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用消费品

搜索文档
港股稀缺性资产研究系列 2:当下时点,如何看港股新消费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03 13:43
核心观点 - 消费观念变革催化下,上半年港股新消费表现亮眼,6月中旬后进入震荡消化阶段 [1] - 借鉴日本经验,居民消费向个性化、理性化转变的趋势支撑新消费中长期逻辑 [1] - 港股新消费含量高、成长性优于A股,潮玩、美护、宠物等领域仍具投资价值 [1] 当前港股新消费阶段 - 上半年港股新消费"三朵金花"(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集团)涨幅达247%,远超港股通消费指数21.6%和A股消费指数10% [8] - 年轻消费群体推动"悦己消费"、"社交消费"趋势,潮玩、茶饮、轻奢珠宝等品类受青睐 [8] - 6月下旬以来新消费板块最大回撤25%,成交额占比/流动市值分位数达94%,PE(TTM)67倍处94%分位,显示短期过热 [16] 中期宏观支撑逻辑 - 日本1970年代后消费演变显示:第三消费时代(1974-1998)偏好个性化,第四消费时代(1999年后)转向理性消费 [22] - 中国当前人均GDP1.3万美元与1980年代日本相当,消费呈现类似分层:Z世代重体验(潮玩增速54%)、单身/银发群体推高宠物经济(618期间宠物食品销售增36%) [31] - 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上半年同比增11.8%,显著高于居民总消费支出5.2%的增速 [32] 港股新消费优势 - 港股消费板块中可选消费零售、消费者服务等新消费领域占比超60%,A股白酒家电等传统消费占比超70% [33] - 港股新消费个股2024年平均营收增速54%,销售毛利率55%,均高于A股消费的-1.7%和28% [35] - 二季度公募加仓港股消费板块,持仓占比从Q1的29.2%升至Q2的33.0% [9][16] 重点赛道展望 - 潮玩经济: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达877亿元,Z世代愿为情绪价值支付溢价 [47] - 她经济:2000元以上线上消费女性用户占比从2023年30.6%升至2025年33.1%,美妆护肤需求持续增长 [48] - 宠物经济: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8114亿元,22-25年CAGR18%,当前家庭渗透率22%显著低于欧洲46% [48]
沪深300耐用消费品指数报15239.70点,前十大权重包含格力电器等
金融界· 2025-08-01 07:40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0 37% 沪深300耐用消费品指数报15239 70点 [1] - 沪深300耐用消费品指数近一个月下跌0 53% 近三个月下跌1 75% 年至今下跌3 98% [1] 指数构成 - 沪深300指数样本分为11个一级行业、35个二级行业、90余个三级行业及200余个四级行业 形成沪深300行业指数系列 [1] - 沪深300耐用消费品指数持仓中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80 09%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9 91% [1] - 行业分布为白色家电占比84 57% 家电零部件及其他占比9 48% 小家电占比4 72% 家具占比1 24% [1] 指数调整机制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临时调整包括沪深300指数样本变更、行业归属变更、退市等情形 [2]
中证沪港深500可选消费指数报3748.96点,前十大权重包含理想汽车-W等
金融界· 2025-07-29 09:30
指数表现 - 中证沪港深500可选消费指数报3748.96点 近一个月上涨3.62% 近三个月上涨3.14% 年初至今上涨9.71% [1] - 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为1000.0点 [1] 指数编制规则 - 指数样本按行业分类标准分为11个行业 以各行业全部证券作为样本编制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2] 权重股构成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1.19% 其中阿里巴巴-W权重10.26% 比亚迪股份9.43% 美团-W8.71% [1] - 美的集团权重7.74% 比亚迪6.67% 格力电器4.57% 泡泡玛特3.98% [1] - 创科实业权重3.5% 理想汽车-W3.47% 小鹏汽车-W2.86% [1] 市场板块分布 - 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61.92%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22.77%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5.31% [1] 行业分布 - 乘用车及零部件占比38.88% 耐用消费品占比27.99% 消费者服务占比15.45% [2] - 零售业占比12.06% 纺织服装与珠宝占比5.63% [2]
中证港股通休闲消费主题指数报1223.40点,前十大权重包含百胜中国等
金融界· 2025-07-21 14:21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休闲消费主题指数报1223 40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1 87% 近三个月上涨17 74% 年初至今上涨19 70% [1] - 基日为2016年12月30日 基点为1000 0点 [1] 指数构成 - 选取港股通范围内40只休闲消费产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十大权重股依次为:百胜中国(10 65%) 泡泡玛特(9 78%) 安踏体育(9 59%) 美团-W(8 81%) 申洲国际(7 05%) 李宁(5 81%) 海底捞(4 32%) 同程旅行(4 18%) 蜜雪集团(3 03%) 新秀丽(2 97%) [1] - 全部样本均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 [1] 行业分布 - 消费者服务占比37 02% 纺织服装与珠宝占比36 42% 耐用消费品占比18 18% 传媒占比5 55% 零售业占比2 84% [2] 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或丧失港股通资格时将被剔除 [2]
