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制造

搜索文档
梦百合(603313):短期“阵痛”,蓄势待发
海通证券· 2025-03-13 06: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梦百合作为记忆绵床垫龙头企业,虽2024年业绩预亏,但后续有望凭借美国本土制造优势、业务布局优化等实现业绩修复和增长 [8][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2024年3月至12月,梦百合与海通综指、沪深300对比,绝对涨幅分别为-5.4%、-0.8%、-21.5%,相对涨幅分别为-5.6%、-6.0%、-19.0% [4][5] 公司概况 - 公司是记忆绵床垫龙头,从事记忆绵床垫等家居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销往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 [8] - 2024年前三季度,床垫、枕头、沙发、电动床、卧具、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31.62亿元、4.34亿元、8.50亿元、4.75亿元、4.49亿元、5.95亿元,同比分别+11.06%、+3.02%、-1.20%、+4.66%、-5.09%、+18.19% [8] 业绩情况 - 公司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2亿 - 1.6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2.2亿 - 3.0亿元,主要因计提大额信用减值损失、销售费用投入上升及美国子公司诉讼和解冲回预计负债 [8] 反倾销影响 - 美国床垫反倾销税调查终裁落地,西班牙生产基地涉案产品按4.61%税率征税,泰国生产基地无需应诉,公司美国本土制造优势有望凸显,迎来更多机会 [9] 盈利预测 - 门店业务:预计2024年收入同比-0.02%,2025 - 2026年分别同比+5.13%、+3.09%,2024 - 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49.92%、50.58%、50.44% [10] - 线上销售:预计2024 - 2026年收入分别同比+36.88%、+29.03%、+19.52%,毛利率分别为37.54%、38.37%、38.27% [10] - 大宗业务:预计2024 - 2026年收入分别同比+6.00%、+6.00%、+5.00%,毛利率分别为28.00%、29.00%、29.50% [10] 同类公司对比估值 | 上市公司 | 证券代码 | 主营业务 | 收盘价(元) | PE(2025E,倍) | PEG(2025E,倍) | PS(2025E,倍) | | --- | --- | --- | --- | --- | --- | --- | | 敏华控股 | 1999.HK | 软体家具龙头 | 4.68 | 7.21 | 1.07 | 1.00 | | 顾家家居 | 603816.SH | 家居领域龙头企业 | 27.34 | 10.91 | 1.13 | 1.09 | | 喜临门 | 603008.SH | 软体家具龙头 | 16.63 | 11.06 | 0.84 | 0.64 | | 欧派家居 | 603833.SH | 定制家具龙头 | 65.75 | 14.06 | 2.73 | 1.94 | | 平均 | - | - | - | 10.81 | 1.44 | 1.17 | [12]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 预计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70亿元、95.67亿元、103.18亿元,同比分别+8.7%、+10.3%、+7.8% [7][11][13] - 预计2024 - 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52亿元、2.34亿元、2.82亿元,同比分别-242.4%、+254.2%、+20.6% [7][13] - 2025 - 2026年PE分别为15、13倍,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5年17 - 18倍PE估值,对应合理价值区间6.98 - 7.39元,对应到25年0.42 - 0.44倍PS [8]
2024年年报分析3:1000家上市公司业绩快报有哪些结论?
财通证券· 2025-03-11 14:43
核心观点 - 截至3月8日 A股2024年业绩快报和年报披露率约20% 全A非金融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3.7% 营业收入累计同比3.8% 预期2025年全A盈利同比温和回升至1.5%[12][23] - 中证500表现占优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8.7% 主板和创业板业绩增长明显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10.2%和23.1% 科创板和北证亏损较大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57.9%和-30.2%[12][15][16] - 行业层面医药生物、非银金融表现突出 医药生物4Q24单季归母净利润增速106% 非银金融4Q24单季业绩增速94%[24][27] - 业绩归因显示元件和航空装备维持高景气 电池和军工电子呈现边际改善趋势[4][42] 整体业绩概况 - 全A共有1066家上市公司披露正式财报数据 其中47%公司曾发布业绩快报 按已披露数据测算全A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1.5%[12] - 