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5月经济数据点评:如果Q2GDP增长超过5%
长江证券· 2025-06-16 23:30
经济增长 - 二季度GDP增速有望稳定在5%以上,前两个月或稳定在5.3%以上[7] 生产情况 - 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至5.8%,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升至6.2%[7] - 5月产销率回落至95.9%,为2001年以来同期新低;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持续低于1%[7] 投资情况 - 5月固定资产同比增长2.9%,较上月明显回落[7] - 5月新口径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回落至5.1%、旧口径基建投资同比增速维持在9.9%[7] - 5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回落至7.8%[7] - 5月地产投资同比增速降至 -12%,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降至 -3.3%[7] 消费情况 - 5月社零增速同比增速回升至6.4%,限额以上零售同比增速回升至8%[7] - 汽车、家电、通讯器材对社零的贡献仍在35%左右[7] 风险提示 - 外部经济环境波动性放大,政策相机抉择仍有不确定性[2][76]
城市24小时 | 提升能级,这个国家级都市圈“划重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15:56
郑州都市圈建设 - 河南省政府召开郑州都市圈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强调以提升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区域影响力为目标,构建"主副协同、区域统筹、圈层一体"的发展格局 [3] - 郑州都市圈将加快建设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现代化交通都市圈,建强高铁"主骨架",拓展城铁覆盖面,提升公路通达率 [3] - 郑州都市圈将加快建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现代化产业都市圈,做强先进制造业集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3] - 郑州都市圈将加快建设繁荣兴盛、文旅融合的现代化文化都市圈,加强文化传承保护利用,构建现代化文旅产业体系 [3] - 郑州都市圈已获批为全国17个"国家级都市圈"之一,2024年4月河南出台一揽子规划,包括都市圈交通、产业、公共服务、能源、生态、水利6个专项规划 [4] - 郑州都市圈与武汉都市圈、合肥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一道闯入《2024年中国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报告》20强,均处在发展型梯队 [4] - 郑州都市圈将构建"一主一副、三轴四极"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其中一主是郑(港)汴许主引擎,一副是洛济深度融合区 [4][6] - 郑州都市圈在产业、交通、公共服务等领域已有实质性进展,目前当务之急是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打破行政壁垒 [7] 其他地区发展动态 - 江苏省政府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城市足球联赛撬动作用,促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 [8] - 辽宁省发布《辽宁省加快推进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在繁荣文化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27年"文体旅产业成为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目标 [9] - 广西启动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包括人工智能新型研发机构、人工智能联合创新中心和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三种类型 [10] - 海南省印发《海南省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建设基础级智能工厂100家以上,认定先进级智能工厂20家以上 [12] - 宁德时代在宜宾成立动力电池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 [13] 消费市场数据 - 5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 4%,比上月加快1 3个百分点 [14] - 5月份商品零售额36748亿元,增长6 5%,餐饮收入4578亿元,增长5 9% [15] - 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4 6%、21 8%、28 3% [15] - 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171亿元,同比增长5 0%,全国网上零售额60402亿元,同比增长8 5% [15] 城市榜单 - 2024—2025年度"美好生活典范城市"揭晓,深圳、成都、武汉、大连成为"美好消费"典范城市,合肥、杭州、长沙、乌鲁木齐成为"美好焕新"典范城市 [16] - 青岛、厦门、郑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为"美好健康"典范城市,宜宾、湖州、无锡、莆田成为"美好宜居"典范城市 [16]
