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

搜索文档
QFI重仓股名单出炉外资加仓调研双线发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8-24 15:36
QFII/RQFII持仓情况 - 截至二季度末共有263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QFII/RQFII身影 [1][2][3] - 生益科技、中国西电、东方雨虹等34只个股外资持股数量超过1000万股 [1][2][3] - 巴克莱银行出现在112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中 二季度新进金浦钛业等94只股票 加仓迪安诊断等17只股票 [3] - 瑞银集团重仓86只股票 二季度新进宁波海运等73只股票 加仓海森药业等个股 [3] - 高盛国际资管持有26只股票 二季度新进华测检测等21只股票 加仓路畅科技等个股 [3] - 阿布达比投资局现身14只A股 对宝丰能源等持股均超1000万股 [4] - 科威特政府投资局重仓4只股票 其中持有东方雨虹达3210.51万股 [4] 外资机构调研活动 - 截至8月22日外资机构年内合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5644次 涉及4695只标的 [1][2][5] - Point72资管以157次调研排名首位 重点关注小商品城、华利集团和奥普特 [5] - 高盛(亚洲)证券等4家外资机构调研次数均超100次 [5] - 汇川技术获得525家外资机构调研排名第一 迈瑞医疗接受299家调研排名第二 华明装备获200家调研排名第三 [6] - 奥普特、中控技术等均获得100家以上外资机构调研 [6] 外资机构后市展望 - 摩根士丹利基金看好三大方向:AI应用和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中国制造领域优质企业、新消费赛道龙头企业 [6]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散户并非行情推动者!新旧资金正在接力,关注盈利改善兑现
券商中国· 2025-08-24 14:21
市场行情驱动因素 - 本轮行情主要由产业趋势和业绩推动,并非散户主导 [2] - 充裕流动性构成行情主要基底,居民存款搬家构成国内流动性改善的积极信号 [3] - 全球降息预期和制造业景气回升推动全球股市同步上涨 [8] - 增量资金来自险资、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持续增持,融资资金和私募交易活跃,外资关注度升温 [12] 行情特征与阶段判断 - 市场处于牛市阶段II,特点是资金驱动、赛道为王 [4] - 指数在科技成长主线引领下创新高,市场未整体过热,行业拥挤度多处于中等区间 [9] - 全市场结算资金占流通市值比例处于合理区间 [2] - 北证50突破1500点后新中枢预计处于1450-1650点 [10] 配置策略与行业聚焦 - 聚焦有真实利润兑现或强产业趋势行业:资源、创新药、游戏、军工 [2] - 战略配置重点包括AI链、创新药、军工、大金融 [3] - 关注创新药、CXO、国产算力、机器人、国产AI Agent赛道 [4] - 重点关注通信、计算机、半导体、传媒、新消费、新能源、非银、有色等行业 [6] - 围绕"三优框架"构造长期组合:半导体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水电、锂电设备 [7] - 关注食品饮料、电力设备等内需相关领域 [8] - 五大布局方向:港股互联网、半导体设备材料、软件应用、券商保险、新消费 [9] - 投资主线可降维为科技AI+、消费股估值修复、低估红利三个方向 [11] - 聚焦新技术新成长方向如国产算力、机器人、AI应用,辅以大金融、新消费 [12] 板块轮动与机会挖掘 - 建议关注化工板块,增配"反内卷+出海"品种,9月关注消费电子 [2] - 在景气赛道领域寻找低位新方向 [6] - 成长内部从小盘向大盘切换延续 [8] - 挖掘科技成长主线内部低位方向和尚未充分定价细分领域 [9] - 关注北交所半年报业绩超预期、具备新型生产力稀缺性标的 [10] 港股投资机会 - 美联储降息预期改善美元流动性,叠加香港本地流动性压力缓解,看好恒生科技、港股创新药 [4] - 重视恒生互联网板块投资机会 [11]
知名私募,最新观点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24 13:38
