180,700.71元,使用公司自有资金 [17][29] - 回购完成后总股本由877,143,737股减少至871,915,557股 [17][29] - 回购原因包括员工离职及第三个解除限售期业绩考核未达标 [24][36] 公司治理与制度更新 - 董事会审议通过市值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12项制度修订 [26] - 对集团财务公司风险评估显示其风险指标符合监管要求 [25] - 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审议事项均获全票通过 [22][23][24]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的密码
人民日报· 2025-08-15 03:30
中国经济表现与增长动力 - 多家外媒评价中国经济展现惊人韧性和实现超预期增长 一些机构上调预期[2] - 2024年上半年在外部压力和内部困难叠加形势下仍保持强大活力和韧性[2] -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 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 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和稳定锚[6] 供给端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上海鲸鱼机器人2024年销量达100万套 出口51个国家和地区 成为中国AI教育硬件出海新标杆[2] - 山东青岛海尔"AI之眼"系列通过赋予家电视觉能力 实现从"替人家务"向"无人家务"升级[2] - 青海以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为契机 推动工业旅游成为盐湖产业新磁极[2] - 中国消费品品种总量突破2亿种 2024年前4个月新增809万种 同比增长40.4%[3] - 新供给体现在原始创新、迭代升级和融合发展三方面 加速从制造中心向全球创新策源地转型[3] 需求端升级与消费趋势 - 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特点 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4] - 个性化需求催生私人订制、"小单快反"等柔性制造模式 如一体三滚筒洗衣机解决分洗需求[4] - 新需求开辟大健康产业和低空经济等新赛道 后者打开万亿级产业想象空间[5] - "游在中国"、"购在中国"、"食在中国"成为国际新时尚 外国游客通过消费触摸中国发展脉搏[3] 供需协同与循环机制 - 形成"需求牵引—科技创新—产业变革"传导链条 超大规模市场成长性进一步增强[6] - 新供给与新需求实现"双向赋能" 供给侧改革创造有效供给 市场以交易生成回应[8] - 新质生产力与新消费群体"双向奔赴" 4亿14-35岁青年群体形成新型消费人口红利[8] - 通过"五统一、一开放"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促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8] 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 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推出服务消费提质惠民工作方案[6] - "两新"政策持续加力扩围 真金白银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6] - 政策举措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 推动消费提质升级[6]
汕头市与上证报战略合作共筑“资本+科创+产业”新生态
上海证券报· 2025-08-10 17:40
战略合作签约 - 汕头市人民政府与上海证券报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构筑"资本+科创+产业"新生态 [4] - 合作内容包括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通过媒体搭台 资本赋能 科创引领实现产业创新和升级 [4] - 上海证券报将组织上市公司 优强企业 金融投资机构走进汕头 加强信息交流和产业对接 [6] 汕头产业发展战略 - 汕头确立"工业立市 产业强市"战略 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格局 [5] - 三大新兴产业为新能源 新材料 新一代电子信息 [5] - 两大特色传统产业为纺织服装 玩具创意 [5] - 大健康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 已汇聚160多家企业包括泰恩康 粤万年青 仙乐健康 超研股份等上市公司 [5] 大健康产业发展 - 首届汕头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健康产品博览会同期开幕 [5] - 汕头市委书记表示将大健康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聚力打造 [5] - 汕头大健康产业发展具备"千年潮汕本草"历史底蕴和"潮汕帮"企业家资源优势 [5] 上海证券报定位 - 中国证监会法定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媒体 新中国第一份全国性财经日报 [6] - 形成包括报纸 网站 App 音视频 社交媒体的全媒体矩阵 [6] - 发挥资本市场喉舌 耳目 智库职能 服务地方政府"双招双引"和高质量发展 [6][7]
“佛门CEO”释永信的商业版图究竟有多大?