港股热度持续升温,场内热点轮动加速
银河证券· 2025-07-20 11:13
核心观点 报告指出港股热度持续升温且热点轮动加速,本周港股三大指数延续反弹涨幅居前,不同行业表现分化;流动性方面成交金额和沽空金额有变化,南向资金净买入减少;估值上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PE、PB有不同表现,风险溢价率处于不同分位;展望后市建议关注高股息标的、政策利好板块和中报业绩超预期板块 [2][36][37] 本周港股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幅 - 7月14日至7月18日全球主要股指多数上涨,港股三大指数延续反弹涨幅居前,恒生指数累计涨2.84%,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5.53%,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累计涨3.44% [2][4] - 港股行业层面10个行业上涨,仅房地产行业微跌0.31%,医疗保健、信息技术、日常消费指数涨幅居前,金融、公用事业、能源行业涨幅居后;二级行业中,医药生物、传媒等涨幅居前,消费者服务、耐用消费品等跌幅居前 [2][7] - 消息面上,医药集采、科技利好消息及汽车行业规范竞争秩序政策分别带动相关板块 [11] 资金流动 - 本周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为2467.25亿港元,较上周上升42.13亿港元;日均沽空金额为242.74亿港元,较上周上升1.82亿港元;沽空金额占成交额比例的日均值为9.85%,较上周下降0.25个百分点 [2][13] - 本周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214.56亿港元,较上周减少48.99亿港元;截至7月18日近7天,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美团 - W、建设银行、阿里巴巴 - W,大幅净卖出腾讯控股、小米集团 - W、泡泡玛特 [13] 估值与风险溢价 - 截至7月18日,恒生指数的PE、PB分别为11.04倍、1.16倍,分别较上周五上升2.69%、2.69%,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81%、82%分位数水平;恒生科技指数的PE、PB分别为20.84倍、2.99倍,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15%、62%分位数水平 [2][18] - 2025年7月18日,10年期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上行1BP至4.44%,港股恒生指数的风险溢价率为4.62%,为3年滚动均值 - 2.18倍标准差,处于2010年以来8%分位;10年期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下行0.01BP至1.6652%,港股恒生指数的风险溢价率为7.40%,为均值(3年滚动) - 1.25倍标准差,处于2010年以来67%分位 [2][20] - 截至7月18日,港股一级行业估值分化较大,可选消费、公用事业的PE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信息技术等处于历史中低水平;能源业股息率高于7%,公用事业等股息率高于4%,公用事业股息率处于2019年以来60%分位数水平以上;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较上周五下降2.24点至126.28,处于2014年以来29%分位数的水平 [27] 港股市场投资展望 - 海外方面特朗普关税政策不确定,市场情绪波动,美联储委员降息意见不一,特朗普与鲍威尔争端持续;国内上半年GDP为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各经济数据有不同表现 [36] - 预计港股市场总体震荡向上且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建议关注高股息标的、政策利好增多或持续发酵的板块如稳定币概念股等、中报业绩表现超预期的板块 [37][38]
匠心家居(301061):2025 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点评:Q2扣非同比增长65%,品牌渠道优势扩张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16 11: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增持,目标价格106.87元 [8][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调盈利预期,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为4.11/5.38/6.50元,给予2025年26X PE,上调目标价至106.87元 [13] - 品牌及渠道合力牵引,业绩实现高增,2025Q2归母净利润2.16 - 2.66亿元,中值2.41亿元,同比 + 46.6%;扣非归母净利润2.14 - 2.64亿元,中值2.39亿元,同比 + 65.3% [13] - 利润率持续受益结构升级、运营提效,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改善,推进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13] - 剔除外部不利扰动,实际经营质量更优,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更高,主营业务发展质量良好 [13] 相关目录总结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9.21亿、25.48亿、33.92亿、42.33亿、50.54亿元,增速分别为31.4%、32.6%、33.1%、24.8%、19.4% [6] - 2023 - 2027年净利润(归母)分别为4.07亿、6.83亿、8.94亿、11.71亿、14.13亿元,增速分别为21.8%、67.6%、31.0%、31.0%、20.7% [6] 交易数据 - 52周内股价区间39.52 - 91.13元,总市值198.28亿元,总股本2.18亿股,流通A股1.44亿股 [9] 资产负债表摘要 - 股东权益37.71亿元,每股净资产17.33元,市净率5.3,净负债率 - 84.32% [10] 财务预测表 - 涵盖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如2025E营业总收入33.92亿元,净利润8.94亿元等 [14] 可比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 列出永艺股份、恒林股份、麒盛科技、梦百合等可比公司2025 - 2027年EPS、PE、PB等数据及平均值 [15]