市场行情判断 - 当前市场或处于牛市行情前半段 牛市持续时间多数在2年以上 万得全A累计涨幅明显高于50% [2][3] - 行情启动前经历3年左右调整 估值调整幅度较大 从时间和空间看牛市大概率延续 [3] - 无风险利率下行和风险偏好上行带动的流动性因素是主要驱动力 [3] - 中国经济处于旧动能筑底、新动能孕育的大拐点 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可控 [3] - 市场成交量逐步放大 指数上涨速度较前期提高 市场仍在上涨趋势中 [4] 市场驱动因素 - 核心因素是资金风险偏好提升和场内活跃流动性增加 宏观叙事偏暖和微观亮点出现是主要原因 [4] - 需关注四方面因素:国内政策发力程度和传导效果 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突破 美国财政货币政策 中美谈判变化 [4] - 市场缺赚钱效应 场外资金量巨大 房地产市场无法吸纳足够资金 [5] - 2024年9月以来市场呈现中小盘跑赢大盘、成长股跑赢价值股特征 风格以成长为主 [5] 私募仓位变化 - 股票私募加仓意愿显著增强 截至8月15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4.86% 连续第二周上行 [7] - 百亿级私募仓位指数为82.29% 较前一周大增8.16个百分点 创年内单周最大加仓幅度 [7] 行业配置方向 - 重点布局科技、消费、生物医药等方向 [1] - 科技成长领域有中期发展趋势明显的投资机会 内需消费领域业绩弹性较强 [8] - 具体看好信息通讯、生物医药、军工板块和部分新能源 [9] - AI是未来五年规模最大、确定性最强的投资机会 中国将重现美国AI发展景象 [9] 投资策略调整 - 进行适度分散化配置 目前仓位为七八成 [8] - 将AI仓位由上游算力端向下游云和应用端迁移 仓位维持在八九成 [8] - 关注产业层面技术突破和上市公司业绩兑现 [8] - 后续留意消费、周期等低位板块机会 [9]
大国重器,九三亮剑!八一军工,蓄势待发!关注代码有“八一”的国防军工ETF(512810)
新浪基金· 2025-08-24 12:07
国防军工行业催化因素 - 2025年九三大阅兵预期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新质作战力量将震撼登场 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 高超精打 无人和反无人装备等将首次展示 市场关注度极高 [6] - 历史数据显示重大阅兵前后国防军工板块通常跑赢大盘 2015年九三阅兵前中证军工指数区间最大涨幅46.90% 沪深300指数涨幅3.82% 2019年国庆阅兵前中证军工指数涨幅16.32% 沪深300指数涨幅8.28% [5] 军贸出口增长前景 - 中国装备在印巴冲突中表现突出 价格仅为欧美装备40%-60% 超高性价比有望驱动军贸订单爆发式增长 [7] - 2025年中国军贸出口额预计突破450亿美元 同比增长30% 超越俄罗斯成为全球第三大军火出口国 [7]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AI技术正从辅助工具升级为作战系统核心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无人作战(无人机蜂群 水下机器人) 指挥决策(AI大模型缩短战场响应时间) 装备维护(预测性维护降低50%故障停机) [8] - AI+军工或将诞生一批颠覆性军工科技巨头 [8] 板块技术指标 - MACD金叉信号形成 部分个股涨势良好 [12]
下周如何走?投资者这样看!
证券时报网· 2025-08-24 11:07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A股市场连续5日成交额维持在2.4万亿元以上 沪指一周上涨3.49%至3825.76点 深证成指上涨4.57% 创业板指上涨5.85% 科创50指数大幅上涨13.31% [1] - 申万行业指数全部收涨 通信指数大涨10.84% 电子指数上涨8.95% 综合指数上涨8.25% 计算机指数上涨7.93% 美容护理和传媒指数涨幅超过5% [1] - 通信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8.89亿元 传媒板块净流入1.88亿元 综合板块净流入2.03亿元 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力设备/计算机板块净流出均超150亿元 [1] 