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军工
icon
搜索文档
权重领涨,再上新台阶
华安证券· 2025-08-22 14:40
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22日上证指数收涨1.45%创本轮新高并首次站上3800点 创业板指收涨3.36%续创新高 全A成交额2.58万亿元维持高位 [3] - 行业层面电子涨4.82% 通信涨3.77% 计算机涨3.50% 券商涨3.42%领涨 银行和能源下跌 [3] 上涨驱动因素 - 英伟达H20芯片停产和算力业绩持续超预期催化成长科技板块上涨 强化国产芯片替代预期 [4] - 牛市氛围下市场情绪高涨 券商和军工等情绪表征行业大涨 创业板50指数带动创业板指上涨 [4] - 决策层对资本市场重视程度显著提升 从"稳定活跃"到"巩固回稳向好势头"层层推进 为微观流动性提供安全垫 [5] - 微观流动性持续改善 无风险利率下行和房价下行背景下股市赚钱效应提升吸引力 [5] - 市场热点不断推动A股持续暖场升温 交投情绪热烈 [5] 配置主线 - 聚焦高弹性成长科技主线 包括AI、算力、机器人和军工 兼具事件催化和业绩支撑 [6][9] - 关注景气硬支撑或业绩超预期领域 稀土永磁中报业绩亮眼 贵金属受全球实际利率下行支撑长期上涨 [9] - 工程机械受海外需求带动景气回升 摩托车出口维持高景气 农化制品量价改善 [9] - 地产板块在政策宽松预期下存在估值修复机会 5-7月价格下行压力加大但政策有望进一步宽松 [9]
国投证券策略首席林荣雄:年内A/H股轮动上涨,港股科技会跟上来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2 11:49
市场行情判断 - 基于流动性的牛市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流动性推动的牛市基本成立 银行股是上半年大盘上涨的核心推动力 下半年呈现银行搭台多方唱戏格局[4] - 市场遵循三头牛逻辑演进:流动性牛 基本面牛 新旧动能转换牛 需要关注三头牛能否实现接续[5] - 本轮牛市与历史最大区别在于结构上 采用反杠铃超额策略 第三季度胜负手是创业板指和基于产业逻辑的科技科创[6] 资金流动分析 - 公募 外资 机构投资者 散户 私募 量化呈现共振式资金流入 背后存在两股推动力:外部市场维持弱美元状态 中期悲观因素获得系统性扭转[4] - 全社会风险偏好出现抬升 诱发股债资产配置再均衡过程[4] - 随着增量资金流入 市场处于不断消灭低估值的过程[6] 板块轮动展望 - 军工 科技等板块驱动近期行情 传统消费属于后周期品种 轮动次序偏向靠后 存在流动性扩散带来的轮动补涨可能性[9][10] - 新消费领域值得中周期持续看好[9] - A/H股将呈现轮动上涨格局 港股科技股特别是恒生科技板块有望迎来补涨行情 目前处于左侧阶段 年内剩余四个月可能兑现[11] 风险关注点 - 需要关注美国经济走势 若美国经济进入滞胀或衰退状态 将对基本面逻辑产生负面影响 对全球权益资产形成压力[7][8] - 市场需要基本面利好支撑来匹配估值提升 若流动性牛不能很好衔接基本面牛 市场可能出现波动[5]
国投证券策略首席林荣雄:年内A/H股轮动上涨,港股科技会跟上来
第一财经· 2025-08-22 10:25
核心观点 - 基于流动性的牛市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市场呈现银行搭台多方唱戏格局 资金流入呈现公募外资机构投资者散户私募量化共振状态[3][6] - 市场遵循流动性牛-基本面牛-新旧动能转换牛三阶段演绎逻辑 当前处于流动性推动阶段 需关注后续衔接[6] - 本轮牛市与历史最大区别在于结构特征 采用反杠铃超额策略 Q3胜负手是创业板指和基于产业逻辑的科技科创[7] 市场驱动因素 - 流动性推动牛市成立 上半年银行股推动大盘上涨 下半年呈现银行搭台多方唱戏格局[6] - 资金流入呈现公募外资机构投资者散户私募量化共振状态 主要推动力包括弱美元环境和中期悲观因素系统性扭转[6] - 全社会风险偏好抬升诱发股债资产配置再均衡过程[6] 估值与阶段判断 - 上证综指突破3800点以上位置 纯粹基于流动性角度展望偏向谨慎乐观[6] - 市场遵循三阶段演绎逻辑:流动性牛-基本面牛-新旧动能转换牛 需要关注三阶段能否顺利接续[6] - 增量资金流入不断消灭低估值过程[7] 行业与板块机会 - Q3胜负手是创业板指和基于产业逻辑的科技科创[7] - 新消费领域为中周期持续看好方向 传统消费属于后周期品种 轮动次序靠后[9][10] - A/H股将轮动上涨 港股科技股特别是恒生科技有望迎来补涨行情 目前处于左侧阶段[11] 结构特征 - 本轮牛市与历史最大区别在于结构特征[7] - 采用反杠铃超额策略[7] - 科技科创板块基于产业逻辑驱动[7] 外部环境影响 - 下半年美国经济存在不确定性 可能对市场带来扰动[7] - 需观察美国经济能否进一步向上 若进入滞胀或衰退状态将对基本面逻辑产生负面影响[8] - 美国经济状况可能对全球权益资产形成压力[8]