少林寺商业化发展历程 - 1982年电影《少林寺》以1毛票价创1.6亿票房,首次展现流量经济潜力 [14] - 1994年释永信起诉"少林寺牌火腿"侵权,成为中国宗教界名誉权诉讼第一案,开启系统商标注册保护"少林"IP [14] - 1996年注册域名建立官网,公开《易筋经》等武功秘籍吸引全球关注,成为最早数字化宗教机构之一 [14] - 1997年成立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系中国佛教界首家公司,商业版图扩展至文化、餐饮、药品等领域 [14] 商业运营体系与核心收入 - 2008年成立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少林寺100%控股,对外投资14家公司 [16][17] - 文化旅游为核心收入:2017年少林寺景区门票收入3.5亿元,衍生体验项目收入1.2亿元;2019年游客量420万人次,人均消费300元,总收入超12亿元 [20] - 大健康产业表现突出:少林药局2019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活络膏等产品单价覆盖几十元至上千元 [21] 多元化商业布局 - 电商与新零售:淘宝店"少林欢喜地"2020年销售额2300万元;抖音账号半年粉丝破千万,直播带货首秀销售额500万元 [22] - 全球巡演商业化:武僧团每年海外演出超200场,单场收入从10万美元升至50万美元 [22] - 知识产权运营:截至2022年少林寺申请商标达706个,覆盖食品、珠宝、饮料等45类 [23] 争议性商业行为 - 2022年少林寺关联公司以4.52亿元竞得郑州商业用地,引发"进军房地产"质疑 [26] - 2015年澳洲建四星酒店和高尔夫球场计划引发争议,少林无形资管投资公司中7家存续、8家注销、1家吊销 [28] - 门票与香火钱高昂引发对佛寺"清心寡欲"原则的质疑,地方政府与寺院因门票收入分配多次博弈 [26] 商业IP价值与创新尝试 - 少林寺通过授权网游、开发少林音乐、为联通号码开光拍卖等前卫方式拓展收入 [23] - 文创产品开发包括禅意香薰、"扫地僧"玩偶等,契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 [22] - "宗教+商业"模式形成独特生态,覆盖文旅、知识产权、大健康、科技等多领域 [19]
「佛门CEO」释永信被查,方丈的商业版图究竟有多大?
36氪· 2025-07-28 12:56
少林寺商业化发展历程 - 1982年电影《少林寺》以1毛票价创1.6亿票房,首次尝到流量经济甜头 [12] - 1994年起诉"少林寺牌火腿"侵权,成为中国宗教界名誉权诉讼第一案,开始系统注册商标保护少林IP [12] - 1996年注册域名建立官网,公开《易筋经》等武功秘籍吸引全球关注 [12] - 1997年成立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中国佛教界首家公司 [12] - 2008年成立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00%全资控股少林寺,对外投资14家公司 [16] - 截至2022年申请商标达706个,覆盖方便食品、珠宝、饮料等45类商品 [22] 商业版图与收入结构 - 文化旅游为核心收入:2017年景区门票收入3.5亿元,衍生体验项目收入1.2亿元,2019年游客4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2亿元 [18] - 大健康产业:少林药局2019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产品单价从几十到上千元 [20] - 电商与新零售:淘宝店"少林欢喜地"2020年销售额2300万元,抖音直播带货首秀500万元 [21] - 全球演出:武僧团每年巡演超200场,单场收入从10万美元升至50万美元 [21] - 知识产权授权:网络游戏授权费38万元,联通号码开光拍卖等创新尝试 [19][22] 商业运营模式 - 采用"宗教+商业"模式,涵盖文旅、知识产权、大健康、科技等领域 [18] - 通过商标注册、海外扩张构建跨产业商业生态 [12] - 托管其他寺庙:如2008年托管昆明4座寺庙20年,收入归少林寺所有 [19] - 海外布局:在奥地利、英国等设立文化中心,1999年起武僧团全球巡演 [19][21] 争议与挑战 - 2014年因门票分成与嵩山景区管委会冲突,僧人拉横幅维权 [26] - 2022年少林寺关联公司以4.52亿元竞得郑州商业用地引发"进军房地产"质疑 [28] - 2015年澳洲建四星酒店和高尔夫球场计划引发争议 [28] - 商业化导致门票高昂,年香火收入惊人,引发对佛寺清修原则的质疑 [24][28]
“佛门CEO”释永信被查,方丈的商业版图究竟有多大?