投资者情绪与仓位变化 - 85%受访者表示本周盈利 其中62%盈利10%以内 23%盈利10%以上 亏损10%以内和10%以上分别占比9%和6% [2] - 28%受访者本周加仓 20%减仓 4%清仓 48%持仓不动 满仓加融资比例上升1个百分点至9% 满仓比例上升6个百分点至37% [2] - 57%受访者为入市10年以上老股民 7%投资年限在1年以下 19%入市5-10年 16%入市1-5年 [2] 市场预期与板块偏好 - 45%受访者认为沪指将继续走高站上4000点 36%认为将在3800点震荡整理 15%认为存在回调压力 [3] - 54%受访者判断A股处于中等风险 20%认为高风险(较上周提升7个百分点) 22%认为低风险 [3] - 36%受访者预期沪指能达4000点 31%看至5000点 8%看至6000点 26%看超6000点 [3] - 军工板块看好比例环比提升4个百分点至11% 有色金属板块看好比例上涨3个百分点至8% 科技板块看好比例大幅下滑13个百分点至37% [4] 行业动态与投资主题 - 全球跨区域联合军演增多/区域主权摩擦加剧/局部战事长期化等多国加速推进防卫装备列装 凸显军事装备智能化/无人化及区域防御技术的关键作用 [5] - 国防信息化和区域防空反导等前沿热点与装备建设领域受重点关注 [5]
机构论后市丨此轮行情不是散户市;关注“轮动补涨”机会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4 10:16
市场行情表现 - 沪指本周累计涨3.49% 深证成指累计涨4.57% 创业板指累计涨5.85% [1] 行情驱动因素 - 此轮行情由产业趋势和业绩驱动 非散户资金主导 [1] - 市场估值合理 未出现明显透支 [2] - 美联储降息周期可能开启 公募资金发行回暖 [2] - 杰克逊霍尔会议释放宽松信号 暗示9月降息可能 [3][4] - 美元指数长期走弱 全球资本流向重塑支撑A股 [4] 配置主线与行业机会 - 聚焦资源 创新药 游戏和军工板块 [1] - 关注化工板块 增配反内卷+出海品种 [1] - 9月消费电子板块值得关注 [1] - 机械设备 电力设备行业存在补涨机会 [2] - 工程机械 化学纤维 自动化设备 商用车细分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2] - 海外制造业修复利好铜 铝 钢铁 基础化工等实物资产 [3] - 投资加速利好工程机械 专用机械 机械零部件 重卡等资本品 [3] - 保险长期资产端受益于资本回报见底 券商次之 [3] - 内需相关领域机会显现 关注食品饮料 电力设备 [3] - AI产业链 反内卷 非银金融板块有望轮动 [4] - 科技成长板块在AI技术革命推动下保持高景气度 [4] - 红利资产估值具备安全边际 配置逻辑清晰 [4] - 政策呵护下大消费领域具备投资价值 [4] 行情特征与展望 - 市场将呈现轮动补涨特征 [2] - 新旧资金接力过程正在进行 [1] - 行情扩散刚开始 A股权重股修复刚启动 [3] - 市场中长期有望持续上行 [2][4] - 投资主线可能从AI投资切换至传统制造业投资 [3]
中信证券:本轮行情不是散户市,核心是产业趋势和业绩
华尔街见闻· 2025-08-24 10:02
资金结构特征 - 此轮行情主要由高净值人群和企业客户推动而非散户 新开户数196.36万户同比增长71%环比增长19%但低于历史极端水平 [1] - 高净值人群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及龙头转移 企业端出现实业投资转向证券投资案例 如江苏国泰拟投入138亿元进行理财和证券投资 [2] - 私募产品热度显著高于公募 7月私募备案规模793亿元环比上升164%同比上升407% 样本私募仓位保持84.1%高位 而主动公募8月新发规模仅110亿元且出现净赎回率-0.94% [3] 行情驱动逻辑 - 行情核心围绕产业趋势和业绩展开 游戏ETF和港股通非银ETF4月以来累计涨幅分别达47.9%和61.4% [3] - 创新药板块因License-out交易金额扩张推动 恒生创新药ETF5月以来涨幅67.0% 北美算力链受谷歌I/O大会催化 5G通信ETF同期涨幅68.0% [4] - 有色金属受益涨价业绩弹性 "反内卷"和军工主题走强 科创芯片受盈利兑现及国产替代推动 [5] 流动性结构差异 - 增量资金来自中高净值客群通过专业机构入场 结构与2015年散户驱动及2021年公募驱动行情不同 [5] - 2015年Q2权益类公募份额环比增17.8%(股票型)和171.1%(混合型) 2021年末较2020年初公募份额增71.7%和37.4% 本轮缺乏类似特征 5月以来ETF净赎回1710亿元 [6] - 