港股收评:恒指涨0.93%科指涨2.71%!小鹏汽车涨13%,半导体华虹半导体涨17%,中芯国际涨10%,名创优品涨20%
搜狐财经· 2025-08-22 08:45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0.93%至25339.14点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71% 国企指数上涨1.17% [1] 科技与互联网板块 - 科网股多数上涨 快手涨幅超过4% 小米涨幅超过2% 美团、腾讯、阿里巴巴涨幅超过1% 哔哩哔哩下跌超过6% 联想下跌超过2% [1] 半导体行业 - 半导体板块大幅上涨 华虹半导体涨幅超过17% [1][2] - DeepSeek发布V3.1版本 采用UE8M0 FP8 Scale参数精度 专门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2] - 晶门半导体上涨10.64%至0.520港元 中芯国际上涨10.06%至56.900港元 贝克微上涨9.15%至66.800港元 [3] 国防军工板块 - 军工股午后走强 航天控股涨幅超过5% [1][3] - 大国博弈加剧推动国防战略重心转向印太地区 十四五期间加速补短板 [3] - 航天控股上涨5.45%至0.580港元 中航科工上涨3.98%至4.700港元 中船防务上涨3.78%至16.460港元 [4] 新能源汽车行业 - 新能源车企股震荡走高 小鹏汽车涨幅超过13% [1][4] -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通过Galaxy Dynasty Limited购入310万股A类普通股 平均价格80.49港元 [4] - 小鹏汽车-W上涨13.60%至91.900港元 蔚来-SW上涨11.12%至45.760港元 [5][6] 新消费领域 - 新消费概念回暖 名创优品涨幅超过20% [1][5] - 名创优品第二季度营收增长23.1% 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0.6% 同店销售额增长转正 TOP TOY营收激增87.0% [5] - 名创优品上涨20.58%至47.100港元 布鲁可上涨6.82%至117.500港元 沪上阿姨上涨5.08%至155.200港元 [6] 航空运输业 - 航空股走弱 中国国航下跌超过5% [1][7] - 7月国内航线运力投放同比提升2.3% 环比提升20.5% 客座率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1.0个百分点 [7] - 中国国航下跌5.13%至5.180港元 中国东方航空下跌2.83%至3.090港元 中国南方航空下跌1.77%至3.890港元 [8]
华秦科技(688281):2Q25业绩环比增长显著,营收结构逐步多元化
民生证券· 2025-08-22 08:21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2Q25业绩环比增长显著 营收结构逐步多元化 [1] - 特种功能材料产品处于更新换代关键阶段 跟研试制营收占比提高 [1] - 子公司华秦航发和华秦光声营收高速增长 分别同比增长201.5%和664.5% [2] - 公司形成五大业务主体 产品矩阵优化 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亿元 6.01亿元 8.23亿元 [4] 财务表现 - 1H25实现营收5.2亿元 YOY +6.4% [1] - 1H25归母净利润1.5亿元 YOY -32.5% [1] - 2Q25营收2.7亿元 同比增长15.7% 环比增长13.9% [1] - 2Q25归母净利润0.8亿元 同比减少18.0% 环比增长32.4% [1] - 1H25毛利率同比下滑8.7ppt至47.6% [1] - 1H25净利率同比下滑16.0ppt至26.1% [1] - 1H25经营活动净现金流1.0亿元 YOY +55.2% [3] 业务发展 - 公司本部1H25实现营收4.5亿元 跟研试制产品营收占比超过50% [2] - 华秦航发1H25营收7163万元 YOY +201.5% 亏损收窄至140万元 [2] - 华秦光声1H25营收779万元 YOY +664.5% 亏损688万元 [2] - 低频声场成像设备及高性能激光超声检测设备实现国产替代 [2] - 上海瑞华晟持续拓展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的应用 [2] - 安徽汉正部分产品正在进行样件试制与验证 [2] 研发投入与财务状况 - 1H25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9.2ppt至25.0% [3] - 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6.8ppt至13.6% [3] - 