虎嗅APP· 2025-07-27 14:53
少林寺商业化发展历程 - 1982年电影《少林寺》以1毛票价创1.6亿票房神话,首次尝到流量经济甜头[8] - 1994年起诉"少林寺牌火腿"侵权胜诉,开启系统注册商标保护"少林"IP[9] - 1996年注册域名建立官网,公开《易筋经》等武功秘籍吸引全球关注[9] - 1997年成立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系中国佛教界首家公司[9] - 2008年成立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对外投资14家公司[11] - 截至2022年累计申请商标706个,覆盖方便食品、珠宝等45类[14] 商业化运营模式与收入结构 - 文化旅游为核心收入来源:2017年景区门票收入3.5亿元,衍生体验项目收入1.2亿元[13] - 2019年游客量达420万人次,人均消费300元,旅游总收入超12亿元[13] - 大健康产业表现突出:少林药局2019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13] - 电商渠道快速发展:淘宝店年销售额从百万级跃升至2020年2300万元[14] - 抖音账号半年粉丝破千万,直播带货首秀创500万元销售额[14] - 武僧团全球巡演单场收入从10万美元升至50万美元,年演出超200场[14] 多元化业务布局 - 文化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实景演出形成品牌效应[12] - 知识产权运营:通过游戏授权、联通号码开光等创新方式创收[14] - 地产投资:关联公司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曾以4.52亿元竞得郑州商业用地[17] - 海外扩张:1999年起武僧团登陆英国白金汉宫,计划在澳洲建酒店和高尔夫球场[14][18] - 文创开发:推出禅意香薰、"扫地僧"玩偶等年轻化产品[14] 商业化争议与挑战 - 门票收入分配引发与嵩山景区管委会矛盾,2014年爆发公开冲突[17] - 2015年被举报存在多重身份问题,虽经调查仍存舆论质疑[17] - 2022年关联公司高价拿地引发"进军房地产"质疑[17] - 现存7家投资公司中,8家被注销,1家被吊销[18] - 商业化运作被指与佛门"清心寡欲"原则形成对立[16]
“佛门CEO”释永信被查,方丈的商业版图究竟有多大?
凤凰网财经· 2025-07-27 12:59
少林寺商业化发展历程 - 1982年电影《少林寺》以1毛票价创1.6亿票房神话,首次尝到流量经济甜头 [7] - 1994年起诉"少林寺牌火腿"侵权胜诉,开启系统注册商标保护"少林"IP [7] - 1996年注册域名建立官网,公开《易筋经》等武功秘籍吸引全球关注 [7] - 1997年成立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系中国佛教界首家公司 [7] - 2008年成立核心平台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全资控股14家公司 [10][12] 商业版图与收入结构 - **文化旅游**:2010年旅游收入占登封财政1/3,2017年景区门票收入3.5亿元,衍生体验项目收入1.2亿元,2019年游客420万人次创12亿元总收入 [12] - **大健康产业**:少林药局开发活络膏等产品,2019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13] - **电商与新零售**:淘宝店"少林欢喜地"2020年销售额2300万元,抖音直播带货首秀达500万元 [14] - **海外市场**:武僧团全球巡演单场收入从10万美元升至50万美元,年演出超200场 [14] - **知识产权**:截至2022年累计申请商标706个,覆盖食品、珠宝、饮料等45类 [15] 争议事件与资本运作 - 2014年因门票分成问题与嵩山景区管委会公开冲突 [18] - 2015年被举报涉及私人关系与资产侵占,调查后部分举报被认定不实 [18] - 2022年关联公司河南铁嵩数字科技以4.52亿元竞得郑州商业用地 [18] - 海外投资包括澳洲四星酒店和高尔夫球场项目,现存续7家公司,8家注销 [19] 商业模式创新 - 首创"宗教+商业"模式,涵盖文旅、知识产权、大健康、科技四大领域 [12] - 通过授权网游、合作开发音乐、拍卖开光联通号码等前卫方式创收 [15] - 采用"非遗传承+现代工艺"包装传统秘方,打造中医药网红品牌 [13]
森宇发力数字员工 探索大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森山模式”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形态,通过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全链条的数字化、智能化和 精准化管理。近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铁皮石斛产业领军企业森宇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森 宇")率先引入实在Agent数字员工,构建从数据采集、分析到业务决策的"人机协同"体系,为企业数字 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进一步推动智慧农业与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数字员工正通过自动化与智能化重塑效率边界。从订单处理到 物流跟踪,从成本控制到战略升级,数字员工以零错误、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重塑着供应链的每一 个环节。 | 森山健康硅谷大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森山健康小镇实时动态数据 | 森山铁皮石斛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