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插混车型
icon
搜索文档
新能源车渗透率超55%,“国补”或促进车市10%销量增长
贝壳财经· 2025-09-10 08:41
行业整体表现 - 8月乘用车厂商零售、出口、批发和生产均创当月历史新高 显示市场强劲复苏势头 [2] - 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9.5万辆 同比增长4.6% 环比增长8.2% [4] - 1-8月累计零售1474.1万辆 同比增长9.5% [4] 新能源汽车表现 - 8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10.1万辆 同比增长7.5% 环比增长11.6% [6] - 1-8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755.6万辆 同比增长25.8% [6] - 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连续第6个月超50% 8月上升至55.2% [7] - 8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20.4万辆 同比增长102.7% 占当月零售销量18.5% [7] 车企出口表现 - 比亚迪8月出口7.96万辆 [9] - 特斯拉中国8月出口2.6万辆 [9] - 奇瑞汽车8月出口2.13万辆 [9] 细分市场表现 - 8月纯电动批发销量同比增速达38.5% [10] - 插混车型批发销量同比增速为5% [10] - 增程车型批发销量同比下降9.5% [10] 政策影响 - 多地汽车消费补贴政策重启 采用"先领先得"机制 [3][11] - 河北 云南等地区推出汽车补贴限量"抢券"模式 [11] - 预计今年以旧换新补贴投入超1800亿元 将带来10%销量增长 [12] - 去年政府补贴超900亿元 直接带动汽车销量增长超10% [12] 市场趋势 - "反内卷"浪潮推动车市向"降价减少 促销平缓"方向转变 [5] - 新能源车市呈现报废更新 置换更新叠加免税政策托底的平稳增长 [5] - 9月将迎来传统销售旺季 受车展 新车上市 节假日等多重因素推动 [11]
崔东树:预计2025年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10%
智通财经· 2025-09-01 09:11
全国乘用车市场增长态势 - 2025年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10% 呈现2-7月国内车市强势增长特征 [1] - 2024年与2019年对比 东北和西北成为中国车市增长最快地区 [2] - 中西部车市好于东部车市 2025年7月中部地区份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5个百分点 [2] 区域市场结构变化 - 北方车市2025年7月份额较上年同期增加0.9个百分点 较2022年份额增5.6个百分点 [1][2] - 东北地区份额从2023年持续走强 2025年7月保持在5.9%-7%的较高水平 [1][2] - 华东地区7月车市同比下滑较大 华南地区表现较差 [1][2] - 北方省份如宁夏 内蒙古 黑龙江 辽宁 山西和吉林表现亮眼 [3] 新能源车市场发展 - 北方地区新能源增长较快 插混车型占比提升明显 [1][5] - 东部平原地区新能源车占比达50%以上 南方纯电动接受度提升 [1][5] - 海南和广西新能源车占比达60%左右 广东及江浙地区燃油车比例约50% [5] - 中西部和北方地区燃油车占比仍达60%左右 [5] 政策影响与车型表现 - "两新"补贴政策推动经济型车回暖 A00级和A0级电动车呈现强增长态势 [1][6] - 新能源车获得比燃油车更高的补贴优势 中低端新能源车购买热情释放 [6] - SUV在中西部地区需求旺盛 西北西南地区因地形地貌形成较强特征 [4] - 东部平原地区如山东 河南 河北以纯电动轿车为主力 推动私车普及 [4]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2025年自主品牌快速发展 豪华车份额下降明显 [7] - 合资品牌在大城市份额已小于豪华车 且下降较快 [7] - 插混车型在北方替代燃油车优势体现 纯电动在南方接受度提升 [1]
东北证券:政策推动全年乘用车内需持续向好 新能源+出海助力自主腾飞
智通财经· 2025-08-15 03:03
