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替代

搜索文档
小米手表拆解:国产芯进行时
芯世相· 2025-09-27 01:05
产品设计与集成 - 小米智能手表采用高集成度内部结构设计 在紧凑空间内实现功能、性能、续航及健康监测能力的平衡[6] - 产品配备1.43英寸AMOLED屏幕 分辨率466x466 并集成环境光传感器用于亮度调节[11] - 表冠设计支持单击、双击、长按和旋转控制 通过光学传感器和微动开关实现交互功能[11][13] 核心硬件配置 - 主控采用紫光展锐4G通信SoC UMS9117-L 基于22nm工艺 支持4G全网通及轻量级RTOS系统[23] - 配备两颗恒玄科技蓝牙SoC:BES2700BP作为主应用处理器 BES2700iH专职蓝牙通信 实现功耗优化和系统分工[28][29] - 存储使用康盈半导体4GB eMMC芯片 KAS041S1[23] 传感器与外围芯片 - 健康监测采用汇顶科技GH3020多通道PPG芯片 支持心率、血氧饱和度监测[16] - 导航采用达发AG3335M双频GNSS接收器 支持五大卫星系统[22] - 气压监测采用敏芯微电子MSPC600-ADS3传感器 集成24位ADC和数字接口电路[16] 电源与音频管理 - 电池容量为486mAh 配备赛微微电子CW2215B电量计量芯片[20][28] - 采用瑞萨DA9168充电管理芯片 支持USB-OTG及反向升压功能[26] - 音频系统采用凌云逻辑CS35L42单声道音频放大器[27] 国产化供应链 - 主板芯片中国产方案占比极高 包括紫光展锐通信套片、圣邦微屏幕驱动芯片、飞骧科技功率放大器等[31] - 小米持续推进国产芯片替代及自研玄戒芯片方案 对供应链企业形成竞争压力[32]
国产AI芯片密集取得突破、超节点成智算发展趋势
东方证券· 2025-09-22 13:41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4] 核心观点 - 国产 AI 芯片频频取得突破 商业化进程持续推进 投资者对 AI 算力发展信心有望提升[3] - 超节点因能满足 AI 训推对集群低延迟 高带宽的需求 成为智算发展趋势[6] - 无论后续中美关系走势如何 国产芯片替代趋势明确且持续[6][10] 国产 AI 芯片密集取得突破 - 华为公布昇腾芯片迭代规划 一年一代 算力翻倍 2026年推950PR和950DT 2027年推960 2028年推970[11] - 昇腾950PR采用自研低成本HBM(HiBL1.0) 面向Prefill和推荐场景 950DT采用HiZQ2.0 HBM 内存容量达144GB 支持FP8/MXFP8/MXFP4等低精度格式 互联带宽达2TB/s[13] - 昇腾960规格较950翻倍 支持自研HiF4格式(业界最优4bit精度方案) 昇腾970互联带宽较960翻倍 内存访问带宽至少提升1.5倍[13] - 百度昆仑芯P800芯片在中国移动2025-2026年AI推理设备采购中拿下标包1和标包2各70%份额 标包3100%份额 订单规模达十亿级[14] - 昆仑芯在互联网 科研 金融领域实现规模部署 中标招商银行AI芯片资源项目[15] - 阿里平头哥PPU芯片采用96GB HBM2e显存(高于英伟达A800的80GB) 片间带宽达700GB/s(远超A800的400GB/s) 支持PCIe 5.0接口[16] - 平头哥拿下中国联通三江源智算中心1024台设备 16384张算力卡订单 总算力1945P[16] 超节点成为智算发展趋势 - 华为发布Atlas 950 SuperPoD和Atlas 960 SuperPoD超节点 分别支持8192张和15488张昇腾卡 算力达8EFLOPS和30EFLOPS[18] - 华为从协议架构与硬件设计双维度构建全链路高可靠互联体系[18] - 沐曦推出四种超节点形态:光互连超节点(16-64x GPU) 耀龙3D Mesh超节点(32/64x GPU) Shanghai Cube国产高密度液冷整机柜(128x GPU)[20] - 昆仑芯超节点产品单柜容纳32/64张AI加速卡 卡间全互联带宽提升8倍 实现MoE大模型单节点训练性能5-10倍提升 单卡推理效率13倍提升[20] 投资建议与标的 - 国产AI算力相关标的:寒武纪-U(688256) 海光信息(688041) 华丰科技(688629) 南亚新材(688519) 中科曙光(603019) 紫光股份(000938) 浪潮信息(000977) 神州数码(000034) 盛科通信-U(688702) 中兴通讯(000063)[3]
新材料不语,只是一味猛涨!如何把握电池与半导体上游材料的投资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9-17 07:07