2025年5月经济数据点评:政策驱动特征明显
招商证券· 2025-06-16 15:12
工业增加值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0.61%,1 - 5月累计增速6.3%,高于市场预期[4]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4.3%,占比36.7%,连续27个月超30%[4] - 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回落至8.6%,较4月降1.4个百分点,外需出口交货值同比0.6%,内需消费品制造业同比增长2.5%[4] 固定资产投资 - 1 - 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为今年最低,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贡献率63.6%[4] - 1 - 5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长8.5%,单月增速从4月8.2%降至5月7.8%[4] - 广义基建投资增速10.42%,较4月降0.43个百分点,5月地产投资增速 - 10.7%,降幅扩大0.4个百分点[4][5] 消费 - 5月社零总额4.13万亿元,同比增长6.4%,1 - 5月累计增长5.0%,消费复苏动能增强[5] - 必选消费中,粮油食品类增14.6%、烟酒类增11.2%,可选消费中,家电音像器材类增53.0%、家具类增25.6%,汽车类增1.1%[5] 未来展望 - 6月生产端增速或放缓,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预计超6%[5] - 6月投资端制造业与基建相对高位,地产拖累持续,社零增速或小幅回落[5]
宏观经济宏观月报:5月增长动能从出口与投资转向消费-20250616
国信证券· 2025-06-16 13:12
经济增长与动能转换 - 5月中国经济延续稳健增长,GDP同比增速约5.0%,持平全年目标,增长动能从出口与投资转向消费[2][12]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191947亿元,同比增长3.7%,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38098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出口22767亿元,增长6.3%,进口15331亿元,下降2.1%[1] 就业与生产 - 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就业出现改善[1][17] - 5月工业小幅走弱,服务业走强,服务业生产指数当月同比增速为6.2%,较4月回升0.2个百分点[19][27] 需求端表现 - 5月投资景气继续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为2.9%,较4月回落0.7个百分点[31] - 5月消费同比明显上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为6.4%,较4月上升1.3个百分点[41] - 5月出口同比回落但仍处偏高水平,出口当月同比为6.3%,较4月回落3.0个百分点;进口当月同比为 -2.1%,较4月回落2.9个百分点[47] 通胀情况 - 5月CPI同比维持稳定,核心CPI延续温和上涨,PPI同比降幅继续扩大[50][63] - 预计6月CPI同比回升至零,PPI同比回落至 -3.4%[50][72] 消费趋势与风险 - 2025年下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或持续增强[3][16] - 风险提示为政策刺激力度减弱,海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3][76]
中国宏观数据点评:5月消费表现强劲,但投资和生产数据逊于预期
浦银国际· 2025-06-16 09:35
消费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从4月的5.1%加快到6.4%,远高于市场预期的4.9%,服务零售、餐饮、商品零售增速均上升,通讯器材和家电销售增速大幅上升[2] - 服装销售增速回升1.8个百分点到4.0%,化妆品和黄金珠宝销售增速下滑,和房地产相关的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和家具销量小幅下滑,但家具零售额维持25%以上高增速[2] 投资 - 5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降至3.7%,略低于市场预期和4月的4.0%,三大主要分类投资增速均下滑[3] - 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跌幅扩大0.4个百分点到 - 10.7%,商品房销售累计同比增速下滑,6月上半月房产销售面积较去年同期下滑9.4%[3] - 基建投资同比增速5月下滑0.2个百分点到5.6%,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0.3个百分点到8.5%[3][10] 生产 - 5月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速从4月的6.1%下滑到5.8%,低于市场预期的6.0%,制造业生产增速下滑0.4个百分点到6.2%[7] 外需 - 5月出口(按美元计价)同比增速从4月的8.1%下滑至4.8%,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同比跌幅扩大到 - 