宽基指数中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4.7%、7.4%、8.7% 中证1000表现较弱为-4.5%[16] - 科创50和科创100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为-38.7%和-4.3% 北证50连续四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负增[12][16] - 沪深300业绩正增公司占比约68% 在所有板块指数中位居第一 主要受益于电子、非银金融和农林牧渔板块[18] 行业表现分析 - 上游原材料中石油石化、煤炭、钢铁整体业绩突出但披露率较低 有色金属4Q24单季业绩略有回升 全年业绩稳健[24] - 中游制造业所有五个行业4Q24累计净利润均负增 仅基础化工和国防军工单季增速有所回升 电力设备连续四季度营收下滑[27] - 下游消费品中医药生物领跑 食品饮料、汽车、农林牧渔业绩增长明显 纺织服饰和商贸零售相对较弱[24][27] - TMT板块电子行业在AI驱动下继续高景气 营收和业绩连续四季度正增 通信和传媒全年归母净利润增速超20% 计算机行业连续四季度业绩负增[27] - 大金融板块非银金融4Q24单季业绩增速94% 银行业绩稳健 房地产连续四季度负增[27] - 支持服务业中交通运输、公用事业表现较好 建筑装饰相对弱势[27] 盈利预测调整 - 对比年初与当前2025年盈利预测 机械(自动化设备、专用设备)、电力设备(光伏、电网)、光学光电子和计算机设备等细分预期上调比例最高[24][31] - 光学光电子、计算机设备、军工电子II三个行业预期上调比例达92% 自动化设备预期上调超10%的比例超过80%[31] - TMT板块中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预期上调超80%比例分别为77%和50%[31] - 电力设备行业的电池、电网设备、光伏设备三个二级行业预期上调超10%占比过半数[31] 业绩归因分析 - 银行、非银金融和社会服务中营收和业绩均同比正增的公司占比较高 显示行业处于高景气区间[36] - 31个行业中有14个行业的业绩同比正增公司占比较上期提升 社会服务和纺织服饰两个行业正增公司占比变动超50%[36] - 二级行业中元件、航空装备II、环境治理和半导体4Q24业绩同比改善的公司占比超过50% 其中元件和航空装备II营收和业绩均同比正增的公司占比最高[42] - 趋势上电池、军工电子II行业业绩正增公司占比在50%以下 但呈现明显改善迹象[4][42]
消费|消费起势如何配?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01 00:55
文章核心观点 - 消费板块近日反弹明显,2025年消费修复机会明确,当前建议从攻守兼备配置渐进至弹性配置 [1] 政策预期+数据企稳,消费反弹明显 - 2月27日中信A股一级行业指数食品饮料、消费者服务等分别上涨2.22%/1.15%/0.10%/1.30%/2.22%/2.22%,对应A股上证指数/深圳成指/创业板指涨跌幅分别为+0.23%/-0.26%/-0.52%;港股恒生必需性消费/非必需性消费分别上涨1.90%/0.10%,对应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涨跌幅则分别为-0.29%/-1.22% [2] 消费反弹原因 - 地产数据持续企稳,2025年前7周国内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总价较2024年同期增长55%,平均溢价为7.2%(2024年同期为2.5%),82城二手房交易量春节后持续走高,地产企稳对经济企稳修复信号意义大,消费预期跟随转好 [3] - 补贴政策预期有望扩展到服务消费领域,2月27日商务部新闻发布会表示将推动出台支持家政服务等政策,预计上海等地探索的服务消费券将更大规模推广,2024年9月以来上海(5亿)、杭州(4.3亿)、四川(4亿)等地用地方财政资金发放消费券补贴消费服务方向 [4] - 消费韧性显现发出企稳信号,消费在数年疲弱表现下供需格局调整优化,2025年偏必需品类需求有望走过低点企稳修复 [5] - 资金轮动下“高切低”,春节后科技行情火热,阶段性高位下有向消费等板块调整配置资金需求,下周两会窗口开启政策预期将成短期重要催化剂,多部门联合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5] 居民消费动能有所回暖,权重板块估值仍处低位 - 产业基本面端自2024年9月政策拐点后居民资产和收入信心改善,2025年1月居民收入预期指数为31.4%,较2024年9月上升4.3pcts,一线居民更乐观;高频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交通出行等表现亮眼,零售和餐饮较去年同期提升,物价端近月来持续改善,核心CPI连续4个月回升 [6] - 截至2月27日,食品饮料/消费者服务/农林牧渔/轻工制造/商贸零售/纺织服装行业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1x / 31x / 19x / 21x / 22x / 20x,分别为2019年至今均值的60%/65%/63%/93%/125%/111%,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权重板块估值仍处低位 [6] 重申2025年消费配置观点 - 当前消费估值仍处于合理偏低水平,经营端即使不考虑政策潜在拉动,24Q4多数消费行业尤其是偏必需品行业基本面基本企稳,25Q2有望成为多数消费行业的压力见底窗口 [8] - 建议从攻守兼备配置渐进至弹性配置,攻守兼备包括消费互联网、低估值高回报且经营有望率先企稳的乳制品、大众餐饮等板块;弹性配置包括顺周期特征明显的餐饮供应链、酒类、人力资源服务、酒店等行业 [1][8] - 当前首选数据有望率先恢复的餐饮产业链相关公司以及政策潜在受益方向,如生育政策、消费券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