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

搜索文档
良品铺子“花生上树”翻车,系误用AI生成图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3:21
良品铺子舆情事件 - 公司因在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错误使用AI生成的图片素材而引发舆情 图片显示花生果实"上树"及背景中出现收割机收割花生的错误场景[2] - 公司于8月28日作出正式回应 承认工作疏忽并立即更新修正相关页面 同时启动全面科学性核查[2] - 舆情暴露AI技术赋能商业领域的典型问题 企业因追求内容生产速度而忽略常识和事实准确性 损害品牌形象并误导公众认知[3] 泡泡玛特舆情事件 - 公司新品THE MONSTERS"心底密码"搪胶毛绒挂件盲盒(迷你Labubu)被消费者吐槽实物体积小且做工差 产品高约10.5厘米(不含挂绳) 单个盲盒售价79元 整套售价1106元[4][5] - 消费者反映产品存在歪头等品控问题 店员回应称展示实物可能因触摸过多导致问题 消费者可自行调整[5] - 公司被指存在"饥饿营销"策略 此前产品多次出现歪头、掉漆、开线等品控问题 反映快速扩张与质量管控间需寻找平衡[6] 行业观察 - 消费品牌与公司经营全流程环节绑定程度不断加深 舆情出现及演变考验品牌长期建设和应急策略有效性[1] - 潮玩行业正从"饥饿营销"转向"品质驱动" 品牌需通过供应链升级和质检标准流程透明维持IP热度及溢价能力[6] - AI生成技术作为创意辅助工具可降低制作成本提升效率 但需严格审核流程与把关机制避免违背常识[3]
良品铺子“花生上树”翻车,系误用AI生成图片|消费舆警指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1:43
核心观点 - 消费品牌舆情管理成为衡量企业品牌运营和危机应对能力的关键指标 南方财经全媒体推出《消费舆警指数》量化评分机制 从舆情管理及响应、舆情回应、事件处理、品牌影响四个维度评估企业表现 [1] - 良品铺子因AI生成图片错误引发"花生上树"舆情事件 公司紧急道歉并启动全面核查 暴露AI技术应用中的审核漏洞 [2] - 泡泡玛特新品迷你Labubu盲盒被指做工差、价格虚高 品控问题持续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 反映潮玩行业需平衡扩张速度与质量管控 [6][7] 舆情事件分析 良品铺子"花生上树"事件 - 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错误使用AI生成图片 将花生果实绘制在树上 背景出现收割机收花生等违背常识的场景 [2] - 8月28日公司正式道歉 承认工作疏忽导致错误图片素材使用 立即更新相关页面并启动全面科学性核查 [2] - 事件暴露AI技术赋能商业领域的典型问题 企业过度追求内容生产速度而忽略事实准确性 审核流程存在明显缺陷 [5] 泡泡玛特品控争议事件 - 8月28日新品THE MONSTERS"心底密码"搪胶毛绒挂件盲盒(迷你Labubu)即将发售 单个售价79元 整套售价1106元 [6] - 实物产品高约10.5厘米(不含挂绳) 被消费者吐槽体积过小、做工粗糙、普遍存在歪头现象 [6] - 店员回应称展示样品因多人触摸可能变形 建议消费者自行调整 未涉及品控改进措施 [6] - 公司此前多次出现产品歪头、掉漆、开线等质量问题 被指实施"饥饿营销"策略 [6] 行业影响 消费行业舆情管理 - 舆情事件应对需考察企业品牌长期建设与应急策略有效性 反映整体企业文化与运作机制特征 [1] - 《消费舆警指数》包含14个二级指标 涵盖预防机制、回应直接度、信息透明度、处理长效性等维度 按百分制进行量化评估 [1] 潮玩行业发展 - 行业正从"饥饿营销"向"品质驱动"转型 需通过供应链升级和质检标准透明化维持IP热度 [7] - 若持续缺乏实质品控改进 可能削弱潮玩品牌作为"超级IP"的溢价能力 [7]
上半年增收不增利,处于转型阵痛期的来伊份谋求新突围
华夏时报· 2025-08-29 14:15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9.40亿元,同比增长8.21% [4] - 归母净利润-5068.39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4] - 扣非净利润-5661.32万元,同比下降536.91%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39.54万元,同比下降78.68% [4] 盈利能力分析 - 毛利率32.61%,同比下降8.67个百分点 [6] - 净利率-2.27%,同比下降3.00个百分点 [6] - 