34.5%,但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强劲[12] 政策 - 预计增量政策刺激至少挪后至9月,7月下旬季度政治局经济会议或不发布显著增量政策措施,短期内重视已公布政策落实和成效观望[1][13] - 中期来看,政府最快9月或推出0.5 - 1.0万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央行下半年有望降准50个基点、降息10 - 20个基点[1][13] 其他 - 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下滑0.1个百分点到5.0%,好于预期的5.1%,31大城市失业率同样下降0.1个百分点到5.0%[7] - 5月社融增速持平在8.7%,M2增速下滑0.1个百分点到7.9%,企业和居民贷款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100亿元和217亿元[9]
超3300只个股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6-16 04:18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报3378.78点涨0.05% 深成指报10134.81点涨0.13% 创业板指报2051.34点涨0.37% [1] - 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上涨 稳定币概念股领涨 IP经济 油气 地产 算力 新能源 AI应用题材活跃 [1] - 创新药 黄金 白酒板块回调 [1] 板块涨跌 - 油气开采及服务板块涨幅+4.42% 主力金额-10.27亿 游戏板块涨幅+3.50% 主力金额+8.01亿 影视院线板块涨幅+3.09% 主力金额+13.44亿 [2] - 风电设备板块涨幅+2.96% 主力金额+4.03亿 可燃冰板块涨幅+2.77% 主力金额-4.72亿 电子身份证板块涨幅+2.70% 主力金额+7.60亿 [2] - 贵金属板块跌幅-1.79% 主力金额-4.88亿 毛发医疗板块跌幅-1.07% 主力金额-1.26亿 青蒿素板块跌幅-0.97% 主力金额-7111万 [2] 油气板块分析 - 油气开采板块强势 准油股份 贝肯能源 洲际油气等涨停 [4] - 中长期原油供需格局仍具备景气基础 持续看好"三桶油"及油服板块 能源价格下降利好下游炼化企业 [5] - 油价有底 石油企业业绩确定性高 叠加高分红特点 估值有望提升 国内鼓励油气增储上产 [5] 机构观点 - A股暂时处在技术偏弱但基本面有支撑的震荡格局 短期关注沪指20日均线3370点支撑 [7] - 科技板块包括算力 光模块 新能源板块包括固态电池 消费板块近期波段走强 [7] - 科技成长或将成为扩张主力 消费复苏呈现分化趋势 建议维持"哑铃策略" 布局科技成长与消费红利稳定品种 [7]
投资策略周报:关于港股和消费的两大核心问题-20250615
开源证券· 2025-06-15 05:13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以来AH溢价显著收窄,在互联网平台反垄断监管趋缓催化下,AH溢价率有望进一步回落至2016 - 2019年相对低位;消费板块应以盈利增速的边际变化(Delta G)为核心线索,从未来、现在与过去三个时间维度梳理结构性机会;大变局下行业配置给出“4 + 1”建议 [1][2][3] 分组1:AH溢价的回落仍有进一步空间 AH溢价产生的原因 - AH溢价根本原因在于分母端估值差异,2015年以来A/H持续溢价原因包括A股相对港股有估值溢价、分母端流动性锚不同、A股有流动性溢价和打新“看涨期权”溢价 [14][15][22] 本次AH溢价走势背离“常态”的原因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截至2025年6月9日,年内净流入总额达6658亿元,流入节奏加快,造成部分A股定价异常,提示其被低估机会 [23] - 分母端流动性锚阶段性改变,美元指数走弱使香港基础货币扩张,流动性改善,Hibor走低,支撑港股估值,推动AH溢价阶段性收窄 [24] AH溢价未来趋势 - AH溢价指数处于自2015年来的40.2%分位值,较3月12日下跌5.3%,仍有进一步下行空间,港股个股辨识度高吸引南下资金,A/H估值有望进一步平衡 [30][31] 分组2:消费应以Delta G为核心线索 新消费VS传统消费 - 新旧消费界限日益模糊,单纯以新旧划分投资逻辑不合时宜,Delta G成为关键指标,能反映行业底部修复、业绩反转或加速增长趋势 [35][36] 三条主线下消费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 景气预期:个护用品、调味发酵品Ⅱ等行业近期盈利预测增速边际抬升,饮料乳品Δg边际变化最显著 [42] - 盈利预测上调幅度:互联网电商、摩托车等行业盈利预测显著上修,食品饮料、贸易Ⅱ等行业虽Delta G为负但优于A股,有一定抗风险能力和转型潜力 [54][55][56] - 实际财报线索中的Delta G:乘用车、黑色家电等行业盈利增速持续边际上行;包装印刷、个护用品等行业2024年报为负、2025Q1转正,业绩反转信号强烈 [58][60][61] 分组3:投资建议 - 行业配置“4 + 1”建议:“内循环”内需消费关注盈利增速边际改善细分领域;科技成长自主可控 + 军工关注AI +等;成本改善驱动关注养殖等;出海结构性机会关注中欧贸易和小品类出海;中长期底仓配置稳定型红利等 [3][64]
以史为鉴丨3年前俄乌冲突爆发后,A股是怎么走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5 01:05
