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铜箔

搜索文档
逸豪新材(301176.SZ):目前暂不涉及类载板业务
格隆汇· 2025-09-24 08:47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已完成易剥离极薄载体铜箔的研发项目 [1] 业务范围说明 - 公司目前暂不涉及类载板业务 [1]
铜冠铜箔股价跌5.23%,财通证券资管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92万股浮亏损失5.3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04:08
股价表现 - 8月29日股价下跌5.23%至33.35元/股 成交额9.65亿元 换手率3.42% 总市值276.48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PCB铜箔业务占比56.84% 锂电池铜箔业务占比37.92% 铜扁线等业务占比4.45% 其他业务占比0.79% [1] 基金持仓变动 - 财通资管中证1000指数增强A基金二季度减持100股 当前持有2.92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3.29% 位列第二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5.37万元 最新规模1028.15万元 成立以来收益率36% [2]
铜冠铜箔股价跌6.16%,财通证券资管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92万股浮亏损失6.0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02:08
公司股价表现 - 8月28日股价下跌6.16%至31.52元/股 成交额3.20亿元 换手率1.20% 总市值261.31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PCB铜箔收入占比56.84% 锂电池铜箔占比37.92% 铜扁线等占比4.45% 其他业务占比0.79% [1] 机构持仓情况 - 财通资管中证1000指数增强A基金持有2.92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3.29% 位列第二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二季度减持100股 当日浮亏6.04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财通资管中证1000指数增强A规模1028.15万元 成立以来收益35.01% [2] - 今年以来收益20.91% 近一年收益55.56%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辛晨晨任职4年355天 管理规模1110.61万元 [2] -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35.01% 最差回报-34.95% [2]
中一科技股价下跌1.99% 股东户数连续三期下降
金融界· 2025-08-14 17:20
股价表现 - 8月14日公司股价报收31.05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99% [1] - 当日成交量为146140手,成交金额达4.53亿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电铜箔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 [1] - 公司是专业从事高性能电子铜箔研发生产的企业 [1] 股东情况 - 最新股东户数为18402户,较上期减少14.16% [1] - 股东户数已连续三期下降 [1] - 在股东户数连续下降的个股中,公司降幅位居前列 [1] 资金流向 - 8月1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038.23万元,占流通市值的1.1%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1645.49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45% [1]
铜冠铜箔涨停,新能源汽车+锂电池+5G通信三重概念共振
金融界· 2025-08-13 06:56
股价表现 - 截至14时40分涨幅达20.02%至29.92元 [1] - 总市值248.04亿元 [1] - 封板资金5.78亿元 [1] - 成交额24.51亿元 [1] - 换手率11.02% [1] 行业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及消费电子市场迅猛发展推动锂电池与PCB铜箔需求持续攀升 [1] - 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加速带动电子铜箔应用场景扩展 [1] - 受益于5G通信与储能领域高景气度 [1] 业务概念板块 - 涉及PCB概念、新能源材料、AI概念 [1] - 覆盖锂电池、电力设备等概念板块 [1]
铜冠铜箔20.02%涨停,总市值245.89亿元
金融界· 2025-08-13 06:56
股价表现 - 8月13日盘中涨停20.02% 报29.66元/股 成交额23.6亿元 换手率10.65% 总市值245.89亿元 [1] - 股东户数4.85万户 人均流通股4724股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95亿元 同比增长56.29% [2] - 归属净利润475.15万元 同比增长117.16% [2] 产能规模 - 电子铜箔年产能4.5万吨 在建产能1万吨/年 [1] - 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子铜箔生产企业之一 [1] 公司概况 - 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电子材料高新技术企业 [1] - 主营业务为电子铜箔生产 具有较高行业地位和知名度 [1]
台湾电子铜箔资深专家电话会
