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乘用车
icon
搜索文档
理想i8与乘龙卡车对撞事件再发酵,理想汽车声明为无心之举
巨潮资讯· 2025-08-04 02:52
测试背景与目的 - 公司始终将用户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致力于为家庭用户打造安全安心的出行空间 [3] - 团队在理想i8开发过程中采用短前悬安全结构设计 既保障宽敞驾乘空间又兼顾被动安全表现 [3] - 公司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高强度碰撞测试 通过视频形式透明真实展示测试过程和结果 [4] - 测试旨在科学验证并提升理想i8被动安全性能 模拟现实生活中对用户安全极为关键的小车对撞大车危险工况 [4] 测试执行与表现 - 测试参照普通公路高频交通事故情形制定要求 由中国汽研作为国家一类科研院所执行 [4] - 理想i8采用创新的短前悬安全结构 前向有3条纵向力传递路径 前舱中密布11个环形吸能结构 [5] - 测试结果显示A柱 B柱 C柱 门梁均未发生明显变形 9个安全气囊全部正常展开 电池包无漏液无起火 车门自动解锁 门把手自动弹开 [5] 行业标准与开发规范 - 理想i8开发阶段按照最新国标GB 11551-2014 GB 20071-2025 GB 20072-2024等国家标准开发 [7] - 同时按照C-NCAP 24版规程五星标准和C-IASI 23版规程G+G+G+A等级要求开发 [7] - 涵盖钻卡 卡车夹击等100多项企业测试工况 全系车型此前均获得中汽中心 中保研等权威第三方测试最高评价 [7] 舆论回应与行业立场 - 测试目的仅为验证提升理想i8被动安全性能 并非针对其他品牌进行产品质量评价 [6] - 测试所用东风柳汽乘龙品牌二手卡车仅作为移动式壁障物 公司无意对其做出质量引导性评价 [6] - 公司与东风柳汽乘龙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 专注于家庭乘用车领域 [6]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反内卷号召 为营造公平有序行业环境 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 [6]
持续发酵!理想、中国汽研深夜回应“撞飞卡车”,乘龙卡车连续四天发声
华夏时报· 2025-08-04 01:13
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 测试背景与目的 - 公司强调将用户生命安全置于首位,采用"短前悬安全结构"设计以兼顾空间与被动安全性能 [1] - 委托中国汽研执行高强度碰撞测试,旨在验证理想i8在"小车对撞大车"场景下的安全表现,测试过程通过视频公开以增强透明度 [1] 测试结果与技术细节 - 理想i8前舱设计包含3条纵向力传递路径和11个环形吸能结构,测试中A/B/C柱无变形,9气囊正常展开,电池包无泄漏起火,车门自动解锁 [2] - 测试参照普通公路高频事故场景,中国汽研作为国家一类科研院所提供权威数据支持 [2] 舆论与行业影响 - 公司澄清测试仅针对自身产品安全验证,非评价其他品牌,对东风柳汽乘龙卡车被卷入争议表示无意冒犯 [3] - 强调与乘龙卡车无直接竞争关系,双方分别专注家庭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呼吁行业反内卷与公平竞争 [3] - 中国汽研声明测试仅选用卡车整备质量作为标准,二手卡车作为移动壁障车,不涉及其他品牌安全性评价 [9] 市场反应与股价波动 - 理想i8发布会当日美股盘前涨6%但收盘跌6.2%,截至8月1日累计跌幅达13.53% [9] - 港股单日市值蒸发330亿港元,较年内高点下跌超27% [9] 乘龙卡车回应与舆情发展 - 乘龙卡车连续四天通过海报和声明回应,包括"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等针对性文案,抖音账号粉丝从30万增至42.5万,视频点赞量激增 [11][12][14] - 东风集团表态支持东风柳汽依法维权,称测试场景与实际交通存在极大差异 [12][14] 合规与行业标准 - 理想i8开发符合国标GB 11551-2014等最新标准,覆盖100+企业测试工况,全系车型此前均获第三方最高安全评价 [4] - 公司表达对中国汽车行业安全技术进步的信心,承诺与同业共同推动技术创新 [4]
理想,深夜回应!中国汽研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8-03 23:41
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 - 理想汽车发布理想i8与乘龙卡车碰撞测试视频,展示i8在61公里/小时刮底刚性障碍物、100公里/小时正面对撞及侧面碰撞重卡测试中的安全性表现,A柱、B柱、C柱、门梁均无变形,9个安全气囊全部展开,电池包无漏液无起火 [6] - 理想汽车解释测试目的是验证i8的"短前悬安全结构"设计,前向有3条纵向力传递路径,前舱中密布11个环形吸能结构,委托中国汽研执行测试以科学验证被动安全性能 [2][3] - 公司强调测试仅用于验证i8安全性,非评价其他品牌质量,对乘龙卡车被卷入舆情表示无意为之,澄清双方无直接竞争关系 [4] 乘龙卡车回应 - 东风柳汽发布声明指出理想汽车未经授权使用并扭曲传播乘龙卡车碰撞视频,认为测试场景与实际运营存在严重差异,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 [10][11][12] - 