第二季度毛利率30.21%,同比下降10.73个百分点 [7]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24.20% [9] 业务结构变化 - 直营门店收入下降78.69%至8.75亿元 [8] - 加盟店收入增长78.71%至7.22亿元 [8] - 电商业务收入增长23.29%至1.80亿元 [8] - 特殊团购渠道收入下跌28.08%至8558.97万元 [8] 门店运营状况 - 门店总数2979家,净减少106家 [8] - 直营门店减少90家至1395家 [8] - 加盟门店减少16家至1584家 [8] - 2024年全年净减少门店600家 [8] 行业竞争环境 - 零食量贩品牌以低价+散称模式快速扩张 [5] - 零食集合店对传统品牌造成严重冲击 [5] - 消费端倒逼产业端创新与升级 [11] - 高端品牌零食仍存在市场空间 [11] 战略转型举措 - 积极布局酒水饮料、乳制品、现制咖啡等第二增长曲线 [9] - 加强单品品牌化建设(来吃鸭、居司令、嗨吃无骨等) [9] - 坚持不降价策略,注重产品价值提升 [13] - 探索外部渠道合作模式 [13] 增长驱动因素 - 新业务渠道拓展与新模式业务收入增加 [4] - 加盟扩张带来销售与管理费用下降 [5] - 创新产品表现良好 [5] - 电商业务明显增长 [5] 面临挑战 - 直营门店店数及收入同比下降 [5] - 新业务毛利结构与传统业务存在差异 [7] - 上游成本提升侵蚀利润 [7] - 门店租金提高与销售费用增加 [9]
瓜子界顶流“翻车”?洽洽半年报亏到瓜子壳都不剩
中金在线· 2025-08-29 12:2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7.52亿元,同比下滑5.05% [1] - 归母净利润8864万元,同比暴跌73.68%,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48亿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缩水76.12% [1] - 26家机构对全年净利润预测均值为6.40亿元,同比下降24.61% [1] 成本与盈利压力 - 葵花籽原料采购成本受国际粮油行情和天气影响显著上升 [2] - 瓜子作为价格敏感型产品难以提价,利润空间被压缩 [2] - 电商渠道毛利率较低,虽收入增长24.79%至4.51亿元,但仅占总营收16.38% [2] 市场竞争格局 - 量贩零食店占据2024年零食消费渠道37%份额,超越超市和电商 [3] - 万辰集团一季度净利润暴涨33倍,鸣鸣很忙门店数量达1.4万家 [3] - 公司传统经销商模式占营收71.67%,面临新兴渠道冲击 [3] 战略转型举措 - 推出山野系列瓜子、瓜子仁冰淇淋等五款新品,向综合零食商转型 [3] - 数字化服务覆盖56万家终端网点,并计划开拓东南亚、中东及欧美市场 [3] - 电商渠道通过定制款产品和抖音直播提升竞争力 [2]
净利暴增500倍!万辰集团斩获“20cm”涨停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8-29 10:0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5.83亿元 同比增长106.89% [1][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4.72亿元 同比增长50358.8% [1][2]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23.29亿元 同比增长247.86% 归母净利润2.9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 - 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营业收入117.16亿元 归母净利润2.09亿元 [2] 业务结构分析 - 量贩零食业务成为核心增长极 上半年营收223.45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约98.9% [2] - 食用菌业务贡献营收2.38亿元 占比约1.1% [2] - 门店总数达15365家 期内净增门店1169家(新开1468家 关闭299家) [2] 历史业绩对比 - 2022年上半年营收2.02亿元 归母净利润177.54万元 [2] - 2023年上半年营收22.17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557.32万元 [2] - 2024年上半年营收109.15亿元 归母净利润93.46万元 [2] 资本运作动态 - 拟以13.79亿元现金收购南京万优49%股权 持股比例从26.01%提升至75.01% [3] - 南京万优运营"来优品"品牌 管理3212家门店 2024年营收77.12亿元 净利润2.46亿元 [3] - 标的公司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不低于3.2亿元/3.3亿元/3.5亿元 [3] - 拟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3] 市场反应 - 半年报发布后股价涨停 报211.8元/股创历史新高 [1] - 最新市值达397.4亿元 [1]