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中小综合可选消费指数报2636.75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北汽蓝谷等
金融界· 2025-07-16 08:52
指数表现 - 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中小综合可选消费指数报2636 75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2 98% 近三个月上涨4 82% 年至今上涨3 68% [1] - 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以1000 0点为基点 [1] 指数构成 - 十大权重股包括老铺黄金(2 32%) 零跑汽车(1 91%) 福耀玻璃(1 63%) 长城汽车(1 43%) 同程旅行(1 38%) 北汽蓝谷(1 31%) 春风动力(1 31%) 供销大集(1 29%) 万丰奥威(1 23%) 麦格米特(1 19%) [1] - 市场板块分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2 90%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31 40% 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25 70% [2] - 行业分布:乘用车及零部件占比44 98% 耐用消费品占比16 70% 纺织服装与珠宝占比13 19% 消费者服务占比12 62% 零售业占比12 51% [2]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特殊情况会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公司发生收购 合并 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中证500可选消费指数报3880.00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双环传动等
金融界· 2025-07-16 08:41
指数表现 - 中证500可选消费指数报3880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2.84% 近三个月上涨0.02% 年至今下跌0.47% [2] 指数编制规则 - 中证500行业指数按中证行业分类分为11个一级行业 35个二级行业 90余个三级行业 [2] - 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为1000点 [2]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分别在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权重构成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7.43% 其中四川长虹(6.97%) 九号公司(6.54%) 春风动力(4.85%) [2] - 上交所股票占比62.05% 深交所股票占比37.95% [2] - 行业分布:乘用车及零部件(35.37%) 耐用消费品(34.76%) 纺织服装与珠宝(10.55%) [2]
中证1000可选消费指数报4595.61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万辰集团等
金融界· 2025-07-15 08:49
指数表现 - 中证1000可选消费指数收盘报4595 61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2 41%,近三个月上涨5 35%,年初至今上涨4 51% [2] 指数构成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 0点 [2]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3 76%,其中银轮股份(3 34%)、隆鑫通用(2 85%)、双林股份(2 65%)位列前三 [2] - 深交所成分股占比60 41%,上交所占比39 59% [2] - 行业分布:乘用车及零部件(54 82%)、耐用消费品(15 94%)、零售业(14 06%)、纺织服装与珠宝(10 36%)、消费者服务(4 82%) [2] 样本调整机制 - 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样本退市时立即剔除,发生并购分拆等情形按细则处理 [3] - 中证1000指数调整时行业指数同步调整,样本公司行业变更时相应调整 [3]
上财调研:二季度上海消费者信心指数仍乐观,部分消费领域预期分化
第一财经· 2025-07-15 02:44
消费者信心指数总体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5.4点 环比下降6.0点 同比下降6.9点 但仍处于乐观区域 [1] - 消费者评价指数为105.2点 较上季度下降6.2点 同比下降7.7点 [1] - 消费者预期指数为105.6点 环比下降5.8点 同比下降6.1点 [1] 购买意愿指数表现 - 本季度购买意愿指数为98.8点 环比下降5.5点 但同比上升16.1点 [2] - 买房时机指数69.9点 环比大幅下降16.3点 同比上升5.7点 [2] - 买车时机指数100.6点 环比上升1.9点 同比上升12.3点 [2] - 买耐用品时机指数126.0点 环比下降2.0点 但同比大幅上升30.3点 仍处高位 [2] 购买预期指数表现 - 本季度购买预期指数为87.8点 环比下降4.6点 同比上升5.0点 [2] - 买房时机预期指数74.6点 较上季度下降11.5点 同比上升4.1点 [2] - 买车时机预期指数101.0点 环比上升2.3点 同比上升5.7点 [2] 指数下降原因分析 - 上季度购买意愿相关指数大幅上涨可能存在透支效应 本季度出现回调 [4] - 收入评价指数和就业形势评价指数等民生相关指标下降明显削弱消费者信心 [4][5] - 美国加征关税引发全球经济连锁效应影响消费者信心 [4] 政策建议方向 - 针对汽车和耐用品消费领域推出更精准政策支持 如优化新能源汽车补贴细则和完善以旧换新服务体系 [4] - 借助资源集聚优势搭建消费升级平台 引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 [4] - 提供多元化就业渠道和有效措施提高居民收入 稳定就业市场与收入预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