市场表现 - 6月9日至6月13日交易周,A股前4天表现平稳,周五突然放量下跌,主要受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引发的全球避险情绪影响 [1][2] - 冲突导致原油、黄金、军工板块逆势走强,金融、新消费、游戏、传媒等板块上攻节奏被打断 [4] -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时,A股三大指数当日全线下跌,创业板指收跌2.11%,但恐慌情绪未持续,后续出现修复性反弹 [6][8] 板块分化 - 地缘冲突初期,油服工程、贵金属、地面兵装等防御性板块领涨:2022年2月24日油服工程涨7.13%,贵金属涨7.06%;2025年6月13日油服工程涨6.41%,地面兵装涨4.68% [9][10] - 消费及科技板块承压:2022年2月24日IT服务板块跌5.00%,游戏板块跌4.64%;2025年6月13日化妆品板块跌4.51%,文娱用品跌4.08% [11] - 军工板块在冲突初期表现强势但后续分化,能源与贵金属板块走势与大宗商品价格高度相关 [11] 历史规律 - 地缘冲突对A股的短期影响呈现三大规律:避险情绪主导初期行情、一周内出现修复性反弹、板块分化显著 [15][16][17][18] - 中长期市场走势仍取决于政策与经济基本面,情绪平息后市场将回归原有节奏 [19][21] 后市展望 - 东兴证券研报认为沪指3400点是一轮中长期慢牛起点,中国资产重估提升A股吸引力 [22][23] - 三季度或成行情转折点,7-8月半年报披露期及关税谈判节点可能触发政策发力 [26] - 下周需关注5月经济数据发布、LPR报价、美联储议息会议及陆家嘴论坛等事件 [27][29][31] 流动性及市场动态 - 下周A股限售股解禁规模达454.58亿元,迪阿股份解禁市值最高为112.03亿元 [31][32] - 中国人民银行下周将开展4000亿元6个月期逆回购操作,对冲8582亿元到期逆回购 [33] - 上证580指数将于6月16日发布,反映沪市中小市值公司表现 [33]
国泰君安:“狮子之力”空袭,美股或承压
格隆汇· 2025-06-14 03:56
美股市场整体表现 - 近期美股主要股指稳步回升,延续自4月初市场触底以来的修复趋势,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2.3%,纳斯达克100指数累计上涨2.6% [4] - 推动美股上涨的因素包括美国就业数据好于预期、通胀率回落以及中美经贸会谈有进展 [2][4] - 中东局势变化压制美股风险偏好,限制进一步上涨空间 [2][4] 行业表现分析 科技行业 - 信息技术行业近10日累计上涨4.0%,表现靠前 [5] - 中美经贸磋商取得进展缓解市场担忧,科技企业为代表的跨国企业盈利预期改善 [2][5] - 此前特朗普加征关税曾引发科技股剧烈回调,因市场认为将提高跨国企业成本 [5] 能源行业 - 能源行业近10日累计上涨5.5%,表现强势 [5] - 中东局势紧张推动国际油价上涨,以色列对伊朗袭击导致油价进一步飙升 [2][8] - 投资者担忧霍尔木兹海峡可能被封锁,预期油价将进一步攀升 [2][8] - EIA预测美国原油产量将下降,为2021年以来首次 [8] 消费行业 - 必需消费和可选消费行业表现疲弱 [11] - 消费企业承担了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大部分成本压力,5月海关关税收入达230亿美元,同比飙升270% [11] - 商品价格未上涨可能因企业不愿失去客户而自行承担成本,导致盈利预期受损 [11] 通胀数据影响 - 5月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2.4%;核心CPI环比上涨0.1%,同比2.8%,均低于预期 [11] - 能源价格低位和部分商品价格下降推动通胀放缓 [12] - PPI同比上涨2.6%,核心PPI同比增长3.0%,创2024年8月以来最低 [12] - 通胀数据温和为美联储提供政策灵活性,市场对年内降息2次预期升温 [13] 未来关注重点 - 中东局势可能导致油价反弹,引发再通胀风险 [13] - 关税对通胀的实质性影响尚未完全体现 [13] - 结构性机会关注传统能源、电信服务和科技行业 [13]
中金研究 | 本周精选:宏观、策略、房地产
中金点睛· 2025-06-14 00:27
房地产行业2025下半年展望 - 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分为三个阶段:住房交易量、房价、房地产投资企稳回升,供需结构改变带来的房价预期向上是核心转折信号 [2] - 政策端需更大决心推进实体市场供需结构调整和防范企业端风险,2025年大概率演绎"中政策"情景,销量因926政策效果超预期或略好于预期 [2] - 若价格预期转积极,总住房销量修复至历史合理水平的空间可观,新房交易量修复空间大于二手房,投资端指标有望在当年至滞后两年转入上行周期 [2] A股市场2025下半年展望 - 全年A股阶段性底部或已在4月初出现,下半年节奏预计"前稳后升",上行空间取决于财政政策对复苏趋势的支持力度 [7] - 配置聚焦确定性机会:产能周期视角、高景气度领域、分红确定性强的红利板块 [7] - 五大关注主题:并购重组、人工智能、超跌优质龙头、消费精细化、逆周期政策支持 [7] 港股市场2025下半年展望 - 2025上半年港股跑赢A股及全球市场,但表现集中于少数行业(仅35%个股跑赢指数),呈现脉冲式冲高回落特征 [12][13] - 下半年预计指数区间震荡,结构性行情主导,关注稳定回报(能源、银行)和成长性回报(科技硬件、汽车)板块 [14] - 科技硬件板块2025年YTD涨幅达101%,半导体板块2025年EPS预期增长247%,汽车与零部件板块EPS增长83% [14] 中国宏观2025下半年展望 - 经济呈现"准平衡"复苏:GDP增速改善但物价偏弱,金融周期调整导致总需求缺口走阔,劳动市场量价分化 [16] - 下半年房地产拖累或收窄,财政政策尚有余力,内需大幅变化概率低,出口受关税影响但保持韧性 [16] - 核心CPI通胀或小幅改善但仍偏弱,GDP同比增速略低于上半年,环比二季度减弱但下半年趋稳 [16] 新消费市场趋势 - 消费呈现"分级"特征:消费者倾向"有品质的低价"和"有理由的溢价",Z世代(16-30岁)成为新消费核心驱动力 [19] - 低能级城市消费潜力释放,房地产拖累减弱,新消费市场规模持续上升 [19] - 消费结构从大众消费向个性与理性消费转换,完整制造链和庞大市场支撑第三阶段发展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