公司介绍乘龙卡车安全技术包括行业首创龙骨框架驾驶室、四层吸能结构和AEBS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强调71年历史积累的115万卡友真实体验 [13][17] - 东风柳汽呼吁行业反内卷、反不正当竞争,倡导诚信竞争和理性传播,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14][15] 中国汽研声明 - 中国汽研澄清测试仅验证理想i8安全性,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测试中理想i8碰撞速度为60±2km/h,移动式壁障车相向速度为40±2km/h [20] - 说明测试用卡车为市场随机购买的二手车辆,经外饰伪装和配重至8吨处理,作为移动式壁障车使用 [20] 行业影响 - 理想汽车表示i8按照最新国标和C-NCAP五星标准开发,涵盖100多项企业测试工况,全系车型此前均获权威第三方测试最高评价 [5] - 乘龙卡车连续发布海报强调"生活不是试验场"的安全理念,展示龙骨框架驾驶室和30%高强钢应用等安全技术 [22][25][26]
理想汽车回应“理想i8与乘龙卡车安全性碰撞测试”:测试用乘龙二手卡车仅作为移动式壁障物,无引导性评价,致其意外卷入争议属无心之举
中国基金报· 2025-08-03 14:54
测试背景与目的 - 公司始终将用户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致力于为家庭用户打造安全出行空间 [2] - 采用"短前悬安全结构"设计,兼顾宽敞驾乘空间与被动安全性能 [2] - 主动模拟"小车对撞大车"高危场景,委托中国汽研进行第三方权威测试以验证安全性 [2] - 测试视频公开透明展示结果,旨在让用户了解车辆安全性能提升成果 [2] 测试设计与执行 - 参照普通公路高频事故情形制定测试标准,由中国汽研(国家一类科研院所)执行 [3] - 短前悬结构含3条纵向力传递路径和11个环形吸能结构,有效化解正面冲击力 [3] - 测试结果显示A/B/C柱无变形、9气囊正常展开、电池无泄漏起火、车门自动解锁 [3] 技术标准与认证 - 开发阶段符合GB 11551-2014等三项国家碰撞安全标准 [5] - 同步满足C-NCAP 24版五星标准和C-IASI 23版G+G+G+A等级要求 [5] - 覆盖"钻卡"、"卡车夹击"等100+项企业测试工况,全系车型历史测试均获最高评价 [5] 舆论回应与行业立场 - 澄清测试仅验证自身产品安全,无意评价东风柳汽乘龙卡车质量 [4] - 强调与卡车领域无直接竞争关系,尊重东风乘龙行业标杆地位 [4] - 响应国家反内卷号召,倡导公平有序的行业竞争环境 [4] 行业协作展望 - 对中国汽车行业整体安全技术进步持坚定信心 [5] - 承诺与同业共同推动安全技术创新,保障用户出行安全 [5]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周报20250803:世界机器人大会将召开,机器人催化可期-20250803
民生证券· 2025-08-03 07:09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维持"推荐"评级 [5] 核心观点 乘用车市场 - 2025年7月第4周乘用车销量44.8万辆,同比+4.5%,环比+13.1%,新能源渗透率达53.4% [1] - 7月部分车企销量表现分化:零跑交付50,129辆(同比+126%),长城批售10.4万辆(同比+14.3%),比亚迪批售34.4万辆(同比+0.56%)[3][67] - 工信部倡导反内卷政策,通过账期缩短、价格管控等措施优化行业格局,预计新车密集上市将推动基本面改善 [3][11] 智能化与机器人 - 特斯拉Optimus V3完成量产设计,目标5年内达百万台量级,重点关注灵巧手传动、轻量化等硬件环节创新 [2][10]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8日)与人形机器人运动会(8月14日)将成为板块催化剂 [2][16] - 京东成立智能机器人事业部,投资多家具身智能企业,加速技术商业化落地 [4][60] 零部件与全球化 - 零部件出海趋势明确,T链海外产能进入收入释放期,中期看好新势力产业链(H链、小米链)[13][14] - 智能化增量显著:比亚迪全系搭载高阶智驾,20万元价格带成主要增长区间,域控赛道潜力大 [14] 细分领域投资建议 乘用车 - 推荐智能化与全球化突破的自主车企:吉利汽车、比亚迪、理想汽车、小米集团、小鹏汽车、赛力斯 [4][12] 零部件 - 智能化方向:推荐伯特利(线控底盘)、地平线机器人(智驾域控)、继峰股份(智能座舱)[4][14] - 新势力产业链:H链推荐星宇股份、沪光股份,小米链推荐无锡振华,T链推荐拓普集团、新泉股份 [4][14] 机器人 - 推荐拓普集团、伯特利等汽配机器人标的,关注硬件环节创新(灵巧手、轻量化)[4][17] 其他细分领域 - 摩托车:推荐春风动力(6月市占率21.2%),关注隆鑫通用 [18][19] - 轮胎:推荐赛轮轮胎(海外净利率优势)、森麒麟(高成长)[23][24] - 重卡:天然气重卡需求向上,推荐中国重汽 [20][21] 市场表现与数据 - 汽车板块周跌1.88%,弱于沪深300(-1.64%),商用载货车上涨2.09%表现最佳 [1][26] - 半钢胎开工率75.99%(近10年高位),TBR开工率65.10%,成本同比降15.1% [23][45] - 美国5月PCR进口量同比+3.1%,泰国出口量高位,海运费占货值比重降至7.3%(同比-1.9pct)[47][54]