食品饮料行业双周报(2025、08、15-2025、08、28):业绩表现分化,关注白酒旺季动销反馈-20250829
东莞证券· 2025-08-29 08:07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1] 核心观点 - 食品饮料行业业绩表现分化 需重点关注白酒旺季动销反馈[7] - 白酒板块内部业绩分化显著 高端酒企展现韧性 次高端及区域酒企承压[7] - 大众品板块受益于消费旺季及政策利好 啤酒、乳品、零食等细分领域存在结构性机会[7] 行情回顾 - SW食品饮料指数期间上涨3.04% 跑输沪深300指数3.92个百分点 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1位[7][14] - 细分板块中其他酒类涨幅达7.50% 表现最佳 肉制品板块下跌0.73% 表现最差[7][15] - 约80%个股实现正收益 酒鬼酒(+28.67%)、安记食品(+21.75%)、一鸣食品(+21.62%)涨幅居前[19] - 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当前PE(TTM)为21.17倍 低于近五年均值33倍 相对沪深300PE为1.59倍 低于近五年中枢2.7倍[21][22] 行业数据跟踪 - 白酒批价表现分化:飞天茅台散装批价下降50元至1810元/瓶 普五批价下降10元至860元/瓶 国窖1573价格持平于835元/瓶[25] - 调味品原料价格波动:豆粕价格下降24元至3102元/吨 白砂糖下降70元至5910元/吨 玻璃价格下降0.6元至13.88元/平方米[27] - 啤酒成本端变化:大麦均价微涨2.5元至2232.5元/吨 铝锭上涨10元至20670元/吨 瓦楞纸上涨90元至3310元/吨[33] - 乳品及肉制品价格:生鲜乳价格持平于3.02元/公斤 猪肉批发价下降0.41元至19.82元/公斤 生猪存栏量达4.24亿头 同比增长2.2%[39][41] 行业动态 - 1-7月烟酒类零售总额3740亿元 同比增长5.2% 其中7月单月增长2.7%[44] - 啤酒进出口分化:出口量增长22.1%至4.60亿升 进口量下降1.5%至2.13亿升[45] - 白酒产量持续下滑:1-7月累计产量214.6万千升 同比下降5.2%[46] - 酒饮茶制造业营收9347.1亿元 同比增长1.8% 利润总额1655.4亿元 同比下降2.8%[48][49] 上市公司业绩 - 白酒企业业绩分化:五粮液营收增长4.19%至527.71亿元 贵州茅台保持稳健 而洋河股份营收下降35.32% 酒鬼酒净利润骤降92.6%[50][51][52] - 大众品龙头表现亮眼:海天味业营收增长7.59%至152.30亿元 青岛啤酒净利润增长7.21%至39.04亿元 盐津铺子营收增长19.58%至29.41亿元[53][54][57] - 乳业龙头伊利股份营收增长3.37%至619.33亿元 但净利润下降4.39%至72.00亿元[56] 投资建议 - 白酒板块重点关注确定性强的贵州茅台(600519) 及次高端与区域酒企山西汾酒(600809)、酒鬼酒(000799)、古井贡酒(000596)[7][58] - 大众品板块建议关注海天味业(603288)、青岛啤酒(600600)、伊利股份(600887)、东鹏饮料(605499)、三只松鼠(300783)[7][58] - 啤酒板块需跟踪旺季销量及成本指标 调味品板块关注消费力修复与产品结构优化 乳品板块受益于育儿补贴政策需求有望提振[7]
“花生上树”宣传图引吐槽,良品铺子致歉:系错误使用AI生成图片
新浪财经· 2025-08-29 03:32