2Q25末应收账款及票据10.1亿元 较年初增加18.8% [3] - 2Q25末存货3.2亿元 较年初增加46.2%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1.46亿元 同比增长0.6% [5]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16.10亿元 同比增长40.5% [5]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21.03亿元 同比增长30.6% [5]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1.52元 2026年2.20元 2027年3.02元 [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46x 32x 23x [4][5]
长城军工:副总经理翁兆权因工作调整辞职
新浪财经· 2025-08-22 07:53
公司高管变动 - 副总经理翁兆权因工作调整提出辞职 离任时间为2025年8月22日 较原定任期提前约两年 [1] - 辞职后不再在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任职 无未履行完毕的公开承诺 [1] - 辞职申请自送达董事会时生效 不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进行 [1]
研报掘金丨华源证券:国泰集团后续潜在业绩增量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8-22 07:28
业绩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1亿元 同比下降11.14% [1] - 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7821.18万元 同比下滑12.67% [1] 业务结构 - 民爆与军工业务贡献增长 [1] - 其他业务与政府补助构成边际拖累 [1] - 剔除补贴影响后公司利润总体保持稳定 [1] 重点项目进展 - 含能新材料生产线项目土石方及边坡工程进度达99% [1] - 001线生产区主体工房与总库区库房基本封顶 [1] - 项目试验线已产出合格产品 [1] - 预计2025年6月底前完成建设 [1] 未来展望 - 含能材料业务成为主要关注点 [1] - 后续潜在业绩增量可期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股市三年连涨改变德国人:不再迷信“现金为王”,疯狂买入股票和ETF
华尔街见闻· 2025-08-22 07:15
投资行为转变 - 德国投资者正从传统银行储蓄转向股票和ETF投资 自2022年以来逾300万德国人首次买入股票或基金 增幅在欧洲仅次于英国 [1] - 德国股民人数比十年前增加44% ETF管理资产自2017年以来暴涨约200% 达到3430亿欧元 [1] - 德国DAX指数今年迄今上涨逾20% 创连续第三年涨势 表现远超标普500指数 [1] 资产配置结构 - 德国家庭仍将37%资产存放在银行储蓄中 几乎是美国水平的四倍 [3] - 仅有20%的家庭金融资产投资于股票 而美国这一比例为42% [3] - 德国平均家庭财富低于欧元区中位水平 养老金缺口日益迫近 [7] 社会与人口因素 - 健康股市回报将帮助德国家庭为退休养老做准备 对快速老龄化社会至关重要 [3] - 到2050年德国将出现每两名劳动者需供养一名退休者的人口结构 [7] - 德国必须保持2%年增长率才能为养老金和社会保障提供资金 但未来五年预期增长率仅为0.5% [8] 市场推动力量 - 理财博主和金融网红在社交平台输出ETF投资理念 成功说服年轻一代 [4] - 德语投资论坛用户数一年间增长四成 讨论火爆程度堪比美股散户社区 [4] - 各大券商和资管机构借势教育投资者 通过地铁广告、明星代言和社交媒体宣传 [6] 企业融资与经济增长 - 活跃资本市场有助于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 推动长期停滞经济焕发活力 [3] - 若德国投资水平达到法国程度 将为企业融资提供额外1.1万亿欧元资本 德国股市总市值约为2.6万亿欧元 [8] - 缺乏投资者参与使德国股票相对便宜 具有更大上涨潜力 [8] 投资偏好与市场表现 - 德国客户最爱持有的十只股票中九只是美股巨头 唯一本土股票是军工企业莱茵金属 [10] - 随着德国政府加大国防与基建刺激 军工和工业股今年涨势惊人 [10] - 剔除美股的全球ETF自2024年推出以来资产从400万美元膨胀至35亿美元 显示本土市场吸引力增强 [10] 估值比较与制度需求 - 德国股市市值约为GDP的66% 而美国股市规模超过名义GDP的两倍 [9] - 市场认为德国必须建立类似美国401k或瑞典个人投资账户的制度化工具 [8] - 养老金改革被视为引发世代转折的关键 [8]
10年高点A股,还能上车吗?