当前结算资金占流通市值比例8.07%处于合理区间 低于去年10月散户涌入时的9.37% 赚钱效应指标连续6周为正 [7] 产品仓位与配置线索 - 2020-2021年发行主动公募规模从2.21万亿元降至1.04万亿元 加权净值从0.73元/份回升至0.96元/份接近盈亏平衡点 可能引发集中赎回 [7] - 增量资金具备长期视野和专业机构依赖特征 行情更可能聚焦有核心壁垒的传统产业及高景气新兴产业 [8][9] - 重点关注资源/创新药/游戏/军工等强产业趋势行业 对应有色ETF/稀有金属ETF/恒生创新药ETF/游戏ETF/军工龙头ETF [9] 新增配置方向 - 建议关注化工领域 包括稀土/钴/磷化工/农药/氟化工/光伏逆变器等方向 可配置化工ETF [10] - 9月消费电子板块受密集产品发布会和AI应用催化 存在主题性机会 [10] - 逐步增配"反内卷+出海"品种 集中在资源品及化工子行业 [9][10]
中信证券:A股本轮行情并非散户市 未来延续需要新的配置线索
智通财经网· 2025-08-24 09:02
资金结构特征 - 此轮行情主要由高净值人群和企业客户推动而非散户 新开户数196.36万户(同比+71% 环比+19%)但低于历史极端水平[1] - 高净值客户通过私募产品入场 私募备案规模793亿元(环比+164% 同比+407%) 平均仓位达84.1% 公募产品净赎回率-0.94%[2] - 企业客户转向证券投资 江苏国泰拟投入138亿元 年内至少60家上市公司公告证券投资计划[1] 行情驱动逻辑 - 行情核心围绕产业趋势和业绩展开 游戏ETF累计涨47.9% 港股通非银ETF涨61.4%[3] - 创新药板块受License-out交易推动 恒生创新药ETF涨67.0% 北美AI产业链带动5G通信ETF涨68.0%[3] - 有色金属受益涨价弹性 反内卷和军工主题持续强势 科创芯片与盈利兑现及国产替代相关[3] 资金性质差异 - 增量资金通过专业机构入场 与2015年及2021年散户驱动模式不同 2015年Q2权益类公募份额增17.8%-171.1% 本轮ETF净赎回1710亿元[4][5] - 结算资金占流通市值比例8.07% 处于合理区间(2014-2015年为8%-10%) 赚钱效应指标达2531亿元[6] 产品仓位变化 - 2020-2021年发行主动公募规模从2.21万亿元降至1.04万亿元 加权净值从0.73元/份回升至0.96元/份接近盈亏平衡[7] - 相关产品重仓腾讯/宁德/小米/中芯国际等港股核心资产 港股占比60%[7] 配置方向建议 - 聚焦资源/创新药/游戏/军工板块 关注化工ETF及反内卷+出海品种(稀土/钴/磷化工/农药等)[8][9] - 9月消费电子存在主题机会 受AI应用端侧设备及新品发布会催化[9]
中信证券:此轮行情持续到现在主要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并非散户 不能执迷于类比过往行情走势
格隆汇APP· 2025-08-24 08:35
行情驱动因素 - 此轮行情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并非散户 [1] - 行情从起步到加速核心线索围绕产业趋势和业绩 [1] - 聪明钱入场占主导地位 不应简单类比过往行情走势 [1] 资金结构变化 - 2020-2021年发行产品整体步入盈亏平衡区域 [1] - 市场将出现新旧资金接力过程 [1] - 未来行情延续需要新配置线索而非依赖流动性和"钱多"逻辑 [1] 行业配置建议 - 继续聚焦资源、创新药、游戏和军工板块 [1] - 开始关注化工行业 [1] - 逐步增配"反内卷+出海"品种 [1] - 9月消费电子板块值得关注 [1]
中信证券:此轮行情持续到现在主要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并非散户
新浪财经· 2025-08-24 08:31
资金结构特征 - 此轮行情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并非散户 [1] - 行情从起步到加速核心线索围绕产业趋势和业绩 [1] - 聪明钱入场占主导地位 [1] 资金接力过程 - 2020-2021年发行产品整体步入盈亏平衡区域 [1] - 市场将出现新旧资金接力过程 [1] 配置策略方向 - 建议继续聚焦资源、创新药、游戏和军工板块 [1] - 开始关注化工行业 [1] - 逐步增配反内卷+出海品种 [1] - 9月消费电子板块值得关注 [1] 行情延续条件 - 未来行情延续需要新的配置线索 [1] - 不应拘泥于钱多和流动性因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