核心观点 - 2025年1-6月乘用车累计销量1048.8万辆 同比增长8.9% 内需增长超预期主要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刺激[1] - 2025H1新能源累计销量528.4万辆 同比增长30.9% 渗透率达50.4% 同比提升8.5个百分点[1] - 建议关注主流市场强α车企/中高端高品牌价值车企/出海高增速车企[1] 销量结构 - 燃油车零售销量520.4万辆 同比下滑6.9%[1] - 新能源车零售销量528.4万辆 同比增长30.9%[1] - 乘用车累计出口247.8万辆 同比增长6.8% 新能源出口占比提升至40.7%[1] 价格带分化 - 5-20万价格带销量926.6万辆 同比增长16% 新能源渗透率44.9% 自主品牌市占率76.0%[2] - 20-30万价格带销量196.9万辆 同比下滑1.0% 新能源渗透率67.5% 自主品牌市占率47.9%[2] - 30万以上价格带销量148.4万辆 同比下滑7.0% 新能源渗透率41.0% BBA保持市场龙头地位[2] 技术路线占比 - 燃油车整体市占率59.0%[1] - 插混车型市占率28.7% 稳步提升[1] - 纯电车型市占率12.4% 出现下滑[1] 出口结构 - 新能源车型出口占比快速提升 纯电占比26.1% 插混占比14.6%[1] - 燃油车出口占比显著下滑至59.3%[1] 2025年下半年展望 - 预计全年零售销量2388万辆 同比增长5.0%[3] - 预计出口销量527万辆 同比增长10%[3] - 预计新能源零售销量1433万辆 同比增长33.4%[3] - 新能源购置税减半政策将持续推动渗透率提升 预计有望达到60%[3]
崔东树:两新政策促进下国内车市强势增长 北强南弱特征明显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12:40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11% 呈现2-6月国内车市强势增长特征 [1] - 2025年6月北方车市较上年同期份额增加3.3个百分点 2025年较2019年北方份额增5.7个百分点 [1][3] - 东北地区车市持续走强 2025年6月保持在7%份额较高位水平 华东地区6月车市同比下滑较大 [1][3] 区域市场特征 - 北方车市表现强劲 东北地区2025年累计增速达24% 西北地区达13% [2] - 南方市场表现相对疲弱 东部-华东地区2025年累计增速为0% 东部-华南地区为5% [2] - 中西部车市好于东部车市 2025年6月西部地区份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个百分点 [4] - 北方省份销量增长显著 宁夏2025年6月同比增长45% 内蒙古增50% 黑龙江增68% [5] 车型结构变化 - SUV在全国乘用车消费结构中占比51.44% 较去年同期增长1.3个百分点 [7] - 西北西南地区SUV需求旺盛 西藏SUV占比81.76% 青海占比69.62% [7] - 轿车占比43.72% 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MPV占比4.83% 微增0.1个百分点 [7] - 东部平原地区轿车市场表现较强 山东轿车占比48% 河南占比52.27% [7] 新能源市场发展 - 2025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达49.2% 较去年同期提升8.5个百分点 [9] - 纯电动占比30.3% 插电混动占比18.9% 分别增长6.4和2.2个百分点 [9] - 海南新能源渗透率66.5% 天津51.5% 上海51.5% 领先全国 [9] - 北方地区插混占比提升明显 宁夏插混占比34.4% 新疆32.4% [9] 政策影响分析 - 补贴政策鼓励中低端经济型车回暖 A00级和A0级电动车表现优秀 [1] - 双新补贴推动华北东北地区A00级车表现优秀 政策公平性得到体现 [1] - 新能源车获得更高补贴优势 中低端新能源车价格较低激发消费热情 [11] - 插混车型在北方省份提升较快 纯电动在南方接受度提升 [1] 品牌格局变化 - 自主品牌份额快速提升 2025年总体占比达55.1% 较2023年增长13.5个百分点 [13] - 豪华车份额下降明显 上海豪华车占比27.4% 北京23% 分别下降7.1和5.6个百分点 [13] - 合资品牌份额大幅下滑 北京合资占比25.1% 下降13.9个百分点 吉林下降16.6个百分点 [13] - 自主品牌在多数省份占比超60% 重庆达73% 宁夏达74% 黑龙江达59.4% [13]
畅通新能源车产业跃迁通道
经济日报· 2025-08-06 22:02
