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A股午评:三大指数集体下跌,创业板指跌1.71%,大消费板块逆势上涨,影视板块领跌,大金融走弱!超3400股下跌,成交额15350亿缩量1430亿
格隆汇· 2025-08-20 04:5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集体收跌 沪指跌0.05%报3725.22点 深成指跌0.66% 创业板指跌1.71% 北证50指数跌0.39% [1] - 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15350亿元 较上日缩量1430亿元 [1] - 全市场超3400只个股下跌 [1] 消费板块表现 - 白酒板块连续第三日上涨 食品饮料、旅游等大消费板块跟涨 [3] - 酒鬼酒(000799)2连板 全聚德(002186)、西安饮食(000721)涨停 [3] 小金属板块表现 - 小金属板块涨幅居前 东方锆业(002167)、云南锗业(002428)涨停 [3] - 华锡有色涨超9% [3] 金融板块表现 - 银行股普涨 中国银行(601988)、厦门银行涨超2% [3] - 邮储银行创历史新高 [3] 下跌板块表现 - 影视院线板块跌幅居前 慈文传媒(002343)跌近9% 华策影视(300133)跌近8% [3] - 医药板块集体走低 新天药业(002873)跌停 舒泰神(300204)、诺诚健华跌超8% [3] - 液冷服务器概念回调 康盛股份出现下跌 [3]
港股午评:恒指跌0.57%失守25000点,科技股、医药股普跌,光伏股强势,泡泡玛特再创新高
格隆汇· 2025-08-20 04:08
港股指数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午间收跌1.26% [1] - 恒生指数下跌0.57%并失守25000点关口 [1] - 国企指数下跌0.67% [1] 科技股表现 - 大型科技股普遍低迷 快手跌近5% 阿里巴巴跌1.6% 京东跌1.46% [1] - 百度跌1% 腾讯/网易/美团/小米均走低 [1] 医药类股表现 - 互联网医疗及创新药概念股大幅调整 [1] - 同源康医药大跌近22% [1] - 歌礼制药/诺诚健华/复星医药跌幅居前 [1] 金融与工业板块 - 中资券商股集体低迷 弘业期货/东方证券跌幅靠前 [1] - 重型机械/锂电池/家电/航空/建材水泥/钢铁股普遍走低 [1] 逆势上涨板块 - 光伏行业召开反内卷会议 [1] - 福耀玻璃绩后大涨近14% [1] - 内银股普遍上涨 小摩指中国银行股有望进一步上涨 [1] - 新消费概念股拉升 泡泡玛特大涨8.6%首次突破300港元 [1]
AI超级赛道,利好!上海,最新发布!
天天基金网· 2025-08-20 03:31
上海市"AI+制造"实施方案核心内容 - 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三年时间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 [2] - 目标包括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和100个标杆智能产品,推广100个示范应用场景,建设10个左右"AI+制造"示范工厂,发展5家左右综合集成服务商 [2] - 方案提出探索将企业生产数据作为银行贷款增信项,支持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并推动市区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精准投向语料建设、模型开发等项目 [2] 基础技术与行业应用 - 推动基础模型开展多模态算法创新,提升物理仿真、视觉处理和智能决策能力,加强对工业图纸、操作手册、产品缺陷等信息的识别 [4] - 聚焦集成电路、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船舶海工、航空航天、先进材料、钢铁、时尚消费品、医药制造等行业,打造细分领域行业模型和发展专用小模型 [4] - 在集成电路行业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光刻、缺陷检测等场景应用,提升良率和生产效率;在电子信息行业开展AI+机器人应用试点,推动机器视觉等技术规模化落地 [5] - 汽车行业构建智能研发体系,实现数据驱动的开发范式;高端装备行业提升研发设计和生产监控智能化水平;钢铁行业打造多模态大模型,实现配料炉长等智能应用 [5] - 医药制造行业打造智能化药物研发平台,开展药物靶点智能筛选等技术攻关;时尚消费品行业应用模型预测需求趋势,构建柔性生产体系 [5] 智能工厂与人形机器人 - 推动建设以智能体高密度分布为特征的"AI+制造"示范工厂,综合应用空间计算和多智能体协同技术 [7] - 推进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在典型场景中的实用化部署,支持重点行业在重复性强、危险性高的工作场景部署工业机器人 [7] - 推动智能机器人在装配、焊接、喷涂等环节规模化应用,实现复杂工序无人化,并制定人形机器人安全性检验检测方法 [7] AI+消费终端发展 - 推动消费终端企业与人工智能企业合作开发端侧模型,开展云端模型端侧部署,提升终端模型应用能力 [8] - 推动AI计算机、AI眼镜和AI手机等新型智能消费终端迭代升级,加快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发展 [8]