乘用车板块8月1日涨0.75%,北汽蓝谷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5.6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1 08:27
板块整体表现 - 乘用车板块当日上涨0.75% 领先于大盘 上证指数下跌0.37% 深证成指下跌0.17%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5.63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3.9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1.73亿元 [1] 个股价格变动 - 北汽蓝谷领涨板块 收盘价8.80元 涨幅8.37% 成交量406.30万手 成交额35.44亿元 [1] - 海马汽车上涨1.37%至4.44元 赛力斯上涨1.21%至128.45元 比亚迪上涨0.53%至105.80元 [1] - 广汽集团下跌0.13%至7.54元 长安汽车下跌0.31%至12.82元 [1] 资金流向分布 - 北汽蓝谷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95亿元 占比13.96% 游资净流出2.94亿元 散户净流出2.01亿元 [2] - 赛力斯主力资金净流入1.69亿元 占比9.32% 游资净流出4281.18万元 [2] - 长安汽车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1.11亿元 占比达10.6% 散户资金净流入7437.61万元 [2] - 比亚迪主力资金净流出2695.56万元 游资净流出1.23亿元 但散户资金净流入1.50亿元 [2]
【联合发布】2025年6月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为35.6
乘联分会· 2025-07-31 09:06
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体系 - 乘用车智能化指数由智能座舱指数、智能驾驶指数和舱外智能指数三个二级指数构成,未来将衍生至三级指数 [6][15] - 一级指数反映国产乘用车市场当月符合智能化指标的车型市场表现,二级指数分别反映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舱外智能标准的车型市场表现 [15] - 指数计算方法为各二级指数乘以权重系数后相加,权重系数分别为智能座舱47.5%、智能驾驶37.5%、舱外智能15.0% [16][18][20][23] 2025年6月指数表现 - 乘用车智能化指数为35.6,较上月提升1.8个单位,延续上涨趋势 [5][12] - 智能座舱指数为38.2,较上月增长1.6个单位,保持平稳增长 [8] - 智能驾驶指数为39.7,较上月大幅提升3.2个单位,增长显著 [9] - 舱外智能指数为17.0,较上月小幅下降0.8个单位,增长态势出现回落 [4][12] 市场背景与驱动因素 - 2025年6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销量208.5万辆,同比增长18.2%,环比增长7.6% [12] - 新能源车零售111.2万辆,同比增长29.8%,环比增长8.2% [12] - 智能化指数增长主要得益于Model Y、问界M8等高智能化车型销量快速增长,以及比亚迪全系智驾功能普及 [12] 指数定义标准 - 智能座舱评价维度包括硬件配置、软件生态、交互体验、安全性、舒适性和智能化水平 [17] - 智能驾驶评价维度包括硬件配置、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和智能化水平 [17] - 舱外智能评价主要围绕车辆与车外人员的信息传递和互动 [17]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座舱直接影响用户日常驾乘体验,是车企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18] - 智能驾驶将重塑汽车属性,从"驾驶工具"转变为"移动空间",具有颠覆性影响 [19] - 舱外智能是新兴领域,旨在提升行车安全、优化交通效率和增强用户体验 [22] - 7月乘用车市场有望延续6月增长态势,智能化指数将持续稳步攀升 [13]
乘用车板块7月31日跌2.39%,海马汽车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8.7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31 08:37
板块整体表现 - 乘用车板块当日下跌2.39% 领跌个股为海马汽车[1] - 上证指数下跌1.18%至3573.21点 深证成指下跌1.73%至11009.77点[1] 个股价格变动 - 北汽蓝谷收盘8.12元下跌0.25% 成交量192.73万手[1] - 赛力斯收盘126.91元下跌1.44% 成交量18.21万手[1] - 上汽集团收盘17.18元下跌1.60% 成交量42.19万手[1] - 长城汽车收盘21.63元下跌2.22% 成交量20.57万手[1] - 广汽集团收盘7.55元下跌2.58% 成交量31.63万手[1] - 长安汽车收盘12.86元下跌2.72% 成交量150.04万手[1] - 比亚迪收盘105.24元下跌3.18% 成交量59.95万手[1] - 海马汽车收盘4.38元下跌3.52% 成交量54.93万手[1] 