行业整体表现 - 新能源汽车产业延续高速增长态势 产销再创历史新高 海外市场份额持续扩张 [1] - 自2015年以来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0年蝉联全球首位 产业规模 技术能力 市场渗透率稳步提升 [1] - 产业正从政策驱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向市场主导的支柱型产业 [1] 政策支持 - 财政部等部门启动百县千站万桩工程 明确新建充电设施可用率不低于99% [1] - 上海对共享充电桩补贴30% 对换电站补贴最高达40% [1] - 北京鼓励光储充一体化 V2G等新技术试点 并对全天候运营站点给予电价补贴 [1] 技术进步 - 充电5分钟续航百公里已实现 龙头企业推出兆瓦级快充方案 补能效率大幅提升 [1] - 换电模式进入标准化阶段 电池规格统一 网络加速扩容 [1] - 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与本征安全性 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范畴 [4] 市场挑战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平均降价1.8万元 降价比例达9.2% [2] - 部分车型未经说明缩短电池质保 损害消费者信任与品牌声誉 [2] - 一线城市充电桩饱和 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覆盖率不足20% 老旧小区私人充电桩安装率仅约35% [2] - 主流液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 充电速度及低温性能上接近极限 续航焦虑依旧存在 [2] 企业创新举措 - 宁德时代推出电池银行服务 通过电池租赁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 [3] - 比亚迪和蔚来联合发布充电协议互认标准 力争年内实现全国50%的充电桩互联互通 [3] - 蔚来 小鹏等品牌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开放城市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自动驾驶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3] 基础设施发展 - 车桩比接近1:1 但存在结构不均衡问题 [2] - 县域补能体系建设存在土地权属复杂 配网容量不足 用户分布分散 设施利用率低等难题 [3] - 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被纳入能源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 [3] 未来发展方向 - 推动新能源汽车从拼价格 拼规模向拼技术 拼质量转变 研究建立行业秩序监测机制 [3] - 提升插混车型的多场景适应性 推动系统集成度提升 能效优化与制造成本下降 [4] - 健全道路测试和准入机制 推动高阶辅助驾驶与智能底盘融合发展 提升整车智能化水平 [4]
插混“急刹车” 新能源市场重返纯电时代?
经济观察报· 2025-07-20 02:46
插混市场增速变化 - 2024年1至6月插混车型累计销售252 1万辆 同比增长31 1% 较2021-2024年84%-151 6%的高增速显著放缓 [2] - 同期纯电车型销量441 5万辆 增速46 2% 较2022-2023年15 5%-24 9%明显回升 [3] - 插混车型市场份额从2021年17 1%升至2024年40%后 2024年上半年增速下滑至31% [5][8] 增速变化驱动因素 - 政策端:纯电车型补贴力度更大(如2万元统一补贴) 刺激低价纯电市场爆发 [3] - 技术端:纯电车型续航突破600km且价格下沉至15-20万元区间 快充网络密度提升缓解里程焦虑 [6] - 产品端:插混车型纯电续航普遍<150km导致充电频次高 双系统保养复杂度制约用户体验 [6] 技术路线竞争格局 - 插混曾因2022年纯电车型续航/补能瓶颈而爆发 当年销量151 8万辆增速151 6% [5] - 行业共识插混属于过渡技术 但未来3-5年仍将保持30%-40%新能源市场份额 [9] - 纯电车型通过技术成熟度提升(电池/补能网络)逐步收复市场份额 [9] 海外市场新机遇 - 2024年中国插混出口29 7万辆同比增长1 9倍 2024年上半年出口39万辆同比增2 1倍 [9] - 欧洲政策调整(如德国将插混纳入环保补贴)为中国技术打开高端市场 [10] - 插混车型因适应非洲/南美/东欧等纯电接受度较低市场 出海阻力小于纯电 [10]
插混“急刹车” 新能源市场重返纯电时代?