新京报· 2025-08-22 04:37
当前A股市场行情特点 - 上证指数涨1.04%报3766.21点,北证50刷新历史纪录,市场情绪高涨 [1] - 高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齐涨,债券等资产承压,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 [1][9] - 市场呈现"科技牛"等多元叙事特点,由科技革新、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地缘缓和推动 [4] 与2015-2016年行情对比 - 2015-2016年行情由政策刺激经济托底推动,棚改政策、抵押补充贷款等释放流动性,场外资金加杠杆入市,叙事以"大水牛"为主 [4] - 本轮行情自"9·24政策"调整启动,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突破,流动性方面两融余额创新高,7月非银行存款新增2.1万亿元 [4] - 两轮行情在基本面托举、流动性充裕及情绪驱动相似,但政策力度、杠杆渠道和叙事逻辑存在差异 [4] 影响行情走势的因素 - 全球市场面临科技竞争、关税与地缘政治等多重不确定性,但资金"双头下注",配置黄金类避险资产和美股、比特币等高风险资产 [5] - A股市值超100万亿元,若160万亿居民储蓄持续入市且外资加大配置,指数或仍有空间,关键在市场结构从地产主导向科技制造引领转型 [5] - 行情起初由政策宽松推动,后随优质科技企业涌现和"新质生产力"叙事转向分化,科技制造板块更具可持续性 [5] - A股以散户交易为主,易出现急涨急跌、情绪驱动行情,需回到基本面、流动性和科技叙事的良性循环 [5] 中小盘股表现 - 中小盘股驱动资金中有很多量化资金或市场化资金,机构参与比重低,保证市场活跃度和吸引增量资金,题材和热点迅速轮动 [6] - 资金积极寻找配置方向,可能存在泡沫,但科技泡沫多被视为"良性",引导资源向特定领域聚集 [6] - 在当前托底有力、情绪高涨的市场中,中小盘行情仍可能延续 [6] A股与港股市场比较 - A股与港股投资者结构、资金来源和风格不同,A股自"9·24"政策预期升温率先启动,由托底政策和流动性驱动情绪 [7] - 港股科技板块去年开始上涨,医疗板块今年跟进,估值较低,今年"逆袭"得益于全球资产再配置,美国基金回流新兴市场,"北水南下"及海外华人资金进入 [8] - A股依赖权重股稳定指数,中小盘股受情绪追捧,港股更体现机构化特征,大型公司交易由基本面主导,更易受全球套息交易影响 [8] - 两大市场共享中国基本面,但因资金和投资者结构差异,行情节奏和结构性机会呈现不同弹性 [8] 看好行业或板块 - 大中华资产投资焦点从传统城市化与工业化转向"新质生产力"赛道,科技、医疗和军工板块持续受到关注 [9] - 港股消费表现强劲,A股传统消费相对平淡,反映年轻消费群体更愿为情绪价值和身份认同买单的新趋势,新兴消费值得重点关注 [9] - 市场最显著特征是"双线布局",高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齐涨,债券等资产承压 [9] 资产配置建议 - 推荐"杠铃策略",风险资产和避险资产同时重仓配置,"进可攻退可守" [10] - 两类资产均呈现涨势,形成"双赢"局面,反映市场对未来3-5年全球政治经济与供应链重造的预期 [10] - 增加对避险资产特别是黄金和前沿科技等风险资产的配置 [11] 对3700点的看法 - 3700点成为起点需要上市公司提升科技含量、增强可持续性和核心竞争力,投资人要更有耐心、更加长期 [12] - 投资人和上市公司相互依存,任何一方的缺失或错配会使市场陷入"疯牛急跌"或"牛短熊长"的恶性循环 [12]
机构风向标 | 华秦科技(688281)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持仓机构仅5家
新浪财经· 2025-08-22 01:37
机构持股概况 - 截至2025年8月21日 5家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华秦科技A股股份2817.54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10.34% [1] - 机构投资者包括泉州华秦万生商务信息咨询合伙企业 华夏军工安全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国联安行业领先混合 兴银研究精选股票A 金信景气优选混合A [1] - 机构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下降0.10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本期持股增加的公募基金共2家 包括华夏军工安全混合A和国联安行业领先混合 持股增加占比1.05% [1] - 本期新披露持仓的公募基金共2家 包括兴银研究精选股票A和金信景气优选混合A [1] - 本期未再披露持仓的公募基金共8家 包括国泰双利债券A 万家颐和A 万家颐德一年持有期混合A 东方阿尔法精选混合A 万家颐远均衡一年持有期混合发起式A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