指数表现 - 科创50指数年内涨幅35.3% [1] - 科创材料指数年内涨幅44.1% [1] 指数编制与成分 - 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代码000689 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先进钢铁、先进有色金属、先进化工、先进无机非金属等基础材料以及关键战略材料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 [3] - 主要成分股覆盖半导体材料、电池材料等硬科技前沿赛道 [3] 电池材料市场 - 固态电池全球市场规模从2024年54亿元人民币跃升至2025年超45亿美元 占全球市场40.2% [4] - 固态电池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 [4] - 全球电池材料市场受新能源车、储能系统和新兴应用驱动处于高速扩张期 [4] 新能源车需求 - 2025年电动汽车销量预计突破2000万辆 同比增长超过20% [5] -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冲刺阶段 [5] 储能市场 - 2025年全球储能装机容量预计达到500GWh以上 同比增长30% [6] -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液态电池2-3倍 无漏液风险适用于大规模电网储能和分布式能源系统 [6] 政策支持 - 中国2025年出台多项政策促进汽车消费和电池技术创新 包括支持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和动力电池更新 [8] - 《2025年固态电池高质量发展蓝皮书》明确产业化进入冲刺阶段 鼓励上游材料国产化 [8] - 欧盟和美国电池法规推动供应链本土化 刺激材料需求 [8] 供给端优化 - 2025年上半年锂盐价格、正极和添加剂盈利能力逐步修复 [8] - 固态电池上游增量材料如硫化物电解质和硅碳负极国产化率快速提升 预计2025年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达100% [8] 半导体材料市场 - 2025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预计达677亿美元 同比增长6% [9] - 2034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约5% [9] AI驱动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4050亿美元 同比增长20.4% [9] - AI算力需求激增推动高带宽存储器和Chiplet先进封装需求快速增长 硅片和电子特气用量翻倍 [9] - 2028年全球12英寸晶圆月产能预计达1110万片 年复合增长率7% 其中7nm以下先进制程年复合增长率14% [9] 细分材料需求 - 光刻胶市场规模预计达68亿元人民币 [9] - 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468.5万吨 同比增长3.9% [9] 国产化进程 - 2025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达1740亿元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17.4% [10] - 国产化率从23%提升至更高水平 [10] - 政府政策如人工智能+行动方案推动高频高速覆铜板和特色硅片等材料国产替代 [10] 新兴应用 - AI相关芯片全年市场规模预计6970亿美元 [10] - 机器人市场规模2029年有望突破4000亿美元 中国占半壁江山 [10] 指数产品 - 科创新材料ETF汇添富589180跟踪科创材料指数 覆盖电池材料与半导体材料上游投资机会 [10]
黄仁勋的“中国结”:错失“独一无二”AI市场?英伟达发展陷僵局
华夏时报· 2025-09-17 01:17
华夏时报记者石飞月北京报道 "我们在各方面均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我们将继续与各相关政府机构通力合作,配合其评估出口管制对商业市场竞争的影响。"9月16日,英伟达方面就被 进一步调查一事回应《华夏时报》记者。9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称,英伟达因垄断行为将被进一步实施调查。 尽管在全球AI芯片市场占绝对优势,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却波折不断:早前,美国的芯片禁令让英伟达的高端芯片与中国市场失之交臂;7月,该公 司因算力芯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被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如今又因垄断面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进一步调查,可能面临高额罚金。 此事最早要追溯到6年前。2019年3月,英伟达宣布对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Mellanox")进行收购。根据协议,英伟达以每股125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 Mellanox所有已发行和流通中的普通股,收购总价约达69亿美元。 2020年4月1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 告》,称收到英伟达收购Mellanox股权案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经审查,市场监管总局决定附加限制性条件批 ...