经济观察网· 2025-07-19 04:30
插混市场增速变化 - 2024年1至6月插混车型累计销售252.1万辆,同比增长31.1%,增速较2021-2024年(140%/151.6%/84.7%/84.5%)显著放缓 [2] - 同期纯电车型销量441.5万辆,同比增长46.2%,增速高于前两年(24.9%/15.5%)[3] - 2024年插混市场份额达40%,纯电60%,但2024年上半年插混单月增速从90.3%骤降至7.8% [4][5] 增速变动驱动因素 - 政策端:纯电车型补贴力度更大(低价车与高端车同享2万元补贴),部分城市绿牌额度向纯电倾斜 [3][5] - 技术端:纯电车型续航突破600km且价格下沉至15-20万元,快充网络密度提升缓解里程焦虑 [5] - 产品端:插混车型纯电续航普遍<150km导致充电频次高,双动力系统增加保养复杂度 [5] - 市场认知:插混被行业视为"过渡技术",纯电技术成熟度提升压缩其桥梁价值 [7] 插混市场发展历程 - 2021年插混销量60.3万辆(+140%),市场份额17.1%;纯电291.6万辆(+161.5%)[4] - 2022年插混销量151.8万辆(+151.6%),因纯电补贴退坡暴露技术瓶颈 [4] - 2023-2024年插混维持85%增速,2024年销量达514.6万辆 [4] 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 2024年插混出口29.7万辆(+190%),2024年上半年出口39万辆(+210%)[8] - 欧洲政策调整(如德国将插混纳入环保补贴)助力打开高端市场 [8] - 插混更契合全球差异化需求(非洲/南美对纯电接受度低,东南亚/欧洲接受度分化)[8] 行业专家观点 - 插混未来3-5年仍将占新能源车30%-40%份额,但长期看纯电将成主流 [7] - 中国插混凭借技术领先和成本优势,正快速抢占全球电动化洗牌窗口 [8]
插混车型出口激增210%,比亚迪猛追奇瑞“老大哥”丨车市半年考 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10:51
中国汽车出口总体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汽车出口总量308.3万辆 同比增长10.4% 增速较前两年明显放缓 [1] - 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同比增长75.2% 占出口总量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1][2] - 传统燃料汽车出口202.3万辆 同比下降7.5% [2] 插电混动车型出口表现 - 插电混动车型出口39万辆 同比增长210% 增速远超纯电车型40.2%的增长率 [1][2] - 6月单月插混汽车出口7.5万辆 环比增长1.1% 同比增长240% [2] - 纯电动汽车1-6月出口67万辆 6月单月出口13万辆环比下降6.1% [2] 企业出口格局 - 奇瑞集团上半年出口55.03万辆 同比增长3.3% 占行业总出口量17.8% 产品覆盖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 [8][10] - 比亚迪出口47.2万辆 同比增长1.3倍 在欧洲多国市场销量超越特斯拉 [1][10] - 比亚迪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80万辆 重点布局东南亚、中南美洲和欧洲市场 [10] 技术优势与专利布局 - 中国插混技术专利占全球总量68% 覆盖电池管理、电机控制、动力耦合等核心领域 [6] - 吉利雷神AI电混2.0系统实现百公里馈电油耗2.49L 较传统混动系统降低30%以上 [6] - 中国车企插混技术领先欧洲车企3-5年 [7] 区域市场拓展情况 - 欧洲市场因燃油车禁售时间表产生替代需求 德国已将插混纳入环保车型补贴范围 [7] - 东南亚市场燃油车占比超80% 泰国政府对电动车补贴最高15万泰铢 [7] - 中东市场计划2030年电动车占比达30% 对高性价比车型需求迫切 [7] 本土化产能布局 - 吉利通过收购宝腾汽车在马来西亚市场份额从10%提升至18% [7] - 长城汽车在泰国罗勇府建设年产能15万辆的插混工厂 [7] - 比亚迪在巴西、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地布局工厂 [10] 行业发展趋势 - 插混产品对燃油车具有升级替代效应 海外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6] - 本土化能力成为高质量出海关键 需应对不同市场的气候适应性、法规合规等挑战 [11] - 中国车企海外销量占比仍低于丰田、现代等国际车企 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11]
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增超10%,插混车型表现亮眼
第一财经· 2025-07-14 06:52
汽车是中国出口贸易的重要载体。 在今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今年以来,尽管外部压力和挑 战持续增加,但我国出口仍然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上半年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实 现7.2%的较快增长。 汽车是中国出口贸易的重要载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为 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 7月12日,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 上称,"十五五"期间,预计我国汽车出口规模或达峰值,在海外市场本土化生产将成为新趋势。 过去多年来,中国汽车出口每年徘徊在100万辆上下。直到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开始爆发式增长。 2021年~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分别为201万辆、311万辆、491万辆和586万辆。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出口的一大增量。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其中乘用车出口101.1 万辆,同比增长71.3%。 芝能汽车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整体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逐步放缓,产业结构发生显 著变化。乘用车与商用车累计出口量可观,其中乘用车达258 ...