滚动更新丨军工装备板块短线拉升,中天火箭涨停;东方甄选一度涨超14%
第一财经· 2025-08-20 03:08
军工装备板块表现 - 中天火箭涨停 涨幅达9.99% [1][2] - 中无人机上涨2.86% 航发科技上涨2.86% 中航成飞上涨3.85% [1][2] - 晨曦航空上涨7.30% 恒宇信通上涨45.68% 海特高新上涨5.59% [2] 白酒板块反弹 - 酒鬼酒涨停 涨幅10.00% [4][5] - 舍得酒业上涨7.00% 水井坊上涨4.36% 老白干酒上涨3.22% [4][5] - 泸州老窖上涨3.64% 古井贡酒上涨5.87% 金种子酒上涨4.69% [5] 光伏设备板块活跃 - 亚玛顿涨停 涨幅10.01% 华民股份涨停 涨幅9.49% [5][6] - 艾能聚上涨8.53% 亿晶光电上涨3.37% 海泰新能上涨3.21% [5][6] - 捷佳伟创上涨4.77% 双良节能上涨4.02% 协鑫集成上涨3.11% [6] 主要股指表现 - 上证指数开盘3716.68点 下跌10.60点 跌幅0.28% [8][9] - 深证成指开盘11749.99点 下跌71.63点 跌幅0.61% [8][9] - 创业板指开盘2572.01点 下跌29.74点 跌幅1.14% [7][9] - 恒生指数开盘24968.57点 下跌154.33点 跌幅0.61% [10][11] - 恒生科技指数开盘5500.58点 下跌41.45点 跌幅0.75% [10][11] 科技硬件板块回调 - CPO 液冷 电源 铜链接等算力硬件方向跌幅居前 [7][8] - 沪深京三市下跌个股近4500只 [7] 央行操作与汇率 - 央行开展616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1.40% [12] - 单日净投放4975亿元 [12]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384 调贬25个基点 [13] - 1年期LPR维持3.0% 5年期以上LPR维持3.5% [14] 亚太市场表现 - 日经225指数回落至43000点下方 日内跌超1.3% [15][17] - 韩国综合指数跌幅扩大至2% SK海力士跌超4% 斗山能源跌近9% [16]
大行评级|建银国际:药明合联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 目标价上调至72港元
格隆汇· 2025-08-20 02:3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46亿元 同比增长52.7% [1] - 剔除股份支付开支后经调整净利润8.01亿元 同比增长50% [1] - 毛利率达36.1% 较2024年同期32.1%提升4个百分点 [1] 运营状况 - 现有原料药和制剂生产设施利用率提高 [1] - 新生产线加速投产推动毛利率改善 [1] - 未完成订单达13亿美元 同比增长58% [1] - 北美地区订单占比超过50%且增长显著 [1] 财务预测调整 - 2025年总收入预测上调1%至59亿元 [1] - 2026年总收入预测上调2%至83亿元 [1] - 2027年总收入预测上调23%至108亿元 [1] - 2025年调整后盈利预测上调3%至16亿元 [1] - 2026及2027年盈利预测基本维持不变 [1] 投资评级 - 目标价从67港元上调至72港元 [1] -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本轮A股上涨的逻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22:50
全球市场上涨背景 - 上证指数创近10年新高突破3746点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 深指创两年内新高[1] - 全球多个主要市场今年以来均录得显著涨幅 美国财政政策转向扩张 未来十年减税规模达4万亿美元 联邦财政赤字占GDP比重预期从6%滚动至7%[1] 美元流动性影响 - 美元指数过去一季度下跌2.7% 年初至今累计下跌近10% 位于十年中位数水平[2] - 美债实际利率从4-5月高点累计下行约20bp 全球主要央行降息推动货币供应量回升[2] - 离岸美元流动性充裕 上半年外资通过北向渠道持有A股市值2.29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加871亿元 日本韩国泰国越南等股市均录得外资净流入[2] A股基本面优势 - 上半年中国经济实际GDP增速5.3% 全年预计实现5%左右增长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独一无二[3] - 人民币面临升值预期 使资产更具吸引力 为货币政策提供更大操作空间[3] - 政策导向具有强稳定性 通过化债和改革降低系统性风险 降低长期尾部风险[3] 资金结构特征 - 散户和杠杆资金成为重要驱动力 7月上交所新增开户196万户 小单资金净流入环比大增39%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 集中涌入医药电子等热点板块[4] - 外资呈现自发回暖 7月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环比增长36.3% 海外中国主题ETF近一月净流入1.99亿美元达去年全年47%[4] - 机构资金存在分化 公募基金仓位下调 险资成为重要长线力量[4] 可持续性影响因素 - 美国政策出现重大不确定性可能逆转全球风险偏好 美元指数反弹和流动性收紧可能对非美市场构成抽水效应[5] - 国内宽松市场环境是融资杠杆和主题行情活跃的关键[5]