从“不可投资”到真金白银回流! 外资围绕中国股市掀起看涨巨浪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7:33
智通财经APP获悉,三年前外资大举撤退并高呼中国市场"不可投资"(uninvestable)之后,外国投资者们正在大举重返中国股票市场,试图紧 抓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药等前沿科技所驱动的史无前例的中国科技股投资机遇,以及随着特朗普一系列激进举措令"美国例外论"逐渐 崩塌,对于美国资产之外的多元化配置需求不断增长。 今年以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采用与渗透、半导体与创新药物研发等前沿科技方面的持续突破式进展,使包括华尔街资管巨头们在内的外国投 资者们愈发相信,中美贸易战与华盛顿的科技出口禁令等负面事件并未遏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创新与颇具韧性的经济扩张。 摩根士丹利近期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表现出远高于2021至2024年的兴趣。其中,对AI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及创 新消费领域是主要关注焦点,但仍存在忧虑,该机构也会提醒投资者需留意若干指标。该机构强调,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正面投资兴 趣为新冠疫情以来最高:路演横跨东西岸。无论是从指数层面,还是针对特定主题和结构性机会,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都令其 颇为惊喜。 摩根士丹利表示,有会面超过90%的美国投资者明确表达愿意增加中国配置,这是自2021 ...
AI算力又爆单了!年内份额狂翻7倍的科创人工智能ETF涨超2%,冲击三连阳
格隆汇APP· 2025-09-12 04:24
芯片板块表现 - 芯原股份20CM涨停创新高 云天励飞和寒武纪分别上涨3.65%和1.75% [1] - 科创人工智能ETF上涨2.23%冲击三连阳 今年累计涨幅高达51% [1] - 资金大幅涌入科创人工智能ETF 今年份额大增10.14亿份同比飙涨738% 最新规模增长至17.03亿元 [2] 国产芯片替代进展 - 阿里巴巴和百度开始使用自主设计芯片训练AI模型 部分替代英伟达芯片 [1] - 阿里巴巴在8月29日电话会议透露AI芯片已有后备方案 通过合作伙伴建立多元化供应链储备 [1] - 中国计划在2026年前将AI芯片产量提升至目前的三倍 以降低对海外GPU依赖 [1] 企业订单与资本支出 - 芯原股份7月1日至9月11日新签订单12.05亿元创历史新高 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约64% [1] - 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2025年第二季度共计投入616亿元用于资本支出 同比增长168% 主要用于AI基础设施和本土芯片采购 [1] 指数成分与权重 - 科创人工智能ETF跟踪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 覆盖人工智能产业上中下游领域 [1] - 半导体权重达54.1% 前三大权重股为寒武纪16.62%、澜起科技10%和芯原股份8.65% [1]
AI算力又爆单了!年内份额狂翻7倍的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涨超2%,冲击三连阳
格隆汇APP· 2025-09-12 03:34
芯片板块市场表现 - 芯原股份20CM涨停创新高 云天励飞和寒武纪分别上涨3.65%和1.75% [1] - 科创人工智能ETF当日上涨2.23% 实现三连阳 年内累计涨幅达51% [1] - 科创人工智能ETF年内份额大增10.14亿份 同比飙升738% 最新规模增至17.03亿元 [2] 国产芯片替代进展 - 阿里巴巴和百度开始使用自主设计芯片训练AI模型 部分替代英伟达芯片 [1] - 阿里巴巴在8月29日电话会议透露已建立AI芯片多元化供应链储备 [1] - 中国计划2026年前将AI芯片产量提升至目前三倍 降低对海外GPU依赖 [1] 企业订单与资本支出 - 芯原股份7月1日至9月11日新签订单12.05亿元创历史新高 其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64% [1] - 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2025年第二季度资本支出合计616亿元 同比增长168% [1] - 资本支出主要用于AI基础设施和本土芯片采购 [1] 指数成分与权重 - 科创人工智能ETF跟踪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 半导体权重达54.1% [1] - 前三大权重股为寒武纪(16.62%)、澜起科技(10%)和芯原股份(8.65%) [1] - ETF覆盖人工智能产业上中下游领域 [1]