营销事件与公司回应 - 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错误使用AI生成的图片素材 显示花生果实悬挂枝头 违反科学常识[1] - 另一张宣传图被指背景中的花生地像玉米地 出现收割机收割花生的错误场景[3] - 公司回应称因工作疏忽导致 已对相关页面更新修正并启动全面科学性核查 同时升级内容审核机制[7] 财务与经营状况 - 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涉及股权纠纷诉讼 涉案金额由9.96亿元升至10.23亿元[1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29亿元 同比下降27.21% 归母净利润-9355.31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12]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9亿元 去年同期为746.33万元 主要因产品售价下调、门店结构优化及线上渠道流量费用上升影响[12] 产品与业务描述 - 涉事产品为压缩饼干(花生味) 宣称甄选吉林扶余四粒红花生[8] - 产品主打"小体积 大能量 顶饱抗饿"特性[9] - 标注0反式脂肪酶成分[10]
从单打独斗到集体出海,新消费品牌掀起一场"中国潮流"风暴
搜狐财经· 2025-08-28 18:07
中国新消费品牌出海模式转变 - 从单兵作战转向抱团出海 中国新消费品牌正以集体力量重新定义海外市场游戏规则[3] - KKV带领100多个品牌集体出海 标志中国新消费品牌进入集团军作战新阶段[8] 头部品牌东南亚市场表现 - 蜜雪冰城两年内在东南亚开设近5000家门店 平均每日新开7家店[4] - 泡泡玛特LABUBU潮玩在越南电商平台创下一季度52亿越南盾销售纪录 相当于每日销售额达60万人民币[8] - 泡泡玛特被泰国媒体称为皇家同款 成为泰国公主包搭子[6] KKV抱团出海模式优势 - 建立统一认证服务体系 组建20-30人专业进出口团队 认证流程从8个月压缩至2个月[16] - 采用零成本准入机制 品牌方费用占比从25%-30%降至5%以下[16] - 自研零售管理系统实现秒级数据挖掘 精准分析SKU销售表现[17] - 在核心商圈黄金地段开店 为合作品牌提供高曝光平台[17] 合作品牌出海成果 - 慕容化妆品100多个护肤单品通过KKV进入东南亚五国 月销售额达国内业务30%[10] - 亲亲食品借助KKV大数据分析推出热带水果口味产品 6个月完成四国市场布局[12] - 半亩花田在马来西亚KKV门店单店月销超国内同类门店20%[14] - 吉饮咖啡东南亚市场贡献公司海外业务60%收入[15] 东南亚市场战略价值 - 区域人口6.8亿 越南35岁以下人口占比58% 菲律宾达62% 印尼超55%[21] - RCEP协议生效后物流成本降低15% 通关时间从3-5天缩短至1-2天[25] - 东南亚人均化妆品消费额仅为中国1/3 但增长速度是中国2倍以上[26] - 华人人口超3000万 文化相近性降低品牌本土化成本[23] KKV集团扩张规划 - KKV门店达550家 调色师THE COLORIST达320家 X11超170家[31] - 海外门店有望在2027-2028年达1000家规模 海外营收或成集团支柱板块[32] - 形成KKV 调色师 X11多品牌矩阵出海格局 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31] 中国品牌文化输出 - 百雀羚传递东方美学 吉饮展现中式生活方式 半亩花田体现健康生活态度[29] - 东南亚年轻人因中国电视剧 音乐对中国品牌产生天然好感[23] - 社交电商平台普及催生探店经济 TikTok网红探店视频获超2000万次观看[27]
三只松鼠(300783):2Q25收入高增业绩略有亏损,烘焙及综合品类快速扩张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28 15:19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三只松鼠的具体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三只松鼠2Q25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但业绩出现亏损 烘焙及综合品类快速扩张 [1] - 公司全渠道运营体系成熟 短视频平台成为增长新引擎 [4] - 坚果品类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全品类协同发展 [5] 财务表现 - 1H25总营业收入54.8亿元 同比增长7.9% 其中2Q25营收17.5亿元 同比增长22.8% [2] - 1H25归母净利润1.4亿元 同比下降52.2% 扣非归母净利润5082.8万元 同比下降77.8% [3] - 2Q25归母净利润-1.0亿元 同比下降441.4% 扣非归母净利润-1.1万元 [3] - 1H25毛利率25.1% 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2Q25毛利率21.6% 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3] - 1H25销售费用率20.4% 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2.8% 