2025-08-05 03:2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高频高速电子铜箔市场,主导厂商包括台系(南亚、长春、金居等)、日韩系(三井、福田、古河等)[1][4][5] - 国内企业德福科技布局载体铜箔,但与国际龙头三井在结合力、配方技术上存在差距[10] 核心技术与产品 - **HVLP/HVOP铜箔**:高阶产品(第三代HBOP3、第四代HBOP4)需求旺盛,应用于AI服务器、云端传输,加工费逐代递增(第一代60-80元/kg→第四代200+元/kg)[1][6][19] - **COOP技术**:影响电成膜领域,需平衡铜箔粗糙度与PP结合力,HBOP3/HBOP4生产技术尚未成熟[7][8] - **COF技术**:催生超薄玻璃载体铜箔需求(3-5微米),目前仅三井马来西亚工厂量产,技术门槛高[9][15] 供需与市场展望 - **高阶铜箔供需**:2026年单月需求预计300-400吨(HVOP4),2027年或突破1,000吨/月[17][18][21] - **产能瓶颈**:全球HVLP产能有限(三井3,000吨/年、南亚2,000吨/年),扩产受设备和技术限制[4][5][26][27] - **认证壁垒**:终端厂商仅认证2-3家供应商(如三井),加剧供应紧张[24][25] 竞争格局 - **国际厂商**:日本三井HVLP产能3,000吨/年,台湾南亚总产能44,000吨(HVLP占4.5%)[4][5] - **国内挑战**:品牌认可度低、依赖进口设备(如日本机台),高阶市场拓展困难[28][29] 成本与价格 - **赛里铜箔**:加工费约3-4万美元/吨,含铜价后达50万美元/吨[13][14] - **载体铜箔**:成本集中在玻璃层加工,基底结构成本低但技术难度高[11][12] 技术趋势 - **第五代HVOP**:粗糙度趋近零,化学结合力待突破,三鼎等厂商研发中[32] - **PTFE技术**:部分应用于HVOP铜箔,细节未明确[30] - **CCL配方**:主流采用HVOP3/HVOP4,RTF铜箔(粗糙度更低)逐步测试应用[31] 生产与损耗 - **铜箔损耗**:裁边损失约2%-3%(母卷1,320mm→交付1,280mm)[39] - **产能转换损失**:第一代转第四代产能或下降30%-50%(1万吨→5,000-7,000吨)[42] 应用场景 - **AI硬件**:800G交换机需HLP3,1.6T需更高级别;GB200卡用HVOP2,GB300卡需H6B3/4[38] - **板材设计**:鸳鸯板搭配(如两盎司+HBOP1)降低成本但影响电性能[35] 数据补充 - 标准铜板重量:35微米厚度双面铜箔约570克/㎡[43] - CCL耗量:18微米厚度铜箔耗量减半至300公斤/㎡[34] 注:未提及内容(如AI主板面积、PTFE细节、CCL出货预期)因原文无具体数据[33][44]
中一科技跌5.16% 2022年上市超募18.87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30 08:33
股价表现与发行情况 - 公司股票收报25.57元 单日跌幅5.16% [1] - 公司于2022年4月2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价格163.56元/股 发行数量1683.70万股 [1] - 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1] 募集资金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27.54亿元 募集资金净额26.03亿元 [1]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较原计划超额18.87亿元 原计划募集7.16亿元 [1] - 发行费用总额15060.55万元 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12392.37万元 [1] 资金用途规划 - 原计划募集资金投向年产10000吨高性能电子铜箔生产建设项目 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股东回报政策 - 2022年度每10股派现20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34,694,350元 并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5股 [2] - 2023年度每10股派现13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31,326,990.60元 并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3股 [2] - 2024年度每10股派现1元 并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4股 [3] - 2025年度不派现不送股 仅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3股 [3] 股本结构变化 - 经过多次转增后 公司总股本从初始的67,347,175股逐步增至233,233,467股 [2][3]
中一科技跌3.26% 2022年上市超募18.87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22 08:30
股价表现与发行情况 - 公司股票收报22.28元 跌幅3.26% 总市值51.96亿元 处于破发状态[1] - 公司于2022年4月2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公开发行股票1683.70万股 发行价格163.56元/股[1] - 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保荐代表人为贾义真、刘逸路[1]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27.54亿元 募集资金净额26.03亿元[1]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较原计划多18.87亿元 原计划募集7.16亿元[1] - 原计划资金用途包括年产10,000吨高性能电子铜箔生产建设项目、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1] 发行费用构成 - 发行费用总额150,605,500元 其中保荐及承销费123,923,700元[1] 股东回报政策 - 2022年每10股派现20元 共派发现金红利134,694,350元 同时每10股转增5股[2] - 2023年每10股派现13元 共派发现金红利131,326,990.60元 同时每10股转增3股[2] - 2024年每10股派现1元 同时每10股转增4股[3] - 2025年实施每10股转增3股 不派发现金红利[3] 股本结构变化 - 2022年转增后总股本增至101,020,762股[2] - 2023年转增后总股本增至131,326,990股[2] - 2025年转增后总股本将达到233,233,467股[3]