上海: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
中国证券报· 2025-08-19 20:09
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实施方案 - 通过三年时间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 [1] - 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和100个标杆智能产品 [1] - 推广100个示范应用场景和建设10个"AI+制造"示范工厂 [1] - 发展5家综合集成服务商并培育一批专业服务商 [1] 技术攻关方向 - 提升工业模型基础能力包括多模态算法创新和物理仿真能力 [2] - 加强对工业图纸、产品缺陷等信息的识别以提升视觉处理能力 [2] - 加强对时序数据和工艺约束规则的理解以提升智能决策能力 [2] 重点行业应用 - 聚焦集成电路、汽车、高端装备等10个重点行业 [2] - 推动企业应用AI技术打造细分领域行业模型 [2] - 建设以智能体高密度分布为特征的示范工厂 [2] - 推进人形机器人在典型场景中的实用化部署 [2] 工业机器人应用 - 支持电子信息、汽车等行业部署工业机器人 [3] - 推动机器人在装配、焊接等环节规模化应用 [3] - 钢铁、船舶行业打造人机协同智能制造作业单元 [3] - 制定人形机器人安全性检验检测方法 [3]
肯特催化:8月1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5:06
公司董事会会议 - 公司第四届第六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18日以现场结合通讯表决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等文件 [1]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构成 - 其他业务占比最高达32.49% [1] - 医药业务占比15.14% [1] - 粉末涂料业务占比11.47% [1] - 煤化工业务占比9.36% [1] - 环境保护业务占比9.04% [1] - 农药业务占比6.99% [1] - 石油化工业务占比6.73% [1]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38亿元 [1]
贵州百灵逆势维稳,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183万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8-19 14:5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62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83.46万元 [1] - 第二季度盈利水平环比改善 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大幅增加921.03% [1][5] - 医药工业毛利率同比提升 经营持续回暖 [1] 行业背景 - 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8% [2] - 行业处于深度调整阶段 生产制造端承压 [2] 产品体系 - 形成多元化产品体系 覆盖心脑血管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等疾病领域 [3] - 核心品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2025年第一季度在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销售过亿 [3] - 呼吸类产品咳速停糖浆及胶囊 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 双羊喉痹通颗粒占据重要市场份额 [3] - 儿童用药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有望随生育政策完善实现放量 [3] 产能布局 - 扩能技改项目投产 中药材前提取产能提升140%至6万吨/年 [4] - 颗粒剂车间改造后年产能翻番至9亿袋 产品收率从70%-80%提升至90%以上 [4] - 包装材料消耗降低25%-30% 实现降本增效 [4] - 医药物流园投入运营 填补6万吨仓储缺口 预计年流通规模达50亿元 [4] 营销渠道 - 深入推进直营制改革 完成15个省份调整工作 [5] - 计划成立七个事业部 以纯销为核心考核指标 [5] - 与九州通医药集团等头部企业合作规模逐年攀升 [5] 创新研发 - 糖宁通络片进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期临床试验 [6] - 糖宁通络片联合乳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率达100% [7] - 黄连解毒丸完成Ⅲ期临床试验 芍苓片 益肾化浊颗粒 BD-77等项目加速推进 [7] 对外投资与协同 - 参股子公司重庆海扶科技"经颅聚焦超声神经调控系统"入选智慧医疗装备项目 [7] - "海扶刀"设备出口34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治疗患者超32万例 [7] - 成都赜灵生物完成近4亿元B+轮融资 推进多款创新药物进入Ⅲ期临床 [7] 国际化布局 - 推进东南亚市场布局 与马来西亚 新加坡 越南经销商签订销售协议 [8] - 与土库曼斯坦企业签订代理合同 推动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8] 发展前景 - 核心产品持续放量 产能结构优化 营销改革深入推进 [1] - 创新药政策红利密集释放 行业从研发投入期迈向价值兑现期 [6] - 创新管线与对外投资带来弹性增量 估值有望提升 [8]
上海发布“AI+制造”路线图,加快推动机器人“持证上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3:59
上海市"AI+制造"政策核心内容 - 上海市三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形成新质生产力 [1] - 实施"模塑申城·AI+制造"行动 制定三年发展目标及具体实施方案 [1] 三年量化目标 - 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 [1] - 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 形成100个标杆智能产品 [1] - 推广100个示范应用场景 建设10个左右"AI+制造"示范工厂 [1] - 发展5家左右综合集成服务商 培育一批专业服务商 [1] 重点行业应用方向 - 聚焦集成电路 电子信息 汽车 高端装备 船舶海工 航空航天 先进材料 钢铁 时尚消费品 医药制造等行业 [3] - 推动企业创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打造细分领域行业模型 发展专用小模型 [3] - 构建多层次工业模型体系 提升大模型和小模型的协同效率 [3] 智能产品发展布局 - 推动消费终端企业与人工智能企业合作开发端侧模型 开展云端模型端侧部署 [3] - 推动AI计算机 AI眼镜和AI手机等新型智能消费终端迭代升级 [3] - 加快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 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发展 [3] 机器人应用推广 - 支持电子信息 汽车 装备等重点行业部署应用工业机器人 [4] - 推动智能机器人在装配 焊接 喷涂 物料搬运等环节规模化应用 [4] - 推动钢铁 船舶等行业打造人机协同智能制造作业单元 实现复杂工序无人化 [4] 上海AI产业基础优势 - 2023年上半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2700亿元 增速超过30% [7] - 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16.1%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11.9% [7] - 82个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 [7] - 算力总规模超过7万P 建设8.43万个5G室外基站 44.26万个5G室内小站 [7] 政策延续性布局 - 2022年出台《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 [4] - 2023年出台《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 [4] - 2023年7月印发《上海市促进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行动方案(2024-2027年)》 [5] - 2023年12月出台《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 [5] - 2024年7月发布《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 [5] 区域发展特点 - 上海在电子信息 汽车制造 高端装备等领域积累大量数据及隐性知识 [8] - 北京 深圳 杭州等城市也相继出台支持人工智能在制造产业落地应用的政策 [8] - 北京方案明确要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 打造具身智能工厂示范标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