A股不止情绪火热 还有庞大增量资金在路上! 桥水在华募资火热 直指中国股市
智通财经· 2025-09-04 05:52
桥水基金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与规模 - 桥水基金2024年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回报超过35% 吊打所有竞争对手[2] - 桥水基金在中国的管理资产规模2023年增长约40% 至逾550亿元人民币 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600亿元人民币以上[2][7] - 桥水基金自2021年成立以来的年化回报率接近20% 最大回撤仅为6.6% 今年前七个月投资收益上涨18%[6] - 桥水基金旗下四只基金实现两位数级别的强劲投资回报[6] - 桥水基金在中国的资产管理规模远高于国际竞争对手 D E Shaw和Two Sigma在华规模仅为50亿至100亿元人民币 先锋集团已完全退出中国[3] 桥水基金的产品策略与市场需求 - 桥水基金采用"All Weather Plus(全天候加强版)"策略 结合风险平价与主动管理[2] - 桥水基金产品主要投资于中国核心资产 在股票、债券与大宗商品之间综合配置 黄金行情上涨和主动管理策略驱动业绩[7] - 中国高净值客户需在银行持有至少1000万元人民币资产才能购买桥水产品 部分客户只能购买极小份额甚至完全买不到[1] - 招商银行客户即使将资产增加至1亿元人民币 最多也只能获得200万元人民币的桥水基金额度 份额远少于以往[7] - 桥水基金上月新一轮募资目标规模约为25亿元人民币 招商银行获配15亿元人民币额度 其余由三家机构分配[8] 中国高净值资金流向与市场影响 - 中国高净值群体通过大型私人银行注入数十亿资金购买桥水产品 体现资金投入股票市场的青睐[1] - "存款搬家"浪潮持续推进 A股及港股有望迎来庞大增量资金流入[1] - 理论上存在6-7万亿元人民币的超额定期存款可供重配 资金大规模流入股市需依赖市场动能和基本面改善[11] - 桥水基金的成功推动本土管理机构推出专属"全天候"主题基金[8] 中国股市表现与机构观点 - 中国主要股票基准指数自2021年初以来年化跌幅约为5.2%[6] - 管理规模超100亿元人民币的对冲基金2024年平均投资收益增长18%[8] - 摩根士丹利预测沪深300指数短期内可能向4700点迈进 截至近期收于4459点[11] - 高盛预测MSCI中国指数潜在涨幅达10% 目标点位90点 沪深300指数潜在回报约10% 目标点位4900点[14] - 高盛上调寒武纪12个月目标价14.7%至2104元 维持"买入"评级 较近期收盘价有41%上涨空间[15] AI与科技板块驱动因素 - AI算力产业链与创新药板块引领A股火爆上涨行情[1] - 亚洲科技股特别是中国云计算和AI算力产业链出现狂飙式上涨 多只龙头股股价创新高且业绩大增[9] - 阿里巴巴超出预期的业绩和AI蓝图点燃中国股市AI投资热潮[9] - 全球对冲基金加大对中国股票的看涨押注 8月有望创2月以来单月买入规模之最[10] - 桥水基金第二季度对中国股票观点上调为"适度增加" 理由包括政策支持、AI投资热潮和低估值[10] 市场结构与资金配置 - 中国高净值客户竞争加剧 桥水基金产品额度稀缺引发富豪资金排队[3][7] - 桥水基金被视为中国私募基金领域的"爱马仕" 象征稀缺地位[3] - 提供桥水产品的机构包括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与中信证券[7] - 全球对冲基金买入行为偏向A股 与2月资金涌入香港科技股市场形成对比[10] - 中国股市估值低于美股等发达国家市场 风险回报角度具有投资吸引力[10]
英伟达的“最佳时期”似已远去 现在是属于亚洲科技股的“AI狂欢时刻”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04:00
英伟达业务表现与挑战 -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增速明显放缓 该业务部门提供H100/H200以及Blackwell架构AI GPU 为全球数据中心提供AI算力基础设施[1] - 来自中国市场的重大逆风与中美监管风险共同削弱业务扩张前景[1] - 股价涨势面临业绩前景模糊及美股高估值阻力而几乎停滞[1] - AI基础设施与高性能网络硬件业务体量远小于核心数据中心业务 且面临激烈竞争压力[2] - 整体业绩增速趋于温和与常态化 持续跑赢大盘前景受市场质疑[2] - 自FY2026 Q2财报发布后 多头叙事趋于谨慎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增速显著放缓[3] - 华尔街分析师继续上调未来12个月目标股价 但"惊喜式超预期并大幅上调指引"的时刻已成过去式[5] 中国市场风险与竞争 - 以H20 AI芯片重新进入中国市场遭遇实质性障碍 美国15%佣金框架法制化[4] - 