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3] 业务板块表现 - 坚果业务1H25营收27.3亿元 同比下降1.0% 毛利率23.9% 同比下降2.6% [2][3] - 烘焙业务1H25营收6.8亿元 同比增长12.0% 毛利率22.7% 同比上升1.1% [2][3] - 综合品类1H25营收14.0亿元 同比增长49.7% 毛利率32.01% 同比上升1.53% [2][3] 渠道发展 - 线上渠道营收占比78.4% 其中抖音系平台贡献14.78亿元 占比27.0% [4] - 线下分销业务营收9.4亿元 同比增长40.2% [4] - 国民零食店数量达353家 收入1.8亿元 [4] - 通过"D+N"全渠道协同体系实现线上线下均衡发展 [4] 产品与竞争优势 - 坚果类产品连续八年中国市场销量领先 [5] - 成功打造每日坚果、夏威夷果等多款销售额过亿元明星单品 [5] - 紫皮腰果、开心果等多款产品销量突破五千万元 [5] - 自建工厂提升自产比例 与头部供应商合作保障供应链稳定性 [5] - 自有品牌占比超90% 增强产品粘性和客单价 [5]
三只松鼠(300783):营收快速增长 费用投入&折摊增加利润短期承压 看好线下分销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8-28 08:4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78亿元,同比增长7.94% [1] - 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下降52.22%,扣非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降77.75%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7.54亿元,同比增长22.77%,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0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12亿元 [1] 分产品收入结构 - 坚果类产品收入27.31亿元,同比下降1.03%,仍为最大收入来源 [1] - 烘焙类产品收入6.82亿元,同比增长11.96% [1] - 综合类产品收入13.98亿元,同比增长49.70%,增速最快 [1] 分渠道收入表现 - 线上渠道收入42.95亿元,同比增长5.01%,其中抖音系收入14.78亿元(增长20.75%),天猫系收入8.82亿元(下降18.56%),京东系收入8.08亿元(增长1.89%) [1] - 线下渠道收入11.83亿元,同比增长20.06%,其中分销业务收入9.38亿元(增长40.21%),门店业务收入2.45亿元(下降22.61%) [1]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5.08%,同比下降0.77个百分点,但环比上升2.29个百分点 [2] - 坚果类毛利率23.91%,下降2.64个百分点,主要因原料成本上涨 [2] - 烘焙类毛利率22.71%,上升1.09个百分点,综合类毛利率32.01%,上升1.53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期间费用率29.82%,同比上升4.53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24.16%(上升3.0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5.16%(上升1.63个百分点) [2]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聚焦品质人群需求,推进高端化、品质化和差异化战略 [3] - 供应链方面扩建集约基地,提升坚果和零食自产比例,强化大单品策略 [3] - 渠道运营细化,线下分销加速全品类适配和全渠道渗透,打造千万级日销品矩阵 [3] - 探索三只松鼠"生活馆"模式,新增现制烘焙、生鲜、日化等高频率品类,自有品牌占比超90% [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9.61亿元、137.17亿元、155.40亿元,同比增长12.61%、14.67%、13.29%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2亿元、5.37亿元、6.42亿元,同比增长1.12%、30.36%、19.4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