6月国内乘用车销量大增18%,上半年合资品牌呈回暖趋势
新浪财经· 2025-07-14 04:08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6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1090.1万辆,同比增长10.8%,其中6月零售208.4万辆,同比增长18.1%,环比增长7.6% [1] - 6月批发销量249.0万辆,同比增长15.1%,环比增长7.5% [2] - 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升至53.3%,主要受益于报废更新、以旧换新及新能源免征购置税等政策 [2] 细分市场表现 零售市场 - 6月轿车零售104.8万辆(同比+18.1%),MPV零售9.7万辆(同比+14.3%),SUV零售104.0万辆(同比+18.5%) [2] - 1-6月轿车累计零售503.4万辆(同比+10.9%),MPV累计50.9万辆(同比+5.9%),SUV累计535.8万辆(同比+11.2%) [2] 批发市场 - 6月轿车批发103.9万辆(同比+10.4%),MPV批发11.2万辆(同比+24.4%),SUV批发133.9万辆(同比+18.3%) [2] - 1-6月轿车累计批发564.4万辆(同比+11.7%),MPV累计58.3万辆(同比+25.4%),SUV累计705.2万辆(同比+11.7%) [2] 品牌阵营表现 自主品牌 - 6月自主品牌零售134万辆(同比+30%),国内零售份额64.2%(同比+5.6pct),1-6月累计份额64%(同比+7.5pct) [3] - 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等头部车企份额提升明显 [3] - 6月自主品牌批发份额67.1%(同比+2.2pct) [2] 合资品牌 - 6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51万辆(同比+5%),德系/日系/美系份额分别为16.1%(-2.4pct)、12.0%(-2.3pct)、5.8%(-0.5pct) [3] - 1-6月仅上汽大众(52.3万辆,+2.3%)和一汽大众(74.4万辆,-3.6%)销量超50万辆 [6] - 一汽丰田上半年销量37万辆(+16%),广汽丰田34.4万辆(+15.8%) [7] 豪华品牌 - 6月豪华车零售23万辆(同比-7%),份额11.0%(同比-3pct) [3] 重点车企表现 - 比亚迪6月销量37.8万辆(全年累计211.3万辆,+11%),其中纯电20.7万辆/插混17.1万辆 [4] - 奇瑞集团6月销量23.4万辆(+16.6%),新能源7.2万辆(+59.6%) [4] - 吉利6月销量23.6万辆(+42%),上半年累计140.9万辆(+47%) [4] - 长安6月销量23.5万辆(+4.48%),上半年累计135.5万辆 [4] 行业趋势展望 - 车企通过年款增配、调整车主权益等隐形优惠替代价格战 [1] - 合资车企加速本地化研发,市场表现企稳 [7] - 银行存贷息差下降导致车贷返利缩减,经销商盈利压力加大 [8] - 楼市价格下行及地方财政压力可能影响车市促消费节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