中国企业对H20芯片的持续需求显示CUDA生态护城河的强大粘性[4] - 地缘监管障碍或使CUDA护城河被阿里巴巴 寒武纪等中国AI芯片设计领军者削弱[4] - 华尔街普遍未预期对华AI芯片营收能完全恢复 可能为本土竞争对手提供追赶机会[4] - 中国AI芯片市场代表500亿美元短期到中期增长机遇 市场进入延误加剧执行与创收风险[4] 亚洲AI算力板块表现 - 亚洲科技股特别是中国云计算领军者出现狂飙式上涨[10] - 中国A股算力基础设施板块及"国产芯片替代"板块成为市场焦点 多只龙头股股价创新高[10] - 阿里巴巴云计算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6% AI云端算力相关营收连续八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13] - 阿里巴巴资本开支二季度增长至386亿元 将推进3800亿元人民币AI资本支出与投资[13] -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暴增4347.82% 实现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13] - 高盛将寒武纪12个月目标价从1835元上调至2104元 上调幅度达14.7%[14]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 - 半导体设备是中国芯片产业链被"卡脖子"最严峻的先进制造领域[14] - 美国将三星 英特尔和SK海力士在华企业移出"经验证最终用户"名单 加速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进程[15] - 全球AI芯片需求持续至2027年 芯片制造商扩大产能需要大批量采购半导体设备[15] - 中国芯片产业链在ALD CVD PVD RTP CMP 晶圆刻蚀 离子注入等环节迫切需要本土设备[16] - 晶圆Hybrid Bonding和硅通孔两大chiplet先进封装环节加速推进国产替代[16] 亚洲半导体巨头表现 - 台积电台股市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自4月低点累计上涨超50%[18] - 台积电位列全球市值排行榜第九位 市值达1.197万亿美元[18] - 台积电 东京电子 爱德万测试 SK海力士及三星等半导体巨头受益于AI基建热潮和端侧AI扩张[17] - 这些巨头具备横跨多产品终端与芯片制造的多领域增长属性 而英伟达等美国Fabless厂商不具备此属性[17]
调研速递|武汉光庭信息接受交银施罗德等25家机构调研 上半年净利润4291.52万元等要点披露
新浪财经· 2025-08-29 09:2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实现4291.52万元增长 主要受益于营销策略优化和毛利率提升[1] -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0.77%至9400万元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2] - 毛利率同比提升4.11个百分点至38.99% 主要因AI技术应用和海外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1][3] 业务表现 - 智能座舱业务占总营收46% 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 -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业务占比34% 较上年同期提升9个百分点[2] - 智能驾驶软件开发业务实现增长 智能电控业务逐步企稳[2] 技术进展 - AI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基于Unreal引擎开发 获主机厂和Tier 1厂商认可[2] - 超级软件工场平台实现开发效率提升:中间件需求分析错误减少50% 基础软件设计速度提升30%[3] - 与电装集团达成SDW标杆工程合作协议 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3] 战略布局 - 收购楷码科技100%股权 标的公司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不低于3800/4500/5200万元[4] - 通过并购加速日本市场拓展 实现AI研发经验跨行业应用[4] - 自主研发国产芯片替代解决方案 深度布局AI座舱交互创新[4] 行业趋势 - 生成式AI成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4] - 主机厂对软件功能安全和高阶辅助驾驶验证需求快速增长[2] - 国产芯片替代趋势加速 推动行业技术升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