资金流向情况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8.73亿元 游资净流入1.91亿元 散户净流入16.82亿元[1] - 北汽蓝谷主力净流入7013.40万元占比4.39% 散户净流出7525.61万元[2] - 广汽集团主力净流出3547.97万元占比14.73% 散户净流入3682.59万元[2] - 海马汽车主力净流出3687.30万元占比15.16% 散户净流入3570.98万元[2] - 长城汽车主力净流出4411.12万元占比9.83% 游资净流入1730.66万元[2] - 上汽集团主力净流出6075.59万元占比8.33% 游资净流入1824.38万元[2] - 长安汽车主力净流出3.19亿元占比16.38% 散户净流入2.81亿元[2] - 赛力斯主力净流出5.71亿元占比24.56% 游资净流入1.68亿元[2] - 比亚迪主力净流出8.76亿元占比13.81% 散户净流入9.32亿元[2]
乘联分会:7月1-2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新能源车零售78.9万辆 同比增长15%
第一财经· 2025-07-30 10:42
7月1-2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新能源车零售78.9万辆,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长15%,较上月同期下降 17%,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54.6%,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25.8万辆,同比增长31%;7月1-27日,全国乘 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81.6万辆,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长17%,较上月同期下降20%,新能源厂商批发渗透 率54.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726.4万辆,同比增长35%。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乘联分会发布数据显示,7月1-2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44.5万辆,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长9%,较上 月同期下降19%,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234.6万辆,同比增长11%;7月1-27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50.5 万辆,同比去年7月同期增长17%,较上月同期下降25%,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478.5万辆,同比增长 13%。 ...
乘联分会:7月1-2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44.5万辆 同比增9% 环比降19%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09:26
乘用车市场零售表现 - 7月1-27日全国乘用车零售144.5万辆,同比增长9%,环比下降19% [1][5]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234.6万辆,同比增长11% [1][5] - 7月第一周日均零售4.0万辆,同比增长1%,环比下降6% [4] - 7月第二周日均零售4.8万辆,同比增长11%,环比下降4% [4] - 7月第三周日均零售5.8万辆,同比增长17%,环比下降20% [4] - 7月第四周日均零售6.7万辆,同比增长5%,环比下降30% [4] 乘用车厂商批发表现 - 7月1-27日全国厂商批发150.5万辆,同比增长17%,环比下降25% [1][8] - 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478.5万辆,同比增长13% [1][8] - 7月第一周日均批发3.9万辆,同比增长39%,环比持平 [8] - 7月第二周日均批发4.6万辆,同比增长31%,环比下降12% [8] - 7月第三周日均批发5.8万辆,同比增长8%,环比下降17% [8] - 7月第四周日均批发7.8万辆,同比增长10%,环比下降41% [8] 新能源车市场表现 - 7月1-27日新能源零售78.9万辆,同比增长15%,环比下降17%,渗透率达54.6% [1] - 7月1-27日新能源批发81.6万辆,同比增长17%,环比下降20%,渗透率达54.2% [1] - 今年以来新能源累计零售625.8万辆,同比增长31% [1] - 今年以来新能源累计批发726.4万辆,同比增长35% [1] 行业结构性特征 - 行业置换率自2025年2月起稳定在60%以上,成为市场主要驱动力 [5] - 2020-2024年7月零售占全年总量平均8.4%,显著高于2014-2019年的6.9% [5] - 燃油车市场面临去库存压力,部分企业高温假时间延长 [5] - 2025年7月共23个工作日,生产销售时间充裕 [5] - 出口改善稳定内需基础,经济形势好于预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